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第 6 页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
2、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24分)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参考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因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
3、;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行。”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您杀了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听懂你的意思了。”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今 齐 地 / 方 千 里2.解释加点的词语。(8分)私:偏爱 美:以为美; 方:方圆 谤:指责别人的过错亡:让跑了;以:认为 朝:朝见 重:重视(看重)3.翻译下列句子。(8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答: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答: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
4、鸟而轻士。答: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人才。 4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2分)A时时而间进:间或;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实在,确实C皆以美于徐公:比 骈死于槽枥之间:在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代词 吾欲之南海:到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不杀烛邹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
5、用 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二)【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6、!”(17分)(选自贾谊集)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却更要把自己看的很低;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
7、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今齐地/方千里)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孙叔敖为楚令尹:担任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离开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答: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答: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
8、说理由。(3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10.体会“王曰:善”这句话时,齐王的复杂心理?(4分)答: 既表达齐王听了邹忌讽谏后的对纳谏的赞同和诚意,也恰如其分的写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三)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21分)注 仕:旧称做官为仕。 夫子:晏
9、子。 仄陋:狭窄浅薄。 维:维系。 弼:纠正。 参考译文: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辞退了。随从的官员们向晏子提出劝阻,说:“高缭侍奉您已经三年,您却一直没有给他一个职位,而且还要辞退他,这合乎道理吗?”晏子说,“我是一个狭窄浅陋的人,要大家都像撑开大网的绳子那样,拉紧了,这张大网才能稳固,才能立国。到现在为止,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三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因此我要把他辞退了。”1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2)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侍奉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给予、提供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
10、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的人多得像集市一样;(2)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答:高缭在晏子那里做官,晏子赶走了他。13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答:邹忌:善于以小见大、从家事到国事,设喻类比,敢于进谏,善于进谏,讲究语言技巧,委婉含蓄的讽谏,赢得齐王纳谏除弊、齐国大治的显著效果;高缭侍奉晏子三年,却没有提出任何建议。这表明他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力,可以说是碌碌无为。 启示:我们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14. “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各说明了什么?(6分)答:“门庭若市”说明一方面
11、说明进谏的人很多;另一方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确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一方面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另一方面说明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时弊。“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15. 邹忌讽谏齐王为什么能成功?(3分)答:(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类比),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启发诱导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巨大危害性、纳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语气委婉,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2)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纳谏除弊。(3)齐国的确有许多弊端,需要改革。(四)甲邹忌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成侯邹忌为
12、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注释:闬:念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shu,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为大事:这里指
13、造反。 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7分)参考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孙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商量对策。公孙?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
14、证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16解释下列词语或短语。(4分)(1)门庭若市:宫门前和庭院内人多的像集市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2)面刺:当面指责(3)期年:满一年 (4)不相说: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17.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邹忌的进谏引发你这样的思考?(3分)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的方式,注意对象和场合,语言委婉含蓄,态度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
15、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争敌国。(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答: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C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20两个片
16、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答: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五)【甲】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21分) (选自新序)参考译文: 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邻国,长叹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
17、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终得以返回国家。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臣之妻私臣:偏爱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卒得反国:同“返”,返回2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治理B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拜见C时时而间进:间或 又间
18、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D内外不闻吾过:过错 及鲁肃过浔阳:到、经过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吾知所以亡矣。译文: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2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原因: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25.结尾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四国朝齐),说明了什么?(3分)答:说明了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 26. 邹忌在妻妾客的赞美声中,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能从邹忌身上学到什么呢?说说你的看法?(3分)对人对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人:论人客观;对己:正视自己);要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和自省的能力;观察事物要实事求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