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8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82页).doc(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第 - 3 - 页渭 南 初 级 中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 本 教 材)前 言孩子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是天下父母的心愿。若能学业有成、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更让父母无比欣慰,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在此。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困扰,如不及时给予帮助,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近期的正常发展,而且还有可能积累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的幸福。未来社会必然是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不断调整,新生信息应接不暇。面对未来的挑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困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将是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
2、,许多人并不是被别人打垮的,而是被自己击败的。事实上,能击垮人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幸和困难时所抱有的不健康的心态。新的时代,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要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关注点。心理健康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提升国民幸福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为提升下一代公民的幸福感服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稳定的情绪状态,有效的自我调控能力,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能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挫折,真正成为
3、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课程性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实施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
4、其心理健康水平。课程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旨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探索与发现、交流与分享、拓展与生成,可以很好地实现“发展性、预防性、教育性”功能。发展性功能体现在通过课程实施,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发展。预防性功能体现在通过课程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心理成熟度,可以防患于未然,对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或防止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教育功能体现在通过课堂实施,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能够在同学间的互动与互助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觉进行修正与改善。课程设计思路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如下原则: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2、尊重与理解学生;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4、全体与个别相结合;5、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6、从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人数、课时七年级20个班,八年级24个班,每班50人。目 录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我- 1 -有缘来相聚- 1 -融入新集体- 1 -学习目标和计划- 1 -学习方法很重要- 1 -认识自我- 1 -青春的脚步 成长的气息- 1 -友谊之树常青- 1 -走近我的老师- 1 -团队力量大无穷- 1 -初中二年级父母的唠叨是首歌- 1 -众里寻他千百度- 1 -男女交往 天地宽广- 1 -
6、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 -有效沟通- 1 -尊重差异 欣赏他人- 1 -合作成就你我他- 1 -青春期不是播种爱情的季节- 1 -与挫折做朋友- 1 -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1 -初中三年级初三 我来了- 1 -我的学习“发动机”- 1 -做有责任感的人- 1 -留舍最爱 自我探索- 1 -真爱生命 热爱生活- 1 -时间分割- 1 -我的未来不是梦- 1 -变压力为动力- 1 -感受全身心放松- 1 -积极应对考试- 1 -初中一年级辅导要点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主题:(1)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同学,融入新集体,尽快适应初中生活;(2)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尽快适应初中的学
7、习特点,认识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内驱力,培养热爱学习的积极情感;(3)初步学会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4)了解自己的变化,悦纳自我,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局限,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5)学习人际交往及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6)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培养热爱家庭、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我初中一年级正处于中学时期的开端,也是青春期的开端,是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第一步。在这个过渡期,青少年既渴望独立与成熟,又缺乏知识与经验;既憧憬着未来,又对现实中
8、的激烈竞争充满着迷惘;既希望拥有真挚的友谊,又不知如何消除朋友间的消极影响;既深爱着父母,又发现与他们越来越难沟通如此多的矛盾、困惑与问题,摆在了青少年的面前。一个新朋友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和青少年们一起去迎接挑战,分享快乐,同担忧愁。在老师的亲切指导下,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青少年们将耕耘心田,播种理想,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情绪稳
9、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
10、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3、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4、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
11、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5、保持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
12、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
13、,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
14、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就像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真诚,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民主的、合作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老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其面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主要有:讲授法: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与回答问题。案例分析讨论法:仔细讲述、倾听或阅读案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讨论。小组活动法:小组成员协作完成课堂活动任务。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成长的烦恼迈进中学,
15、意味着在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请仔细回顾后,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写出来,并写出当时的感觉。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哪些烦恼是自己已经解决好的?哪些是自己还未解决的,希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的烦恼当时的感觉是否已解决有缘来相聚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在学习生涯上是一次跨越。此时,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将要脱离父母扶持的时期,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环境上、生活上、学习上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乃至心理
16、问题。尽快适应的重点是尽快熟悉同班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较强的归属感。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沟通与交流,相互倾诉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学生会感到班集体温暖如家,会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学唱歌曲相逢是首歌歌词: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2、认识你真高兴第一轮活动:学生以喜欢的动物(共8种)为标准聚集,在音乐环绕声中,主动和不太熟悉的同学进行互相认识和交流;第二轮活动:学生以出生月份或季度为标准聚集,在音乐环绕声
17、中,主动和不太熟悉的同学进行互相认识和交流;3、猜猜我是谁请每位同学写下自己的身高、体重、特长/爱好和独特的地方,然后交给班长,由班长代为宣读,请同学们“猜猜我是谁”。猜猜我是谁我的身高:我的体重:我的特长/爱好:我与众不同的地方:融入新集体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新生,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新的班级环境。有些同学来到新班级后,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情况,出现了适应不良的表现。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同学甚至在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适应班级生活,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中容易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不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的学习与
18、生活,影响初中三年的成长乃至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有这样一个典故,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众弟子无人能答。释迦牟尼笑而答曰:将其放入大海中。其实,步入初中的大门,面临新的集体,同学们又何尝不是那滴水呢?要让自己愉快、健康、充实地度过中学阶段,就要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去,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力量,增强归属感。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还是有家的感觉好全班同学每三人自由组成一组,其中两人扮演“大树”,一人扮演“松鼠”,根据班级总人数来定“无家可归者”的数目为1个、2个或者3个。按照活动规则,听老师的口令,进行三轮重新找“家”的活动。活动完成后,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谈谈
19、在活动中“有家”和“无家可归”的感受。2、坐地而起第一轮:一个同学按照活动规则完成坐地起的动作;第二轮:两个同学按照活动规则合作完成坐地起的动作;第三轮:小组内所有同学按照活动规则一起完成坐地起动作,各小组进行比赛。活动完成后同学们交流分享活动感受。3、听唱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实现一个个目标、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只有设定了目标,人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
20、走向何处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学习计划则是通向目标的线路图,是实现目标的保障。进入中学阶段,意味着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开始迎接新的挑战。确定新的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是同学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有的同学因无明确的目标、无计划性,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时间浪费太多、学习无头绪,久而久之落下功课,最后造成积重难返。因此,中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学习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不断完善,使自己在初中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习目标要适当、明确,学习计划要具体、可行。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
21、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呢?如果改为:“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具体,就是学习计划要有针对性,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地制订学习计划: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可行,就是要依照自己的实际学习环境、学习情况,学习特点,来制订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学习计划。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热身活动:一分钟鼓掌请几名同学估计一下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能鼓掌多少次,把估计的数写
22、在黑板上。将一分钟内实际鼓掌的次数和之前估计的次数进行比较。思考:从鼓掌活动中你得到怎样的启发?2、感受故事:走出沙漠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
23、一个名叫阿古特尔的比塞尔人,让他带路,肯莱文跟在后面,看看到底是为什么。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尔,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
24、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提问: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走出沙漠”的故事有什么寓意?3、自我探索:我的学习目标尝试将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中期目标,再分解为若干近期目标,一步一步来实现。我的学习目标初中我的总目标是:初一我的学年目标:本学期我的目标是:上半学期的目标是:这个月的学习目标:这一周的学习目标: 的目标是:4、现在就行动:制订我本周的学习计划(纲要)计划是实现目标的保证,从现在起立即行动起来,根据我们确定的目标来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的主要步骤: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自己的目标列出所要采取的措施合理搭配时间。同桌之间相互
25、交流本周的学习计划,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5、踊跃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很重要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小学期间,学科相对简化,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并没有细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进入中学以后,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学业负担客观上增多了。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中最
26、为基本的要素,包括很多不同的方法与技巧,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最直接的手段。学习方法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预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时复习巩固的方法、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观察的方法、阅读的方法等。对刚入学不久的中学生来说,应该逐步认识并接纳初中学习的特点,形成主动适应初中学习的意识,同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将这些学习方法落实到实际学习中去。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分组讨论并记录“初中学习的特点”,由记录员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2、案例分析与讨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案例1:张明看见学习较好的王聪上课只专心致志
27、地听,从不做笔记。于是张明也开始不做笔记,结果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案例2:孙小萌能背下不少诗词和精美短文,她写作文既快又好,语文成绩全班第一。她尝到了多背东西的甜头,学习数学课她也注重记忆,记住了一些典型习题的解题步骤,结果数学成绩在班内只能排到第25位。3、自我探索:我的学习方法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先写总体的,再写各学科的;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注意倾听别人的学习经验,取长补短。认识自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既把“自我”一方面当主体理解,它能够认识客观现实的自己;另一方面又把它当作活动的对象或内容。老子说:“知人者智,
28、自知者明”。意思是:能了解他人是聪明人,能了解自己才称得上是明白人。自我认知的途径,一是自我反思与觉察,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进行对比,觉察、感知自己的变化,发现新的自我,体验成长的快乐。二是同别人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学生通过和周围的人物进行比较,确认自己现在的状态,能够产生理想自我的形象,这是个性走向成熟的强大推动力。三是分析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是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之一。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自我反省:我的优点和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
29、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容易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要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2、自我比较:我的变化从一出生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成长,成长就意味着变化。除了你的身高、体重、体形、力量等生理方面的变化以外,你的性格、习惯、爱好、想法、对人的态度、处事的原则等和小学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写出你认为变化最明显的3-5个方面,这些变化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请同学们来帮帮你。3、方法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学生甲:我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东西
30、。我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学生乙:我的同桌为人热情,同学们经常找他帮忙,找我的却很少。我认识到我对待他人缺乏热情。学生丙:那天,我婉转地给老师提出了课堂上的一个错误,老师表扬了我。我觉得自己很细心,也挺勇敢。思考:以上三位同学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4、以人为镜:他们眼中的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他们眼中的我父亲眼中的我:母亲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的重要人物眼中的我:5、我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指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自我的认识。请说说自己的理想自我是什么,自己在中学阶段应该为理想自我做哪些准备?6、结束活动:伴随音乐春
31、天的早晨拥抱自己青春的脚步 成长的气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在10-20岁。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女性青春期在10-18岁,个别也有提前到8岁或推迟到11、12岁开始的。男性青春期在12-20岁,也有提前到10岁或推迟到14岁开始的。不同人青春期开始的时间不同,持续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女孩比男孩提前开始,也提前终止两年左右时间。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第二性征却要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是一个人进入青春期的主要
32、特征。第二性征出现,如女性乳房隆起、丰满,声音变高变细;男性长胡须,颈部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性成熟包括生殖器官形态不断发育,生理功能趋于完善,男性出现首次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初潮。另外,人的体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包括身高的快速增长、体重的快速增加,男女成人体态的逐渐形成等。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日益关注探索自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开放性与闭锁性等矛盾,内心经常出现喜悦与忧愁、开朗与沉默、自信与自卑、乐群与孤独、肯定与否定、屈从与反抗、大胆与怯懦等复杂的情绪体验,常陷于烦恼、困惑、焦虑、彷徨之中。开始进入智力发展、探索和创造的高峰期。
33、男孩、女孩的性别意识日渐清晰,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特定的性别身份。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感受生理的变化。男女生分别集中到活动室的两头,并且同学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填写“我的生理变化”表。我的生理变化(男生)A:符合B:基本符合C:不符合身高、体重增长较快;喉结隆起,声音变得粗沉;睾丸及阴茎比原来增大;出现阴毛、腋毛、脸上开始长胡须;出现遗精;出现青春痘;两肩变宽,肌肉开始发达,力量和速度变大。我的生理变化(女生)A:符合B:基本符合C:不符合身高、体重增长较快;乳头突起,乳晕出现;声音比原来变高变细;阴毛长出、腋下长出腋毛;出现青春痘;盆骨逐渐变宽,臀部增厚长圆;月经初潮,初步形成月经
34、周期。2、感受心理的变化。各自填写“我的心理变化”表。我的心理变化A:符合B:基本符合C:不符合在生活上我不再愿意接受父母的照顾或干预,有时会厌烦;有时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强烈地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感觉自己有梦想和热情,但又觉得不现实、幼稚;有时对自己的理想充满自信,但遇到挫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心灰意懒;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有时特别想挑战一下,但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或老师那儿寻找方法或请求帮助;我不愿意听成年人再说我是小孩子,渴望他们尊重我、理解我,但有时易做傻事、蠢事,表现出特别小孩子气;我渴望和别人敞开心扉来相待,但有时觉得很难,很多话只好写在日记里或闷在心里;有时感觉很
35、矛盾,既想让别人了解又害怕被别人了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异性有了好奇,想了解一些关于异性的“秘密”,有时还莫名其妙地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过朦胧的爱慕念头;感觉自己比原来情绪变化的多而快,有时心花怒放,有时愁眉苦脸,有时一个人发呆,有时焦躁不安,有时甚至很冲动;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有时偷偷拿出小镜子照一照,特别在乎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头论足;喜欢赶潮流、追时尚,是*明星的“粉丝”。3、自我发现:悦纳自我以“我虽然但是我”的句式写10句话,例如:我虽然比较矮,但是我很坚强;我虽然遇到困难总爱着急,但是我不会放弃我的追求。前半句表达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后半句表达自己满意的地方。4、给烦
36、恼会诊每一位同学匿名写出自己与性别有关的烦恼,不管是生理方面的,还是心理方面的。各组长收齐本组“烦恼”后,与另一组互换,将另一组的“烦恼”随机发给本组成员。每人根据收到的纸条上他人的烦恼,在纸条上简单写出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现象,并提出解决这一烦恼的建议。写成后把这张纸和同桌互换,由同桌读后做出批注。组长再次收起这些纸条,与刚才的那个组再换过来,请每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张,认真阅读同学给自己的留言。友谊之树常青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增长智慧、完善自我的需要。中学生跨入新的校园,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心中充满了许多新的渴望。其中友情是同学们特别渴望的一种心理需要,它和父母的
37、疼爱、老师的关心一样,都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同学、朋友之间传递友情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学习知识、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彼此促进的过程。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猜猜我是谁每位同学匿名写出10条“我是一个的人”,各组长收纸条,并放入讲台上的纸箱中,老师随机抽取并读纸条内容,同学们猜测纸条上描述的是谁。之后谈谈本轮活动的感受与感想。2、谢谢你,我的朋友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入学以来,你曾得到过好朋友的哪些帮助?在活动室内走动,找到尽可能多的帮助过你的同学,用你认为恰当的方式表达感谢之意,同时表达愿意与他成为好朋友和今后互相帮助的心愿。3、绘图活动:让友谊之树常青每个同学画一棵大
38、树,要求有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在树叶上写上你已有朋友和你想要交的朋友的名字,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树干上。这棵树就叫“友谊之树”。思考:一棵树要茁壮成长需要什么条件?同学们想要自己的友谊之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家在“友谊之树”的周围写出它“常青”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条件。4、结束活动:听唱永远是朋友走近我的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成人感越来越强,但是情绪调节能力发展还未成熟,对人对事的态度往往以自己一时的好恶为转移,容易出现片面性。所以,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就容易走极端。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呢?1、信任和理解老师。作为学生,希望老师尊重自己的心情可以理解,期
39、望老师公正地对待自己的要求也很正常。但当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与我们的希望不太一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看到老师那颗隐藏在令我们不满的言行后面“恨铁不成钢”的拳拳之心。老师对我们过多的限制,也是为了我们能够记住并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要知道,一个对学生的一切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老师并不是一个好老师。2、恰当归因,换位思考。事情的发生总有一定的原因,我们在对老师的做法产生不满的情绪时,应该先回忆一下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扪心自问:“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无可指责,在这件事中,我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同学或者影响了自己?是否影响了老师?”然后,再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假如我是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40、”尽量全方位地去看待问题,体谅老师。3、主动沟通。当我们与老师之间出现矛盾时,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沟通,这是师生间建立信任感的前提与基础。交流、沟通的方法很多,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可以与老师面谈。如果你觉得与老师面谈会过于紧张,那你可以给老师写封信,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相信老师会给你一个令你满意的答复。4、注意方法。面对老师的批评,不少同学会采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这很容易使矛盾加深。而实际上,只要你态度诚恳,注意策略,你会真正地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与理解。比如:当你做了错事老师批评你时,你应该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当老师误解并指责你的时候,你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老师,而应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
41、勉”的态度去对待,事后,再找个适当时机向老师说明情况。等老师明白事情的原委以后,他不仅会向你道歉,而且还会对你心存感激和信任。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他也会吸取教训,用更合适、稳妥的办法去处理问题。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师爱助我成长请同学们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老师给予了你哪些具体的帮助。2、案例分析学生甲:我对老师总有敬畏之感,所以对老师总是敬而远之。学生乙:我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有好的建议,可就是不敢对老师说。学生丙:升入初中后,我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许多困惑,但我不愿请求老师的帮助。思考并回答:以上同学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你认为应该怎样做?3、案例分析这节课是吴老师的数学课
42、,他今天不但迟到,而且在讲课时还出现了错误。看着吴老师严肃的表情,同学们不知是没有发现还是不敢说出来,该怎么办呢?说说你对此种情况的看法和如何去处理。4、老师的烦恼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老师也不例外。站在你的角度,你认为哪些事情会引起老师的烦恼?5、我心目中的老师请全面思考后,写出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形象。我心目中理想老师的形象是: 他不会: 6、给*老师的一封信试着给一位你平时不愿意交往或者有过冲突的老师写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团队力量大无穷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弊端就是过分强调自我的作用,强调自我潜能的发挥。实际上,人是社会的动物,必须在群体中体现自身价值,而且只有将个体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实现共
43、同目标,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这就需要人们常说的“团结”,也就是“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可能也不会完满实施。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缺乏与他人的合作,没有别人的帮助,可以说个人是寸步难行的。歌德说过:“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绝不会有多大成就。”正如中国一句老话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团队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能接纳他人,要看到他人的长处,还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进行角色换位思维。学生的学习也一样,你若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就会“
4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个人的世界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性学习,你才能从集体智慧中吸取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堡垒。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解开“手链”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12人左右,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紧凑的向心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在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中,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互换位置,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小组中所有同学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在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同学们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解“手链”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跨、钻、套、转等,就是不能放开手。
45、各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先解开“手链”。全班交流,分享感受。2、听唱歌曲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初中二年级辅导要点初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主题:(1)帮助学生悦纳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特征,认识青春期烦恼产生的原因,掌握排解烦恼和困惑的方法;(2)明确异性交往的准则与规范,主动、自然地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来自异性的爱慕之情;(3)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掌握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4)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接纳、尊重、欣赏他人,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挫折;(6)克服依赖心理,抵制不良
46、诱惑,学会自我保护,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父母的唠叨是首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追求自主、摆脱束缚的强烈欲望。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时,中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有时心里明知父母的唠叨是为了自己好,也会反感,觉得父母麻烦多事,甚至和父母产生摩擦、疏远以至破坏亲子关系。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如何正确面对父母的唠叨呢?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望尊重、平等和独立。可是在父母的眼中,依然是没长大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以应对生活,父母心中充满着担忧,所以不得不时时提醒。对于父母的唠叨,处在青春期的我们要学会与家长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场看问题,就能有效的避免冲突,实现和谐相处。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热身活动:“唠叨”大会串按照座位号,每人模仿一句父亲或母亲经常唠叨自己的话,要用生活中父母真实的语言来说,不一定用普通话。要紧密衔接,停顿不能超过3秒。2、小品表演:唠叨的爸妈时间:星期天上午。地点:家里。人物:小明、妈妈、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