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第 2 页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一、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为避免同海派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改署此名,偶尔也署徽因。笔名尺捶、灰因,又有西名菲莉斯(phyllis)。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祖籍福州,生于杭州,十岁后迁居天津、北京。林徽因十四岁随父亲旅欧一年有余,曾就读英国St. Marys College,并有机会结识欧洲众多学者、作家,后来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联姻。不久赴美留学,所学美术而志在建筑,终生以此为本职,归国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建国后还参加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主要著述:1、谁
2、爱这不息的变幻(诗歌),1931年4月诗刊第2期。2、梅真同他们(四幕剧)第一二三幕分别连载于1931年567月文学杂志。3、窘(小说),1931年9月新月月刊第3卷第9期,署名林徽音女士。4、平郊建筑杂录(散文),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代表作),1934年5月学文第1卷第1期,署名林徽音。6、九十九度中(小说,代表作),1934年5月学文第1卷第1期,署名林徽因。7、窗子以外(散文),1934年9月5日大公报文艺副刊。8、清式营造则例(建筑工具书),中国营造学社出版1934年。二、作品简析 1、创作背景: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
3、文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等为宗旨而展开的。也即对于传统的东西是“破”字当头;同时又大力提倡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文艺思想理论和创作。林徽因作为深受20年代新月派影响的诗人及30年代京派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风格及流向也显得趋向和贴近这两派。譬如新月派的“理智节制情感”及“和谐、均齐”的传统东方美学理想;京派的有意和时代性强的重大而尖锐的题材保持某种距离,追求恬静、淡远、含蓄、超脱的审美取向等均在林徽因的创作中有所投射,形成其内敛式的情感发抒方式。作为一位有社会良知和爱国心的知识女性,林徽因早期所受的新式教育得力于她的父亲。如在她年少时,父亲“为了让她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
4、会的见解与能力”而带她出国考察,使她的创作视域不可能完全局囿于以静态美学对“窗内”的生活世界的观照。尤其是与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结婚后,为搜集古典建筑材料而足迹遍及荒郊野外,极大地拓展了她的生活视域和丰富了她对人生、社会的知识容量。这自然会影响作者文艺思想的细微变化。九十九度中便是她试着以“入世者”的眼光突破“窗子”对她的局囿,开始打量“窗外”喧嚣的世界。2、主要内容:九十九度中是林徽因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于1934年发表于学文的创刊号上。小说截取了华氏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各阶层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表现特定的新旧交替的社会中的人生百态。在这里,有钱有势的人为庆祝寿辰而兴师动众、挥金如土;穷挑
5、夫和车夫们为了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奔波在滚烫的马路上;官老爷们思量着如何打发生活,如何喂饱肚肠里的馋虫和保养看美女的眼睛;官太太们在衣着上费尽心思,互相攀比、妒忌或者嘲笑;洋大夫、阔老板喝酒打牌大谈疾病预防;穷人们求医无门眼看着邻居走向死亡;大家闺秀和公子哥在娇揉做作的打情骂俏,门外穷人家的丫鬟在期待着祝寿筵席的尽早结束,好“享受”小姐大爷们的残羹冷炙;平常人家的女子追求自由恋爱而不得,无奈的嫁入富人家当填房在这里,寒暑表中的水银一直过到九十九度的黑线上,人世的喜怒哀乐一同上场,热闹繁乱已经达到了极点,而世态的炎凉不公也达到极点。人世的美好的愿望与真诚在烦乱中冷却。3、艺术特点: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
6、是最富有现代性的一篇小说,其现代性既表现在和谐美、以传统为平台的立异创新、无技巧的技巧、对人生的现代性的感悟等方面,也表现在现代动力意识与不确定性的内容断裂和形式断裂(包括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手法、现代反讽手法、电影蒙太奇手法等)上。林徽因以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以及意识流的运用,理智冷静的将生活的众生相摊于阳光之下。在九十九度中短小的篇章里,潜藏了种种对比:贫穷与奢侈;忙碌奔波与娱乐消遣;婚礼的喜庆与内心的凄凉;场面的热闹繁华与人们的虚伪争斗;气温的闷热与世态的炎凉;以及作者以冷静的笔调抒发的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将一个个深沉的故事不动声色的展现出来,浅尝辄止;让一个个人物形象浮出与纸面,不做仔细刻画,却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深刻性和说服力,启发着读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