《初中论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论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论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 5 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同时,还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并引导和促进学
2、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 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同时,课标还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受到语言文学外在的形
3、式美、民族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也感触到文本所包蕴的思想、情感、情操,这种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通互融,教师如果能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的内容,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反之,学生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处于健康的心态必将有利于语文教学。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现在处于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而变得价值失衡、情感苍白。首先是社会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学校和家庭都感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窒息,面
4、对竞争最大的紧迫感就是就业,所以现在家长和学校似乎唯升学是从。连我们学生想的也只是考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而且别无他法,只有死读书,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生活缺乏观察、感知、体悟,而且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旦自己在班级、学校的成绩不稳甚至下滑,成天焦躁不安,整日了无生趣。有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因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包括爱操心、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观察力、容易怀疑自己被人误解、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缺乏决断能力等。其二,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带来的知识传播媒介的增多,尤其是网络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知识接受面和审美价值影响甚大。在网络中,学生可以看到
5、听到很多他在校园和课堂中老师所不能给他的知识,当然这是好事,但是正因为网络对知识的巨大包容性,网络中也充斥着对我们的中学生有着相当负面作用的东西,这些对于尚缺乏认知和辨别判断力的中学生的教育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由此带来的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审美趣味低下、道德品位低下、逃避现实、封闭、偏执等等。当然我们面对的学生毕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还是未定型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引导。在这一点上,中学语文拥有其他学科无与伦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优势语文教学的文本优势、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鲜活的审美体验优势。下面笔者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阐
6、释如下;1、开发文本活用教材。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与思想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语文教材的生动活泼与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学造诣,而且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它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土地的誓言中作者端木蕻良对东北的富饶的描绘以及他对故乡深沉的呼唤,结合我们介绍的“九一八”事变,学生很容易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再比如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童话丑小鸭,通过引导,我们使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作者安徒生的生平,让自卑的学生走向自信,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材的意志和品性。课文
7、荒岛余生节选部分是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态变化历程,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鲁滨孙身上所拥有的坚忍不拔、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能学着象鲁滨孙一样在逆境中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权衡利弊,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从而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再比如背影中作者朱自清对父亲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意挖掘教材,注重对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培养,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美、景色美、情感美和人性美,在语文学习中也逐步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学习和做人。综合性学习
8、是语文学科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是语文教材的一片新天地,更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发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到课本以外的广袤的世界中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和谐统一的发展。记得我在开展八年极上册的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是这样上的,先是让世界充满爱flash歌曲导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跟着轻轻地哼唱起来),接着我又展示了几个爱心故事,学生们很快地被吸引住了。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讲自己困难时接受别人帮助的故事,(我先讲
9、了一个自己切身体验的故事),马上就有学生举起了手,最让我吃惊的是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讲解自己的故事。他讲的是自己在公交车上给一位晕车的青年让在靠窗座位的一件小事。故事很简短,更意外的是,全班同学对这位调皮的学生似乎抛开了他一切的不足,立刻抱以热烈的掌声。我看见他备受鼓舞,这节课听得分外认真,安安静静地听完了这堂课,并且还很认真的做了笔记。课堂上他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比平时都要好得多。之后的教学环节也进行地非常顺利。活动之后,我布置的作文题目是这就是爱,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乐于把口头语言和心里所想转化为书面文字,不象平时提起笔来半天写不了一个字,而且作文中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
10、抛开了闭们造车,其中两位同学的作文被当作范文,我让大家有选择性地修改、评价,品位文章中的祖孙情和同学情。 2、采用多种方式激活阅读教学。(1)创设审美情境,营造熏陶情感:情境具有移情与感染作用,各种形式的情境能够以自然、直观、形象等特点吸引学生感受事物,获得体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情境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活动,领悟主题,对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入境入情。情境创设尤其是互动式情境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譬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用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很快融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技
11、术把一幅幅美妙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以此领略春的美景并对春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再比如,在进行古诗苑漫步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设置的有这样一个环节:赏画配诗。在投影仪上我展示了这样一组图画:同是一个牧童和一位老者面对面的图画,这两幅画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请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猜测这是哪一首古诗,并且比较一下,哪一幅画得好。很快就有同学举起了手,猜的是杜牧的清明,但是我问他哪幅画画得好,他说不出所以然来。然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比较
12、这两副画,很快又有学生说,第一幅画得好,因为它有着细丝般的细雨,可以对应古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而第二副的大背景只是一棵杨柳树;还有学生补充说,第一幅画中这两个人都戴着斗笠,很显然是在下雨,并且老者身后背着一个酒葫芦,很显然他是在“借问酒家何处有”;还有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牧童的姿势,其中他的一支手正往前指,若有所语,而且牧童所指方向有隐约可见的村落,这正是古诗所要表达的“牧童遥指杏花村”,而这些都是第二幅图所没有的。这其间有一个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这幅画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许他是联想到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但是经过上述几位同学的阐述后,他是心服口服。接下来的一枝
13、红杏出墙图(并没有文字说明),有个学生第一反应是王安石的梅花,正说着时他自己又领悟出应是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接下来的曹植的七步诗,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学生都准确无误地答出来了,气氛空前高涨。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图画联想到诗歌的意境,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使他们在观察中品位古诗中的意象、意境,使得他们乐于探讨、乐于争执,而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2)切实开展合作与探究教学:新课标大力提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与探究式教学。结合到实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切实开展合作与探究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中的矛盾与
14、冲突,尤其是其在亲身的生活经历和体悟中的苦恼、彷徨与课堂教学的碰撞,从而使其领悟事物或人生真谛。我这里所说的合作与探究并不是仅仅指课堂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一起交流讨论有难度的问题,也不仅仅指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参与补充、反驳意见等形式,这些形式能在语文课堂上找到问题,切实开展合作探究是完全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我想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合作与探究,以及学生、老师和社会上其他力量的合作与探究。例如,在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基本结束的时候,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大部分同学面面相觑,然后我请知道的同学举手,结果寥寥无几。于是,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15、回去和自己的父母聊天。一听是聊天,学生们马上议论开了,也许他们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作业,待到安静下来之后,我布置了聊天的内容:可以问问你母亲的生活经历,关心一下她的喜怒哀乐;可以问问她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以及她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第二天,我特意找了几个同学聊天,问他们和母亲聊天的情况,结果,问的几位同学让我大失所望:一位同学说,象这样的问题她难于启齿;有几位同学说,问是问了,但是妈妈不说。仔细了解之后,我想问题大概出在这两方面:其一,学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很多事情不愿意对父母讲;其二,就目前我校学生家长的素质情况而言,他们大多是农民,没读过几年书,所以对
16、于这样的问题,他们可能觉得说不出口,有的甚至认为无聊,没什么好说的。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建议:给母亲做一张能表达自己心意的贺卡,正值“三八”妇女节快到了,表达对母亲良好的祝愿。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公益广告是妈妈,洗脚。或者从未做过家务的同学回去做做家务,观察母亲的举动,趁热打铁主动和母亲交流“未完成的作业”。这一回学生倒是能顺利闯关了。再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成长的烦恼这一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烦恼,而且还请了学生家长代表和学校的心理学专家“做客”,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他们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和人格方面的影响,通过老师、家长和专家三方的努力,更直接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目前所面临
17、的烦恼问题。这充分说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敢于面对自我,敢于解剖自我,从而升华自我,健全自己的人格,健康自己的心理。(3)结合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引导学生模仿诵读:比如我在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诗意的情况下,分析应用怎样的感情来读。我指导学生,首联读出无限辛酸和愤懑之情,颔联读出无限怅惘之情,颈联读出慷慨激昂之情,尾联读出感激和乐观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先范读,学生情不自禁为我的朗读鼓起掌来,他们体会到古诗的抑扬顿挫美和作者笔下的情感美,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并且很快地就能背诵了。可见,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字面的文字美,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的内蕴美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8、,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了学习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深切感受诗中蕴涵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等这些人类美好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现在执教的是人教版把年级下册,其中第二单元都是散文诗,非常适合朗读。我特地找来王卫国老师朗诵的雷电颂的视频录象,还有富有战斗激情的海燕flash ,让学生观看模仿,同样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还主动提议在班会课上举行朗诵赛。3、细心捕捉学生作文和周记的信息。俗话说“言为心声”,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自然的将一些问题流露在文章中,比如:自己对某个老师的看法,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还有同学间的矛盾等等,什么时候去上网了、打电子游戏这些内容也会不经意的流露在字里行间。我们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事物,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化解心中的愁结,树立乐观的心态。总之,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是我们实现知识传播的媒介,她更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推崇人文性教育的天地,我们只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一定可以使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并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参考书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陈国明编著 宁波出版社3、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 陈安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