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报人邵飘萍》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报人邵飘萍》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1(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报人邵飘萍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1-第 4 页报人邵飘萍【教学目标】1、理解重要的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讨论,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贡献和执着追求正义的精神。3、学习人物的责任感,正义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大事。【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贡献和执着追求正义的精神。难点:理解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格操守和业务素养。【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课文探究、成果展示【教学过程】一、 导入示例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以笔为匕首和反动派战斗,今天我们再走进一位同样是以笔为旗的战士,冯玉祥曾称赞他:“一支笔胜抵十万军,”他就是素
2、有“新闻全才”之称的新闻界巨擘邵飘萍。二、 人物和背景介绍 邵飘萍,名振青,字飘萍,1886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大联镇一个寒儒家庭。袁世凯称帝后,因为在时事新报、申报等报刊撰文,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他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后来不得不亡命日本。1916年回国后,被史量才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在申报发表了大量揭露北洋军阀贪贿弄权的报道,文笔辛辣、诙谐生动。尤其是他对时局惊人的洞察力常常使人暗暗称奇。 1918年在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任社长。京报热情支持“五四”运动,并屡屡发表揭露政府腐败的言论。“三一八”惨案后京报以真实的报道和犀利的言论,揭露政治的阴暗,并为民众吶喊请命,因此受到反动军阀的仇视,1926年
3、4月26日,邵飘萍被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宣传赤化”之罪名杀害,饮恨于北京天桥东刑场。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完后,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生字新词。例如: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世之枭(xio) 会晤(wu) 攻讦(ji) 觥筹(gngchu)交错 2词语解释:罪大恶极:罪恶大到了极点。亲离众叛:即众叛亲离。指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十分孤立。单刀直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直入。今多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在旁边和侧面敲打。比喻不从正面直接说明本意,而是从侧面迂回曲折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四、学生再读课文,就课文提出疑难问题。1、 学生小声读课文,提出疑问。
4、2、 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题目,每组1-2个。3、 教师整合问题,分组讨论题目。五、小组汇报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问题预设:(1)文章的题目叫报人邵飘萍,按照常规的思路,应该是从人物的生平写起,但是这篇文章却不是这样,而是高潮在前,也就是把最为精彩的部分在最前面呈现出来,这叫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本题意在复习“逆时提前”即“高潮提前”这一新闻的写法)明确:“逆时提前”或者“高潮提前”。这是新闻写作的特点。把最为重要的信息直观得呈现给读者,符合读者心理要求。(2)通读全文之后,写了人物哪些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明确:邵飘萍的被害、邵临刑时的情形、邵为什么被害、生平事迹。前三为略
5、写,后一为详写。(3)本文在描写邵临刑时连用了“三笑”,请同学们细细品味这“三笑”。(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关于“笑”的词语,并理解他们的含义。)明确:作者故意将“三笑”区别开来:仰天大笑、哈哈狂笑、微微一笑,表明不论外界有怎样的传说,都反映了他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气概,也体现了民间百姓对邵的敬仰。这“三笑”也很形象传神,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4) “邵飘萍自有其笑傲王侯的资本:即使以今天的新闻从业标准来看,他也代表着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这一段可以说是过渡段,他引起读者的好奇,为什么说他代表着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接下来的篇幅作者也是围绕着这点来说的,那么能不能从这几则小故事中归纳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
6、来证明他的说法的? 明确:从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三个方面表明了他代表了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 实践了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的主张。作者举了他因中德两国断交之事采访美国使馆参赞和段祺瑞之事,和著名报人张季鸾评价:“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进行说明。这讲的是他的新闻感觉的灵敏,主要是技能。 他实践了“记者应当时刻生活在角色中,闲谈时,众人皆“醉”,惟我独醒,“新闻脑”始终紧张活动”的主张,而且,一旦提笔行文,则又“状若木鸡,静穆如处子”,倾注整个身心。这讲的是工作的投入、忘我,主要是工作态度。 有很高的职业良知:大书“铁肩辣手”
7、四字,悬于京报报社墙上,勉励同人,也是他的自我写照。这讲的是他的理想和信念,主要是职业操守。六、 总结全文 报人邵飘萍是一篇人物评论,或称人物随笔。目的是让同学们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格操守和业务素养有所了解。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是一个让许多年轻人憧憬的职业,但是要当好称职的记者并不容易,新闻记者是面向大众的文字工作者,要为社会、民众负责,所以要有很高的人格操守,要坚持、伸张正义,要敢于与黑暗、邪恶势力做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要有敏锐的新闻感觉和采访机智,随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邵飘萍在这两个方面都堪称表率,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七、课堂练笔,就今天的教研活动写一则简短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