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精品教案(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2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精品教案(2)(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2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精品教案(2)-第 7 页第2课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师:什么是城市等级体系呢?生:所谓的城市等级体系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的空间组合。师:我们这里以德国南部为例来分析城市等级体系的有关问题。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板书)(投影:地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2.12,完成读图思考的问题。第3题的目的
2、是让学生说出每一等级城镇之间距离远近,比较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特点)师: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 生:三个等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师: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生:城镇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师: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生: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的相互距离不同: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学生讨论,只要合理即可。对于图2.12及读图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在异地功能区域范围内,各城市之间会自然形成一定的等级体系,其中任一城市的发展规划应符合等级水平)师:从图2.12中还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
3、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板书)(本部分为选学内容,可根据具体实际合理安排)师:有一点必须说明,图2.13形成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唯一因素是距离。图2.13表明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过程。在图a中,城市的服务范围为圆形,它是怎样演变成图c中的六边形的呢?我们回到图a,为什么其服务范围是圆形呢?而且圆与圆之间还保留一定的距离呢?生: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避免竞争、获取最
4、大利润,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所以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师:b图中的圆形与a图相比,有什么变化?生:范围变小了,数量变多了。师:这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生: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并彼此相切。师:最后圆形的服务范围又为什么会演变成图c中的六边形呢?生: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所以最终形成了六边形。师:有学者在研究德国南
5、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图2.14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让我们先对这幅图进行探究,请同学们在图中找一找,图中城市有几个等级?生:有三个等级。师: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都呈六边形,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加以区分。观察一下,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生:三个等级城市的六边形服务范围之间形成相互嵌套的关系。师:尽管这只是一种理论模式,现实中的城市等级体系虽然不会呈现这样一种理想的结构,但是六边形的嵌套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了解了这一规律有什么用呢?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下
6、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进一步理解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引导学生阅读29页案例3“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思考下列问题)1荷兰人在圩田上将居民点设置为几个等级?2A、B、C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分别怎样?各自有怎样的服务功能?3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成功从哪里体现出来?生:荷兰人在圩田上将居民点设置为三个等级。生:A、B、C三级居民点人口分别为:全体、35 000名、3 000名。生:由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合理,整个圩田的农业和居民点都迅速地发展了起来。课堂小结本节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同时又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的案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布置作业结合本地
7、区的实际情况,教师选定一个地区范围,为学生提供资料或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完成活动要求内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地区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的嵌套关系和体系。备课资料一、世界六大都市圈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作研究时,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认为都市圈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千米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按照简戈特曼的标准,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都市圈的规模。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下:1纽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
8、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该都市圈长965千米,宽48160千米,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2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该都市圈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它与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3东京大都市圈。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占日本全国面积的6%。人口将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4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
9、塞尔、科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5伦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该城市带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人口3650万。6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这个都市圈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7240万。二、从三大都市圈看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不同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版图上出现了三个超大规模的都市圈,这就是以广州和深圳为
10、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带。三大都市圈创造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0%,它容纳了全国绝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沿海都市圈的崛起是有其必然性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其经济起飞阶段,伴随着工业化的同时,是城市化的发展。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却走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城市化的进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我们始终未把城市化放到中国社会与经济增长的首要位置,由此造成的一个后果便是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固化,从而使得中国广大的农民不能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差距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尖锐。在二元结构的制约下,中国选择了现在的让一部分人和
11、地区先富起来的增长模式。在这场致富的比赛中,东部沿海地区较之中西部地区率先胜出。很多人认为,这一增长模式是中央给予政策支持的结果,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深圳的崛起。应该说,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另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崛起是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效应所致。中国对外开放所产生的国际贸易效应必定会使得人口、产业和资本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大规模集聚,从而造成以城市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和以乡村为主体的中西部地区的相对贫困。特别是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没有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区位优势,所以经济发展只能是本地化的。三大沿海都市圈的崛起,首先是中国体制变革的推动,资本
12、和劳动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其次,三大都市圈具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区位优势。比如,由运输成本导致的市场分割,中西部和东部实际上不在同一个市场中,中西部具有较强的本地化特征,而东部沿海市场则是国际化的;最后,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导致城市的规模集聚。如上所述,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一个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又表现为“三重二元”的格局,即城乡二元、以与国际经济接轨程度来区分的外(向型)内(向型)二元以及以竞争力的大小有无来区分的活(经济)死(经济)二元。它是当前“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特有景观。“三重二元”经济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与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分布得参差错落,极不均衡。在沿海发达地区,活经济、外向型经济的比重
13、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每一对二元经济之间的矛盾与差距较小,克服矛盾与差距的办法较多。而在中西部,则恰好相反。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所有重大现象与重大问题,几乎无一不是由“三重二元”经济的内在矛盾与差距引起的。例如,由于活经济的增长放慢,其容纳新增就业的能力降低,便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民工潮问题,阻滞了农民依据市场需要创造出来的以大规模跨区域迁移“打工”方式,解决“以工补农”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与东西部差距的有效途径。在“三重二元”结构中,农民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至少需要50%的城市化水平,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化刚刚30%多一点,这意味着,未来20年城市人口至少要达到
14、七八亿,这样,农村至少需要向城市转移4亿多人。这部分庞大人口的就业压力,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大问题。理论上说,在产业梯度分工的前提下,三大都市圈通过参与国际大循环获取外部资源与市场,不仅有助于形成“中心外围”的增长结构,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经济问题,从而为最终解决农民问题提供条件,并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充足的内需。事实上,在中国也只有三大都市圈才存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利条件:首先,三大都市圈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制造中心,其在全国经济的权重越来越大。两个三角洲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主要制
15、造业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在大都市圈发展制造业的作用是:增加一个制造业的就业,就相应增加三个服务业的就业。所以,未来对新增人口的就业,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消化解决。据测算,在4亿转移出去的农民中,至少有1.5亿2亿是要成为两个都市圈的居民的。其次,三大都市圈是中国创新和变革力量的积聚地。加入世贸组织所需要的变革和创新资源几乎都在这儿。再次,三大都市圈有着相对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比较透明的法治环境。所以,打通二元格局和实现未来几亿农民就业,有赖于三个都市圈的发展。教学设计(二)作者,王中波,山东利津一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以及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2理解城
16、市服务范围的含义。3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4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5理解某一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并了解嵌套理论。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章、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和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2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他同学演示并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教学过程
17、(1课时)(1)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那么城市有没有大小之分?城市大小通过什么来划分?请同学们看东营市和济南市概况(多媒体演示)。哪个城市大?划分指标是什么?(2)在购买以下物品时,你会到利津还是东营的商店?纸、米、笔等日常用品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高档服装、数码产品学生回答:(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直接提出这两个问题,自然过渡到本节的正题。过渡:城市是有大小之分的,不同等级的城市主要用人口规模来划分。不同的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的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板书: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规模的划分2我国城市等级的
18、划分学生活动:现在我们生活在利津,利津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从衣食、医疗、教育、商业等方面进行讨论)比如想吃肯德基、去医院看病、上大学、开大型的饭店,在利津有没有这些服务?你会为了买一瓶酱油到东营去吗?学生回答:(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浅显易懂,学生也感兴趣。活动:教材第25页活动,思考下列问题。教师提问: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以下服务时会选择哪个地方?(1)购买纸、米、笔等日常用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上高中等。(3)购买时装、数码产品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大型的博物馆等。学生总结:
19、采用对比的方法,总结“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并列表比较。城市等级服务范围职能种类服务级别高级城市低级城市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可能。板书:3城市的服务范围(1)概念(2)服务范围内容过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小城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那么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有哪些?案例分析:利用教材上的案例“上海市城市等级的变化”。学生分析上海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发展等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0、(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城市,使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有广阔、平坦的土地。充分发挥图的作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板书:(3)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条件。案例分析:以利津县为例,10多年来,利津中心城区面积增长了5倍,城市人口也在成倍地增长,新建设了两个2000多人的居民区。利津发展在加快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利津的地理位置、交通发展、资源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再请同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言之有理就正确。过渡: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
21、分与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板书: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概念2嵌套理论(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现正六边形。(2)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形成的六边形的大小和面积不同,它们之间相互嵌套。(3)同一级别的六边形之间相互排斥。案例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2.12,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三个)2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城镇的级别越
22、高,数目越少)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学生讨论,只要合理即可)过渡:从图2.12中还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阅读: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阅读材料,理解嵌套理论的形成。教师提问:1嵌套理论有什么意义?2嵌套理论有哪些现实的应用?学生回答: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