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基本原理(ppt 169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基本原理(ppt 169页).pptx(1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税法第一编第一编 税法基本原理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税与税法税与税法第一节 税的概念与根据第二节 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第三节 税法的价值与理念第四节 税法的地位第五节 税法的功能与作用第一节 税的概念与根据一、税的概念 税又称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 目的:实现国家财政职能。 前提和依据:政治权力和法律。 主体: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形式特征:“税收三性。”税的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的本质特征:国家作为一方主体依法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
2、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税的社会属性:税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分配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一方面,税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具有其共性,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国家中的税又分别具有其个性。二、税的分类(一)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资源税(二)直接税和间接税(三)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四)从价税和从量税(五)普通税和目的税(六)价内税和价外税三、税的依据国家和居民独立财产的存在第二节 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系统。二、税法的特征1、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2、税法是确认税
3、权和税务为主要内容的法。3、税法是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4、税法是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三、税法的调整对象性质:复杂的特殊经济关系(实质内容:经济关系;外部形态:具有行政性)范围:税收分配关系(3种); 税收征收管理关系(4种)第三节 税法的价值与理念一、税法的价值一、税法的价值和谐价值和谐价值 公平价值公平价值 效率价值效率价值二、税法的理念二、税法的理念以纳税人为本以纳税人为本 平衡协调平衡协调 社会责任本社会责任本位位第四节 税法的地位一、税法与宪法的关系不得与宪法相违背;税法的根本问题体现在宪法中二、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经济法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子部门法三、税法与民法的关系公私交融四、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不是行政关系第五节 税法的功能与作用一、税法的功能规制功能:规范、约束、强制、确认和保护。社会功能:阶级统治;社会公共。二、税法的作用(一)税法对纳税人的保护和对征税人的约束作用;(二)税法对税收职能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三)税法对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维护作用;(四)税法对税务违反行为的制裁作用。第二章第二章 税法要素和税法渊源体系税法要素和税法渊源体系第一节 税法要素的含义和种类第二节 税法行为规范第三节 税法基本原则第四节 税法渊源第五节 税法体系第一节 税法要素的含义和种类一、税法要素的含义税法要素是构成税法规范系统的相互独立并不可分割的个体或基本单位。
5、二、税法要素的种类(一)税法定义性要素(二)税法规则性要素(三)税法原则性要素第二节 税法行为规范一、税法行为规范的概念税法行为规范,即税法规则性要素,是指税法规定征税主体的职权与职责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行为准则。二、税法行为规范的构成(一)税法主体(二)课税客体(三)税率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纳税地点(七)税收优惠(八)法律责任第三节 税法基本原则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分类(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税法基本原则是决定于税收分配规律和国家意志,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根本准则,它对各项税法制度和全部税法规范其统率作用,使众
6、多的税法规范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税法基本原则的分类1、税法公德性基本原则与税法政策性原则2、税法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税法程序性基本原则3、税法实质性基本原则与税法形式性基本原则二、税法公德性原则(一)保障财政收入原则 1、保障财政收入的足额稳定 2、保障财政收入的适度合理(二)税收公平原则 1、衡量税收水平的标准(1)受益标准(2)能力标准 2、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三)税收法定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的定义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定主义、税收法律主义、合法性原则等,是指征税与纳税都必须有法律根据,并且依法征税和纳税。换言之,法律明文规定为应税行为和应税标的物的,必须依法征纳税;反之,不得
7、征纳税。 2、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1)课税要素法定原则(2)课税要素明确原则(3)课税程序合法原则(四)维护国家利益原则三、税法政策性基本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 1、税收的经济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向企业和个人征税不但是收入分配,也是资源转移,是对市场所决定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它既会促进经济效率或效益提高,也会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2、税收的行政效率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设计的税收制度能在筹集充分的收入基础上使税务费用最小化,又称税收制度效率、税收征收效率。(二)税法宏观调控原则 1、税法宏观调控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税法宏观调控原则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需要 3、税法
8、宏观调控原则是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三)税法社会政策原则四、税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一)指导立法(二)保障税法体系的协调统一(三)作为税法解释的依据(四)克服税收成文法的缺陷(五)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第四节 税法渊源一、税法渊源概述(一)税法渊源的概念税法渊源是指税法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二)中国的税法渊源1、宪法2、税收法律3、税收行政法规4、税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5、税法解释6、国际税收条约、协议二、对我国现行税法渊源的分析(一)宪法规定的涉税内容不全(二)税法的基本制度应由法律规定(三)税法行政解释问题第五节 税法体系一、税收实体法(一)流转税法(二)所得税法(三
9、)财产税法(四)行为税与特定目的税法(五)资源税法(六)其他实体税法二、税收征管程序法(一)税收征收管理法(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章第三章 国家税权与纳税人权利国家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第二节 税权的概念和基本职能第三节 税收管辖权第四节 纳税人权利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代表国家行使税权的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是基于税法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3、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
10、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税权的税收机关 4、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主体双方之间财产转移具有无偿性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征税;纳税。(二)税收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与义务。(三)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物,行为。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一)税收法律关系产生(二)税收法律关系变更(三)税收法律关系终止第二节 税权的概念和基本职能一、税权的概念和特征 专属性;法定性;优益性;公示性;不可处分性。 二、税权的基本职能 开征权;停征权;减免权;免税权;退税权;加征权。 三、税收管理体制第三节 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与类型 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二、税
11、权管辖权的冲突及其解决 立法:国际条约及国际税收惯例 原则:主权独立;税收公平;税收中性 三、重复征税的内涵及避免 四、避税的内涵及法律规制1、一个居民取得了一笔总收入为1000元,其中在居住国取得的所得为800元,在国外来源国取得的所得为200元;居住国实行累进税率,所得1000元的税率为40%,800元为30%;来源国实行的是20%的比例税率。计算该居民如果实行免税法(全部免税、累进免税)应该缴纳多少所得税。解:(1)如果该居民全部所得1000元都按居住国的取得,他应该缴纳400元所得税。 100040%=400(元)(2)如果按协定可全部免税,那么该居民应该向居住国家缴纳240元所得税。
12、 80030%=240(元)(3)如果按累进免税法计算,该居民要向居住国缴纳320元所得税。80040%=320(元)2、居住国某公司的全部所得都是来自设在非居住国的常设机构。公司的税前所得为1000元,常设机构向非居住国已缴纳了400元(100040%=400元)的所得税款。居住国的公司法人所得税税率为46%,如果采取扣除法,该公司应该向居住国缴纳多少所得税?与采取抵免法相比,哪种缴纳所得税更多?解(1)扣除法:税前所得为1000元,扣除已向非居住国缴纳的税款400元,应该向居住国缴纳所得税款是:(1000400)46%=60046%=276(元)(2)抵免法:税前所得为1000元,抵免前应
13、向非居住国缴纳的税款100046%=460元,按非居住国税率40%计算,应该向非居住国缴纳所得税是100040%=400元。根据抵免法,该公司可以抵免在非居住国所缴纳的所得税400元,因此,该公司只向居住国缴纳60元的所得税。460400=60(元)可见,扣除法缴纳的所得税更多。3、居住国某企业的全部所得都是来自设在非居住国的常设机构。企业的税前所得为1000元,居住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55%,非居住国(即所得来源地)的企业所得税为40%,非居住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外国投资者在头几年的所得按减半征收,即税率由原来的40%减半为20%,给投资者以优惠。如果按照税收饶让,居住国的该企业应该向居住国缴
14、纳多少所得税?解:按照正常的抵免法,居住国对其居民在非居住国取得的所得缴纳40%的所得税款后,要求该居民向本国只缴纳150元的所得税:1000(55%40%)=150(元)按照税收饶让,居住国对其居民在非居住国取得的所得缴纳20%的所得税款后,要求该居民向本国只缴纳150元的所得税:1000(55%40%)=150(元)而不是:1000(55%20%)=350(元)350150=200(元)没有缴纳的200元视同已经缴纳。第四节 纳税人权利一、纳税人权利的界定二、税务知情权三、保密权四、依法申请税收优惠权五、陈述与申辩权六、税收救济权七、税收监督权八、申请延期申报权九、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十、申
15、请退还多缴税款权十一、其他权利第四章 税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中国古代税法的产生和历史沿革第二节 外国现代税法的产生和演变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二编 税法实体法制度第五章 增值税法制度第一节 增值税法概述第二节 增值税的纳税主体第三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第四节 增值税的税率第五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 增值税的优惠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第七节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第八节 营业税改正增值税试点方案第一节 增值税法概述一、增值税的含义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为征税对象,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多阶段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二、增值税的类型(一)生产型增值税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不允许作
16、任何扣除。(二)收入型增值税只允许在纳税期内扣除固定资产当期的折旧部分。(三)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纳税期内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值从当期的销售额中一次性全部扣除。三、增值税的特点(一)避免重复征税,具有税收中性。(二)税源广阔,具有普遍性。(三)增值税具有较强的经济适应性。(四)增值税的计算采用购进扣税法四、增值税的作用(一)征税具有中性,不会干扰资源配置。(二)有利于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三)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四)具有相互稽查机制,有利于防止偷漏税现象的发生。五、增值税法的产生和发展1954年,法国开创了增值税实施之先河2009年1月1日,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第二节 增值
17、税的纳税主体一、增值税的纳税人的概念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二增值税的纳税人的类型(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第三节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一、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一)销售或进口货物(二)提供应税劳务二、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均要征税增值税:(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2
18、)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关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个人(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个人(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19、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行为(1)兼营非税劳务行为(2)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行为(3)兼营免征、减征增值税项目的行为三、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1.货物期货,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征税增值税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3.典当业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4.邮寄商品的生产、调拨,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与个人销售集邮商品的业务第四节 增值税的税率一、增值税税率的种类1.基本税率2.低税率3.高税率4.零税率二、我国的增值税税率1.基本税率:17%2.低税率:13%3.零税率:0%4.征收率:3%5.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规定第五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
20、的计算一、销项税额的确定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其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一)销售额的确定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二)销售额的计算1、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外汇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纳税人应事先确定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2、纳税人进口货物,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算其应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如进口属
21、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范围的,其组成计算价格还应该包括消费税税额在内,其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按以下公式计算出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4、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非应税劳务,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分别为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货物或者应税劳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5、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利顺序核定其销售额:第一、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第二、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
22、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第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其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如果该货物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范围,其组成计税价格还应加上消费税税额。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实际生产成本或销售外购货物的实际采购成本;成本利润率为10%。6、对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但对逾期未收回包装物而不在退还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税。7、对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冲减折扣额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在征收增值税时,折扣额不得冲减销售额。8
23、、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但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二、进项税额的确定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时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一)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2、纳税人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
24、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4、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即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它杂费)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5、从事废旧物质经营的一般纳税人收购的废旧物质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根据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金额,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予以抵扣。6、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所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专用发票,可以专用发票上填写的税额为进项税额应予以抵扣。
25、7、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应税劳务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凡符合规定允许扣除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5、上述第(1)项至第(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
26、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当期进项税额(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货价运费保险费等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消费税=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 =(货价运费保险费等)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税率 税率某进出口公司2012年11月进口120辆小汽
27、车,每辆小汽车的关税完税价格是7万元。该公司当月销售出其中的110辆,每辆价税合并销售价是23.4万元。已知小汽车的关税税率是110%,消费税税率为5%。请计算该公司进口小汽车应纳的进口增值税和该公司当月应纳的增值税各是多少?解:(1)该公司进口小汽车应纳的进口增值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1分)=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1分)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税率 税率(1分)=712712110%(712712110%)(15%) 5%17%(1分)=(84092492.84)17%=1856.8417%=315.66(万元)(
28、1分)(2)该公司当月应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分) =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1分) =不含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 税率当期进项税额(1分) =23.4110(117%) 17%315.66(1分) =220017%315.66 =374315.66 =58.34(万元)(1分)答:该公司进口小汽车应纳的进口增值税是315.66万元,当月应纳的增值税为58.34万元。第六节 增值税的优惠和出口货物退(免)税一、起征点1.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3.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的300500元二
29、、减免规定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的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销售自己使用过得物品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规定第七节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一、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1、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2、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3、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二、纳税地点1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2.固定业户到外县销
30、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 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4.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三、纳税期限第六章 消费税法制度第一节 消费税法概述一、消费税的概念二、消费税的特点三、消费税的作用四、消费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消费税
31、法的基本内容一、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消费税的纳税人三、消费税的税目及税率四、消费税的计算五、消费税的减免与退税规定1、甲企业本月接受乙企业委托,加工赛车专用轮胎10个,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加工费1700元;甲企业没有同类轮胎的销售价格。同月甲企业销售普通轮胎5000个,单价200元(不含增值税)。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并计算甲企业应缴消费税额。2、某企业进口一批应纳消费税的原材料,其关税完税价格为100万元,关税税率为30%,消费税税率为5%,分析计算海关应代征多少消费税?第三节 消费税的缴纳一、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二、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三、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四、消费税的纳税地点第七
32、章 营业税法制度第一节 营业税法概述一、营业税的概念二、营业税的特点三、营业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营业税法的基本内容一、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二、营业税的纳税人三、营业税的税目与税率四、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五、营业税的减免优惠1、某旅游公司组织120人的旅游团去某地旅游,每人收取的旅游费为6000元。旅游中该旅游公司为每人支付交通费1500元,住宿费1200元,餐费700元,门票等费用600元。根据以上条件,分析并计算该旅游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解: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600015001200700600)1205%=2400005%=12000(元)答:该旅游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是1200
33、0元。2、某地邮电局2013年8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传送函件收入9万元;电话、电传收入3万元;报刊发行收入5万元;邮政业务收入2万元。根据以上条件,分析并计算该邮电局8月份应纳营业税税额。解: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93%33%53%23%=0.270.090.150.06=0.57(元)答:某单位本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是0.57元。3、某单位从事多种经营,招待所本月收入0.08万元;餐厅收入为9.6万元;出租一层办公用房月收入租金1.3万元;游艺室收入6万元(单独核算)。假设当地政府规定的娱乐业的营业税税率为20%,分析并计算本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解: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0.085%9.
34、65%1.35%620%=0.0040.480.0651.2=1.749(元)答:某单位本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是1.749元第三节 营业税的缴纳一、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二、营业税的纳税期限三、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四、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第八章 关税法律制度第一节 关税法制度概述一、关税的概念和特点二、关税的分类第二节 进出口关税制度一、进出口货物关税制度二、进境物品进口税制度三、保税制度四、加重关税制度第三节 船舶吨税制度一、征税范围二、纳税人三、船舶吨税的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一编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一、税收的定义(一)中外学者关于税收定义的学说1、美国:税收是居民个人、公共机
35、构和团体向政府强制转让的货币(偶尔也采用实物或劳务的形式)2、英国:税收是公共机关的一种强制征收。3、日本:税收是国家以取得满足公共需求的资金为目的,基于法律的规定,无偿地向私人课征的金钱给付。4、中国:税收是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是一种分配关系。 税收是一种分配或分配关系。(二)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二、税收的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三)固定性三、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依靠政治权力,用法律规定的标准,采取强制、无偿形式而发生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四、税收的根据(一)西方学者关于税收
36、根据的学说1、需要分担说 公需说(2)牺牲说(3)分担说(4)掠夺说2、劳务报酬说(1)交换说(2)保险说3、经济调节说(1)社会政策说(2)调整杠杆说(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税收是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对剩余产品进行“社会扣除”的手段之一2、由于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需要通过税收来正确处理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3、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必须依靠税收4、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杠杆(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必须依法纳税的原因1、依法纳税是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的基本前提和保证2、依法纳税是公民正常生活的需要3、依法纳税是公民对社会发展所应尽的
37、义务第二节 税 法一、税法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调整在税收活动过程中国健、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等各方主体之间产生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税法的特点1、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2、税法是确认征税权利和纳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3、税法是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4、税法是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二、税法与税收的关系(一)联系1、有税必有税法,税收是国家运用政治权力向社会取得收入的行为,它必须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的范围、标准、程序办事;税法则制约和调整因税收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2、税收本身是来源于税法的活动,因此税收和税法的本质、任务、目的和作用等方面是一
38、致的(二)区别1、税收是属于经济领域内的分配环节,而税法则是反映这一经济活动的上层建筑2、税收决定税法,有什么样的税收,就要指定相应的税法;税法反过来规范税收,为税收服务,以保证税收活动的正常进行3、税收的对象是在一定范围内国家集中的部分国民收入和积累的社会财富,税法的调整对象则是征纳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关系三、税法的渊源(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五)我国参与签订的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四、税法的调整对象(一)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发生的经济关系(二)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征纳过程中征纳程序关系(三)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上级国家机关与下级国家机关之间
39、因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所产生的具有责权性质的行政管理权限关系五、税法的体系(一)实体税法1、流转税法2、所得税法3、财产税法4、行为税法5、其他实体税法(二)程序税法第三节 税法的功能和作用一、税法的功能(一)概念税法的功能是指税法内在固有的并且有税法本质决定的,能够对税收关系和税收行为发挥调整和保护作用的潜在能力。(二)内容1、税法的规制功能(1)税法的规范功能(2)税法的普遍约束功能和强制功能(3)税法的确认功能和保护功能2、税法的社会功能(1)税法的阶级统治功能(2)税法的社会公共功能二、税法的作用(一)税法对纳税人的保护和对征税人的约束作用(二)税法对税收职能实现的促进与保证作用(三)税
40、法对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维护作用(四)税法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第四节 税法的构成一、税法构成的概念税法构成是税收法律规范的内部构成。二、税法构成的要素(一)税法主体(二)课税客体(三)税率(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纳税地点(七)税收优惠(八)违章处理第五节 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国家征税机关与单位、个人之间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1、税收法律关系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2、税收法律关系是基于税法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税
41、收机关、税收法律关系内容中的财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向国家转移的无偿性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税主体、纳税主体(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应税商品、货物、财产、资源、所得等物质财富和主体的应税行为(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应以引起纳税义务成立的法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税收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由于纳税人自身的组织
42、状况发生变化、由于纳税人的经营状况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由于税收机关组织机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坏(三)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这一法律关系的消灭,即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税收法律关系终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纳税人完全履行纳税义务。这是最常见的税收法律关系终止的原因。、纳税义务因超过法定期限而消灭、纳税义务人产生了符合免税的条件、某些税法的废止、纳税人的消失第二章 税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一、税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 税法的基本原则是决定于税收分配规律和国家意志,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根本准则,它对各项税法制度和全部税法规范
43、起统帅作用。二、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财政原则(二)税收法定原则(三)税收公平原则(四)税收效率原则(五)实质征税原则(六)社会政策原则(七)平等纳税原则(八)普遍纳税原则(九)合理负担原则(十)宏观调控原则(十一)征税简便原则(十二)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原则(十三)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十四)税收中性原则第二节 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的概念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程度的比较:纳税条件相同的纳同样的税,条件不同的纳不同的税。二、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一)受益标准 (二)能力标准三、税法公平原则的确立和实施第三节 税收效率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的概念 税收效率原则是
44、指以最小的征税成本和对经济最低的妨碍作为征税的普遍原则。它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行政效率是指通过一定时期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款数额之间的比例来衡量的,即表现为税收收益与税收成本之比,比例越大,国家的税款越多,在征收过程中的支出越少,税收行政效率越高。三、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对纳税人整个国民经济的价值影响程度,即以社会承受的税收负担最小,以较小的税收成本换取的经济效益,通过减少纳税人应纳税款以外的费用和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来实现税收的经济效益。四、税收效率原则的确立与实施第四节 税收法定原则一、税收法定原则的概念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法主体的权
45、利义务必须有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税主体的权利义务之以法律内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二、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与发展三、税收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一)课税要素法定原则(二)课税要素明确原则(三)程序合法原则第三章 征税权制度第一节 征税权的概念和内容一、征税权的概念和特征(一)征税权的概念征税权也称课税权,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开征、停征税收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管理税收事务的权利与权力的总称。(二)征税权的特征1、专属性2、法定刑3、优益性4、公示性5、不可处分性二、征税权的内容(一)开征权(二)停征权(三)减免权(四)免税
46、权(五)退税权(六)加征权(七)税收检查权(八)税收调整权第二节 税收管理体制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 税收管理体制作为一项基本的税收法律制度,是指确认和保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征税权关系的法律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管理权限。二、税收管理体制的类型(一)中央集权型(二)地方分权型(三)集权与分权兼顾型三、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沿革四、分税制下的税收管理体制第三节 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管辖范围内所享有的征税权,它是一个国家在税收领域内的主权,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二、税收管辖权制度的类型(一)地域管辖权制度(二)居民管辖权制度(三
47、)属人和属地混合管辖权制度三、中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制度(一)中国税法中的居民(二)中国税法对收入来源地的确定四、国际双重征税的避免(一)国际双重征税的概念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向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跨国所得所进行的重复(两次或两次以上)征税。(二)免除双重征税的办法1、免税法2、抵免法3、扣除法(四)税收饶让税收饶让,又称饶让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的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少缴的税款,视同已经缴纳,即特准给与饶让(即让利),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给与补征。第四章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 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
48、权,指导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正确履行义务,并对税务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监督、检查的一些列相互联系的活动。税收征收管理法是调整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税收征收管理法适用范围三、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特点第二节 税务管理制度一、税务登记(一)税务登记的主要内容(二)税务登记的变更和注销(三)税务登记证件的使用二、帐簿、凭证管理(一)账簿的设置(二)账簿、凭证的保管三、纳税申报第三节 发票管理制度一、建立发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二、发票的印制三、发票的领购四、发票的开具和保管五、发票的检查六、发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四节 税款征收制度一、税款征收制度的概念和意义二、税款的
49、缴纳三、税款的退换、补缴和追征四、税款征收方式五、应纳税额的核定六、税收减免管理七、纳税担保(一)货币担保(二)财产担保(三)纳税担保人担保八、税务强制措施(一)扣押(二)税收保全措施(三)强制执行措施(四)离境清税第五节 税务检查制度一、税务检查制度的概念二、税务检查制度范围三、税务检查制度方式第五章 增值税法制度第一节 增值税法概述一、增值税的概念及其类型(一)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二)增值税的类型 1、消费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3、生产型增值税二、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三、我国增值税的立法原则四、增值税的特点和作用第二节 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一、增值税的征
50、税范围二、增值税的纳税人三、增值税的税率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五、增值税的起征点与减免规定第三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制及其内容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范围三、开具专用发票的要求四、开具专用发票的时限五、其他管理规定六、处罚规定第六章 消费税法制度第一节 消费税法概述一、消费税的概念二、消费税的特点三、消费税的作用四、消费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消费税法的基本内容一、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消费税的纳税人三、消费税的税目及税率四、消费税的计算五、消费税的减免与退税规定第三节 消费税的缴纳一、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二、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三、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四、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