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第 5 页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区1、功能区的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2、功能区的特点:A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限B某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1)住宅区:A地位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B分化中高级住宅,多建在城市外缘,环境优美,面积大,配套方便生活的公共设施。(环境优美可能:地势较高,位于河流较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临近林地或公园绿地,近文化区,离工业区远等) 低级住宅,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
2、面积狭小,拥挤密集。(2)商业区:A位置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B形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C中心商务区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是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D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3)工业区:(特点: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布局:A往往寻求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工业生产过程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B向市区外缘迁移随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工厂纷纷向外搬迁。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
3、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模式。 2、形成因素:A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方面。(一般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越高;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B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 C历史因素 D行政因素3变化:早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无明确的功能分异。市中心以市场、交通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中后期,出现分异,工业向市区外缘迁移。4、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4、河谷地区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第二节 城市化 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标志:数目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升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城市等级体系完善。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拉力和推力: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 4、意义: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5、进程:(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A城市化进程三阶段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常见问题初期阶段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局,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
6、期阶段30%70%,较高快快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止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市中心出现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上升)补充: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原因(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污染、地价昂贵,地铁、公路等交通条件完善,小汽车的普及)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开始时间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目前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发达国家早后期高缓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展中国家晚初期、中期低快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6、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质量下降 C影响水循环
7、,使降水(增多)、径流(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小)、蒸发(减少)、下渗(减少)产生再分配。 D影响小气候,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7、过快的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医疗教育压力大等。对策: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居民绿化意识;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建卫星城;规划城市道路,增加住房建设,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第三节 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一、基本概念:1、地域文化:
8、是指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特定文化产物或现象。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建筑间距由南向北扩大;服饰;交通;民歌。2、地域文化知多少:(1)方言文化: (2)饮食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日常饮食):(3)民间信仰文化:。(4)民间建筑文化:(5)民间戏曲文化、民间绘画、地方服饰二、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一)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差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影响很大。1、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婚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人口出生率低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人口出生率高婚姻
9、的稳定程度不够稳定,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大大降低出生率较稳定,离婚率较低,出生率较高、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的增殖,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巨大。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其基本教义有“四谛”、“六道轮回”等。一向鼓吹出家遁世、轻生乐死、厌弃生育,对人口再生产的态度十分消极。(二)中国文化与人口:类别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现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生育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生率高只生一个好男女平等出生率低职业选择学而优则士士、农、工、商全民皆商平等行业人
10、口流动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人口流动少、流动距离近四海为家、婚嫁四方人口流动多、距离远(三)列表对比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对人口的影响。类别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地域文化特点早婚、重男轻女宗教色彩浓、工农业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晚婚离婚率高、宗教色彩淡、工农业生产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对人口的影响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快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慢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
11、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
12、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
13、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5、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如徽州文化深受移民文化、宗族文化、徽商文化与皖南山区的盆地心理文化的影响,在建筑上形成了“祠堂、牌坊、民居”的古建三绝。现代徽州民居依然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