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练习题(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练习题(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练习题-第 6 页23*马说韩愈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袛(zh)骈死(pin)槽枥(l)粟(s)食马者(s)外见(xin)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3)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4)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才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B.一食或尽粟一石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析】A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食”,动词,吃/同“饲”,喂。C项,“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名词,马鞭。D项,“其”,表示加强诘
2、问语气/恐怕,表推测。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解析】A项,两个“食”同“饲”。B项,“见”同“现”。C项,“邪”同“耶”。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其真/不知马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食之/不能尽其材【解析】B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其/真不知马也”。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B)A.食不饱,力不足(吃不饱,力气不充足)B.才美不外见(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D.其真无马邪(真的
3、没有千里马吗)【解析】B项,“才美不外见”应翻译为“才能和美好品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马说第二段中的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解析】D项,“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8.运用所
4、学的知识,根据下面的上联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9.(大庆中考)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通顺。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一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的箭不走正道,也算不上一张好弓。评判人才也是如此,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可见,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10.(茂名中考)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答题。(1)描述画面内容。示例:一群专家学者围着一位管理者,带着期盼的神情望着管理者,并向他递上计划、方案、发明、建议。管理者拿着望远镜望向远处,不理睬身边围着的人。(2)揭示漫画的寓意。示例
5、:管理者不重视身边的人才。(或:讽刺管理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意思相近即可)阅读学习探究阅读马说,回答下面的问题。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受屈辱(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12.翻译下列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握着马鞭站到(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13.根据要求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
6、等不可得”。(3)当没有遇到伯乐时,千里马的遭遇只能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4.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1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金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
7、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选自唐语林)注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飞龙:指皇家。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A.B.度终不可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D.会魏师李公蔚市贡马东市买骏马【解析】A项,“足”,都是足够的意思。B项,“度”,估计/越过。C项,“是”,这样/判断
8、动词。D项,“市”,买/集市。17.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18.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A.沈宣词B.客C.王公遂D.李公蔚19.翻译下面的句子。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门客答应(把马卖给沈宣词),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20.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卖出去;买。“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此处的“售”是“买”的意思。从“李公蔚市贡马”“后入飞龙”等可知
9、李公蔚是买马的,从“一阅遂售之”可见李公蔚买马的果断、坚决。21.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韩愈的马说告诫世人,要发掘良马的潜能,首先要深谙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但王公遂买马后一直“未尝乘”,在骑马失败后,还“怒捶之”,最后转手卖了,可见他不懂策马之道,更没有能力发掘良马的潜能,使其成为名马。【参考译文】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养有几十匹骏马,然而中意的却很少。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沈宣词
10、)认为十分奇异,于是(许诺)给门客五十万做酬劳,门客答应(把马卖给沈宣词),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王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王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抬着头斜视,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王公遂生气地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第二天,(王公遂)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像昨天一样;让几个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沈宣词得到马以后,情况也和王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上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见(这匹)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写作能力提升托物寓意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是借赞颂或评析某一事物来抒发主观的情思,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方法。运用“托物寓意法”写成的文章,兼具寓言性和哲理性,含意隽永深刻,耐人思索。马说就采用了这样的写作手法。作者通篇议论的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主旨却是论说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作者对“执策”者的抨击,切中时弊,有力地批评了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22.请你也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