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2.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5 升= 毫升 7000 毫升= 升 【答案】5000,7 【解析】 试题分析:5 升化成以毫升为单位的数,用 5 乘上进率 1000 即可; 7000 毫升化成以升为单位的数,用 7000 除以进率 1000 即可 解:5 升=5000 毫升 7000 毫升=7 升 故答案为:5000,7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 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答
2、案】一,两 【解析】 试题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看被除数从左边数两位数,若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若比除数 小,商就是一位数 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来源:学科网 ZXXK 故答案为:一,两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 72823 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大约是 多 【答案】十,30 【解析】 试题分析: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因为 72 比除数 23 大,够商,所以商的最高位 是十位,进一步利用估算的方法把算式看作 70020 求得商的大约数值 解:72823 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大约是 30 多 故答案为:十,30 【点
3、评】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与估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答案】无数,一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直线无端点,所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两点可以画 一条直 线;进而得出结论 解:由分析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无数,一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的初步知识,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2 一个周角等于 个直角, 个 30 度的角的和是一个平角 【答案】4,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周角、直角的含义:周角等于 360 度,直角等于 90 度,进而根据
4、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 一个数,用分别除法解答即可 解:36090=4(个) , 18030=6(个) ; 故答案为:4,6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直角、周角的含义;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除法解答 如图,从 面看到形状与 看到的形状相同 【答案】正,右 【解析】 试题分析:从正面看有 3 层,下面一层 3 个正方形,中层、上层各有 1 个正方形,靠左对齐;从右面看 3 层,下面一层 3 个正方形,中层、上层各有 1 个正方形,靠左对齐;从上面看有 3 层,下层有 3 个正方形, 中层、上层各有 1 个正方形,居中对齐;据此解答即可 解:从正面、右面看这个几何体
5、,均有 3 层,下面一层 3 个正方形,中层、上层各有 1 个正方形,靠左对 齐 所以从正面看到形状与右看到的形状相同 故答案为:正,右 【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个盒子里放着同样大小的球,红色的球有 5 个,绿色的球有 7 个,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 的 可能性大,再加入 个 球,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相等 【答案】红球,2,红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盒子里装有 7 个绿球和 5 个红球,比较出红球、绿球的数量的大小,然后根据它们数 量的多少,判断出摸到哪一种球的可能性大即可;来源:学科网 ZXXK 要想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相等,则需红球
6、和绿球的个数相等,75=2 个,再加入 2 个红球即可 解:因为 57, 绿球的数量大于红球的数量, 所以摸出绿球的可能性大 75=2(个) , 再加入 2 个红球,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相等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3 故答案为:红球,2,红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 (1)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根据求可能性的方 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即可; (2)不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 可以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 115 米、267 米、312 米,其中有一条小路
7、与公路是垂 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 米 【答案】11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因为这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垂线段最短, 312267115, 所以这条小路的长度是 115 米 故答案为:11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路线问题,解题关键是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观察正方体时,一般情况下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 面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3 个面如下图所示,由此即可解答 解:如图所示: 观察一个正方体,一般情况下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 3 个面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
8、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如图中,有 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 【答案】3,2,1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角的概念: 大于 0 度小于 90 度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 90 度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叫做钝角;进行解答即可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4 解: 如图:1、2、3 是锐角; 1、2 和3 合起来的大角是钝角,钝角有 1 个; 1 和2 合起来的角是直角,2 和3 合起来的角是直角,共 2 个直角; 故答案为:3,2,1 【点评】此题应根据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共 10 分,每题 2 分) 11一瓶墨
9、水的容量大约有( ) A5 毫升 B50 毫升 C5 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墨水的容量用“毫升” 做单位;即可得解 解:一瓶墨水的容量大约有 50 毫升; 故选:B 【点评】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从 3:00 到 3:15 分,分针转动了( )度 A15 B60 C9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针 60 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钟面上从 3:00 到 3:15,共经过 15 分钟,计算即可解答 解:156=90(度) , 故选:
10、C 【点评】求出分针 1 分钟转动多少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 100 米,就得到一条射线 B上午 9 时 30 分,钟面上分钟和时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C8105=(8102)(5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A、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 100 米,就得到一条射线,说法错误,因为延长后还是线段; B、上午 9 时 30 分,钟面上分钟和时针所夹的角是直角,说法错误;如果时针在 9 上,分钟在 6 上,钟面 上分钟和时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但上午 9 时 30 分, 分钟在 6 上, 时针在 9 和 10
11、 之间, 所以应大于 90 度 (是 105 度) ;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5 C、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得:8105=(8102)(52) ;过 C 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直线和线段的知识、钟面问题及商不变性质,应注意灵活掌握并运用 下面哪 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 A (40+900)20 B400(58) C (27030)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也就是运算顺序不变,找出去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变的选项即 可 解:A: (40+900)20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去掉括号后是 40+90020,先算除法
12、,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了; B:400(58)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去掉括号后是 40058,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 C: (27030)3 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去掉小括号后是 270303,还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运算顺序没变,去掉小括号不影响计算的结果;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把 30090=210 21030=7 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A3009030 B (30090)30 C300(903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30090=210,21030=7 先用 300 减去 90 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
13、以 30 即可 解:30090=210,21030=7 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30090)30 故选:B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 现 三、“仔细推敲”判一判: (共 10 分,每题 2 分) 16480(46)=48046 (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据此解答 解:480(46) , =48046,来源:Zxxk.Com =1206, =20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且能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更多请关注“数学
14、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6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是 200 毫升 (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是 200 毫升,据此 判断得解 解:根据生活经验,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是 200 毫升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 选择 如果游戏规则是公平的,无论操作几次,都无法分出输赢 (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含义:游戏规则公平性,是指各方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如剪子、包 袱、锤,还有投硬币,都能分成
15、输赢;据此判断即可 解:由分析知:如果游戏规则是公平的,无论操作几次,都无法分出输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明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含义,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条形统计图不能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能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学校篮球队
16、员的平均身高是 152 厘米,李强是校篮球队员,所以他的身高不可能是 146 厘米 (判 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这组数据中有 大的要比平均数大,小的要比平均数小这个队的同学平均身高就是这个队所有同学身高之和除以这个队 的人数,这个队同学的身高比较高的要大于这个平均数,身高比较矮的要小于这个平均数,李强是其中一 员,他的身高可能是 146 厘米,据此即可判断 解: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52 厘米,李强是校篮球队员,他的身高可能高于 152 厘米,也可能低于 152 厘米,所以他的身高可能是 146
17、厘米 所以“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52 厘米,李强是校篮球队员,所以他的身高不可能是 146 厘米”说法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7 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与性质,即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 中间 四、“一丝不苟”算一算: (共 24 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3606= 240040= 254= 1258= 9018= 56070= 615= 32020= 【答案】3606=60 240040=60 254=100 1258=1000 9018=5 56070=8 615=90 32020=16 【解析】 试题分析:本
18、题根据整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口算即可 解: 3606=60 240040=60 254=100 1258=1000 9018=5 56070=8 615=90 32020=16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然后快速准确得出答案 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8733= 22428= 72050= 【答案】221 8 14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解: (1)8733=221 (2)22428=8 (3)72050=1420 验算: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解答,注意
19、验算方法的选择 计算下列各题 (307208)11 57024030 4(75618+60) 【答案】9 562 408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解: (1) (307208)11 =9911 =9; (2)57024030 =5708 =562; (3)4(75618+60) =4(42+60) =4102 =408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五、“手脑并用”画一画: (共 6 分) 24用量角器在下面画出 110 度的角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画一条射
20、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 刻度线对准射线(两重合) ; 对准量角器 110(或其它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 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解:如图所示: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9 【点评】考查了画指定度数的角,步骤为:A两重合(点点重合、线线重合) ;B找点;C连线 画出 A 点到直线 b 的距离,过点 A 画出直线 a 的平行线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1)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 b 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 直角边和 A 点重合,过 A 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得到过点 A 的、直线 b 的垂线,点 A 和
21、垂足 B 之 间的距离就是 A 点到直线 b 的距离;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 a 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 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 a 重合的直角边和 A 点重合,过 A 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解:根据题干分析作图如下: 如图,线段 AB 的长就是 A 点到直线 b 的距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垂线和作平行线的能力 六、“走进生活”用一用: (每题 5 分;共 30 分 ) 26一瓶饮料 250 毫升,一箱这种饮料共有 20 瓶,那么这箱饮料一共多少毫升?合多少升? 【答案】那么这箱饮料一共 5000 毫升,合 5
22、升 【解析】 试题分析:就是求 20 个 250 毫升是多少毫,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 250 毫升乘 20 就是那么这箱饮料一 共的毫升数;再除以进率 1000 化成升数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0 解:25020=5000(mL) 5000mL=5L 答:那么这箱饮料一共 5000 毫升,合 5 升 【点评】此题是考查整数乘法的应用、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是 1000,由高级单位 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如图,小明从家到学校要 12 分钟,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答案】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 18 分钟 【解析】
23、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用的时间,求出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然后用 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的路程除以小明的速度,求出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即可 解: (650+520)(78012) =117065 =18(分钟) 答: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 18 分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 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诗歌朗诵比赛中,评委老师给王海打出的分数如表: 评委 陆老师 王老师 叶老师 施老师 马老师 李老师 毛老师 评分 89
24、65 91 97 92 88 85 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按规则,王海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答案】王海的平均得分是 89 分 【解析】 试题分析:通 过比较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即可得最高是 97 分,最低是 65 分;再根据“总成绩人数= 平均成绩”求出平均成绩即可 解:65858889919297,来源:Zxxk.Com 所以最高是 97 分,最低是 65 分 所以去掉一个最高分是 97,去掉一个最低分 65,平均成绩为: (85+88+89+91+92)5 =4455 =89(分) 答:王海的平均得分是 89 分 【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统计和求平均数问
25、题,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1 来源:学&科&网Z&X&X&K 某小学四、五年级植树情况如表: 共栽 220 棵 四年级 3 个班 每班栽 28 棵 五年级 4 个班 每班栽?棵 【答案】五年级平均每班栽 34 棵 【解析】 试题分析:运用乘法求出四年级植树的棵数,用总棵树减去四年级的棵数,再除以 4,即为五年级平均每班 栽多少棵 解: (220283)4 =(22084)4 =1364 =34(棵) 答:五年级平均每班栽 34 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一种玩具汽车,原来每辆 60 元,降价后
26、,原来买 4 辆的钱可以多买 2 辆,降价过后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答案】40 【解析】 试题分析:原来每辆 60 元,则原来买 4 辆需要 604 元,又降价后,原来买 4 辆的钱可以多买 2 辆,即可 买 4+2 辆,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原来买 4 辆的钱除以现在买的辆数,即得降价过后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解:604(4+2) =2406 =40(元) 答:降价过后每辆玩具汽车 40 元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原来买 4 辆多少钱,然后根据价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解 答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 63 错写成了 36,结果得到的商是 16 还余 4,这道题
27、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答案】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9,余数是 13 【解析】 试题分析:计算时把除数 63 看成了 36,可先将错就错,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求出被除数,然后 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解答即可 解:1636+4 =576+4 =580 58063=913; 答: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9,余数是 13 【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将错就错先算出被除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一、填空: (每空 2 分,共 8 分)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2 325945 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答案】4,1、2、3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整数除
28、法的运算法则分析完成即可 5945 中,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则商的最高位商在十位上,所以5 应 大于或等于 45,所以里最小填 4;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要使5 小于 45,所以里可以填 1、2、3 解:要使5945 的商是两位数,则应使545,所以里最小填 4; 使商是一位数,则要使545,所以里可以填 1、2、3 故答案为:4,1、2、3 【点评】整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 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 数小 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答案】12
29、【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可得:这个图形有 3 层组成,第一层(最下层)有 7 个小正方体;第二层 中有 4 个小正方体,第三层中有 1 个小正方体;由此相加即可求解 解:7+4+1=12(个) ; 答:右图中是由 12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了组合图形中正方体的计数,观察物体的时候,这里要注意图中被遮挡的小正方体不要 漏掉 小强在计算 540(+15)时,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得到的结果是 123,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答案】2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运算结果,运用逆推法,用 123 减去 15 得出 540,求出的值,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 序,先算除
30、加法,再算除法求出计算的结果 解:=540(12315) =540108 =5 540(5+15) =54020 =27 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27 故答案为:27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解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3 二、选择: (每题 2 分,共 4 分) 35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他 喝的牛奶与水比较( ) A牛奶多 B水多 C一样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这一过程中, 一直没有加牛奶, 最后全部喝完, 所以共喝了一杯牛奶, 又前后共加两半杯水,+
31、=1, 则共喝了一杯水,所以喝的牛奶与水一样多 解: + =1,则共喝了一杯水, 所以喝的牛奶与水一样多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牛奶的量没有发生变化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两条折痕(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两次折痕的位置关系,取决于对折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沿一条边 的同一个方向对折两次,三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另一种情况是沿两条边的两个方向对折,两条折痕是互 相垂直的;由此得出结论 解:由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折痕的关系是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32、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不同的折叠方向考虑,具体操作一下会更简捷 三、实践应用: (4 分+4 分=8 分) 37如图是一个长方形, 已知1=50,求2 【答案】2 是 65 更多请关注“数学与奥数”微信公众号 14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把这张长方形纸展开后,以1、2 的顶点为顶点的角是 180,由于2 盖住了一个和 它相等的角,展开后就是 22+1=180,又知1=50,据此可求出1 的度数 解: (18050)2=1302=65 答:2 是 65 【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及角度的计算 在淮安市某体育馆游泳,第一小时需要付 12 元钱,以后每小时付 10 元
33、;打乒乓球第一小时需要付 8 元, 以后每小时付 6 元小明游泳,小强打乒乓球,最终他们都付了 32 元,他们各自玩了多少小时? 【答案】小明玩了 3 小时,小强玩了 5 小时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游泳第一小时需要付 12 元钱,以后每小时付 10 元,则 32 元中,其中 12 元是第一小时费 用,则剩下的 3212 元为超过 1 小时部分费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超过 1 小时的时间是(3212)10 小 时,则小明游了 1+(3212)10 小时 由于打乒乓球第一小时需要付 8 元,以后每小时付 6 元,则 32 元中的 8 元是第一小时费用,剩下的 328 元是超过 1 小时的费用,则超过 1 小时的时间是(328)6 小时,所以小强打了 1+(328)6 小时 解:1+(3212)10 =1+2010 =1+2 =3(小时) 1+(328)6 =1+246 =1+4 =5(小时) 答:小明玩了 3 小时,小强玩了 5 小时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一小时与超过一小时部分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