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复习资料(二)(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史复习资料(二)(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外国新闻史复习资料(二)-第 31 页人类传播历程依次出现 互相补充 互相叠加第三节 口头传播时期:从口头到文字一、语言与社会:口头传播阶段开始与语言的产生语言何时出现屏蔽思维的误区: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某个人或某些人开口说话吗?屏蔽思维的误区亚里士多德的思考加达默尔的“普遍性”论希罗多德的故事语言与社会同时出现:语言的需要来源于交流的需要 交流的需要是群体互助的需要 社会群体组成的需要 语言(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像影子与实体一样 不可分割 社会与语言的关系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原因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 语言(传播)的起点,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起点思考:由于交流的需要,语言产生于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中,而
2、后便成为人类社会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复杂与扩大化的催化剂。语言传播口头传播覆盖了整个人类传播史,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传播方式。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在时间上都是人类近代发展史中出现的传播方式。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手段的发明 弥补口语传播的不足之处:记录性差和传播距离短。 非语言传播可分为如下两大类:1、结绳、原始绘画、象征符号。2、篝火、鼓声、口哨、驿马及驿使。手抄与印刷新闻的共同繁荣 尽管新闻信再度流行之前印刷术已经开始普及,但这种古老的传播手段依然延续了二百年,即从16世纪一直到18世纪。 “在整个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手抄新闻日趋盛行,它们的编写者也与早期小报的编辑并驾齐驱
3、,是当时最主要的新闻提供者。至少迟至1789年,手抄新闻编写者构成的新闻网,仍然有效地弥补着印刷报业的空白点。” 返回课程纲目第三章 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第一节 印刷与印刷新闻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萌芽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返回课程纲目第一节 印刷与印刷新闻 人类的传播之河从口头传播、手写传播流淌到印刷传播阶段,印刷媒介的诞生使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意义重大的飞跃,从此人类的新闻传播便开始从无序走上有序,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新闻事业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纸张和印刷机 莎草纸(papyrus),是一种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水生植物,古埃及人用它的茎杆制成光滑平展、易于书
4、写的“纸”,这种纸一直沿用到中世纪初。其制作工艺是:把新鲜的草杆切成需要的长度,剥去绿皮,然后把其消成片,平展开,互相略微交叠,摊在吸水布上,吸水布上再铺一层莎草片,上面又盖一张吸水布,如此等等。然后捶击大约两个小时,使莎草片凝成一张薄纸,最后是把纸压平、晾干。这些纸可以连在一起做成纸卷,纸卷可以很长。 公元4世纪,羊皮纸取代莎草纸 “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埃及出口的莎草纸锐减。此前,莎草纸出口到波尔多和马赛,供学校和官僚行政使用。然而,公元659年至679年的墨洛温王朝时期,莎草纸却被羊皮纸取代。公元716年之后,莎草纸已经荡然无存。” 其制作工艺是:牛羊生皮放进石灰水泡,浸透,去毛,在架子上凉干
5、。然后用水和浮石打磨,直至平滑。最后,成品按照标准的薄木版切割成块,上面打蜡,用苇管笔书写。希腊和罗马都通用这种笔。羊皮纸对折,毛面对毛面,制订成册。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解放宣言都是写在羊皮纸上的。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造纸术的西传隋唐时期造纸术的传播途径:中国阿拉伯帝国西班牙欧洲各地。至14、15世纪取代羊皮纸纸张普及的意义为印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约翰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是德国美因兹的一位工匠,1428年离开家乡,到斯特拉斯堡度过近20年。其间,大约在1440至1450年间,他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明了一套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铅活字、油墨、木制印刷机等工艺
6、的金属活字印刷法。 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印刷术被称为德国对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它发明的初期曾以德国技艺(the German Art)而著称。它在由美因兹的一位金匠约翰古登堡于14401450年之间发明后,便伴随着传教热情以及精明的商业意识传播开来,其间主要是由德国人并且主要是沿德国商人的贸易路线传播。古登堡本人则以其印行的四十二行版圣经(1456)、三十六行版圣经以及一部畅销的百科全书而享有盛名。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明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世人的知识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和远为活泼有力的时期。它不再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洪流,不久就有数以千万计的头脑加入了这
7、一洪流。” 它不仅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而且还导致了新的文化传统的出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 各种创造朝气蓬勃,对书籍的浓厚兴趣成为时代的需要 宗教改革:把宗教的权威从罗马教廷转向圣经 ,印刷圣经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圣经的印刷 早期印刷物的3/4都是圣经 宗教改革旨在破除罗马教廷对人精神的专制统治 马丁路德:每个基督徒都有同上帝直接对话的权利 由德国拓展至整个西方世界 印刷术的影响推动世俗化进程 拉丁语不再是唯一的国际用语 欧洲各国方言日趋规范,形成标准的民族语言 “母语”的观念是排版的产物 人们对国家的爱取代了对上帝的爱 凭借印刷,上帝变成了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这
8、样的是加强了国家民族主义,同时削弱了经文的神圣权威。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新闻事业原始形态的产生 最早的新闻传单: 1482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等 最早的记者: 皮特罗阿伦提诺(Pietro Arentino) 最早的期刊: 法比信使(Mercurius Gello-Belgicus)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萌芽时间:十七世纪 地点:北大西洋 背景:现代文明 地理大发现 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 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要求 宗教改革 文化逐渐脱离开宗教 英国清教徒革命 标准英语的传播读者扩大 市场经济兴起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 商品(包括信息) 流通相对自由 定期报刊的兴起与早期新
9、闻媒介比较 公开发行 代表资产阶级公共域出现 内容博杂 现代社会信息骤增的趋势 定期出版 定期性是现代报刊的一大基本要素与基本特征 只有当信息定期公开发送,也就是说能为大众所知晓的情况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可言哈贝马斯荷兰 出版自由“十七世纪时荷兰是唯一有思想自由的国度,它的重要性不可胜述。霍布士(名著利维坦的作者引者注)只好拿他的书在荷兰刊印;洛克在1688年前英国最险恶的五年反动时期到荷兰避难;贝勒(辞典著者)也迫于必要在荷兰居住;斯宾诺莎假若在任何旁的国家,恐怕早不许他从事著述了。 ” 罗素 文化名人国际法奠基人格老秀斯、哲学家斯宾诺莎等、荷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 “17世纪对荷
10、兰来说,将是黄金世纪” 荷兰早期报业成就 定期刊物首先在荷兰产生 被当作第一批真正的报纸(the first true newspapers)而看待的出版物,出现于16051610年间。它把博杂的报道内容同有规律地定期出版这二者结合起来。其中最早的一份或许是荷兰的新闻报(Nieuwe Tijdinghen)。该报由亚伯拉罕费尔赫芬(Abraham Verhoeven)于1605年在安特卫普出版,尽管目前所见的最早一份新闻报的时间是1621年。不列颠百科全书 最早的英文报纸、1620年出版的一份“科兰特”(coranto),就是由荷兰印刷商Pieter Van Den Keere在阿姆斯特丹创办
11、的。 德国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印刷媒介的发生到16世纪中叶,天主教徒开始打退堂鼓,不再鼓励人们识字,感到阅读是一个分裂的动原,最后甚至禁止阅读各种方言版的圣经,包括像伊拉斯谟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阅读跟异端邪说画上了等号,后来出现禁书目录也是很自然的事。新教徒显然偏爱离经叛道,此外,还寄托希望于识字阅读有助于破除迷信。因此,他们继续发掘印刷的各种资源,并把这种态度带到了新世界。天主教背离印刷而新教与之形成联盟的一个结果,是欧洲的文化知识版图出现了惊人的颠倒。在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文化修养和情感修养方面要远远高于北欧各国。可是,到了17世纪末,这种局面完全反了过来,天主教保持了一种形象上的宗教
12、。它继续偶像崇拜且变本加厉,过分注意经营教堂和仪式服务的各种细节。基督教新教则发展成了一种书籍的宗教,结果是阻止偶像崇拜,走向了一个禁欲的符号体系。尼尔波兹曼“三十年战争” 1618年1648年 三十年代战争最直接、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确立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而民族国家的纵横捭阖、此消彼长,几乎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另外,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德国的新闻事业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就在德国。 吕岑战役报道1632年11月18日来自杜克斯的消息前天梅克伦堡公爵阁下(瓦伦斯坦)与瑞典国王之间的大战发生于一年前在来比锡附近冲突过
13、的那些壁垒所在处。战争从上午10时进行到黑夜以后。双方死在战场的足有一万五千人,国王也战死。陆军中将霍尔卡大人获得他的印章指环和一对踢马刺,而且一名枪兵获得他的指挥刀。我方军官多人负伤。伯爵哈本海姆大人死于初次猛攻时。敌人夺得我方军旗五或六面,但我们夺得他们的军旗约三十面。所以敌人的损失比我们重得多,并已向瑙姆堡方向退却,而(瓦伦斯坦)阁下则向来比锡前进。详情待续。 德国早期报业成就 世界上最早的周刊观察周刊(Avisa后来改为Aviso)创办于1590年,1609年改为每周发行一次。一期只报道一条新闻。 到1615年,“德国报业之父”艾莫尔(Egenolph Emmel)创办周刊法兰克福新闻
14、,开始在期报纸上同时刊登数条新闻。 1626年德国出版的周刊马格德堡新闻,是世界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到1955年停刊,前后总计329年。英国 “科兰特”(coranto):最早的英文报纸,“荷兰制作” 英国最早的报纸,1621 托马斯阿切尔 科兰特,或意德匈西法新闻,1625 纳撤尼尔巴特 英国信使,1625,巴特 英国第一份有正式刊名的报纸 三大报业先驱: 托马斯阿切尔,纳彻尼尔巴特,尼古拉斯伯恩法国法国公报,1631,雷诺多特 法国第一份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杂志的出现 学人杂志:教诲月刊,1633,约翰里斯特(德)学者杂志,1665,德尼德-萨洛 (法)哲学学报,1665,英国皇
15、家学会 消遣娱乐杂志: 法国信使:关于各种有趣有益之书籍和事物的轻松而又严肃、深刻而又易懂的观点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革命背景之一:“统治者的极端行为” 统治者的管制许可制(License) 检查制(Censorship)惩处制(Punishment) “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T卡莱尔 )如火如荼的报业 星法院废除“各式各样的小册子享受充分的自由,可以随便流通”(基佐)1642年出版了2000多份小册子1645年发行了700多份报纸在1640年到1660年之间,小册子和报纸加起来一共是2.2万份”。 报刊中开始大量刊登国内新闻 国会纪闻 第一份正式刊登国内新闻的
16、报刊(the first weekly public news sheet)1641年11月 印刷商约翰托马斯宫廷信史 保王党的第一份报刊1643年创刊于牛津“the only royalist periodical for some year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8 Volumes (190721), Volume VII. Cavalier and Puritan)广告的出现 影响:使报刊逐渐从初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The Public Advertiser公共广告人 1657年
17、英国第一个巧克力广告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约翰弥尔顿生于1608年,死于1647年作为诗人,名望仅次于莎士比亚。他对古代文化、文艺复兴和民间传统给予很大的热爱。他的代表作包括得乐园、失乐园、力士参孙等。作为政论家,他写下了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声辩等名篇。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政论家 苏联大百科全书论出版自由的背景历史背景:思维活跃的世纪,各国思想家大量成功作品的问世。如: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笛卡尔谈谈方法等。 现实背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长老会,为巩固已到手的权力,下令实行书刊的预先检查制度,剥夺了人们刚刚赢得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弥尔顿作为先知和革命的斗
18、士,痛心疾首、倍感愤懑。 导火索:发表论离婚的小册子,被国会招去质询,恼怒之际,慷慨陈词。论出版自由的观点 一个核心:一言以蔽之“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两大前提:其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自己的理性能够辨别真假正误;其二,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己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和特权”,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牛津公报第一张“新闻纸”可称其为报纸的评判标准: 1、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 2、机械手段生产(有别于手写的新闻信等); 3、不论什么人,只要付钱既能得到; 4、刊登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有别于专业的出版物); 5、对普通文化水平的读者有吸引力; 6、具有稳
19、定性。 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 牛津公报 创刊原因:1665年,伦敦爆发鼠疫,宫廷仓皇前往牛津。牛津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政府决定创办一份官方报纸。出版24期后,随宫廷迁回伦敦,改名伦敦公报 特点:单张散页形式,头版上方有报头,每版分两栏。一改“书”、“刊”的形式。重时效性、真实性。 评价: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余波,其与革命一起把英国新闻事业推进一大步,更为别国新闻事业树立样板,注入生机。 在新闻事业五百余年的发展里程上,17世纪是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15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法在德国问世之际,新闻事业即开始孕育,后来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17世纪终于破
20、土而出,长出嫩芽。尽管这株幼芽起初还貌不惊人,弱不禁风,但此后那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却由此生成。换言之,17世纪之前新闻事业犹如胎儿,到17世纪它从母体中呱呱坠地,此后便栉风沐雨,发育成长,如今终于长成一个虎虎有生气的健儿。所以,在现代新闻事业的历史沿革中,17世纪可谓一个开启鸿蒙的“创世纪”。返回课程纲目第四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第一节 英国的日报与杂志 第二节 美国报业:起源与发展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年代的报业(17891794)第四节 18世纪的“高级报纸”返回课程纲目18世纪新闻传播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在“科学革命”的影响下,高张理性与进步,为整个世界“祛魅”。将理性应用于所有
21、领域,以理性为标准衡量一切事物 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颠覆 人们照个人认为是“真、善、美”的计划或蓝图,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划 观念变迁, 新兴的新闻事和构想,然后付诸实施 天地鼎革的时代, 业越来越显示出现了频繁的各种革命 出巨大的传播能量,越来越发挥着突出的舆论功能浪漫主义:标举感性、推崇精神。“用审美的标准 主观主义的判断方式 代替功利的标准”(罗素) 第一节 英国的日报与杂志18世纪英国新闻事业的总体情况 君主立宪政体制度下的王国政府 对新闻事业实行的管制措施 实行印花税法案、津贴制、法律制裁等;使报刊成为政党间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不 英国报刊种数少、报价高、销量具有现代西方报纸的大
22、众化和商业性; 低、新闻事业发展缓慢 在经济上依靠政府的政党报刊杂 志占统治地位英国的政党报刊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和代表工商业资产者利益的辉格党相互论战攻击,形成最早的政党报刊。所谓政党报刊,就是受党派意见左右、为党派利益服务的报刊。 其主要特点是:鲜明的党派色彩,强烈的论战气味,呼朋引类,党同伐异,而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几乎荡然无存。 这样互相竞争的宣传在一个由民选的国民大会、政党制度和允许公共讨论的混合型政府制度中特别有用;在绝对君主制下,新闻人必须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行。但是,二者都有审查制度,都是用法庭作为压制的手段,因此,新闻工作只能是坚强的人的冒险活动。这可能是他之所以未能变成一个职
23、业的原因。他的政治意见越强烈,就越兴旺发达,道德上的要求也越严格。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日报的发展“光荣革命”后,由于封建王国政府与议会相互妥协和制约,使得英国报业重又焕发了革命年代的勃勃生机。1711年全国发行2250000份,1753年,增至7000000份;1724年日报仅有3家,而至1776年增至53家。内容也开始涉及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三大有利因素:政局动荡,工商业日趋繁荣 提供了技术与信息基础许可证法的废除 印刷出版业有了进一步的自由 日报的发展“咖啡馆”的兴盛 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新闻,讨论时事,从 杂志的勃兴而扩大报业的读者群许可证法的废除1679年,国会批准1662年制定
24、的许可证法失效,之后虽不是又有恢复,但是随着王室与国会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双方都力图保护自己的代言人。1694年,所谓的印刷管理法(Regulation of Printing Act)或称许可证法(Licensing Act)停止生效。这当然不是当局确信许可证制度不对,而是由于它在政治上行不通。随着两党制在威廉和玛丽统治时期的形成,继续保持许可证制度难以为继,因为没有以前君主那种果断行动而要继续维持这种古老制度是不可能的。下议院对许可证法的抨击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垄断制度造成的不公平贸易、对印刷业的限制、违法嫌疑者行贿的倾向以及新闻检查制度的不完善等。但是,正如麦考利 即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
25、18001859),英国历史学家,辉格党政治家在他的英格兰史一书中说的那样:“在至关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在未经许可而自由出版从整体上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的问题上,则只字未提。” 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咖啡馆”的兴盛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市民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咖啡馆”的兴盛18世纪初,仅伦敦就有2000家咖啡馆 众
26、人会集之地,莫不留下鄙人踪迹。有时,我在威尔咖啡店(注:作家、名流长往之地),置身于政界人士行列之内,侧耳倾听他们在自己小圈子里的叙谈。有时,我抽着烟斗,坐在柴尔德咖啡店里,仿佛一心一意看信使报(注:当时教士、医生、律师、科学家长去的一个咖啡店),却把屋子里每个茶座里的谈话都偷偷听在耳。星期天晚上,我在圣詹姆士咖啡店(注:辉格党人聚会场所)出现,有时参加他们密室里的政治会议,不过我在那里只是聆听高论,以广见闻。此外,在希腊人咖啡店(注:文人学士长往)、可可树咖啡店(注:托利党人活动中心),以及祝来巷和干草市场两家戏院里,我也都不是生客。 摘自旁观者报第一期文章旁观者自述英国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
27、1702年3月11日由E马利特创刊,又译每日科兰特。半张,单面印刷,每页两栏。新闻无标题。内容以荷文、法文消息为主,无本国消息。类似于新闻书。坚持客观报道。创刊号:本报创办的目的,在于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而且相信读者的智慧,对刊登消息的确切含义,一定会有正确判断。马利特曾说:“报纸的义务在于将事实叙述出来,结论应有读者来做。” 外国新闻传播史 比较八十年以前的新闻书,并无多大进步。第一期计有新闻10段,2段告白, 104行。新闻都标明了出处,告白说明创刊目的。李瞻世界新闻史第九期停刊,马利特接掌伦敦公报,由塞缪尔巴克利复刊,使每日新闻崭露头角。改版:改为双面印刷,一页半新
28、闻,半页分类广告和车船消息。“这些广告都带有欺骗性,但是巴克利从这些广告中赚了钱。毫无疑问,正是这笔广告收入使巴克利有可能对国外新闻进行精彩的报道。”(美国新闻史)已经有了商业报纸的萌芽用地图、表格、数据以使报道内容更加明确易懂 更加形象化几年后又扩版四至六页,为当时权威报纸。(扩版有印花税的原因)1735年6月,因为政府津贴原因,与自由英国人、伦敦新闻合并,易名每日公报,后成为保守党报纸,所以又是世界上第一家政党报纸。杂志的勃兴英国财政部1711年的统计,当时英国杂志的每周销量为44,000份,全年则达2,250,000份,差不多平均每十人一份杂志。规模及影响远远超过报纸,不妨说这一时期英国
29、报业的主流是杂志。原因:由于当时的政治干预(宣传、检查)和技术手段等原因使得报纸对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受到很大影响。无法发挥其优越性吸引读者。当时的杂志刊期很短,一般杂志通常8页,前1、2页为论文、社论。后1、2页为广告,中间为消息。当时杂志分为两类:以评论和检查者为代表的新闻时政类杂志;以闲谈者和旁观者为代表的文化生活类杂志。笛福与评论丹尼尔笛福:“英国报业之父”;“杂志之父”。曾经商,并以各种方式谋生。因为政治原因多次被捕。仅1713年以后的14年里,就先后四次被捕。属于当时英国的第三等级阶层。一生编辑或为之馔过稿的报刊大约有25家。作为杰出小说家的笛福独创了一种经典的小说体
30、裁。他把真实的事件写得像历史小说。如大疫年日记、大风之年、当然还有鲁滨逊飘流记。(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719年他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每日邮报上连载,广受好评,流传至今。被誉为“世界性的书”。笛福与评论1703年,因发表了一本反对宗教迫害的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途径(the Shortest way With Dissenters),结果锒铛入狱,还被戴枷示众三天。 但却受到百姓们的献花、祝酒。还写出了枷锁颂(Hymn to the Pillory),并有了创办评论的打算。笛福文风: 我的写作原则,是假设对五个不同职业的群众说话。二是每个人都能听懂。 笛福 笛福的天才在于它能做到
31、呈现而不是讲述故事。事实就直截了当地摆在读者面前,其间的道德评论则像是邻居的指指点点。作者巧妙地隐藏起来,这种效果是通过一种平铺直叙和高超的朴实无华的文体所达到的。 雅克巴尔赞 笛福与评论评论:1704年2月创刊。原名法国每周评论(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Affairs of France),不久改为英国评论(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English Nation),几经易名后最终定为评论。创刊时每周发行2次,每期8页,第二年改为三日刊。还经常发放副刊。评论可以看作是辉格党(自由党)的喉舌。另外,从1704年评论创刊到1714年停刊,笛
32、福每年都从辉格党那里接受400镑的津贴。(也就是政党利用津贴制度来控制言论)。评论虽非报纸,但写作优美,且刊有许多有趣而极有建设性的论文。笛福为满足读者,又增加小评和商业社会性论文。这些特点,是以前任何刊物没有的。所以研究现代杂志的历史,评论应占最重要的地位。 李瞻世界新闻史斯威夫特的检查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国教的神职人员,后来做到。属于当时英国的第一等级阶层。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善于反讽。文章幽默风趣,常使用口语。本有望做高官,但由于其生性孤傲,鄙视权贵,以及他的宗教观点受到质疑,因此1713年被派到北爱尔兰担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副教长。并因为同情北爱尔兰人民而投入他们的反压迫斗争,
33、直至1745年去世。其间写了著名的格列佛游记、书本大战、育婴刍议等。以及一些具有“作为政治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的远见卓识的”时文。检查者:是执政党托利党的舆论台柱,也是政党报刊,与评论对立。1710年创刊,斯威夫特为第一任主编,直到1714年。其间他经常以尖刻泼辣的文章批判辉格党。艾迪生与斯梯尔两人为好朋友,同一年出生,同一年进入同一所中学,后来又一同在牛津大学求学。政治活动中也同属于辉格党。不过,斯蒂尔虽做过官报主编,但沉浮官场,很不得志;而艾迪生则春风得意,历任高官。二人首创了“随笔报纸”的形式,使18世纪的很多杂志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被称为“文艺杂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艾迪生的成就大于斯蒂尔,
34、他的文章优雅、洗练、幽默,至今仍是研习英美文学的范文。 他那流畅、优美的散文,像潮水一般,那光滑的表面潜伏着小小的洄流、携带着小小的瀑布,具有千变万化之趣。维吉尼亚吴尔夫 在新闻史上,斯蒂尔的功绩则大于艾迪生,他具有现代报人的眼光,在新闻事业的处女地上,开垦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绿洲。 约瑟夫艾迪生闲谈者与旁观者闲谈者:英国第一家文学性期刊。斯梯尔于1709年创刊。这个刊物每周三期,内容分为社交娱乐、诗歌、学术、新闻、随感录五项,把时事、闲谈、随笔文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富有文学趣味,面向伦敦的中、上层市民。本报的目的在于揭穿生活中的骗术,扯下狡诈、虚荣和矫情的伪装,在我们的衣着、谈话和行为
35、中提倡一种质朴无华的作风。 斯梯尔到第18期时,艾迪生开始参与编辑与写作。以致人们争相传阅,成为俱乐部和咖啡馆里不可缺少的读物。 1710年,英国托利党上台,辉格党失势,艾迪生丢了官,斯梯尔的官报主编也被免掉。闲谈者于1711年停刊。旁观者:由两人合办。每天出刊,每期一篇文章。从1711年3月1日创刊,到1712年12月6日因印花税的颁布停刊,一共是555期,其中有274期为艾迪生所写。其后艾迪生又于1714年单独创刊半年,每周三期。 旁观者报比闲话报办得更精彩。刊物号称是由一位“旁观者先生”和他的俱乐部主办的。第一期(阿狄生执笔)登出旁观者的自我介绍第二期(斯梯尔执笔)介绍了旁观者俱乐部的六
36、位成员,其中包括一个爱好戏剧的见习律师、一个牧师、一个军人、一个城市交际场老手,另有一个老乡绅罗杰德考福来爵士代表旧贵族,还有一个伦敦富商代表新兴的资产者。它那五六百篇文章中,有很大篇幅是描写旁观者俱乐部这六七个成员的日常活动,从伦敦各界写到乡绅田庄,形成了一组以考福来爵士为中心的人物特写、散记,反映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各种代表人物的生活、思想、风貌。 刘炳善创造发行量记录。仅仅是其常年订户一般都在3000左右,最高时曾经达到20000。(当时报刊的发行量都在千份以内 ) 117闲谈者与旁观者旁观者宗旨:有人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我不自量力,愿意让人说我把哲学从私室、书库、课堂、学
37、府带进了俱乐部、会议厅、茶桌、咖啡馆之中。旁观者第十期,“旁观者的宗旨”旁观者的影响及贡献:它居于18世纪英国文学期刊之首,应用随笔散文写人、 叙事、抒情、议论,大大发展了随笔这种文学形式,开创“随笔报纸”之先河。它将人生的问题,以轻松、乐观、趣味化的笔调,表现出来,并加强读者的道德感,可说是现代小品文艺的起源。并影响了其后的一大批文人。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 然而,比起其它各界来说,本报对于妇女界要算最有用处了。我常常觉得,我们没有尽力量、想办法让我们的女同胞有些正当事业和消遣。虽然为他们似乎也安排了一些娱乐活动,但多半只是把他们当作妇人女子,而没有把他们看作万物之灵的
38、人类。梳妆台就是她们的用武之地,把头发梳理成某种样式就是她们生活中的大事业;用一个上午挑拣出一幅缎带就是了不起的工作;到绸缎店、杂货铺走那么一趟就累得她们一整天再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事了。缝纫和刺绣是她们的正业,做果酱和甜食是她们的苦活儿。这自然是指一般妇女而言。据我所知,另有不少妇女,生活方式高雅,见客谈吐不俗,活动在知识与美德的高尚领域之中,不仅衣饰华贵,而且还有心灵之美,须眉之辈见之,不唯爱慕不止,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我希望通过出版这份日报来扩充这一类妇女的人数;尽力把本报办成一种即使无益、至少无害的消遣之物,把妇女读者的心思从那些极无聊的琐事中吸引过来。同时,即使对于那些最美好的人性典范,
39、我也愿再加琢磨,使之更臻完美;因此我除了指出在妇女身上那些足为女性之光的美德,也要指出在她们身上构成女性之累得瑕疵。旁观者第十期,“旁观者的宗旨”,1711年3月12日绅士杂志 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创刊于1731年,一直发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历时约两个世纪。 绅士杂志是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由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创办于伦敦。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负盛名的权威月刊。该刊以“合众为一”为信条,每月选登各类图书和小册子的优秀文章,惹得不少刊物仿效.该刊还是第一份以“杂志(Magazine)”为刊名的刊物,“杂志”(magazi
40、ne)一词泛指期刊,就是由于此刊的名望所致。 约翰逊博士约翰逊博士和笛福、斯威夫特、艾迪生、斯梯尔一样,都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英国19世纪思想家托马斯卡莱尔,称他是“全英格兰最伟大的灵魂”。约翰逊博士是位奇才,也是位怪人。 约翰逊博士最杰出的贡献,是编纂了第一部英文字典。这部字典对现代英语的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编写了阿比西尼国拉赛拉斯王子传、诗人传、艾琳以及其它许多被众人赞赏的名著。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印刷传入英国初期,并没有受到国王与国会的重视,但当开始印刷传单、书籍,成为宗教与政治斗争的武器时,国王便注意如何加以有效管理了。 亨利第八(1509-1547)是开始管理出版的第一位皇帝。 1
41、、禁止国外出版商,保护本国出版商利益;2、任命皇家出版官员,负责监督出版;3、授予特权,保护及管制出版事业;4、授予独占权利,防止任何反对的出版品生产。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需事先经过特许。马利女皇时代1553-1558,是英国宗教思想最纷争的时代。女皇为管制异教邪说,在1557年成了了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该公司是出版商的企业组合,根据女皇特许状设立。 公司特许状中规定:在国王内,除公司会员及女皇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公司会员取得出版独占的权利。会员资格的取得:经女皇特许;印刷厂的自由人;会员资格也可以购买、世袭,若娶道印刷老板的寡妇,也可以成为会员,所以当时印刷老
42、板的寡妇,有三任丈夫都不稀奇。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设立,在国王方面,借此有效管制诽谤、恶意及异教言论的出版。在出版商方面,借此取得独占出版及管理非法出版的特权。新闻自由的呼声1640,清教徒革命发生。国王的权力转移至国会。特许出版公司大受影响。1641年6月5日,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正式撤销,这是英国报业第一次得到新闻自由。 出版突然自由,英国出现混乱。起先出版言论攻击教诲、政府,而后又转向国会;在混乱期中,因版权无法维持,出版商也受到重大损失。1643年 6月13日,国会应出版商请求,恢复特许制度。经济学家罗宾生(Henry Robinson):“无人能独占真理,所以真理越辨越明”约翰弥尔顿“出版
43、自由”是政治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他于1644年出版的政治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中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如果不小心的话,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就会同样容易。杀人只是杀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想,而今只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同仁中的上帝形象。”在书中,他起先虽然猛烈抨击出版特许制度,但立刻转入行令自由的范畴。他认为出版自由应属庄重、高上及有教养人们的特权,而那些生命短暂的“新闻书”不配谈出版自由。他的自由请愿书,只能算是思想自由的文学经典,与现代新闻自由的原则未尽相同。(李瞻外国新闻史)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和出版法案的废止1677年,废除皇家特许出版公司1694年,废除出版法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