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教学反思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教学反思1(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教学反思1-第 5 页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感悟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体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在吴老师两次听课指导修改备课的过程中,我有许多的收获、感悟和反思。一、 研读课标,深入理解课标的各学段要求,才能做到“以生为本”。 最近几年,无论在教育书籍、杂志上,还是在各级教学研讨会中,教育专家们苦口婆心地倡导老师们要“以生为本”,“生本课堂”。这话听得耳朵出了茧,却没叩开心的门。我总认为,备课时,预设到学生的反应;上课时,尊重学生的见解;下课后,启发学生拓
2、展,这不就是“以生为本”? 在这次的备课上课过程中,我改变了认识。词语教学环节,一稿我设计了根据所给“观察、考察”词语意思,选词填空。试讲的过程中,学生反应很懵懂,我设计的理解词义这个目标没有达成。吴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说:“理解词义,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单纯由老师给出词语意思,学生得不到体验,记忆是不深刻的,这不是“以生为本”。课标的年段要求中,低年级要求的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这个设计就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每个年段的要求不同,每个年段不同年级要求也不一样,得遵循学生不同年段的特点设计才行。” 这段评课字字珠玑,我一下对“以生为本”有了新的感悟。语文课要做到“以生为本”必须要深入了解
3、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年段要求。“理解词语”“了解词语”一字之差,失之千里。二、 讲课要精心设计提问,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稿中,我启发学生读文质疑,最后板书了4个问题,在课堂上共同研究。(1)谁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怎样发现的?(4)答案是什么?这四个问题,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课时却发现,重难点并不突出。各个问题平均用力,学生学习知识如蜻蜓点水一般,不充分不深入。在后来的修改中,根据吴老师的建议,我只保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启发学生共同研究探讨。(1)发现了什么?(2)怎样发现的?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留出时间指导学生更好地朗读感悟。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贵精不在
4、多,要想做好这一点,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真是非常重要。三、 钻研教材,找准切入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有趣的发现这篇文章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但它不像童话故事等类型文章有丰富的人物对话或渲染性很强的语言。一稿中,我启发孩子们想一想“当大风来临的时候,你是哪一种小昆虫?你在干什么?”从而让学生读书了解这种有趣现象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们在这一部分情绪很高昂,讨论也非常充分。但是,整篇文章缺乏朗读的指导,我也很困惑像这种类型的文章应该如何指导朗读。经过老师的点拨,我注意到文章重点段落中,“大翅膀昆虫拼尽全力顶住大风”和“小翅膀昆虫顶不住大风最后消失很可怜”这两部分,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感
5、情朗读。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为后面的复述课文作好铺垫。四、 精讲多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篇课文的课后题中,涉及到两个跟讲故事有关的要求。一个是“复述课文”,一个是“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这是第一次在教材中提出“复述课文”的要求,是个新的训练点,也是一个训练重点。在一稿中,我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后来,吴老师给我提出的这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应该突出训练重点,教给孩子们怎样复述。二次修改中,我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复述这一段。怎么能够把这么长的一段内容不看书就讲一讲呢?我首先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然后师生一起结合板书把这部分内容梳理清楚,孩子们根据板书能够简单地有顺序地复述课文。由于是二年级初次接触复述课文,所以提的复述要求不宜过高,能用书上的话或者加上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就行。复述课文在小学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涉及,但是以往的教学,在这方面我的指导缺乏层次和方法,训练也不到位。通过这次磨课,我充分认识到不能把每篇课文当成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面面俱到,要把精讲与多练相结合,突出训练重点,这样学生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学得更加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