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83938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7-第 8 页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基本要求;2.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评价的基本内容;3.掌握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1. 体型测量测评;2. 身体整体姿势与身体局部姿势测评。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三章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四节体型测量一、体型测量概述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在特征。对人体体型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体型测量在人类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体育科学等领

2、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体型分类体型分类的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的程度。根据其发育的程度可分为7个等级,用17数字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内胚叶成分,第二位数字表示中胚叶成分,第三位数字表示外胚叶成分。目前较为流行的体型分类法是:将体型分为内胚层型(肥胖型)、外胚层型(细长型)和中胚层型(运动员型)。1.内胚层型肥胖型中午身高,身体呈圆柱形,营养良好,头大面红,颈短肩宽,胸宽腹大,四肢短粗,臀厚腿短,肌肉无力,脂肪成分占优势。2.外胚层型细长型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和神经组织占相对优势。3.中胚层型匀称型(运动员型)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

3、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胸廓发育良好,四肢粗壮,骨骼粗大,肌肉发达,运动成绩良好,骨骼与肌肉占相对优势。(二)测量体型的意义通过对体型的研究,了解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发育的特征,可以估计身体的结构和组成,估计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对运动员的选材则有更直接的帮助。体型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脑溢血,故过去称其为卒中型;细长型则易患肺结核,故称其为结核型。研究表明,许多专项成绩与体型相关,如体操运动员的体型与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型相反,足球运动员体型又明显不同于篮球运动员。运动员的体型分布与一般人不同,如短跑运动员多为内中胚层型或外中胚层型,800M以上运动员多为外中胚层型,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多为

4、中胚层型或趋向于内中胚层型,横渡海峡的人多为内中胚层型,所以体型的测定可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二、体型测量方法(一)柯里顿分类法柯里顿分类法是用观察法将人的身体从头部至脚部分为五大部分,分别对5个部分评分,最后以每个成分5个部分得分均值来进行评价。(1)以表38胚叶因子评定标准为依据,依次观察并对身体每个成分5个部分进行评分,然后在表39体型评价表中做出评定标记。(2)分别计算各胚叶估价值的平均值(取整数,四舍五入)。(3)在体型评价三联数后填写分值。(4)体型分类命名,选两种占优势的成分,其中以数字小者为修饰词,以数字大者为主要成分。(二)希思卡特分类法希思卡特分类法是美国学者希

5、思和卡特于1967年首创的一种体型分类法。它是通过将测量数据对照相应评分标准,查找对应分值,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第五节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可认为身体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姿势不单指形态,也指一定的气质,是精神和躯体的统一,也是机体效率的外在表现。体型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姿势则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妨碍内脏器官的机能,可减少肌肉的疲劳,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外部标志。生长发育期身体姿势变化较大,性成熟期以后基本可以定型。因此

6、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来说,姿势测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了解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情况,发现和纠正形态缺陷,促进体型和体态向完美的方向发展。姿势有静态姿势与动态姿势之分。静态姿势是指坐立卧等相对静止的姿态,动态姿势是指活动之中的人体所持的姿态或运动的样式。一、局部姿势测评(一)脊柱测评1.脊柱前后弯曲测量与评价测量仪器:脊弯测量计测量方法:正常:腰曲23cm驼背:腰曲小于2-3cm鞍背:腰曲过大,超过5cm以上直背:缺乏生理性胸曲及腰曲,整个背部过平。2.脊柱侧弯测量与评价(1)观察法观察受试者两肩是否等高,两肩胛骨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与脊柱的间距是否相等;脊柱各棘突是否在同一直线并垂直于

7、地面。(2)重锤法侧弯性质的判断:如在活动时侧弯消失,则判定为习惯性侧弯;如在活动时侧弯仍不消失,则判定为固定性侧弯。(二)胸廓形状测评正常的胸廓横径(左右)应大于矢径(前后),其比例为4:3,以此为标准可将胸廓的形状分为:(1)正常胸:(2)扁平胸:横径(左右)明显大于矢径(前后)(3)圆柱胸:横径(左右)与矢径(前后)差不多(4)鸡胸:矢径(前后)大于横径(左右)(5)漏斗胸:(三)臂部形状测评观察受试者上臂和前臂的伸展情况及肘关节形状,判定其臂型。(1)欠伸:上臂与前臂之间稍有夹角,伸展不足(2)直伸:上臂下前臂在同一水平面,正常臂(3)过伸:上臂与前臂之间超过180度,肘关节凹陷(4)

8、后伸:上臂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但偏离肩线(四)腿部形状测评观察并测量受试者两腿内侧、两膝、足跟之间的距离,判断腿型。(1)直腿型:受试者两膝部、两腿内侧、足跟均可靠拢互相接触,或间距小于1.5cm,此为正常。(2)X型腿:两膝部可靠拢,但两小腿内侧及足跟不能相互接触,且间距大于1.5cm。(3)O型腿:大、小腿之间不能合拢,足跟可靠拢,两膝间距大于1.5cm以上。(五)足型测评足型可分为正常足及扁平足。扁平足又分为轻、中、重度扁平足。(1)比例法(2)划线法二、整体姿势测评(一)班科罗伏特三段检查法包括直立、行进和运动时的三个阶段检查。1.直立时的检查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后方)、外踝

9、(前方)是否位于一条垂线上。如果符合这一要求则为合格列入第一组,不符合的列入第二组。2.行进时的检查在行进中重点注意受试者躯干是否保持正直(不含胸驼背),四肢动作是否正常,有无腿与足的形状异常。有异常者从第一组编入第二组。3.运动时的检查对上述二次检查均合格者再做运动时的检查。令其做经体前或侧上方摆臂等动作,此时若出现肩胛部的异常活动或身体左右摇晃等不良姿态,则再把它编入第二组。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检查,三项均合格者为姿势完美者。对编入第二组的人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以矫正姿势。(二)托马斯影像对照法(三)整体姿势综合测评作业:1.体格测量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体格评价?2.简述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