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教学设计(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教学设计(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9章教学设计-第 12 页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2、观察、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4、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5、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二、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教学难点:血型三、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四、课时安排新课引入: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人体的营养,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要输送给身体各个器官,就要通过血液来运输。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9章第一节血液。下来,同学们先用5分钟时间来阅读。板书:第1节血液教师:我们这章书的内容是介绍人体八大系统中的血液
2、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如果把血管比作公路的话,血管里的血液就像公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血液里运输的物质状况,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我们平时生病到医院验血,很多同学都想知道化验单里说明了什么问题,因此我们要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板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要求学生观察血液组成的演示图,后教师提问学生进行总结)板书:1、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血细胞:A、红细胞(血红蛋白):携带氧。B、白细胞:吞噬病菌。C、血小板:止血、凝血。教师强调:1、演示实验中,血液分层中各成分所在位置。2、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教师:在我们平时生活
3、中,如果一个要输血,必先确定这个人的血型,才能选取合适的血液。那么,输血有什么原则,下来我们学习血量、输血和血型。板书:(二)血量、输血和血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体血量、血型和输血的原则)教师强调:1、人类血型。2、输血原则。板书:(三)大力提倡无偿献血使学生明白适当的献血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总结:1、血液的组成。2、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3、人类血型与输血原则。习题训练:1、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A、水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2、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
4、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很快死亡。伤员输血后很快死亡的原因是( )A、红细胞凝集 B、感染疾病C、人体脱水 D、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4、人患急性炎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红蛋白5、在观察血液分层实验时,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 )A、在血液中加少量食盐 B、将血液置于冰水中冷却C、在血液中加入水量柠檬酸钠 D、将血液在常温下搁置一段时间五分钟检测题(1)成熟的红细胞特点是( )A、呈圆球状、有核 B、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C、呈圆球状、无核 D、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2)一个战士是A型
5、血,当他受伤失血后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 )A、A型血 B、B型血 C、C型血 D、D型血(3)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D、血红蛋白的含量是鉴定贫血的唯一标准(4)人体细胞中,能在组织细胞间游走,吞噬病菌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成骨细胞(5)在临床上给严重贫血的病人输血,最好输以( )A、血浆或血浆代用品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浓缩的白细胞悬液 D浓缩的血小板悬液(6)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危及生命( )A、5 B、10 C、20 D、30(
6、7)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给他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血浆 D、浓缩的白细胞悬液(8)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 )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大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2节血液循环主备人:朱永志 修改人:朱永志 审核人:周志明一、教学目标:1、观察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观察心脏,辩论心脏结构,说明心脏与功能适应的结构特点。3、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4、描述血液循环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7、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二、教学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教学难点: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心动同期与心脏功能的关系;4、体循环、肺循环的气体交换;5、血压、脉搏的形成;6、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三、课时:3课时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血液,了解到人体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人体的血液就像公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血管是一条条公路,而这些血管有什么类型,又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节
8、血液循环。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的内容。板书:第2节血液循环(一)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1、动脉:管壁原,弹性大,血流快。2、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慢。3、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学生阅读后,先让一些学生进行回答血管的类型,分布的位置,教师总结)教师强调:1、血管的类型,颁布的位置。2、各血管的血流速度。3、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板书:(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1、结构:有4个腔,上下相通,左右不能。2、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用多媒体展出心脏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回答,教师最后总结)教师强调:1、心脏有四个腔,这四个腔的名称和特点
9、。2、左心室在这四个腔中,室壁最后,这与它的功能有关。板书:3、生理(1)心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平均值为75/min(2)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3)心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是由心率判定的(教师通过在课室上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心率的测算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应强调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板书:(三)血液循环途径1、概念2、途径:1、体循环;2、肺循环,两条循环不同时进行3、血液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对课内知识进行了解,要求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以及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学生回答后,再通过多媒体展出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对学生进行
10、讲解,最后总结。板书: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抟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教师强调:1、两条循环途径是同时进行,将其分开只是方便记忆。2、左心房的血液流向左心室;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右心室。3、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板书:4、生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生理正常值(1218.7kpa)/(812 kpa)脉搏: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5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介绍血液循环的生理这个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记好血压的标准和脉搏的测量方法。总结:1、血管;。2、心脏;3、血液循环途径。练习题:1、平时,我们手臂上看到的青筋,其实是(
11、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2、由于内径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述三项都是3、人的心脏壁最厚的部位是(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4、衡量一个人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脉搏快慢 B、心输出量多少 C、血压高低 D无法确定5、正常人的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的关系是(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无法确定五分钟检测题1、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统称(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2、血液能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A、动脉 B、静脉
12、 C、毛细血管 D、心脏3、现有一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4、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值为( )A、60次/ min B、70次/ min C、75次/ min D、80次/ min5、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为动脉的场所是( )A、组织细胞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泡内 D、组织毛细血管6、动脉出血时,一般用手指压住受伤动脉的( )A、远心端 B、近心端 C、左上端 D、左下端7、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 B、收缩和舒张一次 C、舒张一次 D、收缩两次8、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再由
13、心室流向动脉,是因为什么结构的作用( )静脉瓣 动脉瓣 房室瓣 心室壁的肌肉A、 B、 C、 D、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主备人:朱永志 修改人:朱永志 审核人:周志明一、教学目标:1、认识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和区别。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3、能够多了解检测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教学重点:1、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难点:1、使学生明白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方法。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三、课时安排
14、:1课时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了解的营养物质由血液来运输,那么我们人体如何从这些物质中获及能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大家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板书: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教师:通过刚才阅读,大家能否明白课文中的实验,是如何说明食物中储存的能量?(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教师:在“探究食物中储存能量”这个实验中,分别用质量相同的花生和核桃燃烧加热水,哪种物质加热水时上开的温度高,说明这种物质释放的能量多。从而说明食物中储存能量。(要求学生记下糖类
15、、蛋白质、脂肪的储存的能量值)教师强调:人体生命活动年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是储备的能源物质。板书:(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教师:上学期我们分别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我们人体也是通过呼吸作用,从营养成分中猎取能量。下来,我们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来了解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要求:先让学生阅读演示实验,根据课本知识,回答演示实验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板书: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意义教师强调:呼吸作用的意义维持体温恒定;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三)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习题训练1、引起昏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
16、下列哪种营养成含的含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 )A、水分 B、维生素 C、血糖 D、蛋白质2、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吸入氧气 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C、人吸入氧,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3、人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糖类 B、二氧化碳 C、能量 D、葡萄糖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 )A、有机物的分解 B、食物中的能量C、太阳光 D、地球上土壤的能量五分钟检测题: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吸收
17、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手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 )A、高高 B、高低 C、低高 D、低低3、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用于( )A、构成细胞 B、交换废物 C、提供能量 D、构成细胞和供能4、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用于(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线粒体5、同样质量的食物成分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无法判断6、从事体力劳动或参加剧烈运动的人含量比较大,是因为他们( )A、身体强壮 B、肠胃功能好C、胃口好 D、消耗能量多,需要摄
18、取食物得到补充7、大米、玉米面、黄豆、花生的热价分别为14.43KJ、14.98KJ、17.24KJ、22.82KJ花生的热价最高,是因为花生中含哪种成分最多(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8、一定时间和一定限度的发热,对人体的生理意义,不正确的是( )A、是身体抵抗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B、使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C、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加快,身体的抵抗力增强D、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健康第9章参考答案第1节 血液习题训练:1、C 2、D 3、A 4、B 5、C五分钟检测题:1、D 2、A 3、D 4、B 5、B 6、D 7、C 8、B第2节 血液循环练习题:1、B 2、C 3、A 4、B 5、A五分钟检测题:1、B 2、C 3、A 4、C 5、B 6、B 7、B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