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1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 8 页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 强度、硬度 及一定的 塑性 与 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 ,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 强度 和 硬度 ;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 ,一般用于高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 强度、硬度 及高的 塑性、韧性 的零件。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 板条状马氏体 和 片状马氏体 两种。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 珠光体 、 索氏体 和 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 低 ;其C曲线的位置越 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
2、要目的是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 ;它主要适用于 过共析(高碳钢) 钢。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 ,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3、()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A
4、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60钢簧;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
5、HRC。 (五)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的硬度为5052HRC,其余地方为2530HRC,其加工路线为:锻造正火机械加工调质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请指出:从20、45、60、T10钢中,选择制造主轴的钢材:正火、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的目的;轴颈表面处的组织和其余地方的组织。答: 45钢; 正火改善切削性能;调质获得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表面淬火使表面获得马氏体,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能;低温回火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 轴颈表面处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余地方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六)现需制造一汽车传动齿轮,要求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良好韧性,应采用如
6、下哪种材料及工艺,为什么? T10钢经淬火+低温回火; 45钢经调质地处理; 用低碳合金结构钢20CrMnTi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答:T10钢经淬火+低温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硬度为5862HRC,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但心部韧性差,因此,不合适。45钢经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为2535HRC,综合机械性能较好,但表面不耐磨,因此,不合适。用低碳合金结构钢20CrMnTi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合金碳化+少量残余奥氏体,硬度为6067HRC,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且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硬度为5055HRC,具有
7、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因此,合适。 第一次测练试题参考答案材料的性能一、 填空题1机械设计时常用和 两种强度指标。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 弹性模量 指标来选择材料。3屈强比是 与 之比。4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 铸造性能 、 可锻性 、 焊接性 和 热处理性能(或切削性能) 。 二、判断题 1材料硬度越低,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好。 ( )2材料的E值越大,其塑性越差。 ( )3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之间,近似地成一直线关系。 ( )4各种硬值之间可以互换。 ( ) 三、选择题1低碳钢拉伸应力一应变图中, 曲线上对应的最大应用值称为 C 。 A、弹性极限 B、屈服强度 C、抗拉强度 D、断裂
8、强度2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叫做材料的 B 。A、弹性极限 B、屈服强度 C、抗拉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3测量淬火钢及某些表面硬化件的硬度时,一般应用 C 。A、HRA B、HRB C、HRC D、HB4有利于切削加工性能的材料硬度范围为 C 。 A、230HB C、(150250)HB D、(6070)HRC 四、问答题2常用的测量硬度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答:1)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2)布氏硬度主要用于软材料的测量,如退火钢、调质钢和有色金属等;洛氏硬度主要用于中、硬材料的测量,如淬火钢、调质钢和表面硬层等;维氏硬度主要用于显微组织中第二相的测量。 材料的结构一、填
9、空题1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根本区别是 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规律性不同,前者有序,后者无序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是 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 ,线缺陷是 位错 ,面缺陷是 晶界 。3在常见金属晶格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体心立方晶格是 111 ,而面心立方晶格是 110。4晶体在不同晶向上的性能是 不同 ,这就是单晶体的 各向异性 现象。一般结构用金属为 多 晶体,在各个方向上性能 近似相同 ,这就是实际金属的 伪各相同性 现象。5同素异构转变是指 当外部的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转变的现象 。 二、判断题1因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实际金属的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
10、是不相同的。 ( )2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 )3金属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高。 ( )4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愈高和塑性愈低。 ( )5实际金属中存在着点、线和面缺陷,从而使得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均下降。 ( ) 三、选择题1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D 。 A、体缺陷 B、点缺陷 C、面缺陷 D、线缺陷1 多晶体具有 A C 。 A、各向同性 B、各向异性 C、伪各向同性 D、伪各向异性3金属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C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分子键4固态金属的结构特征是 B 。 A、短程有序排列 B、长程有序排列 C、完全无序排列
11、D、部分有序排列5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则 D 。A、强度高、塑性低 B、强度低、塑性低 C、强度低、塑性高 D、强度高、塑性高 四、问答题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几种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有什么?答:1)点缺陷、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界);2)随着点缺陷密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固溶强化),而塑性与韧性下降;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位错强化或加工强化),而塑性与韧性下降;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细晶强化),同时塑性与韧性越好。 纯金属的凝固一、填空题1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 结晶 ,而把金属从一种结构的
12、固态向另一种结构的固态的转变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或多晶型转变) 。2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 增加非自发形核(或非均匀形核) 。3液态金属结晶时,获得细晶粒组织的主要方法是 增加过冷度 和 变质处理(或孕育处理) 。4过冷度是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 细 。 二、判断题1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2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其结晶后的晶粒愈细。 ( )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 )4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 )5在实际生产条件下
13、,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都很小(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答:(1)正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调质处理可获得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疲劳强度;局部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局部高硬度和耐磨性。(2)不能。改用15钢后按原热处理工序会造成心部较软,表面硬,会造成表面脱落
14、。(3)渗碳。37.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 1150 ,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氏体晶粒度为 3 级,乙钢为 6 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答:不能。本质晶粒度是在93019,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Acl以上直到930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由于阻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晶粒随即迅速长大。1150 超过930,有可能晶粒随即迅速长大,所以不能的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38.为什么用铝脱氧的钢及加入少量 Ti , Zr , V , Nb, W 等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
15、晶粒钢?奥氏体晶粒大小对转变产物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答:铝脱氧及加入少量 Ti , Zr , V , Nb, W 等合金元素会形成高温难溶的合金化合物,在93019左右抑制了晶粒的长大。所以加入以上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晶粒钢。39.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与钢的珠光体相变及贝氏体相变比较,马氏体相变有何特点?答: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发生无扩散型的相变。马氏体相变的特点为:(1)无扩散性。钢在马氏体转变前后,组织中固溶的碳浓度没有变化,马氏体和奥氏体中固溶的碳量一致,仅发生晶格改变,因而马氏体的转变速度极快。(2)有共格位向关系。马氏体形成时,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界面上的原子是共有的,既属于马氏体,又属于奥氏体,称这种关系为共格关系。(3)在通常情况下,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开始后,必须在不断降温条件下转变才能继续进行,冷却过程中断,转变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