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关于小学生运动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关于小学生运动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关于小学生运动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第 4 页关于小学生运动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摘要:我校体育教研组在近两年中,对本校268位同学作了体育创新能力的调查,发现中年级段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创新意识就很弱了,而且随着学段的增高还在递减。我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创新能力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主要做法是:1强调学生主体性,启发学生课始在情境中、课堂在游戏中、课后在活动中质疑;2构建自主课堂,引导学生释疑;3关注实际问题,学会娱中创新。实验结果显示:以运动创新思维培养为切入点,在体育课堂中指导学生质疑、释疑,并迁移至生活实际,同学们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实质的发展。但值得思考的是:学生把创新思
2、维延伸至各学科,经常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还徘徊于以“教师为中心”式的课堂教学的教师难以适应。关键词:创新能力 启发质疑 引导释疑 娱中创新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与研究中,笔者发现:“竞技体育训练型”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仍占主流位置,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培养学生体育创新思维的勇气和能力,这样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同学们的运动创新思维能力不高。对此,笔者深深感到,目前体育作为一门以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不仅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1 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分析在2010年9月份,笔者
3、对本校中年级段的268位同学作一份体育创新能力的调查,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如下:表1 实验前本校中年级段学生体育创新能力调查情况统计问题选项百分率你在体育课上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吗?不会775%有时会163%会62%当你参加体育活动中产生疑问时,怎么办?放弃653%与同学或老师探讨245%查阅相关资料解决102%你经常在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吗?从未参加400%偶尔参加449%经常参加151%你在体育课上会针对自己的质疑开动脑筋想办法吗?不会551%有时会306%会143%你对体育运动方面的新动向、新项目感兴趣吗?不感兴趣41%较感兴趣449%很感兴趣510%你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吗?不知道610%一般28
4、6%很强104%从这份调查表中可以看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意识,在小学中年级段就已经很弱了,而且随着学段的增高还在递减。面对学生“唯唯诺诺,没有问题走进体育课堂,没有问题走出校园”的悲哀局面。尽管学生对体育活动方面的新动向、新玩意等兴趣很浓,但遗憾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未能很好地利用身边资源在课外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甚至还有一半以上同学不知道自己有无创新能力。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可见,传统体育教育“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提高”的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急需一个施展创造力的广阔天地。2 体育教学中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培
5、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实施方法。爱因斯坦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校体育教研组在近两年中,针对如何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这一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在体育课堂中,主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学与教学设计上突出多样化,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2.1 强调学生主体性,启发学生质疑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起疑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笔者坚信: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问题”情景。2.1.1 在课始创设情境质疑
6、。比如武术教学,教师在“引入新课”环节设计了一个“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里公认的一个力气最大的同学和一个力气最小的同学,两人各压住木棍的一端,看谁能使对方的一端翘起。但是,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木棍一端,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木棍一端,结果力气小的同学几次都轻而易举地获胜。这一结果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由此便激发了学生研究如何用力的兴趣。在此情境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能以弱胜强?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以柔制刚?于是,我再引入到武术中的力学原理。这样,孩子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武术动作的模仿学习,而是思考如何才能用力恰当,思维能力和动手实
7、践能力都得到了发展。2.1.2 课中在游戏中找问题。在讲授某一项运动技能时,老师会鼓励学生到游戏中、想象中找问题。如运球与传球中,教师与学生开展一场比赛,分别搬三个大球到球场的另一边,教师为一组,全体同学为一组,看谁的速度最快。在游戏准备阶段,有同学提出:“如果只派三个同学接力搬球,速度一定没有老师快,该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令传球的速度更快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可否派几个同学来以抛球的方式传递呢?”“我认为,全班同学排成一列,用传球的形式一个个传下去,这样传球的速度会比老师跑得快些吗?”“我赞成同学们的方法,但我们每个同学间的距离该如何设计呢?”在说的过程中,
8、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都参与讨论,哪怕学生提出了很简单甚至是可笑的建议,也给予鼓励。然后分组设计活动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最后分析整理,得出活动结论。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就有可能使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习惯。2.1.3 课后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了篮球简单组合动作后,学生到篮球场观看高年级同学的篮球比赛,同学们发现我校的篮球小明星小钊同学,一改以往在球场上的英姿勃发,今天在球场上连连失利,连最拿手的三分远投也碰不到篮框,更别说投进了。有同学认真观看了比赛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小钊今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是否他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影响了他的表现?运动情绪是否会影响一个人
9、的表现?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消极情绪对运动状态的影响呢?我们观众该如何激发球场上运动员的积极情绪?对于学生的心思细密与分析能力,在场的老师大为惊喜,赞叹道:“现在的孩子真了不起!”可见,在体育课中,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善于创设情境,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并迁移至生活实际中去。2.2 构建自主课堂,引导学生释疑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该如何引导学生释疑呢?美国创造学创立者奥斯本于1939年首创的“头脑风暴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头脑风暴法”是指运用人的智慧去冲击问题,在短时间内产生解决某一问题的许许多多的方法。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
10、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小学生的思维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再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广泛探究实践、交流、讨论、辩论,大胆设想等,从而达到释疑的目的。如:篮球简单组合动作中,有学生提出:篮球还能怎样玩?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其中一组坐在操场上看着篮球凭空想象,他们只说出了拍、踢、滚等少数几种玩法。另外一组在操场上,拿球边玩边回答,他们想出了头顶着玩、打龙尾、两人夹球前进、搁上木板当翘翘板玩、当弹簧玩等多种有趣的玩法。教者再抓住此契机,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实践性可以提高自己的动
11、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而增强创新能力。又如,在跳绳活动中,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方法技巧后,有同学提出:你们知道绳子还有什么玩法吗?我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寻找小伙伴,在实践中找答案,同学们积极参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双人跳、一人摇绳结对子跳、用绳跳高、跳长绳、二人三足、拔河、划龙舟、跳绳舞、开火车等方法。这样,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进行实践,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展开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考、发现,把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改善了自己的认识结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3 关注实际问题
12、,学会娱中创新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基本掌握了质疑及释疑的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指导者,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质疑问难,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搜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使之成为迁移的基石,能从一基本知识出发,辐射出去解决各种情况下的问题。例如:学习投掷时,由于我校正处于联合办学初期,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面对这种情况,有同学提出:能否结合生活实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另一种物品来代替投掷运动所需的垒球呢?同学们陷入了苦思中,后来,在玩沙球的时候,终于想到可以制作小沙袋来代替垒球,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投掷器材问题。当练习一段时间后,需要使用投掷靶子来练
13、习瞄准,而学校又存在无靶可练的尴尬,于是,同学们就想出用铁板来作靶子,并在上面贴上“灰太狼”的图片,这样,只要投掷成功,就能听到“咚咚”的声音,使投掷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对于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组织孩子们与老师一同制作该器材,同学们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上起体育课来劲头就更足了。从此,学生的问题意识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步一步得以加强,如发现同学们喝完饮料后随意丢弃的瓶子,想到设计保龄球式的“炸碉堡”游戏;看到用完的米袋,想到设计“袋鼠跳跳”游戏;看完的报纸可以设计“陆地龙舟”游戏等等。这样,在课堂上建立了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更全面,更能触类
14、旁通,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新的境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3 实施效果2012年5月上旬,笔者又对本校从中年级升上高年级段的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如下:表2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体育创新意识调查情况统计问题选项百分率你对体育运动探究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有很大提高551%比较大提高388%没有提高61%你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吗?很强6123%一般381%不知道067%你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吗?会619%有时会381%不会0%你是否对以后的体育探究充满信心?很有信心7129%较有信心287%信心不足101%4 结论与思考从调查结果显示,以体育运动创新思维培养为切入点,在体育课堂
15、中指导学生质疑、释疑,并迁移至生活实际,同学们的收获非常大,许多同学在小结中也提到自己在娱中创新,不仅长了知识,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问题意识,学会了质疑,并科学地释疑,挖掘了潜能,展示了才华。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学生继续搞体育创新型课堂的希望。同时,值得思考的是:学生把这种创新思维延伸至各个学科,在各类学习中经常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变化让还徘徊于以“教师为中心”式的课堂教学的教师难以适应,直呼“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总是问,总是问!”对此,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必须不断学习提高以充分把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新活动的快乐,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参考文献:1季 浏.体育(水平二)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季 浏.体育(水平三)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周震和,汪莹.我们如何探索来自基层学校的经验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陈静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体育与健康(16年级)课程标准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