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XX城市建设总体规划(9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XX城市建设总体规划(92页).doc(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智慧XX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第 84 页“智慧xx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二一六年一月目录一、前言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范围2(三)规划期限2(四)规划依据2二、现状与需求分析4(一)发展现状4(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1(三)建设需求12三、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三)建设目标16四、总体架构规划20(一)业务架构20(二)总体架构21五、重点项目规划25(一)两个基础25(二)五个平台29(三)九大应用34六、产业带动规划59(一)带动机制59(二)带动计划60七、建设运营规划65(一)建设运营主体65(二)建设进度计划66(三)建设运营模式68八、保障措
2、施体系71(一)组织保障71(二)政策保障72(三)体制保障73(四)资金保障74(五)人才保障75附件一:“智慧xx”建设项目表77附件二:“智慧xx”建设项目管理办法84附件三:“智慧xx”信息化人才培训管理办法87附件四:“智慧xx”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89一、 前言当前我们正面临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同时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围绕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纷纷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作为未来5-10年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如新
3、加坡提出了建设“智慧国”的建设计划,国内一些城市则提出了如“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智慧南京”等发展战略。二、 现状与需求分析(一) 发展现状1. 发展基础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城市,智慧xx”的总体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了产业规模、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智慧xx”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1) 产业经济稳步增长我市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做大产业化发展,使农业、工业、服务业得到全面发展,产业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14元,增加1972元,
4、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8584元,增加982元,增长12.9%。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升。2013年粮食产量万吨,增加万吨,增长3.26%。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累计建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现代示范园区22个。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新村聚居点148个、新农村综合体5个。启动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工业经济提质升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2013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亿元,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增长27.7%。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新建创新型企业32户。
5、xx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列入全省重点产业园区“51025”发展计划。第三产业提档升级。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亿元,增长10.7%,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87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4.5%。提升改造特色街区。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7个。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亿元,增长28.0%。(2)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多措并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环境持续改善。2013年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2.67%。注重推进规划编制。2013年累计投入亿元,完成xx城市总规修编和13项专项规划、8项控规、4项
6、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xx新城建设。2013年全市新开工项目59个,续建54个,竣工28个,完成投资亿元。同步推进旧城改造。2013年全市实施旧城改造项目47个,完成投资亿元,多条主次干道改造基本完成。扎实推进城市创建,加强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保障了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强化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顺利完成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以上的天数310
7、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85%。(3) 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数字化程度较高、业务种类较全、覆盖全市的通信网络,各类信息业务用户量稳定增长。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光缆线路总长39753公里,基站4772个,其中4G基站817个,城域网出口总带宽280G,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1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5万,移动电话用户229万,宽带网接入端口容量万个,公共区域WLAN热点数2547个,光网小区数量2454个,光网小区覆盖用户万户,固网宽带用户万户,有限电视接入用户达到65万户,覆盖率达52%,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9万户,数字化率达
8、75%,3G信号覆盖率达86.0%,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74.3%,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97.2%,固定带宽家庭普及率16.3%,3G/LTE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达17.5%,4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88.0%,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40.7%。(4) 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政务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在全省率先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电子政务办公;是全省较早建立门户网站、网络互动平台的信息高速通道的市州之一;政务服务体系已逐步完善,已建设行政效能监察系统、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12345”市民热线、政府门户网站
9、群、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平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等。教育、卫生、人社、人口计生、公安等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各领域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支撑,“金保工程”、“金人工程”、教育城域专网、“金盾工程”等行业专属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日趋完善,“12356”阳光计生热线、市长信箱等公众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市、县(区)、乡、村四级惠民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农民工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流动人口网上办证等信息工作在全国、全省位居前列,信息化应用逐步从简单应用向纵深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已建成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网,及时公布农业相关政策信息,发布农产
10、品市场需求,提供农业新闻视频,开展农业培训讲座以及专家在线访谈,为全市广大的农民朋友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工业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目前与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了数字工地、煤矿产量与安全监测系统、产能安全监控系统等项目,为工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强化电子商务、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搭建完成“掌上xx”手机APP平台,实施旅游“138”计划,培养壮大信息化服务业项目,加快产业经济发展速度。2. 存在问题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显著提升,初步具备开展“智慧xx”建设的基础条件,但是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需求,目前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尚存在以下问题:(1) 通信基础设施需换
11、档升级通信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承载平台。而目前我市网络滞后成为“智慧xx”建设的瓶颈,促进“智慧xx”建设必须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推动通信基础设施换档升级。(2) 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发展不够均衡信息化应用推进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各部门间、各类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认知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较大不平衡。不同社会层次人群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机会、能力不均匀,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3) 部分项目存在重复投资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各部门机房需要分散建设,并按峰值需求购买设备,这就造成了部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及
12、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分散建设还增加了运维的难度,运维人员数量,使有限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充分运用。(4) 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由于我市信息化建设过程缺乏统一部署、协同推进的体制与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信息化建设存在孤岛现象;同时,由于缺乏信息化顶层设计,各行业数据标准不统一,信心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共享较难实现。(5) 资金人才相对匮乏与全国和四川省较发达城市相比,我市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加大政府在信息化领域资金投入,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投资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和管理,有助于缓解全市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全市虽然有3所高等院校,但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使得大学毕业生很少
13、在当地就业,导致全市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供给与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二)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面临的机遇国务院及各部委信息化战略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已被提上日程。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引导和规范智慧城市建设。四川省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开展区域性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建设”,“加快智慧
14、社区、智慧小区、智慧家庭建设,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民生领域的应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保障全省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我市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等适应我市发展的新要求也迫切需要开展“智慧xx”建设。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正确把握发展形势,将“智慧xx”规划和建设摆在了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统筹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为构架xx发展新格局,打造“智慧xx”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2. 面临的挑战第一,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市民等各个方面。但是目前各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明显认识不足,缺乏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环境,最终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推进。第二,缺乏完整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目前,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导致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因此,建设完整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是建好智慧城市的先决条件。只有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建设的统一规范作用,才能有效瓦解并防范“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三,缺乏保障有力的信息安全体系。智慧城市
16、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中和共享,而信息资源越集中,信息安全保障也越重要。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必须重视信息安全建设管理,建设保障有力、标准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信息传递环节,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从而为自主、高效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三) 建设需求“智慧xx”建设将立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结合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实际需求,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先行、逐步展开的方针,打造具有xx特色的智慧城市。首先,聚焦重点领域,重视总体规划。通过统筹考虑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事业诸多方面,把实现便民惠民、支撑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管
17、理服务能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着眼点,以促进数据共享、实现信息惠民为主要目标,进行总体规划,科学布局,聚焦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突出问题,实现任务聚焦、工作聚焦、工程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聚焦,以保证“智慧xx”项目稳步推进,顺利落地。其次,以总体规划为纲,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信息融合。总体规划作为“智慧xx”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并引领“智慧xx”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强“智慧xx”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应用、新模式,把握当前新技术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注重系统架构的灵活性,解决好已有系统和未来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推动传统产业和智慧产业的
18、融合发展。最后,建立“智慧xx”建设运营机制,保证“智慧xx”可持续发展。依据我市的资源和环境禀赋、经济和社会形态、技术和产业基础,建立维护“智慧xx”良性运行的组织机构和标准体系,确立符合我市特点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和运营模式,吸引国内知名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商,共同参与并推动“智慧xx”建设,保证“智慧xx”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三、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一) 指导思想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升级、促进信息消费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资源整合利用
19、为重点,以发展信息产业为引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突出xx特色,完善机制体制,大力推进“智慧xx”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信息惠民、信息兴业的特色智慧城市。为公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环境,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更高效的管理环境。(二) 基本原则“智慧xx”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处理不同领域、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具有技术发展快、外部链接关系多、内部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需要为其他系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因此,“智慧xx”在规划建设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论证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研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前瞻性,结合物联网、云计
20、算、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契机,通过统一规划、分步部署,分阶段推进,促进“智慧xx”建设持续深入发展。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xx”建设的良好氛围。3. 基础先行、创新引领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xx”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平台。要加强和省级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等大企业的合作,坚持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智慧xx”建设战略部署的先行领域,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为“智慧xx”发展提供充分可靠地超前基础能力保障
21、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各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创新,提高统筹兼顾的联合攻关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4.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遵循科学的方法路径,立足实际,以整合我市各部门现有硬件资源、数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信息源采集、交换、共享的工作机制,促进信息融合为工作重点,实现各部门、各系统的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确保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5. 立足民生、循序渐进把民生改善作为“智慧xx”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广大民众的信息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推动民生领域智慧应用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试点和示范建设为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不断促进设施完善
22、、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提高广大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三) 建设目标1.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智慧xx”,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实现智慧化发展、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生活,打造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xx。信息网络宽带化:到2020年,网络基础设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互联网出口带宽800G,新增4G基站3600个,新增WLAN接入点750个,行政村同宽带率达到100%。城市管理信息化:通过建设数字化城管、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信
23、息化系统,有效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智能化:通过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系统、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管理。力争到2020年,完成城区90%以上面积的地下管线普查与入库建模,建立完整备案、查询、管理机制,保障地下管线安全。公共服务便捷化:通过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卫生、市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呼叫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覆盖全市高速互联、安全可靠和业务融合的信息惠民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健康医疗、优质教育等社会服务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产业发展现代化:通过推进“两化融合”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以实施信息化项目为载体,开展“数字企业
24、应用示范”、“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和安全生产应用示范”等信息化应用示范,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通过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农业等系统的建设,搭建城乡一体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覆盖95%的行政村,电子政务服务覆盖100%乡(镇)、50%以上行政村。2. 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利用近4年的时间,以项目归集、资金统筹为宗旨,以数据大集中、应用大集中为原则,以城市建设管理领域、民生服务领域为重点,以数字化城管、市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两个典型应用为突破,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建设,完成“两个基础、五个平台、九大应用”建设目标。努力建成成
25、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和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图如下图所示: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图1、夯实完善“两个基础”发展无线网络、宽带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加强基础数据建设,打造云计算中心,整合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2、规划打造“五个平台”建设“智慧xx”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呼叫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五大平台,为“智慧xx”建设提供基础平台。3、发展建设“九大应用”建成服务于政府、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公众、企业的九大应用系统,包括智慧市政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服务、智慧公共安全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优
26、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使我市成为政府各部门协作运转高效,城市规划与管理先进,民众生活智能便捷,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智慧城市。远期目标20182020年,持续推进网络基础建设,深入开展智能电网、智慧工商、智慧社区建设,进一步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度开展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应用,最终建成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体系,智慧和谐的城市管理体系和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智慧服务贯穿市民日常生活,智慧应用深入城市管理,信息技术助力产业体系稳定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
27、民的智慧城市。四、 总体架构规划“智慧xx”总体架构规划基于我市发展现状,以“智慧xx”总体需求和建设目标为导向,纵向上重点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基础建设和共享平台建设,横向上重点整合应用体系、消除信息孤岛,最终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一) 业务架构通过对“智慧xx”的整体业务进行分析,在明确用户对象、业务现状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智慧xx”建设目标,进行“智慧xx”总体业务架构设计,以业务架构确定总体架构,从而引导“智慧xx”的建设。业务架构示意图“智慧xx”用户对象主要包括市民、企业和政府,因此,“智慧xx”
28、的总体业务架构以支撑平台为基础,以惠民兴业为目标,总体划分为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三个业务领域。民生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业务应用;产业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农业、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等业务应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主要包括市政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政务服务等业务应用。(二) 总体架构在综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智慧xx”建设总体架构依托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充分借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基于“六层六体系”的理念进行搭建。“智慧xx”总体架构图如下图所示:智慧xx总体架构1、基础
29、层基础层主要包括物联网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物联网基础设施主要用于识别物体、感知信息,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等感知设备;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宽带网络、广电网络等,实现信息的传输与接收;云计算基础设施通过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的虚拟化,为智慧城市提供按需获得、即时可取的计算、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及基础应用软件等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存储能力和服务器利用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节省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2、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包括五大公共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汇聚、资源整合。公共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
30、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建设相关的专题业务数据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共享交换,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通过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运行管理、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为各类面向需求的应用提供统一的功能支持,包括应用支撑和安全支撑能力,提供呼叫、大数据分析、视频、搜索等多方面的功能平台。4、应用层应用层主要针对“智慧xx”的民生服务、产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大领域构建应用服务。5、访问层访问层为市民、企业、政府等各类用户
31、对象提供访问的窗口,向用户提供“智慧xx”的各种服务信息,并接受用户信息的提供和反馈。访问窗口包括门户网站、显示大屏、计算机、移动电脑、电话和智能手机终端等。6、用户层用户层是“智慧xx”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市民、企业和政府。7、保障支撑体系“智慧xx”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其总体架构的每层能力建设都需要广泛而综合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政策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营管理体系、安全运维保障体系。这些体系架构贯穿于整个“智慧xx”建设的各个方面,确保“智慧xx”安全、高效的运行和健康稳定的发展。五、 重点项目规划在20142020年期间,通过稳步推进“两个基础、五
32、个平台、九大应用”建设,逐步完善“智慧xx”框架体系,最终实现惠民兴业的发展目标。(一) 两个基础网络与数据作为“智慧xx”的基础支撑,是保障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重要手段。只有建好这两个基础工程,方能保证后续应用系统不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1. 网络基础建设建设目标加强4G网络建设,升级改造3G网络;开展城区公众WIFI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实施光纤入户;推动数字电视及双向网络建设。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网络,为“智慧xx”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建设内容加快推进无线网络的全域覆盖,新建4G基站3600个,对3G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无线网络容量和带宽,到2020年,实现城区
33、4G网络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90%;开展城区公众WIFI建设,在城市重点公共领域免费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随时随地通信需求;新建8万户有线光纤宽带入户,同时改造32万户,建设家庭宽带端口40万线,全光网小区宽带50000线;新建市县中继及接入光缆1565皮长公里;完成高清互动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及城域网双向改造建设。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网络基础建设由三大运营商和市广电网络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建设,市经信委负责管理、指导、监督,建设周期为66个月,资金预算为108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三大运营商和市广电网络公司自筹资金。2. 数据基础建设(1) 云计算中心建设目标构建面向市民、企业、政府的“
34、智慧xx”云计算数据中心,逐步建成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适度分散、适应不同应用服务、布局合理的云计算环境,最终形成支撑xx、辐射四川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内容云计算中心机房:以高质量、高安全、可靠性、可扩充性为原则,按照等保三级的要求开展云计算中心机房建设,保障云计算中心的物理安全。云数据中心:配置网络与安全系统、服务器与存储系统、备份与容灾系统等软硬件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对硬件设备进行资源池化,建立云管理平台对虚拟化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云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平台即服务”。通过开发应用集成平台,从数据和应用两个层面进行系统集成,为用户提供云应用开发框架。云运营服务平台
35、:提供运营服务门户作为用户使用服务的统一访问入口,能够对应用和服务提供更好的管理,节省服务和应用管理成本。同时,对运营业务提供客户、订单、计费、账务等管理功能,提供敏捷灵活的业务流程,为业务服务运营提供支撑。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云计算中心由市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建设周期为18个月,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架构,分期投入使用的方式进行建设。资金预算为6000万元,资金来源为社会资金,采用招商引资模式建设。(2)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构建“智慧xx”的基础数据框架,用以承载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应用。
36、建设内容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整理并集成覆盖我市所辖区域多种基本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数据、地名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等,建成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设服务政务发布的政务版框架数据库和用于公众发布的公众版框架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以市公安局现有的流动人口和常住(户籍)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逐步整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民政、卫生、税务、统计等政府部门中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实现政府各部门共享和人口基础数据动态应用,并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提供人口基础信息服务。法人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完善以法人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机关法人、事业法人、
37、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各类机构单位基础数据库。实现市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相关业务部门法人单位信息资源的数据整合与实时共享。宏观经济数据库:完善和整合统计、金融、税收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集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为一体的宏观经济数据库。依据业务需要实现宏观经济信息的共享,开展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等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确保金融、税收、统计等宏观经济基础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建筑物基础数据库:包括描述建筑物从立项规划、施工交付、使用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阶段数据;具体涉及建筑物编码、建筑名称、详细地址、建造年代、建筑状态、使用
38、年限、主要用途、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地下层数、建筑高度等详细数据。以建筑物为载体,实现规划、建设、房管、消防等行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由市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建设,其中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由市规划局承建、人口基础数据库由市公安局承建、法人基础数据库由市工商局承建、宏观经济数据库由市统计局承建、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由市住建局承建。建设周期为12个月,资金预算为2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投入。(二) 五个平台通过建设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呼叫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打造集约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实现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1. 地
39、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目标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共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多层次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智慧xx”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应急指挥调度、生态环境监测、交通资源配置、物流配送效率等应用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建设内容建设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地理信息的服务发布、检索和共享交换等功能;提供地图浏览、地名查询定位、专题信息加载、路径分析等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功能,提供多种格式、不同图层、不同要素及不同属性的基础地理数据共享服务;并向专业部门和企业提供标准服务接口,支持基于平台资源开发专业应用系统;建设面向政府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政务平台和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公众平台。建设
40、思路及资金预算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由市规划局作为牵头单位,市保密局作为配合单位,开展建设,建设周期为12个月,资金预算为1500万元,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市级财政共同投入,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200万元。2.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目标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xx”的基础设施,建立在公共基础数据库之上,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实现我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避免政府各部门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建设内容支撑数据:由元数据、目录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数据和管理数据等组成。支撑数据处在公共信息平台与公共数据库之间,对下可以支撑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对上可以支撑公共信息平台中数据交换服务
41、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等有效运行。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其作用在于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交换,从而实现人口、法人、建筑物等信息资源的同步更新,以及数据比对、清洗、转换、异常处理等交换服务所需的基本功能。数据整合服务系统:通过数据加工、数据整合、数据关联等处理方式,实现各类不同主题信息的动态配置,构建不同业务应用所需的业务数据库,充实公共服务数据库,提升数据的价值。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信息资源目录子系统和信息资源编目管理子系统。信息资源目录子系统以目录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编目管理子系统作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载体,是对交换共享模式的补充。运维管理服务系统:通过采用机构管理、
42、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等方式,将各类机构、应用及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将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三类角色进行责任和义务的划分,规范资源的提供、管理与使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3S技术、信息技术,对我市气象、环境、水利、地质灾害、森林、地震、安全生产不间断监控,数据集中存储到云计算中心,共享监测数据;同时,在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支撑下,与应急联动平台、公共呼叫服务平台对接,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信息报送、信息发布、灾害预报、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机制,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公共信息平台由市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建设,建设周期为12个月,资金
43、预算为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投入。3. 公共呼叫服务平台建设目标整合现有多个部门的呼叫系统,建立一个统一面向市民的多媒体公共呼叫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的特服号接入,实现统一的用户服务界面、统一的热线功能和统一的政府业务标准,集中受理市民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政府机关综合性服务的无形窗口。建设内容依托互联网、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和沟通的渠道,发挥政府综合信息资源和公信力的优势,构建起政府、企业和市民三者之间诚信互动的桥梁,建设公共呼叫服务平台,开放系统接口,整合市信访局12345市民热线、市民政局12349为老服务热线、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市人社局12
44、333咨询服务热线、市环保局12369环保投诉热线、市国税局和地税局12366纳税服务热线、市旅游局96927旅游热线、市城管局12319城建服务热线和96198城乡环境治理咨询投诉热线等多个部门的热线电话,实现一个号码接通多个部门,为市民提供社保养老、消费维权、政策咨询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年审注册、缴纳税款等办事流程咨询服务,从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政府形象。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公共呼叫服务平台由市政务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市信访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等多个热线接入部门配合建设,建设周期为6个月,资金预算为6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投入。4. 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处理分析
45、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设内容大数据分析平台工作在“智慧xx”中的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之上,主要处理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中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和各业务应用系统中的结构化数据,以及视频数据、文档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通过采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针对大数据技术,以并行处理的方式,找出数据之间未知的、有价值的规律和联系,为政府在交通规划、应急指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大数据分析平台由市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建设,建设周期为6个月,资金预算为5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投入。
46、5. 信息安全平台建设目标通过信息安全平台的建设,建立“智慧xx”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合适的安全技术,保障信息与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信息与网络资源受控合法地使用。建设内容安全管理平台:通过部署安全管理平台,将平台中不同位置、不同安全系统中分散且海量的单一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过滤、收集和关联分析,得出全局角度的安全风险事件,并形成统一的安全决策,及时对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理。全网监控和审计平台:采取综合的数据审计方法来保护关键的数据资产,提供实时的监测和警戒,从而满足各种合规性要求。审计的对象包括各种操作审计、IT事件处理审计和网络合规审计。统一身份认证: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的
47、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制。采用统一身份认证,只需登录一次便可使用其所有拥有权限的系统,实现单点登录。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立统一认证平台,利用PKI、PMI、CA证书等成熟安全技术,通过数字认证的方式对用户的安全性、真实性进行验证,通过签名和加密保证参与方的身份真实性、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以及参与各方对其行为的不可否认性,为用户提供跨系统访问的单一认证服务功能。建设思路及资金预算信息安全平台由市经信委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建设,建设周期为6个月,资金预算为5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投入。(三) 九大应用1. 智慧市政管理(1) 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目标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系统以三维仿真技术为核心,通过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管线数据管理、管线数据三维展示、空间导航定位、管线分析、管线实施监控、规划辅助决策、应急预案分析等功能,达到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可视化综合管理、监控的目的,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建设内容地下管线数据检查入库:针对不同的地下管线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按照字段要求、管线属性、管点属性、管线连接关系等标准数据格式要求,经校验无误后,输入管线库。管线查询定位:支持基于二维矢量数据的自动化三维建模及三维可视化展示,支持管线数据的查询、定位及属性修改。管线综合分析:支持空间距离测量、管线长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