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56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 55 页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美术史课程复 习 资 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授课教师姓名:肖宇窗前 言一、 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 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
2、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
3、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名词概念: 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
4、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2.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 3.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的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 美术有哪些种类?因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审美追求的不同,世界美术分为东西两大体系。东方传统美术以中国为代表,重传神写意、崇尚主观意象的表现;西方传统美术重模拟,崇尚客观物象的再现。所以,我们这门课将以比照的方法来学习。按“形”来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按制作方法分:绘
5、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和篆刻)。按作用功能分:纯美术和实用美术。上篇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一、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彩陶艺术中国彩陶文化发源地:1、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和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什么是彩陶?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后,于
6、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半坡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作品之中。“人面鱼纹盆”出土于西安半坡,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
7、画杰作和典型器物。二、 雕塑与绘画雕塑;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装饰性绘画、岩画、地画。原始雕像的特征:多为裸体,形体夸张,突出女性特征及生殖部分,而面部和四肢都被异常简化。小结:原始社会处于人类的蒙昧、野蛮状态,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谋生为中心的物质创造居于首位,同时也闪现出渴望征服自然以获得生命自由的审美精神。因此,作为中国原始审美文化的物质产品,无论是工具系统,还是器物系统,都表现出实用与美观同一不分的基本状态。这一时期的审美设计范型是石器的形制、装饰以及陶器的造型、纹饰。该时期的审美设计,从总体上表现出“质朴的生命之流艰难地躁动”的特征。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1、 概述殷虚甲骨文这
8、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时代”。 2、 灿烂的青铜工艺(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指红铜与锡的合金。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美术创造,此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铜作品,其造型与纹饰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青铜器种类主要有礼器(生活用器,体现尊卑)、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四大类。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
9、哪些?商代主要有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风鸟纹等西周主要有夔纹、鸟纹、等春秋主要有蟠魑纹(繁缛)战国出现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占等图案。饕餮纹: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九个儿子。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
10、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这种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21.0公分,现藏于美国西雅图图书馆。西周时代,其神秘色彩逐渐减退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铜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二里头爵”(夏朝)青铜艺术的分期:青铜器育成期、青铜器鼎盛期、青铜器转变期、青铜器更新期青铜器的形制特点:(夏朝)器形小,器壁薄。(商朝)器形大,稳定厚重(周朝)铭文盛行(春秋战国)饰纹世俗化3、 建筑(溯源;宫殿建筑之滥觞)4、 绘画与雕塑(绘画;雕塑)小结: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有野蛮步入文明的时期。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巫史文化,
11、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原始文化的痕迹,同时已具有了“遵礼”、“敬祖”的文明化特征。其物化形态的范型(主要美术遗存)是青铜器,它象征着奴隶主专制的宗教等级制。青铜器的形制沉重,纹饰构象狞厉可怖,内含着某种神秘而威严的力量,表现出中华文化黎明期审美设计的特征:神秘的崇高。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一、 概述总体把握秦汉时代美术发展概貌二、 绘画盛势汉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形式中?汉代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衙署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和兼有绘画雕刻两种特点的画像石与画像砖等。墓室绘画发达的原因;墓室绘画的题材缣帛画战国帛画的用途、内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战国帛画主要指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
12、内 容:,1龙凤人物图3122.5CM 、(内容:细腰长裙的贵族妇女;凤鸟翅膀伸展、引颈似飞;神龙张举双足、体态腾飞。)2人物驭龙图37.528CM 、(贵族男子戴冠、长袍、佩长剑、侧身持缰;长龙似舟、飞向天国)用 途:葬仪中的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龙凤的指引下,灵魂不朽,升归天国。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西汉帛画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绘”字是“丝”字偏旁,指的就是用颜料在丝上设色的意思)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全长约2米,画面构图分天上神境(太阳金鸟
13、与月亮蟾蜍、坐着说话的仙人、飞龙)、人间生活(墓主人和侍从)和地下生物(大力士撑着大地、人头鸟、鳌鱼)3个部分,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此画把写实(人间)和幻想(天界、地界)都融合在一起了。在艺术处理上有这样几个特点:构图上以穿壁的蛟龙,将天上与人间、地下部分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浪漫热烈的整体;将墓主人的形象置于旌幡的中心和醒目位置,通过侍从的衬托,显示其高贵身份;墓主人呈全侧面表现,突出形象描绘,其形貌服饰刻画的惟妙惟肖;画中神禽异兽,姿态矫健生动,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画面勾线挺拔,线条粗细变化中富有流畅韵致;设色庄重典雅,以暖色为基调的丰富色相运用使其产生诡异、华丽、热烈的效果。三、 画像石
14、、画像砖艺术什么是画像石、画像砖?分布在哪些地区?画像石与画像砖是秦汉时期遗存丰富的美术史资料。艺术家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上面雕绘精美图像,作品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阙的建筑石材;画像砖是用于墓室建筑的砖刻绘画,是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地区。画像砖以河南、四川出土最多、其艺术造诣最高的当属四川地区。画像石与画像砖的兴盛期是东汉时期。画像石(砖)的分布;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画像善于抓住历史故
15、事矛盾冲突的高潮,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以表现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处理的非常出色,以夸张的戏剧性动作,在构图的均衡平稳中表现出动感和力度。画像具有工整、严谨、朴素、古拙的写实特色。泼辣豪放的南阳画像石艺术;清新明朗的四川画像砖艺术四川画像砖的艺术特征有哪些?四川画像砖多表现伏羲、女娲、日月神、西王母的美好神话内容和描绘车马出行、宴乐观舞、门阙仪卫等现实生活题材,特别是有反映汉代封建庄园经济的农副业生产活动和集贸活动画面。四川画像砖风格清新、乡土气息浓郁,以剪影式的图象、夸张的造型、大的块面和简练的线条,使画面物象充满了运动感和神韵,并体现出雄健扑拙、生动流畅和博大浑穆的时代特征。四、 壁画
16、宏丽的廷殿壁画;纷繁的墓室壁画汉代墓室壁画有哪些重要遗存?汉代墓室壁画重要遗存主要有洛阳卜千秋西汉墓壁画、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辽宁金县营城子东汉墓壁画、河北望都1号墓东汉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可见汉代的疆域非常辽阔)等。五、 器物上的装饰绘画铜壁上的画卷;瑰丽的漆器装饰画六、 秦汉的绘画艺术特征七、 雕塑秦汉雕塑的作用与成就是什么?秦汉雕塑艺术是统治者用来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在陶塑、石雕、木雕、青铜铸像及工艺装饰雕塑等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表现出深沉雄大的气魄,成为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深沉雄大的大型纪念兴石雕:霍去病墓前石雕;西
17、汉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内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霍去病墓石刻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组雕,现存陕西兴平县道常村。汉武帝为纪念多次率兵反击匈奴侵扰,立下赫赫战功但不幸病逝的青年将领霍去病而建,并在墓冢周围放置各种石刻动物,以烘托霍去病战斗生涯的艰苦和其战斗功勋的卓著。霍去病墓石刻共有14件,全部用花岗石雕成。其艺术特征是;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技法融会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倒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不作过多雕镂,使得作品具有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作。马踏匈奴雕像的艺术特征是什么?马踏匈奴置于霍去病墓冢前面,是群雕中的主体和代表作品。雕像高1.68米,以一匹
18、气宇宣扬、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汉代大将军;以战马将侵略者踏翻在地的情节来歌颂霍去病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勇敢;以仰面倒在马下手持弓箭的敌人形象表现失败者的垂死挣扎。马踏匈奴的造型,轮廓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落的处理,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雅拙、凝重雄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也是西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作品。寓美于朴的陶俑秦陵兵马俑、击鼓说唱书;秦始皇陪葬陶塑兵马俑的布局、功能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秦兵马俑19741976年发现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西杨村。先后发掘3座埋葬大型兵马俑的丛葬坑,其中1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2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
19、3号坑是军事指挥部。其中1号坑埋葬的与真人真马等高的陶塑兵马俑达6000余件。秦兵马俑是秦代近卫军的写照,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历史功业的纪念。秦俑的艺术特点是:手法写实,造型严谨,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在布局上利用直立静止体的重复,组合关系的多样统一和空前的数量,形成了雕塑群巨大的体量和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雄强气势。什么是俑?汉俑的雕塑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题材多是被役使的卫士、奴仆和乐舞伎的偶人或现实生活中的畜兽等。佣最早是替代奴隶殉葬的摹拟品,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与隋唐盛行,宋代因流行纸冥器而渐衰。汉俑的雕塑特点是:长于动态刻画,造
20、型适度夸张,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概括,极富生活情趣,表现出稚拙、憨厚、浑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主要有陶塑陪葬兵马俑、侍女俑、乐舞杂技俑、击鼓说唱俑等。多姿多彩的铜雕:长信宫灯、铜奔马汉代重要青铜雕塑与工艺雕塑作品有哪些?汉代青铜雕塑与工艺雕塑代表作品分别是马踏飞燕(马在汉代象征了军力的强大,又如“马踏匈奴”)和长信宫灯。小结:秦汉两代,中国封建社会如日东升。大一统的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秦皇霸业气象不可一世。西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国势强盛,文化发达。在此氛围中,显示王权威严,炫耀帝王功业,成为审美设计的主潮。秦汉都城、宫室、陵墓等建筑以及旌幡等工艺的审美设计,都呈现
21、出炫耀大统一帝国文化的恢弘气势,形成具有华夏民族传统特色的审美设计第一高峰。复习:比较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石刻(霍去病墓前石刻)艺术的异同。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汉雕塑艺术是统治者用来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表现出深沉雄大的气魄。秦陵兵马俑在艺术手法上是写实手法,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手法。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与秦陵兵马俑不同的有两个方面:1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
22、技俑,侍仆俑等。2艺术处理手法上,汉代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前石雕依石造型,以神取胜,富于整体感和力度感,饱含生命力,石西汉雕塑划时代的作品,也是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这种 “写意”的创作方式逐渐成为中国造型艺术的主流。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而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
23、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写实手法为主流。秦兵马俑雕塑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如秦俑的发型,有螺旋纹式、波浪式等。发辫有三股、六股,盘曲扭结,走向清楚,丝丝头发,清晰可见,陶俑的发舍有单环髻、双环髻、三环髻、四环髻等等,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束发络髻的各种式样。发髻的带头,有呈扇面形,有为折波形,有的则表现飘摆翻卷。陶俑的服饰衣纹随体曲折,刻画得维妙维肖。甲俑铠甲的甲钉疏密有致,也刻划得丝毫不差。陶俑腰间所系革带和带钩,腿部扎的行縢,以及靴、履等细部,与实际对比具有极高的相 似性。连跪射俑右脚鞋底两端密中间稀的排列,也是基于人脚着地后部位摩擦
24、轻重不同的考虑。像手指上的骨节和指甲等也刻画得十分逼真。就连陶马口中的牙齿这一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也是颇具匠心,塑出六颗牙齿,以表示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把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同样。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也有个性,比如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挣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陶俑
25、 制作都很写实,精确地刻画出了武士的不同身份,年龄,个性与心理活动。兵马俑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数量众多,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秦国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塑的先河。概括说,即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形象逼真。形象逼真,是指兵马俑的塑造追求毕肖的写实作风,严格地模拟实体,力求与实体相似。不管是兵马俑的形体、装束,还是军阵编列、车的形制、结构等等,都一丝不苟地忠实于现实生活。古代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鬼神在冥 间的生活和在人间一样,要把地上的王国搬入地下。所以,追求毕肖便成为塑造俑像的指导思想,也是造型艺术表现上十分普遍的规律。秦俑的面型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26、。多种多样的发髻、发辫,反映了作者在统一中力求变化,使俑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姿。另外,秦俑造型,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的气融为一体。例如,那立如铁塔似的武士俑,往往表现性格粗旷,气度勇猛;清秀型身材的俑,则显得文雅、聪明、伶俐;身材魁梧的军吏俑,表情肃穆、威严、刚毅、自信,好像胜券在握。这些都显示了神藏于形,“形具而神生”的艺术规 律。秦俑群塑大面积地展示了秦人的形象,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所显示的人体的形象美。而在其相比之下,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价值体现在:其一,借伏虎赞美英雄,这较之于秦兵马俑直接以马或立像雕塑表现更富于诗性的想象,这是中国纪念碑的“借喻法”。其二,以原石、原形为体,开
27、创了望石生意、因材雕琢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的哲学根基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方面尊重自然、时间对石头的“炼就”,另一方面融入人的创造。这与秦兵马俑相比,更显汉代重“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秦兵马俑以物真实为依据而打造、磨练石头,使之合乎事理,并通过对生理的刻划来表达形体的量和力。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直接借助原石的方式,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自然的力量,这对建于室外的纪念碑雕塑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艺术表达。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一是“相原石”,先审视石材形状大体近似何物;二是“合他我”,这是对象与作者的契合;三是“一形神”,在整体把握的大略雕刻中从石里剥出体、面、线,使材料、物象、作者融三为一。第四
28、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汉朝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代。北方有曹操、曹丕建立的魏国,四川有刘备的蜀国,南方有孙权的吴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国时代。三国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前后五十年左右,司马炎又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后来因为被北方几个少数民族联合进攻而灭亡了。但是,晋朝残余的力量迁到南方,定都金陵(南京),在历史上称为东晋。东晋时期,北方被许多外来的少数民族占据(十六国到北朝),汉族的文化大都被破坏。许多原来住在北方的汉人,避难到南方。他们保有传统的文化,重视教育,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从东晋开始,汉人在南方建立了宋、
29、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文化的形式和北方有了很大的差距。一、 人物画的新发展时代新风的开拓者 曹不兴、卫协;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画家陆探微,刘宋时期杰出画家,创造了“秀骨清像”的绘画形象。张僧繇,萧梁时期代表画家,造型为“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曹仲达,北齐画家,创造了“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的形象与风格。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在表现当时题材的人物画和贵族生活的风俗画上有很大的成就。人物品藻与传神写照 顾恺之和南朝人物画,顾恺之绘画理论“迁想妙得”,代表作洛神赋、女史箴、烈女图。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与代表作品顾恺之(约346407)是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江
30、苏)人。出身高门贵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善画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顾恺之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认为人物形体的美丑对于绘画不是最重要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顾恺之绘画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悠缓自然,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境地。顾恺之善用睿智的眼光来审查题材和人物性格,在绘画中加以提炼,故其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其代表作品(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南朝人物画陆探微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张僧繇;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墓室砖画的内容与表现特点“七贤”:魏晋时期的文人,即,阮籍、嵇康、王戎、山涛
31、、向秀、刘伶、阮咸。这七个人,都会写诗、弹琴、唱歌,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都喜欢大自然,喜欢在山水清幽的竹林里游玩。他们也喜欢喝酒,喝醉了酒,大声唱歌,或脱去了衣服,赤身裸体,手舞足蹈。他们大都读过很多书,有艺术的天分,但是,不喜欢做官,不喜欢和虚伪的人来往。提倡玄学清议,隐逸山林,消极对世。“荣启期”:春秋时代的一个隐士,也和竹林七贤一样崇尚自然。此砖画在南京的一座墓中发现的。南京是当时东晋的首都。此画不是依靠很多的情节与动作来表现人物故事和生活好尚,而是以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为主要特征。画中刻画了七贤的相貌,塑造了每个人的性格与个性,表现出人物不同的爱好和典型神情,简
32、练的笔墨中突出了传神的情趣。壁画具有南朝人物画所特有的清瘦秀丽,修长苗条的秀骨清像风格;表现手法写实,人物动态生动,线条流利准确而富有变化,反映出南朝绘画的审美特征与不断深化的造型水平。绘画理论著作画品标程千古的“六法论”。谢赫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画品的作者是南齐(479502)前后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画品是古代最早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的内容有: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阐述了绘画批评的标准即“六法”;同时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分品第高下。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功能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明
33、确地论述出绘画创作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的主张。“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北朝绘画三、山水画的兴起顾恺之与山水画;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宗炳画山水序“畅神说”,王微叙画;山水画兴起的原因四、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佛教与佛教艺术溯源;佛教艺术的东渐与兴盛;早期佛教壁画的内容和美学特征;北朝石窟寺壁画的主要表现题材北朝石窟寺壁画以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最为著名。壁画中盛行本生、本缘故事画。本生指释迦前生姻缘故事,常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如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尸毗
34、王本生、鹿王本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石窟寺艺术及其代表石窟寺石窟寺艺术是我国佛教寺院的一种艺术形式,用于礼佛和修炼的地方,始于公元4世纪(汉末),盛于58世纪(南北朝五代),此后逐渐衰落。石窟寺多依山开凿,窟前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石窟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石窟寺佛教壁画和佛教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寺的代表洞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我国四大佛教石窟)。1 甘肃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前秦(北朝)建元二年(366)开始建窟,此后洞窟的开凿与寺院德望兴建逐渐兴盛,形成历北凉、
35、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1个朝代不断修造而成的莫高窟。莫高窟至今存有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4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石窟寺。2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的麦积山上,开凿于十六国晚期,隋、唐至明、清续有修凿,现存洞窟194个,各种造像7000余尊。佛教造型清新秀丽,明显有别于云冈、龙门的庞大造像。早期佛教雕塑,第一阶段以北魏云岗石窟造像为代表; 3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之西的武州山,开凿于北魏时期。主要雕像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
36、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雕像雄伟粗壮,面型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第二阶段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伊水两岸。主要有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石窟寺洞等。雕像面相清秀、褒衣博带、神采飘逸,于印度、西域以及以往北方造像风格已是大相径庭。它标志着外来佛教艺术已与民族传统艺术相融会,汉民族化方向初步确立。第三阶段以北齐石刻为代表;佛教建筑南朝陵墓雕刻辟邪的作用与雕刻特点南朝陵墓前石兽一般称辟邪。它形如狮子而有翼,有角或无角,是根据传说而创造出来的,取其驱邪求福或升仙的含义。在细分,双角为辟邪,独角为天禄。其艺术特点是:形体硕大,气
37、度恢宏,形象夸张。其雕刻特点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身体颀长,腰部弯曲,昂首阔步,体态形成有力的曲线。它们身上刻有双翼,但却无轻灵之感,而是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以突出轩昂气势,借此表现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小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之一。然而,在这个动荡混乱、充满沉郁悲凉之气的浮尘乱世,却出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走向的繁荣局面。该时期的寺庙、园林建筑以及服饰制作、青瓷工艺等方面的审美设计,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追求清高脱俗的名士生活方式,树起了后世文人雅士生活发生审美观的标准和规范。该时期的审美设计兼容各种风格,佛寺建筑的华美富丽,中亚风格的金银器的精美灿烂,与女式常服的轻盈飘逸,园林的自然天
38、趣,青瓷设色的清玄幽雅,相映生辉,构成多姿多彩的魏晋风光。复习:顾恺之其人与其艺术成就,并赏析其代表作品洛神赋图顾恺之(公元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晋的大名士谢
39、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与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 画迹有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名作,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
40、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水墨着色,纵27厘米、横572厘米。曹植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
41、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上身穿红色长衣,坐在洛水边上的曹植,身后有三名侍者手持宫扇,二名侍者手捧诗书。曹植面对日益思念的洛神,流露出非常爱慕的神情。洛神“奇服旷世,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他们好似在互相交谈。第五章 隋唐美术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二、 人物画唐代人物画的主要题材与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唐代人物画的主要题材有宫廷、皇室、官宦、历史事
42、件、贵族生活、宗教、侍女等。唐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等初唐画坛上的两大画风阎立本 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1 阎立本(?673)艺术成就: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而加以发展。他的作品里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古雅沉着的设色,动态较为拘谨的造型和神情的细致刻画,都显示出他的人物画较之前朝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画圣”吴道子2 吴道子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1) 佛像作品量大质高,富于想象。(300多壁壁画;出色的地狱变相,创造出不同的情景和
43、气氛)(2) 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举之势,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之为“吴带当风”。(3) 他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美术史中谓之“吴装”。(4) 他以墨线的肥瘦抑扬,表现出物象的运动感与量感,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塑造,在线条的运用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以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为表现特征,对白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风腴华贵制美-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3 张萱善画侍女人物。他有文学修养,绘画巧于构思。画侍女喜以朱色晕染耳根;贵族生活场景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他画人物,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唐代侍女画的典型风貌,对后世影响极大。代表作品:虢
44、国夫人游春图4 周昉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家,有“画侍女,为古今冠绝”的美誉。画家笔下的女性不同于初唐张萱画中的欢快愉悦,而表现出一种仿佛沉湎于百无聊赖的情绪中,心态茫然若失,动作缓慢,虽然衣着华丽,花团锦簇,可透出的是人物内心的寂寞与空虚。他的绘画在驾驭时代与生活的深度上,具有卓越的饿艺术才能。他笔下的侍女画,用笔秀润匀细、衣纹劲简、设色明丽、人物造型体态丰厚。代表作品:挥扇侍女图(秋风纨扇,情景交融)魏晋遗风-孙位及其 高逸图三、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展子虔及其游春图:展子虔(约550-617),北周末隋初杰出画家。渤海(今河北河间县)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
45、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事、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史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 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中晚唐山水画的水墨运动与画家隋唐山水画的表现风格与代表画家隋唐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情节背景
46、中独立出来,而且形成风格迥异的不同流派。1、 隋代展子虔以游春图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继承和发展了展子虔的山水艺术,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风格(烟霞缥缈、荒远幽玄;皇家特定的审美口味与青绿金碧画风的完美结合)。2、 出现了王维(701761)对水墨皴染的追求,采用破墨的技法,以诗入画,发展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对山水画的变革作出了贡献。3、 吴道子画山水画笔迹豪放,凭记忆一日之间绘嘉陵江300里景色,被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唐玄宗:“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4、 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道出艺术家对山水画创作的理解与追求。四、中
47、晚唐花鸟画的兴起(一)概述花鸟画溯源;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中晚唐时期知名的花鸟画家;唐代的画马名家及风俗画家,画马名家韩干牧马图,风俗画家韩愰五牛图(二) 唐代花鸟畜兽画的代表画家唐代花鸟画分科独立,出现了专门画花鸟的画家,其中以画鹤的薛嵇、善画孔雀的边鸾以及晚唐的刁光胤最为出色。唐代鞍马绘画已由古代体现尚武精神而变为玩赏对象和地位财富的象征。代表画家有画马名家曹霸与韩干。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所绘马匹形体肥硕,态度安详,比例准确,创造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代表作品:牧马图韩滉将绘画题材的选择从宫廷贵族扩大到农村田野。他笔下的牛能曲尽其妙,表现出牛的各种情态以及村童牧放的生动情趣。代表作品:五牛图五、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盛世之光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与彩塑的特点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出现了大量的经变(佛经变像图象化)画,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