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第 5 页古诗十九首主题简论 摘要:古诗十九首,在主题方面,绝大部分可归为游子忧患诗和思妇怀远诗,虽相对单一,但其蕴含于主题中的生命力和张力却不容小觑。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三方面的主题:孤独失意的主题、忧患伤时的主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主题。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孤独;忧患伤时;个体生命价值 古诗十九首,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其艺术成就历来被学者称道,冠以“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的声誉。在主题方面,相比于主题广泛丰富的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显得相对集中和狭窄,绝大部分可归为游子忧患诗和思妇怀远诗。虽相对单一,但其蕴含于主题中的生命力和张
2、力却不容小觑。 一、 孤独失意的主题:关于欲望的追逐与失落 “权移外戚之家, 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 用其私人, 内充京师, 外布列郡, 颠倒贤愚, 贸易选举, 疲驽守境, 贪残牧民, 挠扰百姓, 忿怒四夷, 招致乖叛, 乱离斯瘼。”(后汉书?仲长统传)高度概括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状。政治黑暗腐朽,宦官外戚干政,内外勾结;天灾连连,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不停,边患不已。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一批满怀政治抱负的文人,背井离乡,追名逐利,在残酷现实下遭受着必然的失意。一方面,面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独处异乡的深切孤独,前路彷徨的迷茫,这批失落的中下层文人内心充满了愤懑、抑郁、苦闷、煎熬,正如“回车驾言迈,
3、悠悠涉长道。”(回车驾言迈)所描绘的迷茫苍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中对世态炎凉的寒心与悲伤,西北有高楼中“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感伤自己满腔热血却无人赏识。在对外求功名利禄而不能的失意下,另一方面这些诗人心理上还要承受生离别之孤苦。“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远离故乡的惆怅,对爱人的相思之苦,对温存家庭生活的依恋。“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借用女性的视角,更写出爱侣分离的痛苦和情思的深
4、沉。在这样向外求索不得,内心孤苦无依的精神氛围下,古诗十九首弥漫着欲望的挣扎与失意的难耐。 二、 忧患伤时的主题:关于现实的体的生命,做了一些蕴含其中的大部分可归为游子诗和思妇女人生苦短无常的感叹 在高涨的政治抱负与处处碰壁、迟迟不得志的现实境遇的激烈冲突下,急于立功扬名的诗人在困顿迷茫的时局下,产生关于生命无常、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思索。古诗十九首弥漫着对生命的感伤和对死亡的清醒。 “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间,欲归道无因钾。” (去者日已疏) 年少的时光越来越远,年老色衰一天天逼近,生命终究是稍纵即逝,人
5、生尽是虚无与幻灭。“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生命的每一瞬都在不断老去,逝去,爱情、青春也因也随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而更加宝贵,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去把握当下,活在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一刻,在苦痛中学会知足,学会享乐,不辜负生命的赋予。古诗十九首充满了对生命清醒的认识,而使主题更加深沉。 三、 个体生命价值的主题:关于生存生命的反思 在面对社会动荡,入仕无门,背井离乡,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恶劣境遇上,当发现儒学所描绘的宏大抱负: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在当下的时局里难以实现后,这批被社会放逐、被
6、社会理想所抛弃的有报国救世之心而不能的文人唯有转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索与追求。无论是游子“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中对及时行乐的扬颂,亦或是思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大胆坦率的直言相思之苦,看似堕落、颓唐,但其本真都是站在最真实的人性要求下,对生命最耿直的追求的自然流露,是对本性的坦然直面和对生命的欲求,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显得“直而不野”,因真实而无比可爱,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是在外界环境的恶劣下对最真切的男女情爱、思乡情切、生活之乐爆发的最原始的冲动和生命最初的意义、价值。 古诗十九首在哀伤低沉的基调中,展现了人类在生存困境中对人生意义、个人价值的终极质问和探索。悲观而不至于颓靡,迷茫而不至于沉沦,因情真而深沉,因坦率而动人。给所有面对孤独困苦无力中的人们,一条珍惜当下、及时行乐、苦中作乐的选择之路。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