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全面版(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全面版(38页).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全面版-第 37 页先秦诸子散文孟子选修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jianlanyuhong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关于孟子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他的经历和孔子很相似。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
2、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2、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
3、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 沛然(pi) 嗜杀(sh) 枯槁(go) 恶乎定(w)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出,语人曰 语:告诉 天下
4、恶乎定 恶:何,怎么 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
5、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
6、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
7、,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本课导读 本文是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感受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的是孟子一贯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孟子先说他对梁襄王的感受:“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
8、,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然后又“卒然问曰”,点出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面对这样一位国君,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宣讲仁政爱民的思想,但讲得尽量浅显明白。先以“定于一”,简洁地回答了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询问。再以“不嗜杀”直接清楚地回答“孰能一之”的疑问。最后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运用比喻来阐述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其一,将百姓期盼不嗜杀人的国君比作七八月的旱苗盼雨;其二,将百姓归附不嗜杀人的国君比作“水之就下。”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了不嗜杀、行仁政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前者是写百姓的“盼望”心理,后者是写百姓的“归附”行动,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劝说
9、君主施行仁政。 课文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参考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
10、在于统一。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语】告诉【望之不似人君】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走近他,看不见有什么可害怕的。意思是没有威严的仪表。就,接近、走近。畏,害怕、畏惧。这
11、里指作国君的威严。【卒然】即“猝然”,突然。卒,通“猝”。 【恶】何,怎么【孰能一之】谁能统一天下呢?这句和下文的“孰能与之”都是梁襄王的问话。孰,谁。之,指天下。【嗜】爱好、喜欢。【孰能与之】谁能归附他呢?与,归附、跟随。之,代指统一天下的君王。【夫】助词【七八月】这里用的是周历(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农历五六月【槁】枯干。油然作云油然作云形容乌云密布。油然,兴盛的样子。作,兴起。【沛然】水势很大的样子,这里形容雨量充足。【浡(b)然兴之】禾苗茂盛的样子。浡,同“勃”,奋发、振作。兴,起、挺起。【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其,助词。御,阻止。【牧】统治。【引领而望之】伸长脖
12、子盼望着他(来解救)。引:伸长。领,脖子。【诚如是】如果真能这样。【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由,通“犹”。就,趋向。 生花妙笔:1.比喻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譬喻的运用。文中“禾苗雨露”一喻,生动形象,描写充分。而“水之就下”的比喻,简洁明了,又生动贴切。 2.语言生动。 本文的语言十分生动,有些句子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口中,直到今天仍被引用。如: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 练习解析 一、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
13、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参考一 答: 孟子中多次强调了“民本“思想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孟子见梁襄王中更是以巧妙、恰当的比喻将其政治主张形象化、生动化。) 用七八月旱苗盼雨暗喻了人民对“不嗜杀人”的贤明国君的企盼如旱苗般的渴求,而又用“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描绘了百姓归附明君似百川之纳海的势不可挡。喻体准确、生动的刻画了本体的特征一一种“期盼”,一种“归附”。而本体中蓄含的深刻思想又使喻体更显深沉,令人玩味。 两个比喻从实行仁政的起因和结果两方面相互联系,委婉却强有力的说明了治国之道。说理喻于比喻,比喻又使说理含蓄有韵味,形象地突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14、 (参考二答:民求明君之心何如,自是不易言出,然旱苗待雨之渴求却显而易见;民从明君之形何如,因是难以直言,然雨落成水,水聚成河,水之归下而莫能使之回也,其不言而自知。以旱苗求雨写百姓求明君仁政之急切,以水之就下写百姓归明君仁政之力量,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两者各有不同,一写求,再写归,却又殊途同归,皆汇入受仁政感召的大川之中。以此点明实施仁政的民本思想,实是瓜熟悉蒂落,水到渠成!思之再三,又似暗蕴“水能载舟,变能覆舟”以水喻百姓,确是浑然天成,不可多得。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解读1、2、3则解读第一则一、疏通文意1、原文: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15、,何也?翻译: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原文: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3、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翻译: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4、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
16、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翻译: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二、思考问题1、概括第一则的内容。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2、请同学们理清第
17、一则内容的思路。这一则内容其实包含了三个问题: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解读第二则一、疏通文意1、重要的语句:5原文: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翻译: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使他们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而泣的,恐怕是很少的。二、思考问题1、第2则内容讽刺了什么?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2、第2则内容虽然简短,但是故事情节非常完整。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解读第三则一、疏通文意戴盈之曰:“什一,
18、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篇下“习惯是第二天性”。一旦养成习惯,要改变就很困难了。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向坏习惯屈服,而要努力改弦更张。孟子的看法是:只要明白一件事是该做的,就须立即去做,千万不可推托。且举一例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说:“实施十分抽一的税率,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征税,今年还做不到,预备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停止旧的做法,这样如何?”孟子说:“譬如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作为。他说:预备
19、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偷鸡。如果知道哪种事不合道义,就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税制是件大事,但是孟子依然认为应该立即改善,不能找借口去慢慢修正。对一个人来说,只要发觉自己染上某种恶习,可以宣称要慢慢改正吗?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譬如学习要按部就班,做事要井然有序,排队上车更不可以争先。但是,在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却要快刀斩乱麻,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决战,给自己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每隔一段时日,自我反省时,就要考虑孟子的“何待来年”。二、思考问题1、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想说明什么?结合背景,可以知道,孟子不是在讽刺小偷,而是说明宋国大夫和国君知错不改
20、的可笑。1、重要的语句: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翻译: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小结全文1、孟子文章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提示:孟子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体会。2、孟子所宣扬的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保民。3、孟子实行王道的主张,为什么不被当时的国君所接受呢,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作一点分析。配套练习一、为加红的词语注音。数_罟_洿_庠_餍_瞷_墦_攘_(提示:c、g、w、xing、yn、jin、fn、rng)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
21、词语的含义。1、河内凶_2、或百步而后止_3、直不百步耳_4、数罟不入洿池_5、鱼鳖不可胜食也_6、树之以桑_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9、非我也,岁也_(提示:1、闹饥荒2、有的人3、仅仅4、网眼细密的鱼网5、尽6、种植7、约束8、开仓赈济饥民9、年景)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_2、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_3、卒之东郭墦间_4、又顾而之他_5、与其妾讪其良人_(提示:1、吃饱2、窥视3、最后4、回头看5、讥笑怨骂)1、请轻之_2、以待来年然后已_3、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_4、是非君子之道也_(提示:1、减轻2、停止3、窃取4、不符合)1、就之而不见所畏焉_2、定于一_3、孰能与之
22、_4、今夫天下之人牧_(提示:1、接近2、统一3、亲附4、统治百姓的国君)三、指明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是亦走也2、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也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5、非我也,兵也6、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提示:1、2、4、5、6都是判断句,3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四、注意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的区别。河内:在古文中所说的河,是专指黄河。如河南河北,与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不一样的。走: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通_意思是_2、则必餍酒肉而后反_通_意思是_3、蚤起_通_意思是_4、施从良人之所之_通_意思是_5、卒然问曰_通_意思是_6、由水之就下_
23、通_意思是_(提示:1、涂通途,意思是道路。2、反通返,意思是返回。3、蚤通早,意思是早晨。4、施通迤,意思是斜行。5、卒通猝,意思是突然。6、由通犹,意思是好像。)六、明确下列加红词语的读音。1、鱼鳖不可胜食也_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3、然而不王者_4、语人曰_(提示:shng、y、wng、y,在古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他的读音也往往会发生变化。)补充资料一、1、原文: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翻译: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原文:王好战,请以
24、战喻。翻译: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3、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翻译: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4、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翻译: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
25、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5、原文: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翻译: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使他们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而泣的,恐怕是很少的。6、原文: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翻译: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补充材料孟子(
26、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
27、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身后荣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
28、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孟子思想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
29、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後蜀时,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
30、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31、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32、”。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
33、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
34、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王何必曰利(孟子)一、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二、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三、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四、课时2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教学步骤一、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二、 朗读课文三、 疏通文意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35、矣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36、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四、小结重要的词语(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1、宋牼将之楚_2、然而不王者_3、孳孳为善者_4、蹠之徒也_5、利与善之间也(提示:kng、wng、z、zh、jin)(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1、上下交征利_2、苟为后义而先利_
37、3、吾闻秦、楚构兵_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5、愿闻其指_6、然而不亡者_7、孳孳为善者_8、舜之徒也_9、利与善之间也_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四、注意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的区别。河内:在古文中所说的河,是专指黄河。如河南河北,与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不一样的。走: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通_意思是_2、则必餍酒肉而后反_通_意思是_3、蚤起_通_意思是_4、施从良人之所之_通_意思是_5、卒然问曰_通_意思是_6、由水之就下_通_意思是_(提示:1、涂通途,意思是道路。2、反通返,意思是返回。3、蚤通早,意思是早晨。4、施通迤,意思是
38、斜行。5、卒通猝,意思是突然。6、由通犹,意思是好像。)六、明确下列加红词语的读音。1、鱼鳖不可胜食也_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3、然而不王者_4、语人曰_(提示:shng、y、wng、y,在古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他的读音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第二教时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 名句默写: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39、。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板书: A、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 B、秦、楚、拘兵 破坏
40、社会秩序 C、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 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板书:) 对比论证: A、“利”(谋求利益)(前面讨论“存在危害”) (正反对比) 未遗其亲(君)者也。B、“仁”(勤勉行善) 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臣、父子、兄弟去利 (首尾呼应,使主旨更加鲜明)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
41、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上下交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