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真美”与“真糟”》教案0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真美”与“真糟”》教案03(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真美”与“真糟”教案03-第 4 页32“真美”与“真糟”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作者就是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了不同方式的爱。这篇课文条理清楚,首先写“我”八岁时写下了第一首诗,然后写父母对这首诗迥然不同的评价,接着写这两种评价对“我”的创作之路的深刻影响,最后写出了自己对父母不同方式的爱的理解。课文人文性较强,文中的赞美与批评在学生实际生活中都出现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特别是蕴涵在严厉批评中的爱,令学生不会在赞美中迷失自我,对学生
2、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呜咽”“跋涉”2个词语,并会用“赞不绝口”“直截了当”和“竭尽全力”说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爸爸与妈妈语气的不同。3.熟读课文,从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中体会到父母不同方式的爱。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幻灯片(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1)要注意“截”的读音“ji?”,特别是它在“直截了当”中的读音,不要?成“直ji了当”或写成“直接了当”。(2)“劣”读“li?”,不读“li”;“辅”读“f”,不读“f?”;“?”读“ji?”?(3)在书写时,要注意“截”的左下部分,“糟”的右半部分和“竭”的右半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书
3、写,以免留下错误的记忆。2.朗读指导(1)“真美”与“真糟”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在朗读时,就应该揣摩父亲和母亲各自的语气,体会两个人对待孩子的诗的不同态度。读母亲的话时要突出“真的是你写的吗?”“赞不绝口”等词句,把母亲的兴奋、赞美,甚至不敢相信的惊喜表达出来;读父亲的话时,要突出父亲的“直截了当”,语气要严肃,表达要果断,带有批评、斥责的语气。(2)在读“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这一句时,语速要慢,要把时间的延长体现出来。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后面的评价并非因为自己的坏心情,而是他充分考虑之后才做出的评价。(3)另外,在读课文的最后两段时,要读得意味深长。从而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3.阅读
4、教学(1)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一找“真美”与“真糟”是谁的话,是对谁的评价?“我”的反应各是怎样的,说明什么?(2)读爸爸与妈妈的话。注意区分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面对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从而体会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提醒。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到底写得怎么样。从父母争吵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的赞美其实是感情化了的,是为8岁的儿子写诗的行为而动情,诗其实并非像她所说的那么出色;而父亲的批评是客观关注了诗的质量,语言直接,这样评价难免有些伤人。“真美”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真糟”是一种认真求实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双方爱的方式虽然不
5、同,但难得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行,给了孩子无限的力量。(3)对最后两段内容的理解是全文的重点。巴德对父母不同方式的爱的理解会给学生们带来启示。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4)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问题,讨论父母不同的评价在作者的成长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庆幸?重点交流讨论:面对荣誉和挫折,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再与文本对话,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引发个性化的理解。4.活动提示(1)朗读在朗读时,要注意爸爸与妈妈的语气不同,也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在读中体会父母爱的方式的不同。(2)思考与交流父母对“我”的第一首诗各有什么看法?这个练习活
6、动要融入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解父母爱的相同,方式的不同。母亲的爱是慈祥的,她赞美的是儿子写诗的行为;父亲的爱则是严厉的,他批评的是诗的质量。面对爸爸的批评,“我”有怎样的表现?你怎样理解?这一练习十分重要,因为母亲的爱的方式会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希望得到像母亲这样的鼓励,排斥父亲式的批评。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态度。作者没有灰心失望,他继续写诗,并承认自己的“第一首诗”很糟糕,觉得父亲的评价是很公正、客观的。于是不断努力,坚持写作品,并拿给父亲评价。可见作者仍然很看重父亲对他作品的看法,并将父亲对他的评价作为一种动力,推动他前进。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
7、”的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本课的重点在于作者的态度。作者最大的成功是了解到了父母的评价都来自一个出发点爱。他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赞美而自我陶醉,也没有因为父亲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写诗,但不骄傲与自我陶醉;在父亲的批评中吸取经验,但绝不丧失信心。教师要告诉学生面对挫折不要气馁、绝望,面对荣誉不要自大、骄傲。要从容面对,不断努力,才会获得成功。(3)拓展与运用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破折号的作用。体会破折号的用法。知道第1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解释了“我”感到庆幸的原因。第2句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进一层,强调“我”应当保持清醒,体会到这两股风
8、中的关爱与期望。了解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之后,可正确、恰当地运用。(4)积累读一读,注意字的读音,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这道题可辅助积累课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埋怨”中的“埋”m?n、“恶劣”中的“劣”li?、“呜咽”中的“咽”y?和“勉强”中的“强”qing等读音。参考答案:呜咽:低声抽泣,也比喻发出使人感到凄切悲伤的声音。跋涉:翻山越岭,徒步过河,形容长途远行的艰辛。读下面的成语,并用加点的成语练习说话。“赞不绝口”的意思是“不住口地称赞”。一般用于一句话的句末。句子中应该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交代赞不绝口的原因,另一部分是说谁“赞不绝口”。例如:看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大家赞不绝口。“直截了当”的意思
9、是形容言行简捷爽快,不绕弯子。这个词语是形容人说话或做事的态度的。一般以“说话(做事)直截了当”或“直截了当地说(做)”出现。例如:这个人说话直截了当,做事雷厉风行,我很欣赏他。“竭尽全力”的意思是用尽全力。例如:为了这项工作,大家竭尽全力,克服了种种困难。除了这三个成语外,教师要带领学生熟读其余的成语,以下词语解释供理解课文参考: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涨红了。形容羞愧、着急或发怒的样子。大名鼎鼎:指名声很大。鼎鼎,显赫。相辅相成:指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辅,帮助。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学
10、生们会容易接受母亲那种爱,而忽略了父亲式的爱,觉得批评不是一种爱。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态度,回顾自己小时候的错误,想想长大后是否觉得那些错误的确应该受到批评,从而了解到生活中老师或家长的批评都是客观地对事,而不是对人。引导学生调整心态,从容地面对错误,诚恳地改正错误。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们可能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挖掘父亲与母亲的教育方式上,而忽略了“我”的体验。有一些学生表面上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父母对自己的表扬与批评都是对自己的“爱”,其实内心并不这么觉得,只是一种迎合教师教学的想法。这样的发言,对学生本身和课堂达到的教学效果来讲都是有失公平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
11、自己的教育责任,分析他们表扬或批评的原因。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才能感受到“父母教育方式不同,但出发点却相同,那就是爱”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相关资料从“真美”与“真糟”一文看“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就是父母之爱,健康的父母之爱像阳光温暖明亮,像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像山泉清澈、甘甜;不健康的爱会造就不健康的孩子。日本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教授将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父性原理”,将母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母性原理”,认为家庭中必须明确父性和母性各自分担的性别角色。所谓“父性原理”是指无论多么可爱的孩子,如果做了违背社会准则或家规的事,当父亲的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或采取一
12、些强制手段对待孩子。而“母性原理”则恰恰相反,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即使无恶不作,当母亲的都会疼爱、包庇或袒护孩子。由此看来,“父性原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好像是“切断的机能”,而“母性原理”好像是“包容的机能”。家庭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唱“红脸”的,有唱“白脸”的。而“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如果不协调,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这也正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正是有了这种协调的父爱与母爱作基础,最终走上了作家之路。很庆幸巴德舒尔伯格能有一位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母亲给了他创作的激情和毅力,而父亲则帮助他不断弥补写作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能感激“母性原理”的爱,却不能理解“父性原理”的爱,这实际上会使我们生活的小船偏离航向。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有了父亲严厉的爱与母亲宽容的爱共同协调,我们才会健康发展。所以我们既要感激理解“母性原理”的爱,更要理解感激“父性原理”的爱,无论这两种爱是来自父母还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