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1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1894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第 19 页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历法,乐律 (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

2、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

3、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

4、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

5、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注: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称为二

6、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於毕”、“荧惑守心”、“太白食

7、昴”这一类关於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注:尚书洪范伪孔传:“月经於箕则多风,离於毕则多雨。”“荧惑守心”见论衡变虚篇;“太白食昴”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见本书下册887页)。)。“月离於毕”意思是月亮附丽於毕宿(离,丽也);“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於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注:这是就当时的天象说的。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

8、火中。),等等。古人对於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於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注:见诗经小雅大东。),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於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则是指参宿而言(注:此从毛传。),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至於乐府诗里所说的“青龙对道隅”(注:见陇西行。),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

9、述(注:但是织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星;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鹰座的星,牛郎所牵的牛才是牛宿。),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左传昭公元年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於西方,心宿居於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0、,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这里不一一细说。现在说一说北斗。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

11、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於大熊座。附图: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於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现在说到十二次。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

12、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於相邻的两个次的。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注:这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作的,各次的名称、写法和顺序都根据汉书律历志。):附图: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附图: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

13、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於这三次。左传僖公五年“鹑火中”,孔疏说“鹑火之次正中於南方”,又说“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可以为证。下面谈谈分野。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

14、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於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注: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例如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甲(注:表甲是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作的。);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乙(注:表乙是根据史记天官书作的。):附图: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表丙所示(注:表丙是根据周礼保章氏郑玄注作的。):附图: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 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例如论衡变虚篇

15、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古人对於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到某个地区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庾信哀江南赋说“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说“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於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对於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於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

16、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於社。”礼记昏义也说:“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欃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占星无疑是迷信,

17、占星术后来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麻醉人民的工具,我们阅读古书,对此应该有所了解。历法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於“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於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注: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29.53日。),

18、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於一个太阳年。尚书尧曲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於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注:注意:尧典这里说“岁”,不说“年”,这是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所以周礼春官大史说:“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就是这个意思。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

19、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注:这一点,下文还要谈到。)。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

20、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注:见本书第二册561页。),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注:见本书第二册377页。),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注:见杜预春秋序。旧说春秋犹言四时(诗经鲁颂閟宫郑玄笺),错举春秋以包春夏秋冬四时(杜预春秋序孔颖达正义),似难置信。)。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

21、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注:例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图“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等。)。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注: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

22、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注:这是依照后代的顺序;名称和淮南子天文训相同。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又,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配搭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这里所列的是综合一般的情况。)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注:由於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

23、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於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注: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试以汉书律历志所载的即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

24、枵中央交大寒,等等。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注:这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的顺序排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后代不同。汉书律历志并指出交某节气时太阳所在的星宿及其度数,如冬至日在牵牛初度,即摩羯座星附近。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於古代的析木)。):附图: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注:孟子统名之曰日至。孟子告子上“今夫 麦,播种而耰之,

25、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熟矣”,这指夏至而言;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旧说指冬至而言。左传又称冬至为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注:据杜预注。)。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记时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6、。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注: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

27、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黾吾以行”(注:见本书第二册561页。)。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了。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於特定的日子如“子卯不乐”(礼记檀弓)、三月上巳之类。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注:见本书第二册377页。)。初三叫做胐(f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注:见玩月城西门廨中。),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

28、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注:西周初期有一种特别的记日法,即把一个月分为四分,类似现代的周(星期),每分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既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纪日法后来没有使用,这里不细说。)。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注:尚书胐日也是既称干支又称胐,例如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这种情况在一般古书中很少见。),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

29、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附带说一说,根据历谱中干支的日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四十二天,不可能同在一个月之内,可见这里必有错误。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注:古代夕又当夜讲,通作昔。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说文:“晚,暮也。”),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注:左传昭公五年孔颖达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

30、。”),太阳西斜叫做昃。了解到这一点,对於古书上所说的“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注:见尚书无逸。)这一类记录时间的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餔)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说:“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为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古人对於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

31、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於现代的两小时(注: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於半个时辰。)。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於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列表对照如下:附图: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ng)月(注: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秦以十月为岁首,下文还要谈到。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的

32、正月指夏历四月(毛传),不是作为岁首的正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注:这里是举例性质,参看尔雅释天。)。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注: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见本书本册1157页)。),如此周而复始(注:说文对於十二支各字的解释就是联系着月份的。前人把“建”解释为“斗建”,意思是斗柄所

33、指,认为十二支代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十二个不同的方位(例如以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等等),十一月斗柄指北,所以为建子之月,以后斗柄每月移指一个方位,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种说法在过去很普遍。南北朝的天文学家祖冲之,清朝的天文学家梅文鼎都指出月建和斗柄所指的方位没有关系。)。至於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

34、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先说岁星纪年法。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注:事实上岁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绕天一周,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八十六年,便多走过一个星次,这叫做“超辰”。)。左传襄公三十年说:“於子蟜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

35、。子羽曰:其莠犹在乎?於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注:有人认为左传国语里的岁星纪年出自刘歆伪托,并不反映当时的实际天象。)。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附图: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注: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

36、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如下面图所示。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注:单阏,读chnyn。)。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见本书第二册549页。),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於“太岁在寅”之年(注:注意:屈原时代的“太岁在寅”是反映当时岁星所在的相应的方位的,人们可以把离骚里的摄提(格)翻译为寅年,但不能理解

37、为后世干支纪年法里的寅年,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象的次序符号,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没有关系。又,朱熹楚辞集注说:“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这是另外一种解释。);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附图: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附图: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

38、,就用这些年名纪年。尔雅释天载有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注:岁阳名称也根据尔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与此基本相同。史记历书所见十个岁阳的名称和顺序是:焉逢、端蒙、游兆、彊梧、徒维、祝犁、商横、昭阳、横艾、尚章。和尔雅有出入。):附图:上文说过,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十二辰对应。为便於查阅,再作简表如下:附图: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

3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於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诗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注: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关於纪年法我们就说到这里。最后谈谈“三正(

40、zhng)”的问题。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於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於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下表以月建为纲,说明三正之间月份和季节的对应:附图: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注: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

41、涉也。”阮元以为此用夏历,但是这一点学者间有争论。),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注:所以原诗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注:此诗凡言“七月”等处是夏历,“一之日”等处是周历。)。春秋成公八年说“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现象载入史册,显而易见,这是指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东风解冻”,无冰应是正常现象,无需大书特书了。又如春秋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於夏历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所“漂杀”;如果是夏历秋季

42、,就很难索解了。由此可知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也是用周历,周历七八月相当於夏历五六月,其时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相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注:见本书第一册306页。)。在春秋和左传里,同一历史事实,春秋经文和左传所记的时月每有出入,甚至同属左传所记,而时月也互有异同,这可以从三正的差异中求得解释(注:文字错乱又当别论。)。例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左传记载为“秋,宋人取长葛”(注:杜预想调和经传记时上的矛盾,解释说:“秋取,冬乃告也。”又说:“今冬乘长葛无备而取之”,则自相矛盾。其实从周历

43、夏历的差异上来解释就很自然。);春秋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左传记此事於僖公四年十二月。可见左传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用夏历。在战国秦汉之间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说什么“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等等以表示“受命於天”。当然这并不可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叫端月)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

44、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注:见本书本册744页。)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附带谈谈一些节日。由於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元旦 这是正月初一日。人日 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上元

45、(元月元宵) 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

46、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端午(端阳) 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於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