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5261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粤教版-第 5 页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 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2. 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3. 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及分层设色地形图二、预习要点1.等高线的判读2.知道山地等高线有哪几种形态。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并且知道地形图上的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三、达标练习1.读等高线地形图,A山位于B山的()A南方 B北方 C东北 D西南 2.图中等高线X的数

2、值最有可能是()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3. 在如图中,能够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地点是()A B C D 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CDE三地的地形名称:C是 D是 E是 (2)图中山顶A与 B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3)图中B地位于C地 方向。探究案一、要点回顾二、思考问题1. 什么是等高线?2. 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知道图上各种地形的含义与特点。知道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四、扩展交流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3、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如图,读“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在图中找到的地形部位是()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3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 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 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 4. 在某地形图上,等高线为封闭线,且数值外大内小,这地形是()A山顶 B盆地 C山谷 D鞍部 5. 读某地等高线(米)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可能有河流经过 B处为鞍部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 D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6. 如图为某旅游景区的局部等高线(米)图,图中有两处瀑布(一般发

4、育在陡崖处),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应是()A甲 B乙 C丙 D丁 7. 关于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 479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G是陡崖,A是鞍部 DC、D和E、F都是山谷 8. 读图回答:(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abc,则甲处地形为_,乙处地形为_,(2)若该图为等温线图,且abc,则甲、乙两地均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半球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此时为_季节(冬季、夏季)若甲、乙两地均为陆地,则海拔较高的是_。 参考答案预习案1.B 2.B 3.B4.(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

5、凸出为山脊;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山顶A的海拔是674.1米,B处的海拔是200米,两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674.1米-200米=474.1米(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B地位于C地东南方向故答案为:(1)鞍部;山脊;山谷;(2)474.1;(3)东南探究案1.B 2.D 3.C 4.B 5.A 6.D 7.C8.:(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abc,则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在等温线图中abc,也就是说气温向南逐渐降低,所以判定为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此时为夏季;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气温低,故若甲、乙两地均为陆地,则海拔较高的是甲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谷;山脊;(2)南;夏;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