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语文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语文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语文版-第 5 页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2、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掌握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4、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课题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边无垠(yn)坦荡如砥(d)恹恹欲睡ynyn)虬枝(qi)婆娑(su)秀颀(q)2、解释下列词语秀颀:美而高。颀,高。 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
2、边的意思。坦荡如砥(d)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出自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二、作者简介(学生负责,老师补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等。 他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著名的 作品有代表作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他早年丧父,经常流离失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导入新课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柳树,一幅是白杨树,同学们对比这两张图片谈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要认真观察白杨树,看外形有什么特点。四、初读感
3、知1、通读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是以怎样的感情来抒写白杨树的?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赞美之情。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2、在这些赞美的语句中,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明确: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观察是由远及近,感情是由浅入深,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之情。3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
4、”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最后齐读一遍。明确:总的形象:力争上游外部形态:参天耸立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4、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5、找出文中多次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 “不平凡”的含义。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
5、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显示它很平常;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显示它是不平凡的。6、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明确:“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7、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8、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
6、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五、研读课文1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明确:第58段;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1)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明确:共两层
7、第一层次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作者用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的手法深情的赞美了白杨树。(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明确: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
8、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3)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欲扬先抑)3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
9、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明确: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4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
10、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6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六、总结全文1、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
11、它们联系起来。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2、体会文章的特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记叙、描写、抒情表达方式相结合。3、标题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七、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使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 八、板书设计九、作业布置(一)、选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A.婆娑()潜滋暗长() 主宰()倔强挺立() B.开垦() 无边无垠() 倦怠()虬枝()C.锤炼() 秀颀() 外壳()恹恹欲睡() D.毡子() 旁逸斜出() 泛出()出坦荡如砥()(二)、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傲然 伟岸 参天 妙手偶得B.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C.靠拢 错综 质朴 诸如此类 D.宛若 鄙视 佩服 纵横决荡(三)、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2.为什么先 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后又说是“伟丈夫”?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完成本课的同步练习册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