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2731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1 新人教版1-第 4 页三峡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伴随着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一组

2、与“三峡”有关的图片师伴随变换的画面解说:长江孕育了中华丰厚的文化,而长江上的三峡,则以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文人画家无尽的灵感和情思,从而创作了无数不朽的艺术作品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文学作品-郦道元的游记散文三峡(多媒体显示课题)二、了解相关资料(多媒体显示下列互联网搜索到的材料)1、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2、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3、水经注:郦道元收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并结合自己的游历见闻为水经(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非常简略)作的注释该书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

3、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多媒体播放配乐配图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在听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内容美2、教师提示生字的读音和句子朗读的节奏,学生再进行朗读体会3、教师提示本课需重点掌握的字词(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生字:阙(qu) 嶂(zhng) 曦(x) 巘(yn) 属(zh)引 哀转(zhun)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一词多义:自三峡三百里中 (在)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l 重点实词: 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 哀转久绝 素湍绿潭四、品析

4、课文,领略美景(六)课文内容结构分析:教师提示:课文五个段落,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表现三峡的优美壮丽景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段围绕“山”来写景,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后四段以“水”为核心来写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各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师生总结(多媒体显示板书)中心景物 景物特点山 -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夏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水 春冬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 -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2、品析美景,领会美情: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例句,用“三峡的 美,你看, ”的形式说一句话

5、(多媒体展示例句: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板书)三峡的山: 雄壮美三峡的夏水: 奔放美三峡的春冬之水: 秀丽美三峡的秋水: 凄婉美学生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努力读出课文中蕴含的“美”来五、拓展阅读和训练1、师:“三峡”以其优美的景色,成为众多文人吟咏歌颂的对象,课前我们展示的书法作品-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诗歌的内容与本课对三峡的描写也有相应照的地方让学生齐声背诵早发白帝城(多媒体同时展示诗歌的内容)(七)分发“同类文拓展阅读”材料(附后),学生通过自主、互助的方式完成课后习题作业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再搜集其他三峡图片、写三峡风光的诗句、与三峡有关的传说等,对其中的文字材料进行专题摘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