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第 13 页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既与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密切相关,又为他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
2、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试题可能涉及课程中任何有关章节的内容。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
3、,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事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试内容第一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作出需求和供给曲线并能分析其移动的原因及结果;能计算均衡价格和产量;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理解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于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影响;能根据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作出合理的价格决策。二、考核知识点(一)需求理论(二)供给理念(三)价格的决定(四)需求价格
4、弹性(五)弹性理论的运用三、考核要求(一)需求理论识记:(1)需求的定义。(2)影响需求的因素。(3)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领会:(1)需求定理、直线型需求函数。(2)理解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应用:运用所学原理作出需求曲线及其移动(二)供给理念识记:(1)供给的定义。(2)影响供给的因素。(3)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领会:(1)供给定理、直线型供给函数。(2)理解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应用:运用所学原理作出供给曲线及其移动(三)价格的决定识记:(1)均衡价格的定义。领会:(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需求及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3)供求定理。应用:(1)运用供求模型计算均衡价格。(2
5、)运用供求曲线找出均衡价格。(四)需求价格弹性识记:(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2)需求弹性的分类领会:(1)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2)理解各种因素如何影响需求弹性(五)弹性理论的运用领会: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应用:(1)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2)运用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解经济现象并做出经济决策。第二章 效用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异;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掌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研究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一)欲望与效用(二)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与需求定理(四)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五)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三、考核要求(一)欲望与效用识记:(1)欲望的概念。(2)效用的概念。(3)基数效用论的概念。(4)序数效用论的概念领会:(1)对效用概念的理解。(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异及不同的研究方法。(二)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识记:(1)总效用及边际效用的概念。(2)消费者均衡的概念领会:(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应用:运用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做出消费决策。(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1.应用: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需求定理。(四)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识记:(1)无差异
7、曲线的概念。(2)消费可能线的概念领会:(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2)消费可能线的斜率。(3)消费可能线的变动(五)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1.应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在图上找出消费者均衡点。第三章 成本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理解生产函数的内涵;一种生产要素改变时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两种生产要素同时改变的规模经济问题。理解生产者的行为,掌握生产者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方法:边际分析法和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分析法。二、考核知识点(一)生产与生产函数(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三)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四)生产要素的最优
8、组合三、考核要求(一)生产与生产函数识记:(1)生产的概念。(2)生产要素的概念。(3)生产函数的概念领会:(1)简单生产函数Q=f(L、K)。(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识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领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应用:解释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所处区域。(三)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识记:(1)规模经济的概念。(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的概念。(3)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概念。领会:(1)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的原因。(3)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原因。(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识记:(1)等产量线的含义。(2)等产量线的特征。(3)等成本线
9、的含义。(4)等成本线的斜率。领会:(1)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2)等成本线的移动应用:将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找出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第四章 成本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理解对于厂商来说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掌握短期及长期中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应用。考核知识点(一)短期成本分析(二)长期成本分析(三)机会成本及其他(四)收益与利润最大化三、考核要求(一)短期成本分析识记:(1)短期的概念。(2)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概念及区别。(3)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10、的概念领会:(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应用:解释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二)长期成本分析识记: (1)长期的概念。(2)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领会: (1)长期总成本的变动规律。(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3)了解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变动情况。(4)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应用:(1)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2)解释不同行业长期平均成本递
11、增、递减及不变的原因。(三)机会成本及其他识记:机会成本的概念领会:理解机会成本对于经营与决策的重要性。应用:应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对某一经营决策作出评价。(四)收益与利润最大化识记:(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概念。(2)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领会:(1)理解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2)解释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应用: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厂商的产量。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掌握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理解厂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为达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
12、策。 二、考核知识点(一)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短期均衡(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长期均衡三、考核要求(一)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识记:(1)根据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可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2)完全竞争的含义领会:(1)完全竞争的条件。(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与需求曲线对于个别厂商来说是同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停止营业点。(5)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应用:(1)利用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时的产量决定与盈利状况,分获得超额利润及
13、存在亏损两种情况。(2)利用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决定与盈利状况: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上达到均衡。 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掌握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理解厂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为达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策;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比较分析和评价不同的市场结构。二、考核知识点(一)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四)不同市场的效率三、考核要求(一)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识记:(1)垄断的含义。(2)垄断市场
14、上的行业需求曲线也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领会:(1)形成垄断的条件。(2)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应用:(1)利用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1)利用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识记:垄断竞争的含义。领会:理解引起垄断竞争的条件。(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识记:(1)寡头垄断的含义。(2)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领会:(1)理解形成寡头垄断的条件。(2)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对寡头垄断市场均衡的重要影响应用:比较各种市场类型,对寡头垄断市场进行评价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
15、握以下内容: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要素市场上的表现;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了解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供给曲线的特征;掌握用供求分析说明要素价格的决定。了解利润的来源、对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价及各种收入分配政策。二、考核知识点(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二)工资理论(三)利息理论(四)地租理论(五)利润理论三、考核要求(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识记:(1)生产要素的报酬: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企业家才能利润。(2)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3)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概念。领会:(1)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3)各种生
16、产要素的供给特点。(二)工资理论识记:(1)工资的概念。(2)工会影响工资的三种主要方式。领会:(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2)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应用:解释“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三)利息理论识记:利息的概念。领会:(1)为什么要给资本支付利息。(2)用投资和储蓄来说明利率的决定。应用:分析利息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四)地租理论识记:地租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领会:土地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地租,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所以地租的高低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即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五)利润理论识记:(1)正常利润的概念。(2)超额利润
17、的概念领会:超额利润产生的三个原因应用:分析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识记:(1)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概念。应用:(1)运用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判断一国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瓦尔拉斯定律;了解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同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掌握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标准、埃奇沃斯盒状图。二 、考核知识点(一)一般均衡(二)帕累托最优(三)埃奇沃斯盒状图(四)效率与公平三、考核要求识记:一般均衡的概念、帕累托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最有条件、生产和交换同时实现帕
18、累托最优的条件应用:评价收入分配政策。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垄断的损失、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了解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掌握信息不对称、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商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科斯定理与产权界定。二 、考核知识点(一)垄断 (二)外部影响(三)公共物品(四)不完全信息三、考核要求识记:“免费乘车着”、 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2领会:如何保护公共资源应用:利用科斯定理消除外部资源的配置不当的现象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有一简单的认
19、识;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掌握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掌握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了解与国民收入核算相关的一些概念。二、考核知识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二)国内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三、考核要求(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识记:(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2)支出法、收入法及生产法的概念。领会:(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2)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应用:应用支出法、收入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识记:(1)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概念。(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3
20、)国内生产总值概念。(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领会:(1)国民收入核算中五种总量的关系。(2)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国民收入公式,均衡产出;了解三部门的收入;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乘数论,各种乘数的计算。二、考核知识点(一)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二) 消费(三)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四) 乘数论三、考核要求(一)宏观经济均衡识记:均衡产出的概念领会: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二) 消费理论识记:(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概念。(2)平均消费倾
21、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4)乘数的概念(三)国民收入决定识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总供给(国民收入)与总需求相等。领会:两部经济和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四)乘数论识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的概念应用:会计算各类乘数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投资的基本含义;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形状及其发生移动的主要原因;运用IS-LM模型进行相应的政策分析。二、考核知识点(一)投资函数(二)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四)
22、IS-LM模型三、考核要求识记:(1)IS-LM模型的概念,I、S、L、M分别指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2)IS曲线的概念。(3)LM曲线的概念领会:(1)总需求变动引起IS曲线移动。(2)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LM曲线移动。(3)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领会财政政策的理论并学会运用财政政策;领会货币政策的理论并学会运用货币政策。二、考核知识点(一)宏观经济政策概况(二)财政政策(三)货币政策(四)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三、考核要求(一)宏观经济政策概况识记:(1)宏观经
23、济政策的目标。领会:(1)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关系。(二)财政政策识记:(1)财政政策的内容。(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3)紧缩性的财政政策。(4)内在稳定器的概念。领会:(1)内在稳定器能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原因。应用:针对不同情况,运用具体的财政政策来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三)货币政策识记:(1)银行分为两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2)中央银行的职责。(3)商业银行的业务。(4)法定准备金制度。(5)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领会:(1)解释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量利率总需求。(3)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及准备金政策。(4)扩
24、张性货币政策及紧缩性货币政策。应用: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定义;掌握失业种类与通货膨胀种类;了解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一)失业理论(二)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三)通货膨胀理论(四)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考核要求(一)失业理论识记:(1)失业与充分就业的概念。(2)自然失业的概念及其类型。(3)周期性失业的概念。(4)紧缩性缺口的概念领会:(1)失业率的衡量。(2)周期性失业的原因。(3)理解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25、二)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识记:(1)通货膨胀的概念。(2)通货膨胀的分类。领会:(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三)通货膨胀理论识记:(1)通货膨胀的概念。(2)通货膨胀的分类领会:(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3)结构性通货膨胀应用:(1)评价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识记:菲利浦斯曲线的概念。领会:(1)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2)菲利浦斯曲线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3)理解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第十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
26、内容:了解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掌握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二、考核知识点(一)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三、考核要求(一)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识记:(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阶段领会: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领会: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经济增长的概念、含义及经济增长的源泉。了解资本、劳动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二、考核知识点(一)经济增长理论概况三、考核要求(一)经济增长理论概况识记:经济增长的概念领会:(1)经济增长的含义。(2)经济增
27、长的源泉: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应用:分析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概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开放经济的概念及开放程度的衡量;国际收支平衡的定义和计算;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不同的汇率制度。二、考核知识点(一)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二)国际收支(三)汇率理论三、考核要求(一)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识记:开放经济的定义。领会:开放程度的衡量,决定一国开放程度的因素。(二)国际收支识记:(1)国际收支的概念。(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及官方储备项目。(3)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逆差的概念领会:(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
28、(2)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三)汇率理论识记:(1)外汇及汇率的概念。(2)外汇汇率的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概念。领会:(1)汇率的升值与汇率的贬值。(2)实行固定汇率及浮动汇率的优缺点。、试卷结构及主要题型 一试卷结构基本题50%左右,综合题 20%左右,提高题 30%左右。 二主要题型具体内容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五版西方经济学教程,梁小民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8月第3版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一)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先出并把它的编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二) 判断题(对以下各命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1、 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一定下降( )(三) 名词解释 1、基尼系数 (四)简答题1、 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五)计算题1.假设某商品销售总收益函数为TR=120Q-3Q2,求:当MR=3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六)论述题 1、 政府该如何运用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经济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