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4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99039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4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4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4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43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第 44 页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nuykwi yuykoyn ()( )( )( ) kungfngboy zhunxnzhzh ()( ) 二、词语练习。(7分) 比一比,再组词。(4分) 那( )段( )淮( ) 诽( )挪( ) 锻( )雅( ) 徘( )哪( )缎( ) 堆( ) 排(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偶尔()萦绕()机敏() 优美()幽雅()冲撞() 三、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但成语中的“手”你又知道多少,请写出不同意思的关于手的成语。 (7分) 形容敏捷()形容聪颖(

2、) 形容高兴()形容勤奋() 形容凶狠()形容顺利() 形容卑鄙()形容高明() 形容利索()形容惊慌() 11形容冷漠()12形容专横() 13形容无能()14形容亲密() 四、解释句中带点字的意思。(8分)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_诲_之_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_弗若_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去_日中_ 孰为汝多知乎? 孰_知_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3、)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六、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三种不同的句子。(6分) A下一番苦功。B能练出一笔好字。 _ _ _ 七、句子练习。(14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麦子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啊。 (2)昨天我们十分有趣的看了一本寓言故事书。 (3)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缩句。(4分) (1)正在做饭的妈妈派女儿王英去家乐超市买奇峰牌酱油。 (2)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换说法,不改变原意。(4分) 蝴蝶怎么是飞鸟呢? (1)否定句:_ (2)设问句:_八、按原文填空,完成练习。(8分)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吃饭的时候,日

4、子从_;默默时,便从_。我觉察他_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从_。 上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的一篇散文。该文记叙了_,说明_。从中我们可以悟出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过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大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是啊,岁月的脚步是那么匆忙,毫不顾惜你的感慨和嗟叹。正因如此,那些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们,总是把时间抓得死死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吧: 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

5、改作品清样。 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觅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 20:00就寝。 0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身高不足16米的文学巨匠,摒弃了巴黎的繁华和喧嚣,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了96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却使他流芳百世。 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嘀嗒,嘀嗒,在时钟冷漠单调的声音里,你感受到一种驱使自己的力量了吗?那么你是飞翔呢,还是爬行?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改写“

6、热爱生活、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却使他流芳百世。”这句话。 你认为文章哪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 文章结尾说: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 (1)用最简练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你认为驱使巴尔扎克翱翔的力量是什么? 文章最后两句话都是_句,用这样的句式结尾有什么好处呢?_。“飞翔”和“爬行”在文中应当是一对反义词,你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飞翔”_ “爬行”_ 十、习作。(30分)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作文。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写清事情的经过。 500字以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略 二、偶然围绕机灵优雅雅

7、致冲击 三、眼疾手快心灵手巧手舞足蹈手不释卷心狠手辣得心应手不择手段 妙手回春手到擒来手忙脚乱11袖手旁观12一手遮天13束手无策14情同手足 四、让教导弈秋的教导一起不如 认为距离中午谁同“智” 五、拟人比喻反问设问 六、如果就只要就因为所以 七、(1)“麦子”后加“快要” (2)“十分有趣的看了一本”改为“看了一本十分有趣的” (3)删去“漂亮的” (1)妈妈派王英买酱油。(2)他头上顶着一摞碗。 (1)蝴蝶不是飞鸟。(2)蝴蝶是飞鸟吗?不是。 八、略 九、虽然但是 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 问;增强文章表现力,使读者思考。积极进取平庸小学六(下)第二

8、单元测试卷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成绩( ) 一、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10分) l yu ch xn sun bn北京人过春节差不多从( )( )开始了。大人们准备用( )泡腊 s r fi cu zhn z bn l八蒜,蒜泡得( );小孩子爱吃用( )( )等干果与蜜饯掺和z bn bin po zhn dn ji ci 成的( )儿,爱买( )、风筝等玩意儿。家家户户( ),wn xin n xn二、选择题 (8分)1、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引吭(kn) 相处(ch) 奇葩(p) 万象更新(n) B间断(jin ) 掺和 (chn)婀娜( n ) 活佛(

9、f)C铺户(p) 载歌载舞(zi) 传记(chun)D家道兴旺(xn) 吞噬(sh ) 妩媚(w) 招徕(li)2、下列词语错误最多的一组( )A能歌善舞 美不胜收 勤俭持家 眼眸深隧B峰拥而至 别无索求 祟山峻岭 脱僵野马C敦厚老实 真情演译 青面獠牙 寒冬腊月D秩序井然 安然无恙 随心所欲 丰富多采3、根据诗句选择节日:A春节 B中秋 C清明 D元宵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三、选择正确的意思在字母下划横线。 (3分)1截然不同: A 切断,割断; B阻拦

10、; C 形容界限分明。2随心所欲: A欲望; B 想要,希望; C需要; D将要。3美不胜收: A胜利; B打败; C尽,完; D优美的。四、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5分)1、“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2、傣家竹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3、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这里的引号表示引用。( )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正确的缩句是“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5、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安徽的豫

11、剧,河南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 )五、积累拓展:(9分)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藏戏中善者的面具是( )色的,因它代表( );国王的面具是( )色,代表( )。巫女的面具是( )色,象征其( )的性格。(2)北京的春节作者( )按( )顺序记录了老北京人过春节时的情景,对( )、( )、( )这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让我们感受到了( )的节日气氛。我还知道他写的作品 、 。(3)( )的和田维吾尔人,( )生活再苦,感觉( )是甜的。六、口语交际:有趣的标点(4分)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

12、,有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上海队胜: 广东队胜: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9分) (一)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

13、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在句中的意思是( )2分A、时光景物 B、情景C、表示估计2、文中介绍的春节活动有:( )( )( )( ) (4分)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

14、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2分)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 必定 ”可以看出 。(2分)5.2014年的除夕夜你是怎样过的呢?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2分)(二)家乡的桑树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shn)。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

15、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边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n)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有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这样写的好处 (7分)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分)3、“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

16、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2分)4、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2分)5、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和 。 (3分)6、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1分)“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 ) 九:习作(30分+2分)祖国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在这些节目中一定曾留下你和亲人、朋友、同学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其中的一次,把你们过节的情景有条理地写下来。400字以上阅读题答案1.外形、味道、作用(或:桑

17、叶、桑葚、桑木作用)外形、味道(或:桑叶、桑葚)好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了桑叶和桑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桑树的喜爱之情。2.拟人句: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中心句: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3.想吃却又不能吃,无可奈何4.颜色、味道;红得发紫,甜得心醉;红中透紫,又酸又甜5.食用(吃)、农具、家具6.稍、招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sh j jin ru chu t kng b m gu k xng cn bo fi t b xu i s二、按要求查字典。(6分)“鼎”

18、字用部首查字法,除部首外再查( )画,第六画是(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B、大(叠);C锅(方);D正当,正在。“大名鼎鼎”的“鼎”选第( )种解释,“人声鼎沸” 的“鼎”选第( )种解释,“三足鼎立” 的“鼎”选第( )种解释,“鼎盛时期” 的“鼎”选第( )种解释。三、用“严”字组词并填写在括号里,不能重复。(7分)爸爸对我的要求一向很( )。有一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内容主要写李大钊在革命形势非常(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他被捕后,敌人对他( )拷打,他坚强不屈,最后光荣牺牲。读了文章后,爸爸要我讲给他听。我笑嘻嘻地讲着,一点儿也不( )。

19、爸爸用眼睛瞟了我一眼,我却没有认识到问题的( )性。爸爸用( )的语气对我说:“李大钊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 )党的秘密,令人肃然起敬。你却嘻嘻哈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对少先队员来说,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成双重否定句)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4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修改病句) _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不对的打“”。(5分)1、“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死后的棺材

20、。(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 ( )3灯光写的是作者在天安门前回忆一件有关灯光的往事。 ( )4江姐是革命小说红日中的主要人物。 (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与灯光两篇文章都采用倒叙的写法。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1“但是我们想到( ),想到(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 )。”这句话出自 ,是( )在中共警备团追悼( )同志会议上的演讲。2“我( )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我( )有一天,地下的(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 )!”这段话选自( )写的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 或: 于: 这句话的意思是:_ 七、阅读积累与运用

21、(23分)(一)课内阅读。(11分)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出了声。“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

22、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很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1、给这个节选加上一个小标题:_(1分)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机智( ) 怒气冲冲( ) 慈祥(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分)_4.“父亲说完这段话又望了我们。”这时他可能在想:_ _。(2分)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中“伟大的力量”是指 _(2分)(二)课外阅读(12分) 有一个男孩儿,

23、多年来一直是班里的差生。他一度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变得越来越自闭,平常总是爱待在自己的小屋内,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的床头铺满一张张图画,很是好奇,翻开看看,顿时哭笑不得。原来,儿子把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和打击全都发泄在画纸上,画里有他的老师被西瓜皮滑倒,同学被马蜂狂追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把散乱在床头的画一张张叠好,用夹子夹整齐。男孩儿的成绩依然很差,父母经常被老师叫去训斥,但是,父亲从来没有训斥过儿子,任由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画画。由于担心儿子孤独,父亲还特地买了一只宠物猫送给他。时间长了,男孩儿反而觉得奇怪,问父亲:“是不是你

24、也对我彻底丧失了信心,决定不管不问?”父亲沉默良久,说:“周末我带你到动物园玩玩吧。”那天,动物园里游人如织,很多人都围在一只威猛的老虎面前欣赏。父亲也带着儿子走了过去。这期间,父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回来后,男孩儿心情大好,从此专心致志地把漫画当做一生的追求。25岁那年,他成为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红遍东南亚。他就是朱德庸。多年后,他到大学演讲,提到了小时候在动物园父亲讲的那段话:“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老虎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猫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不具备的天赋与本能,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具备

25、猫的禀性,结果久而久之,变成了一批烂虎。儿子,你天生对文字迟钝,但对图形却非常敏感,为什么放着优秀的猫不当,而偏要当很烂的虎呢?我不希望你成为一只烂虎,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只好猫!”1. 本文讲的是朱德庸从一个( )的男孩儿成为一个( )的成长故事。(2分)2. 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 (1分)3. 这篇课文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让平淡的叙事变得更加吸引人。如“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我们就有疑问:父亲这时发现什么?读到最后,我们就明白了。再如,读到“ ”这句话,我们就有疑问: ,读到最后,疑问也解决了。(3分)4. 朱德庸在大学里演讲后,一位记者采访了他。假如你是朱德庸,你将怎么回答?请你根

26、据上文内容,写出朱德庸回答的话。记者:你小时候在学校里读书很刻苦,可是成绩还是很差,你当时是什么感受?(6分)朱德庸: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把学习漫画作为一生的追求的?为什么?朱德庸: 记者:将来你有了孩子,希望孩子像你一样,成为一个画家吗?并说说原因。朱德庸: 八、习作:30分题目:二十年后的我提示:二十年后,你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也许你是一名工程师,在尽情描绘宏伟的蓝图;也许你是一名医生,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也许你是一名普通工人,虽然平凡但是快乐请你大胆畅想自己的未来。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班级 ( ) 姓名 ( ) 成绩( ) 第一部分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一、看拼

27、音写词语。(10分)gui qio wi qn li fng ch chung j, shng xi ru zhu chu y d d dng jing二 、给多音字组词:(4)缝:fng( ) 挨 i ( ) 摩 m ( ) 差chi ( )fng ( ) i ( ) m ( ) ch ( )三、根据句意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5分) 1( )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这件事根本不是什么( ),早就公开了。3他看上去一点也不( ),显得很镇定。4一切( )都不存在了,鲁滨孙终于安全回到了祖国。5两上孩子性格各异,小姑娘乖巧可爱,小弟弟却( )极了。四、选词填空:(7分)愿望 指望 盼望 希望

28、 渴望 绝望 失望小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 )了。五、将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4分)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马克。吐温基度山伯爵英国大仲马鲁滨孙漂流记俄国契诃夫凡卡法国笛福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天空的星星闪闪发光。(改写成拟人句)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这一双拖鞋,根本没有用。(改写成反问句)3、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诱人的香气。(缩写句子)4、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起来。 凡卡( )在城里受苦,(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七、积累与拓展。(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作品介绍了主人公汤姆 次历险过程,赞扬了汤姆身上所具有的 的精神。在本组课文中,我还认识了 的鲁滨孙,的小凡卡。2_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