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勤学故事(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勤学故事(31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华勤学故事-第 30 页中华勤学故事目 录养叔教楚王射箭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挺会射箭的人,名叫养叔(又叫养由基),他能在百步以外射中杨树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国的国君听说养叔射箭这么准,就拜养叔为老师,跟他学习射箭的本领。养叔仔细地告诉楚王怎么搭箭,怎么开弓,怎么发射,要他自己好好练习。楚王练了几天,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就邀请养叔跟他一块儿到野外去打猎,想显显自己的本领。打猎开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轰出来。野鸭子扑楞楞地飞出来了,楚王搭上箭刚要射,突然从他左边跳出来一只黄羊。楚王觉得射死一只黄羊比射死一只野鸭子合算得多,就连忙把箭瞄准黄羊。箭还没射出去,突然
2、又从他右边跳出来一只梅花鹿。楚王一想,射死一只梅花鹿比射死一只黄羊更有价值,就赶紧把弓转过来,向梅花鹿瞄准。他正要把箭射出去,忽然有一只老鹰从楚王面前飞过去。楚王觉得射死一只老鹰最有意思了,就又想向老鹰瞄准。可是弓还没转过来,老鹰已经飞远了。这时候,梅花鹿已经逃走了,黄羊也跑了,野鸭子也飞得无影无踪了。楚王拿着弓和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什么都没有射着。养叔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就对楚王说:“要想射得准,就必须有专一的目标,不应当三心二意。在百步以外放十片杨叶,要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片杨叶上,我能射十次中十次;要是我拿不定主意,这片想射,那片也想射,就没有把握能射中了。”楚王觉得养叔说得很有道理,就照
3、他的话去练习射箭,果然进步很快。师旷谈学习也是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盲乐师,叫师旷。他的眼睛虽然瞎了,仍然热爱学习。有一次,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再想学习,恐怕时间太晚了吧。”师旷说:“时间太晚了,怎么还不把蜡烛点起来呢?”晋平公听他答非所问,生气地说:“我说的是正经事,你怎么跟我开玩笑呢?”师旷说:“我怎么敢跟您开玩笑呢!我听人家说,少年时代好好学习,好像是初升的太阳,光彩夺目,前程十分远大;青年时代好好学习,好像是中午的太阳,阳光灿烂,前程依旧很远大;到了老年还能好好学习,好像晚上照着蜡烛的光亮走路,烛光虽然不如太阳,但是有了这点光亮,也比在黑暗中瞎摸强多啦!您说对不对啊?”晋
4、平公听了,赞许地说:“您说得真对呀!”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
5、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猪倌好学东汉时候,有一个人叫承宫。他从小失去了父亲。八岁那年,就卖身到地主家里去做猪倌。每天早晨,承宫赶着一大群猪出去放牧;晚上,再把它们赶回来。他吃的是猪狗吃的饭食,穿的是遮不住身子的衣服,生活苦极了。有一天,承宫赶着一大群猪,经过乡里的书塾门口。他听到书塾里的学生正在咿咿呀呀地念书,心里羡慕
6、极了。他就把猪赶到一块烂泥地里,让它们在泥里打滚,自己跑到书塾的窗子下面,坐在那里偷偷地听。只听学生念过书,老师就开讲了。这一天,老师讲的是关于学习的道理。承宫觉得有意思极了,就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走开,把放猪的事情全都忘了。地主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大发脾气,拿起鞭子要打承宫。承宫逃到书塾里,请老师保护他。老师觉得承宫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就答应留他在书塾里。一面让他替书塾拾些柴草,一面让他跟别的学生一块儿学习。承宫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快。没过几年,他就成了书塾里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了。不要半途而废东汉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乐羊子。有一年,他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在学堂学习了一年,他很想家,就卷起
7、铺盖回家了。一进家门,他的妻子瞪着眼睛,吃惊地问他:“你怎么回来啦,学习完了吗?”乐羊子满脸通红,支吾着说:“唉!出门久了,想家想得慌,回家来看看呀!”妻子听了,拿起一把剪刀,走到她的织绸机旁边,指着还没有织完的绸子,对乐羊子说:“你可知道绸子是怎样织成的?”乐羊子不知道妻子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回答不了。妻子看他不说话,就说:“你知道,绸子是蚕丝织成的。别看一根蚕丝很细,一根接一根地织下去,就能织成一整匹绸子。要是我现在用剪刀把绸子剪断,那就永远织不成整匹的绸子了。“你在外面读书,和我织绸子是一样的道理。你每天从老师那里学到一点知识,一天天积累起来,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要是你学了一半就不学了
8、,那就像剪断的绸子一样,永远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了。”乐羊子知道自己错了,便又背起行李,回到学习的地方去。这一次,他在远乡一直学了七年,学完了所有的功课才回家。这时候,他的知识就非常丰富了,他的妻子也很高兴地出来迎接他。邴原好学邴原是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候的人。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过着十分穷苦的生活。离邴原家不远,有一个书塾。每天早晨,许多学生背着书包走过邴原家门口去上学。书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也常常传到邴原耳里来。邴原想到自己不能像那些学生一样上学读书,真是伤心极了。有一天,邴原走过书塾门口,听到里面的学生正在高声朗读,心里一阵难过,就站在门口大声哭了起来。书塾老师跑出来
9、问邴原:“孩子,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哇?”邴原抽抽嗒嗒地回答说:“我没有父亲,也没有哥哥姐姐,家里很穷,上不起学,看到别人能上学读书,心里难过,忍不住就哭起来了。”老师听了这些话,抚摸着邴原的头,说:“好孩子,只要你有这个志气,就到我的书塾里来读书吧。我不收你的学费。”邴原高兴极了。他连忙向老师道谢,对老师说,只要让他上学读书,他可以帮助书塾里做些零星活儿。邴原读书十分用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仔细听讲,碰到不懂的地方,总要问个明白。老师讲过的每一课书,他都要读得滚瓜烂熟,弄懂记牢。有一本书,别的学生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读完,邴原只用了一个冬季就把它读完了。邴原在书塾里读了很多的书,回到家里以后,又从
10、亲戚朋友那里借了许多书来,白天晚上一个劲儿地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到处问人,非要弄明白不可。邴原这么刻苦学习,后来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管宁割席管宁是三国时候的人。他十六岁那年死了父亲,家里的日子很苦。他的亲戚有的送给他衣服,有的送给他粮食,他都不收。他决心到外地去,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且寻师访友,学习知识和本领。管宁在外地找到了一个老师。跟这位老师学习的学生很多。管宁和一个叫华歆的同学很要好。学习的时候,他们俩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休息的时候,他们一块儿去后园种菜。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院锄地,忽然从地里刨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来。管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依旧埋头锄地,华歆一眼看见了黄金,就赶
11、快拾起来,想往自己的怀里揣。可是他看见管宁在专心锄地,感到不大好意思,只好把已经拾起来的黄金丢到一边去。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条席子上读书。忽然,门外响起了一片锣声。华歆赶快跑出去看,原来是有一个大官走过。只见那个大官坐着一辆华丽的车子,带着一班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华歆看得眼红,管宁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依旧坐在席子上用心读书。大官走远了,华歆才回到书房里来。他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大声地谈论起那个大官的排场来。他还说,他将来做了官,也一定要坐这样的车子,带这样威风的仪仗队。管宁听了华歆的话,立刻拿起一把小刀,把他们俩坐的那张席子割成两半。他对华歆说:“你读书为的是发财做官,没有一点儿为国
12、为民的思想。你不是我的朋友,以后咱们俩别坐在一张席子上了,各人读各人的书吧!”父子练字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都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很勤奋。他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划着,揣摩字体。日子久了,他把衣服都划破了。他每天练罢了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日子久了,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有一天,王献之正在写字,他父亲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猛地拔他手里握着的笔,没想到竟没有拔掉。原来王献之的注意力很集中,握笔握得很紧。王献之练字练了几年,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说:“爸爸,写字有秘诀吗?”王羲之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去抬了十八口大缸
13、来,在缸里都挑满了水,然后对王献之说:“你只要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写完,就知道写字的秘诀在哪里了。”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知道写字没有什么秘诀,主要靠练。从此,他就白天黑夜地练习,终于练成了一笔好字。祖冲之算圆周率南北朝时候,我国出了个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叫祖冲之。他对天文、数学、物理等科 学,都有许多重大的贡献。祖冲之从小就爱学习科学知识,到二十几岁就很有学问了。朝廷请他到国家的学术机关 里去做研究工作。祖冲之很重视读书,也很重视实际调查。他在研究天文历法的时候,一共读了好几百部 书。他把前人研究天文历法的一切成果都了解清楚了,然后再拿着仪器,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用来证明书
14、上说得对不对。经过这样仔细的反复研究,他发现过去遗留下来的旧历法书,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就制 订了一种新的历法。祖冲之还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和有权有势的人进行斗争。他制订的新历法比起旧历法来 ,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朝廷里一个守旧派的大臣却反对新历法。这个大臣是皇帝的亲信,他一反对,别人就不敢说新历法好了。祖冲之可一点也不害怕,他用事实和道理 ,说明了新历法的好处,彻底驳倒了那个守旧派。值已经相当精确了,可是他还不满意,又连着算了一万多遍,一直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 点以后第七位,确定它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个数值不但在当时是最精确的,在今天看来,也是很了不起的。在欧洲,一
15、直到祖冲之死了以后一千多年,才算出这个数值来。“推敲”的故事贾岛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朝时候一个著名的诗人。他做诗很肯下功夫。他的诗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有一年秋天,贾岛到京城长安去赶考,他看到长安城街上,到处都是被风吹下来的落叶,就做了一句诗:“落叶满长安”。他想再做一句诗,可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句子来。越是想不出他就越要想,想着想着,不觉走到了渭河边上。他看到一阵秋风把渭河的水吹起了许多波纹,就把这一句诗想出来了:“秋风吹渭水”。又有一次,贾岛做了一首诗,诗里面有这么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好以后,他觉得第二句里面的“推”字,念起来不够味儿,想改成“敲”字。可是,他又想
16、了想,觉得用“推”字也还可以,不一定要改成“敲”字。这么着,他一会儿觉得用“推”字好,一会儿觉得用“敲”字好,始终决定不下来。他白天黑夜都在想着这两句诗,甚至走路的时候,也一边走,一边做着推门和敲门的手势,仔细琢磨到底用哪一个字更好些。有一天,贾岛走在大街上,正在一推一敲地比划着,不知不觉撞着了一个迎面而来的大官。这个大官就是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问明了原因,想了一阵,对贾岛说:“在这句诗里,用敲字比用推字好。”贾岛得到了韩愈的指点,心里很高兴,便决定把自己的那句诗改成“僧敲月下门”。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贾岛是个肯下苦功夫的人,并且还根据这段故事造了一个词,叫做“推敲”,用来表示反复思考斟
17、酌的意思。白居易写诗白居易是唐朝时候的大诗人,他从小喜欢写诗,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受到了当时有名的诗人顾况的称赞,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就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她们听不明白,他就仔细修改,一直改到老太太们完全能听明白为止。所以他写的诗都很好懂。白居易学习非常刻苦。因为他老是写诗改诗,手臂老挨在桌面上,都抹起了厚厚的老茧。经过这样刻苦的学习,加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接触和了解,所以白居易写出了许多好诗。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很喜欢读他的诗呢。深山画虎五代时候,有一个画
18、老虎出名了的画家,叫厉归真。他画的老虎简直和真的一样。起初,厉归真画的老虎可真糟糕。人家看了,有的说像条狗,有的说像只死老虎。厉归真听了很伤心,发誓一定要把老虎画好。他带上干粮和纸笔,到深山里去,在大树顶上搭了一个棚子,藏在棚子里,等候老虎出来,好观察老虎的神态和动作。半夜,深山里很静。突然一声雷鸣似的吼声,震得地动山摇。厉归真吓得差点儿从木棚子上掉下来。他知道,这是老虎来了,连忙壮着胆儿探出头来,拿着纸和笔,把老虎走路的神态很快地画了下来。就这样,老虎一出来,他就抢着画,过了几天他把老虎怎么跑,怎么跳,怎么卧,怎么发怒,怎么捕捉小动物,都画了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回家以后,厉归真又向猎
19、人买了一张老虎皮,空闲的时候,就披上老虎皮,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情。跳累了,他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动手画老虎。经过这样刻苦的练习,厉归真终于把老虎画得像真的一样啦!欧阳修做文章欧阳修是宋朝时候杰出的文学家。他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苦,母亲不得不带着他离开家乡,去投靠远方的叔叔。叔叔家里也不富裕。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连买纸笔的钱也花不起。他的母亲就用芦秆当笔,把沙土铺在地上当纸,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认字很用心,到了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自修的能力了。他常到有书的人家去借书读。借来的书要按期归还,他就把书背熟,再还给人家。他订了一个背书计划,每天背三百字。几年以后,就把四书都背熟了。他的叔父
20、看他这样用功,就把自己用剩下来的纸,装订成本子送给他。他高兴极了,把这些本子一半用来抄书,一半用来学习做文章。那个时候,人们写文章有一种坏风气,只讲究辞句的华丽,不讲究内容。欧阳修觉得这种风气很不好,他想学习写另外一种文章。有一次,他从一只破书箱里找到了几本旧书,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写的。韩愈写的文章不光文字优美,道理也说得很透彻。欧阳修越读越觉得有味道,就把韩愈的文章当作自己学习写文章的榜样。欧阳修写文章非常认真,为了写一篇文章,他常常要读很多书。每一篇文章的初稿写好,他就把它贴在墙上,有空就反复地念,反复地修改,直改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行。他写的醉翁亭记,开头一段说明滁州四周围都是山。初稿用了几
21、十个字,记下了东面有什么山,西面有什么山,南面有什么山,北面有什么山,等到最后定稿只用了五个字:“环滁皆山也”,就把意思表达出来了。到了晚年,欧阳修写文章还是一字一句地仔细推敲,一点也不马虎。他的妻子劝他说:“你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怕老师骂吗?”他笑着回答说:“我不是怕老师骂,是怕后来的人笑呀!”郑樵读书宋朝时候,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名叫郑樵。他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按照封建时代的老规矩,父母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不能随便到别人家里去串门,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郑樵就住到深山里去,专心致志地在那里刻苦读书。郑樵学习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不仅喜欢研究历史,也爱好学习天文、地理、生物、医
22、药和语言文字等知识。不管学习哪门知识,他都很认真,一点也不马虎。他学习天文的时候,读了书本上记载的星宿,到了晚上,就按照书上说的方向,观察天空里的星星,把每一颗星的位置、亮度,都牢记在心里。他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时候,常常跑到田野里去,观察各种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样子和它们的生活情况,还向农民、渔民、樵夫和猎人请教。因此,他不仅记熟了书上讲的知识,还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讲到的知识。郑樵研究学问很注意条理和系统。他说:“善于读书的人,像善于带兵的将军一样。军队打仗不能乱来,读书也必须有一定的条理。”他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按照各种门类编排起来,要找什么材料,顺手就能找出来,一点不费力气。郑樵学习知识、钻研
23、问题的劲头越来越大。三年的守孝期满了,他还不想回去,一直在深山里读了三十年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是他还嫌自己见识不广,就出门到各地去旅行,一方面游览名山大川,学习活的知识,一方面访问各地有名的藏书家,向他们借书来读。这样过了十年,郑樵的知识更加丰富了,成了当时很有名的学者。郑樵写了好多好多的书籍,有通志、氏族志、动植志等八十余种。其中的通志是一部很有名的历史书,这部书共有二百卷,是郑樵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编写成的。这部书直到今天,研究历史的人仍然很重视它。范仲淹夜读宋朝时候,有一个宰相,叫范仲淹。他从小死了父亲,家境十分困难,上不起学,只好寄住在亲戚家里读书。范仲淹知道自己能有机会读书是件很不
24、容易的事,就不分白天黑夜地苦读。他的生活很苦,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从来没有叫苦。范仲淹自己规定,每天要读多少页书。冬天的晚上,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风从门缝里直吹进来。范仲淹又冷又困,可是他依旧坚持要读完当天该读的书。他冻得受不住了,就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困得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下脸。一直读到深夜,他才睡觉。可是等到天一亮,他又赶紧起床,开始读第二天的书了。这样艰苦的学习生活,范仲淹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岳飞勤学八百多年前,正是我国宋朝时候,当时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叫女真族,他们建立了一个金国。金国经常出兵攻打宋朝。金兵一打来,宋朝的皇帝就一个劲儿地往南逃,国家正处在危急的关头。
25、当时,有一个青年叫岳飞,他立志要学好武艺,把金人赶出去。于是,他拜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家周侗(dng)做老师,向周侗学习刀枪剑戟、骑马射箭和行军布阵的本领。岳飞学习很刻苦。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到树林里去练武。他耍一阵刀枪,又举一阵大石头。他一会儿把密密层层的树木当作敌人,在树林中冲来冲去;一会儿又把杨柳条儿当作箭靶,练习射箭,直到筋疲力尽才休息。由于岳飞肯下苦功夫,很快就掌握了精湛的武艺。周侗很喜欢岳飞,便把自己心爱的两张弓送给了他。过了几年,周侗不幸得病死了。岳飞心里很难过。为了不忘老师的教导,他经常到老师的坟上去悼念。他先在老师坟前背一章孙子兵法,然后用老师赠送的弓一连射三枝箭,表示没有荒废文
26、武两方面的学业,来告慰死去的老师。后来,岳飞参了军。他领导的一支军队,打仗十分勇敢,经常打胜仗。金兵一听见岳飞的军队来了,都吓得胆战心惊,望风而逃。宋濂访师明朝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宋濂。他从小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人家的书来抄。借人家的书,必须按期还。宋濂为了不失掉信用,即使在数九寒天,砚水都结冰了,手指都冻僵了,他也要赶紧抄完,按照预定的日期把书还给人家。宋濂读书常常碰到疑难问题,他想找个好老师作指导。可是他住在穷山沟里,附近读书的人很少,好老师更找不到。他只好背起书箱,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地方去拜访老师。出外访师常常要走很多路。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汗流浃背;冬天,刺骨
27、的西北风,吹得他直打哆嗦,可他从来不叫一声苦。宋濂对老师十分尊敬。他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一点也不肯轻易放过。由于宋濂认真向老师学习,加上他自己勤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知识,写了好多书。如平汉录、渤泥入贡记、浦阳人物记、萝山杂言等等。他的散文写得尤其好,在当时很有名。李时珍修药书明朝时候,有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叫李时珍,他的父亲是个医生,他从小就跟父亲学医。李时珍学习很用心。他读了很多药书,发现书上有不少错误。有的药书上把铅和锡当作了一种东西,有的药书上连橙子和柚子也没分清。他想:要是照有错误的药书下药,该多危险哪!果然不久,他听说有个病人吃错了药,死了,就痛心地对父亲说:“老药书有很多错误,我想
28、修一部新的,把新发现的药物添进去,把有错误的地方改过来。”父亲听了,笑了笑说:“你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修药书要看好多好多古书,要把全国出产的药物都重新查访过。你有那么大的力量吗?”尽管父亲这么讲,李时珍还是下决心要修药书。他一边给人家看病,一边修药书。他看了上千本古书,把书里和药物有关的材料全部记录下来。他还常常爬山涉水到外地去搜集各种药物。有时候,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到深山密林去观察野兽的生活。有一次,李时珍到深山里去采药草,因为路途太远,当晚回不来。他就在山壁上用铁索吊着的一个小木屋里过夜。晚上大风吹来,小屋子摇晃得很厉害,屋子外面有成群的恶狼在嗥叫。李时珍既不害怕,也不叫苦。他一心想着
29、第二天怎么采集药草,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李时珍还虚心向农民、樵夫和渔翁等请教。经过三十年的时间,李时珍终于修成了一部新药书,叫做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的形状、性质和用处,是一部世界闻名的伟大药物学著作。马锦学戏明朝时候,南京城里有两个有名的戏班子,一个叫兴化班,一个叫华林班。兴化班里有一个演员,名叫马锦。他和华林班里一个姓李的演员都擅长演反派人物,常常扮演奸臣一类的角色。有一次,有个大富商举行宴会,把兴化班和华林班都请去演戏。兴化班在东台,华林班在西台,两台同时演一出叫鸣凤记的戏。起初,两个戏班子演得一样好,都得到了观众的称赞。可是,演到严嵩和夏言两个宰相
30、争论要不要派兵去收复河套这段戏的时候,就分出高低来了。西台华林班扮演严嵩的是姓李的演员,他的表演非常精彩;东台兴化班扮演严嵩的是马锦,他演得平平常常。这时候,观众就光是给西台喝彩,不再理睬东台了,有些人干脆把座位都挪到西台的地方来了。这么一来,东台的戏就没法再演下去了。马锦觉得自己的本领不如姓李的,心里很惭愧。他赶快跑进后台,卸了妆,偷偷地溜走了。第二天,马锦到华林班去找姓李的演员,要拜他做老师。可是,那个姓李的演员不肯收留马锦。马锦没有办法,只好把兴化班解散,离开南京,到别的地方去拜师学艺。马锦心想:自己演不好严嵩,是因为自己比严嵩晚生了几十年,根本没有看见过严嵩,不知道严嵩是怎么生活的,也
31、不知道严嵩到底为什么奸,奸在哪里。后来,马锦听说当时的宰相顾秉谦是一个很像严嵩的奸臣。于是他就跑到京城里,托人把他介绍到顾秉谦家里做仆人。马锦小心地伺候着顾秉谦。一有机会,就仔细地观察顾秉谦怎么行动,琢磨顾秉谦怎么说话,然后偷偷地摹仿。这么经过了三年,他对顾秉谦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十分熟悉了。于是,他就辞掉差使,回到南京去了。马锦回到南京以后,立刻召集原来兴化班的演员,重新登台演出。他要求那个大富商再举行一次宴会,并且请华林班和兴化班再同时演一次鸣凤记。那个大富商答应了马锦的要求。举行宴会的那一天,兴化班仍旧在东台,华林班仍旧在西台,两个戏班子同时敲锣打鼓,开始演戏。一会儿,又演到严嵩和夏言
32、两个宰相争论的这段戏了。这一次,马锦扮演的严嵩刚一上场,就得到了观众的喝彩,因为他演得实在太好了。华林班姓李的演员,从西台远远地望过来,看到马锦演得这么出色,也禁不住叫起好来。他连忙跑到东台来,恭恭敬敬地在马锦跟前跪下,要拜马锦做老师。瞎子学做诗明朝末年,有个著名的诗人,叫唐汝询,他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盲人是怎样成为诗人的呢?原来,唐汝询生下来的时候是眉清目秀的,并不是瞎子。他三岁的时候,他哥哥就教他认识了好几百个字,读了好几本书。可是不幸,他五岁那年,出了天花。后来病虽然好了,可是两只眼睛失去了光明,成了瞎子。起初,唐汝询感到非常痛苦。过了一些时候,他慢慢安定下来了,心想:只要我有坚强的意志
33、,两眼看不见也照样能学习。于是,每逢哥哥读书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用心地听,把听到的文章和诗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唐汝询还想了些别的办法帮助记忆。他仿照古人结绳记事的办法,在绳子上打上各种各样的结儿来代表诗句,他还用刀子在木板或者竹片上刻出各种各样的刀痕来代表文字。哥哥不在家的时候,他就用手摸着这些绳结和刀痕,大声地朗读。唐汝询用这些办法读了不少的书,记住了不少的诗。后来,他就学着做诗。做诗的时候,要是有人在身边,他就念出来,请人家帮他写在纸上;要是没有人帮他写,他就先用结绳和刻刀痕的办法把诗记下来,然后再请人写到纸上。唐汝询就用这样的办法,做了将近一千首诗,成了一个诗人。梁九学手艺明朝末年,北京
34、城里有个著名的工匠叫冯巧。他的手艺十分高明,皇宫里的许多建筑和用具,差不多都是由他经手修造的。有个叫梁九的青年工匠,听说冯巧的手艺这么好,就拜他做老师,跟他学本领。冯巧这个人十分保守,从来不肯轻易地把手艺教给别人。梁九拜他做老师以后,他只教给梁九一些极普通的技术,像锯木板啦,刨木头啦。但是,梁九并不灰心,他还是虚心地跟老师学习,想把老师的一套技术全部学过来。老师做活的时候,梁九就在旁边忙着给准备工具和材料,只要老师一开口,他立刻就把需要用的东西递过去,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同时,他也在偷偷地琢磨老师怎么操作。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仔细地观察老师做成的东西。有时候,他还偷偷地把这些东西拆开,再细心地装
35、配好。有时候,就找来一些零星木料,照着这些东西的样子重做一件。梁九对老师十分尊敬,十分爱护。休息的时候,他给老师端茶递烟,尽量让老师休息好。活儿忙的时候,他就抢着干最重的活。梁九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到底感动了冯巧。冯巧决定把自己的手艺全都教给这个有出息的徒弟。他每天晚上教梁九学一种做精细活儿的技术。梁九学得非常认真刻苦,不管学哪一种新技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要完全学会了才肯罢手。有时候,手给弄破了,他就用布条包扎一下;困极了,就用湿手巾包在额头上,让脑子清醒清醒,一直学到深更半夜。就这样,梁九很快把老师的全套本领都学会了。冯巧死了以后,梁九成了当时最有名的工匠。他也修造了许多有名的建筑和精
36、巧的用具,比他的老师修造的还要好哩。柳敬亭学说书柳敬亭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一个大说书家。他特别擅长说历史故事,能够把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说得活龙活现,使人们听了很受感动。柳敬亭的老师是莫后光。拜了老师以后,柳敬亭就按照老师的话,白天游街串巷,晚上看历史小说,琢磨各行各业的人物怎么说话,怎么行动。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就去见老师,说了一段书,请老师指教。老师听了以后,说:“你现在说书只能引人发笑,这是最容易做到的,离说得好还差得远哩!”柳敬亭听了,丝毫也不灰心,下决心进一步用心学习。他去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跟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他们的语言,琢磨他们的性格。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再去找老师
37、,又说了一段书给老师听。这一回老师对他说:“你说得不错了,可以使听众受感动了。可是要学到家,还应该继续努力。”柳敬亭听了,知道自己用的功夫还不深,就更加努力地学习。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他就去帮忙敲锣打鼓;有人生了病,他就去帮忙请医生,抓药;人家办丧事,他就去帮忙抬棺材,修坟墓。这么一来,他对人们的生活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的知识也更加丰富了。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又到老师那里去,说了一段书给老师听。这一次,老师听完以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祝贺你!现在你已经学到家了。你还没有开口,就使听众感到有了悲哀或者欢乐的气氛。等你说开了,听众就仿佛看到了故事里的人物,并且感到这些人物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或者
38、亲戚,他们快乐自己也快乐,他们悲哀自己也悲哀。”经过长期的刻苦钻研,柳敬亭成了一个著名的大说书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顾炎武读遍天下书顾炎武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参加了反对明朝朝廷里的大坏蛋的斗争,想挽救国家的危亡。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参加了反抗清朝的起义,并且一直坚决拒绝在清朝做官。所以当时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顾炎武也是一个求学十分用功的人。从小时候起,他就跟祖父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有三百五十五卷,他不但全部学懂了,还从头到尾抄了一遍。他读的书特别多,不但有历史书,还有地理书、文学书,还有讲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方面知识的科学技术书。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把家乡里所有的
39、书都读完了。于是他就出外旅行,立志要读遍天下的书。在旅行的时候,顾炎武带着两匹马和两匹骡子,其中一匹马是骑的,另一匹马和两匹骡子都是驮书的。他骑在马上赶路的时候,也常常默默地背诵读过的书,要是有背不下来的地方,就立刻停下来,翻开书来温习。为了证明书的内容是不是正确,他常常进行实地调查,把调查来的知识和书上的知识互相对照。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忙着向当地的老年人请教,问他们哪里有险要的关口,哪里有山脉河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怎么走法,等等。要是从访问中得到的材料和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他一定要亲自到那里去观察一下,把亲眼看到的情况注在书里,以后再进行研究,写成文章说明自己的见解。因为这么勤奋好学,顾
40、炎武的知识十分丰富,学问十分渊博。他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等,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并且写了好几十部书,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叶天士学医三百多年以前,清朝初年,苏州有个著名的医生,名叫叶天士。他能医治各种各样的疾病。经他诊治的病人,差不多都好了。因此,人们都叫他“活神仙”。叶天士的医术这么高明,是跟他好学不倦、虚心求教分不开的。这里就说他一个拜十七位老师的故事。叶天士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卖草药的江湖医生。叶天士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治病。他学习很用心,进步很快。可是在他十四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那时候,他还不能给人治病,只好去投靠一个姓朱的医生,继续努力学习。学了几
41、年以后,叶天士能够独立给人治病了。他就拜别了老师,自己开了一个诊所。但是他仍旧十分虚心地跟一些有名的医生学习,先后拜过十六位老师,把十六位老师的特长都学会了。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有一次,叶天士给一个上京赶考的人治病。根据他的诊断,这个人的病已经深入到肌体里边,没法治好了。但是过了一年,这个病人并没有死,又来找他了。原来这个病人头一年在叶天士那里医治无效,后来碰见了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用了一种稀罕的药草,把他的病治好了。叶天士了解了这件事,觉得自己还不能医治特殊的疾病,医术还没有到家,应当继续学习。于是他就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去拜那个老和尚做自己的第十七位老师。戴震好问清朝时候,有个很有学问的考据学家,叫戴震。他学习善于动脑筋,善于提问题。有一次,老师教他念宋朝朱熹注解的大学。老师说,大学是曾子说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载下来的。戴震听了,便问道:“老师,你怎么会知道的呢?”老师说:“这是朱熹在注解上说的呀!”“老师,请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宋朝人。”“那么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他是周朝人。”“曾子和朱熹中间相隔多少年?”“大约相隔一千六七百年。”“既然相隔这么多年,朱熹怎么知道那个时候的事呢?”这一问,连老师也回答不上来了。戴震学习的时候,就是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总要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