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3321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科学论文:“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第 6 页“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摘要】“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在培养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和实践能力等。本文通过初中科学(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浮力)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一节的教学为例,简单介绍了本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关键词】初中科学 教学模式 沉浮条件 应用 原理 “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生存、发展并完成所赋予的使命的人”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中学阶段如何培养

2、学生应用知识及创新知识的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有效接轨?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模式(已列入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SC281号),并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初中科学(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浮力)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一节的教学为例简单介绍本教学模式的应用体会。一“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简介教学过程以应用方法指导或实例介绍作为引入,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厌学心理的产生。因此“应用”成为了本课题的第一目标层次-即让所有学生首先“会用”,使他们掌握可直接用于社会就业的应用知识和方法。学生在“

3、会用”的基础上还必须“懂用”,本课题组将“原理”定为第二目标层次:即让学生在“会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与应用相关的知识原理,以培养既“会用”又“懂用”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强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也重视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而创新的基础是“会用”和“懂用”,本课题组将“应用创新”定为第三目标层次:即“活用”。教学过程中,让部分优秀学生在完成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以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学科知识的目的。“活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前人获得的应用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所获知识的透彻领会,达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应用或经验进行修正或创新,乃至创造发明,为培养今后的拔

4、尖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完成本教学目标的对象,而其余的多数学生只要完成前两个目标层次即可。二“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在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中的教学实践1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教学应用一:潜水艇多媒体播放动画:潜水艇潜水。教师介绍物体在液体中可以漂浮、悬浮或下沉,潜水艇利用水舱上浮或下沉。应用二:鱼鳔多媒体播放动画:鱼在水中游动。教师出示一个鱼鳔,介绍鱼利用鱼鳔在水中自由运动。应用三:打捞沉船多媒体播放视频:打捞沉船。了解利用浮筒打捞沉船。应用四:热气球多媒体播放视频:热气球升空。教师介绍热气球是通过改变气囊体积来实现上升或下降的。2物体沉浮条件原理教学 探究影响物体

5、沉浮的因素: 活动一:将桌上的塑料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思考、回答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所受的浮力。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小浮力使物体下沉;2、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教师提供器材:水槽、塑料小瓶、牙膏皮、泥沙、药匙等)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活动三:探究物体的悬浮条件实验: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6、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学生思考、分析活动四:分析物体的漂浮条件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 G物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活动五:探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问题:在盐水中加入什么可使鸡蛋上浮?加入什么可使鸡蛋下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受力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和下沉时受力情况学生思考、回答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 G物 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 物 下沉,液物归纳:完成下表悬浮漂浮上浮下沉受力情况F浮 _ G物F浮 _ G物F浮 _ G物F浮 _ G物液与物的关系液_物液_物液_物应用解释:用所学知识解释潜水艇、鱼鳔、沉船打捞和热气球的

7、工作原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常常煮汤圆以示庆贺,生汤圆放入锅中会下沉,当汤圆浮起时,人们就知道汤圆煮熟了。这是为什么? 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3应用创新 想一想:外出打鱼的渔民满载鱼虾从近海返航,鱼船从入海口进入内河停靠码头,在此过程中, 鱼船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船体在水中如何变化(上浮、下沉还是不变)?部分学生根据漂浮时F浮 = G物,得出鱼船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得出船体将下沉些。 试一试:1912年4月,航行在北大西洋水域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突然与冰山相撞,沉至

8、海底,有1500多人遇难。对这起事故,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了望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巨大的冰山是船撞上冰山的直接原因,为什么前面有巨大的冰山而了望人员却没有发现呢?试通过浮力 知识解释。 部分学生能根据冰山漂浮时F浮 = G物,计算出1030V排=900V冰,即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只略大于总体积的1/10,只是冰山的一角,当时没有先进的观测设备,所以了望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做一做:明白了潜艇的沉浮原理,大家能否也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潜艇”?回家试一试。 部分学生想出了一些制作“潜艇”的方法。如用一个空饮料罐,再加一根塑料软管;又如在一块重物上拴上两个小气球泡,往气球泡内吹足气,重物就会被气球泡托起,气球泡

9、瘪了,重物则又沉下去了等。他们还回家动手做了“潜艇”。三教学体会与反思 实施“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以来,我感到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新”(对学生也好,对教师也好),而且有效。1.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生往往对与生活相关的事例很感兴趣,这些事例使他们感到亲切,觉得生活与课堂联系在一起了。本模式将具体应用定为第一层次目标,能够利用应用事例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想知道应用原理的一种较迫切的欲望。所以本模式在教学中使用时,学生总是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原本就有兴趣的科学课更是喜爱。2. 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被激发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没有理解

10、的应用原理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理解后的知识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自然而然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绩的提高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此,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本模式将原理定为第二层次目标,学生在“会用”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了应用原理之后,他们就会举一反三,就能“懂用”,他们能用所学的原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有所用的自豪。而且他们会把一些应用的方法向家人、朋友渗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践时间尚短,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参考文献:管斌全让别人无法取代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王雁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