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总结(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1”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总结(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31”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总结-第 5 页“231”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总结在我校全面开展“231”教学模式改革之际,正值赶上全区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的申报。在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从课题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现将本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找准问题,改进课改方向“ 231 ”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能让孩子通过课前的预习,在课堂堂中敢于站在讲台前,大胆的交流自己的看法,展
2、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学讲稿中我们往往是给学生许多的“拐棍”,如:将每一课的重点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利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如何叙述。也正是这诸多的“拐棍”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大胆地展示自己。就连学困生也能借助学讲稿的帮助,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然而,在收获喜悦之余,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不足。在经过区、市、县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满满两页的学讲稿并没有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这并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第二,学讲稿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得太死,课堂中缺少生成的东西,一节鲜活的课堂,必然是一节生成的课堂。第三,数学课堂中缺少了探究的味道,语文课
3、堂缺少了语言文字的味道。专家们提出的不足,为我们课题组指出了改进的方向:首先,要给学讲稿“瘦身”;其次要结合学科的本质,开拓学生的思维,设计出有学科特色的学讲稿。二、不断实践,确定瘦身方案如何给学讲稿“瘦身”?这让我们很是困惑,最初只是将原来学讲稿进行精减,去除填空,大线条的进行设计。但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设计的用意,课堂的汇报也是不尽人意,学困生又成了课堂中的观看者。看样子“瘦身”并不是简单的删减,是要教师清楚的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从学科的本质入手。课题组的领导及时调整方案,将学讲稿的“瘦身”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学习蔡林森的先学后教中的理念。在数
4、学思想中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第二步,学讲稿的设计不再是就知识设计知识,而是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或新知的切入点,重在对新知的探究过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思维的训练。第三步,明确课前预习什么,课堂中学习什么。有了具体的方案,课题组成员从语数英各学科的本质入手,在反复的实践中,成功的为学讲稿进行了“瘦身”。数学学科重在从思维的训练和动手操作入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学讲稿中新知分解一环节,利用电子图,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学生在不同的圈法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英语学科充分利用微课的作用,帮助学生预习新知并大胆的尝试教材资源的整合,将一年级起的教材于三年级起的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增加了课堂的
5、厚度。语文学科,学讲稿的的设计注重了字词的预习,阅读的积累,课堂中注重了资源的整合,增加了阅读量,强化了习作的训练。三、研究成果初见成效 一学期来,在课题组成员的引领与示范下,全校教师参与了给学讲稿“瘦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也收获了可喜的成果。马德虎老师利用“231”教学模式,讲授的最大公因数一课,获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部级一等奖;在吴忠市课改观摩中, 殷莉老师利用这一模式讲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受到现场老师的一致好评;马娟、马瑞雪、丁瑞芳、朱譞沛等多名教师参与了巴润别立学校的送课活动,积极带动了周边学校共同学习这一高效的课堂模式;在我校借班上课的外校教师一致认为我校的学生思维活跃,语
6、言表达能力好;这一模式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新教师能够迅速的成长起来。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经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1、部分学生对预习不够重视,缺乏思考,应付差事完成。导致课堂中认真完成学讲稿的孩子,争着抢着展示,不重视的孩子就是上台也是三言两语。2、教师们在设计学讲稿是,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知道学讲稿要瘦身,但是学讲稿应该预习什么,从哪入手仍然会有些困难。3、现在虽然学讲稿注重了思维的训练,可是在课堂教学上,部分教师仍不能与学讲稿很好的结合,正所谓穿着新鞋,走的是老路。针对以上的问题,下阶段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孩子
7、们在预习的前提下,组内互说互助,带动不会预习的孩子共同学习。从而整体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和有效性。2、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对于教材的深度挖掘,能够从学科的本质出发,找准设计学讲稿的切入点。3、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课前要预习什么,课堂要讲什么?本着学生能自主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引导点拨。让预习和课堂有机的结合。4. 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创新,在课前预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打造有特色的名师课堂。这一阶段的研究一路上可谓有点滴成功的喜悦,有研究无果的痛苦,有组织困难的灰心,有任务过重的压力。然而,这一切都是我们成长的财富,相信下一阶段我们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