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后感10篇(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行合一》读后感10篇(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行合一读后感10篇-第 10 页知行合一读后感10篇篇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2、。”的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干部须在苦中成
3、,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
4、、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篇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前半部分通过描述王阳明一生经历,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心中的王阳明其人和他的 “心学”理论。依度阴山之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们找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并遵从良知去做,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最终成为圣人。书的后半部分,是度阴山对王阳明“心学”的总结归纳,分别论述了心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可把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做一些对比。从对待物的态度来看。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阳明说,物我合一,
5、心外无物。看起来,王阳明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但是物我合一,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王阳明的心学是把良知,即意识,放在了中心位置上,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道理都在人的心中,物是其次,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必向外寻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将中心放在了客观事物之上,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不过对物有一定的反作用;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认识和行为应当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良知和行为应当统一。两种理论都主张实践出真知,唯物主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说,格物致知需到事上练,光知不练就成了陆九渊的枯禅。两种理论有很多交差,也有很多不同
6、。而关键的不同在于,它们立足点不一样。再从两者的作用来看。唯物主义更能揭示事物的本来规律,以安全工作为例。唯物主义可以告诉我们,春节快到了,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定会增多,因为人流物流在这段时间会急剧增加,人们着急放假的心态会分散人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精力,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唯物主义还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应对这样的情况,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加强监管(实践),还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措施。唯物主义说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方法论。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则是提醒人们,要去做,和要去做什么?还是以安全工作为例。王阳明说,当我们知道春节期间事故会增加的时候,我们的良心
7、告诉我们,要采取措施避免伤亡流血,保护群众的安全,如果我们觉得事不关己、觉得采取措施麻烦,这就是不正确的意念,要想办法去除并且动员自己换位思考深恶痛绝,而我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应该加强监管,良心和智慧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良知。知道良知怎么要求的之后,我们只需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行了。王阳明强调的是,要端正态度,要做。在我看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是教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没有这个基础,不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谈不上去做,去行。而王阳明的说法,虽有偏颇(比如他认为良知是天生的就很值得辩驳),但在规范人的行为上却很有借鉴意义。他让人去体会良知,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就叫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8、”,这个统一思想的过程,就是建立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做。现在看来,想做成一件事情,统一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好比,我们常说的“做一名合格党员,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中国梦”的概念就必不可少。习近平也说,“欲事立,须是心立。”就是这个理。因此,王阳明心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会全心全力去做事,才能执行合一、求真务实”。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定位便在于此吧。篇三心学的巨大吸引力应该是来源于王阳明的军事成就支撑,就如同儒家的魅力肯定不是思想本身的魅力,而是孔子自身的经历为其背书。有句话说,你失败的时候,说什么都
9、是错的,你成功了,放个屁都是金玉良言。看完全书,确实没看出心学的理论有多么石破天惊,倒是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很有现实参考性。我心光明,这句话是他的弟子问他对于战争和杀戮的看法。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做什么不要去理外面的标准,follow your heart。更文艺一点的说法是,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过完一生。完全不用理这个标准的对错。王阳明每次的行动,都是以这个为标准,但有点吊诡的是,标准本应该是明确的,这句话就不是我觉得是光明的,就是光明的。知行合一,读完这本书,看到他的我心光明我更加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你去理会他的我心光明思想是没有用处的,去体会他的致良知也是无意义的,关键是
10、你将他的思想与他的行动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去理解。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他的思想或者说看法,即是,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遵从内心想法去行事;如果不能方方面面兼顾,那就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我心光明的一个用处就是在战争中,兵不厌诈。不去在意过程和细节,只要认为哪一个目的是对的,那么手段是不被考虑的,读到这里觉得好真实,我就不相信很多人可以站着挣钱、可以友善的完成原始积累。“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具体怎么做呢”,以前我们每次总是以这句话来搪塞任务。我觉得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厉害。不仅知道大道理,还知道具体怎么操作,能不拘细节,搞好封装。所有的愤世嫉俗者,曾经都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只
11、是在遭受现实挫折后,不能接受,转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一种选择,另一个选择就是,当发现现实之所以叫现实,理想不可能与现实等同的时候,抓大放小,按照自己的标准,抓住主要的做好,而对次要的放任,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王阳明每一次都没有巨细无遗的制定目标,而是定了一个大方向和一个核心目标,完成它们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无谓浪费精力!一本传记是许多人的一次舞台表演。有一个观点是:屁股决定脑袋。在什么地方的人,思考的出发点一定是基于他的位置和利益的。多少人在一起对付完共同敌人之后,同室操戈,不是因为有仇,只是时间变了,双方的角色变 了。想起了一句电影里面的台词我跟你没有仇,害你只是我要完成我自己的目的而
12、已。突然觉得人心之间的斗争真可怕!一个系统里面,每个人都有作用,但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抓不住关键人物,就会被表象拖着走。记得书中一个细节就是,王阳明被阻隔回京,大家都在怪罪太监,却忘了,如果皇上真要让一个人回去,太监是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来阻挠的。以前看一篇文章说,太监的高福利是有对负的外部性进行补偿的成分,因为大部分的所谓对下面忠诚的陷害,都是皇帝给太监弄的锅让他们背,而皇帝对效忠皇帝的忠诚的陷害,看似不合情理的表现下,其实就是,大家的目的不一致。只要目的不一致,挡路的,都要清除。这是皇帝的逻辑,也是大家的逻辑!这本书是在欧阳老师实验室借的,看到腰封上面说,习总书记多次推荐,我宁愿这
13、是随便吹的,一来这本书的水平,真的就这样了;二来如果习大大真的力荐这本书的话,我觉得公务员真可怕,不能好好地做朋友了。篇四王守仁,自号阳明子,所以世人亦称阳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阳明。 王阳明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家。一生主要成就是平定赣南匪患,平定宁王朱稹濠谋反,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因军功被封新建伯后改为新建侯,死后从祀孔子庙,真正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真不朽的圣人。当年明月称他为“大明王朝第一牛人”。 本书记叙了王阳明的生平,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在人物经历上笔墨较为客观,属于传统的记传类,在故事描写上文字较为生动,但比较明朝一哥王阳明还是在故事
14、性上差了一些,本书也浅谈了心学。 简而言之王阳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天赋高之外,就是心学的实际运用。援引书中一句话“心学本身是教人要有强大自信的一门学问。” 王阳明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动,所以遇事从不慌乱,在纷杂的外界条件之下,才能准切的判断事务的要害,一击即中。所以才有赣南剿匪的神速,才有平定宁王谋反的从容。 书中写到王阳明平定谋反时,在捷报送来之时正在和学生教课,听到大婕之后还能继续平淡的讲课,真正做到了不喜形于色。这就是内心强大的镇定。内心强大,相信自己,所以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 王阳明也提到了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知道就去做,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则就是不知
15、道。也谈到做事情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啊,随着善心去做遍不会担心会做错,也不会担心做不好,想想确实如此,事情没做好,一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想偷懒,想耍滑;二是自己内心不够笃定,做起事情来便慌乱了手脚,也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有时,不去想着把事情怎么做好,而是先盘算起得失来了,我这样可能会吃亏,也有时因为一点变故无法接受,自己内心阵脚大乱,所以才会昏招跌出。 所以,我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有所成就,聪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光明与强大。因为光明才会为大众所想,不辞辛苦,不几个人名利。(但他为大众谋幸福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也很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个墨守成
16、规的老夫子)因为内心强大,才会不为外物所左右,才能抵住流言蜚语,抵住诱惑,才能成其大才啊!篇五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期的哲学思想,给后期致良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王阳明整体理论的基础,但却是王阳明哲学体系最高层次的精华,是一种大圆融大通透的境界。在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基本没有再提及“知行合一”学说了,导致后期王学对知行合一少有能参透领悟的。对于“知”与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知”先与“行”,比如先了解一个地方再去旅游;有的人认为“行”先与“知”,比如只有你切身的去做了,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大部分人都觉得“行”的价值高于“知”,因为我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不能用于实际生活的“知”是毫无用处
17、的。造成知行不合一的观念有很多,很难一一罗列出来,比如说有人说,我种一棵树,如果我不去学习此种树木的生长原理我就不能把树木养大,所以我要先去了解,然后再去种植树木,这样知行不是合一了吗?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其实知行还是合一的,因为你在了解树木的过程,需要去找资料,阅读。而找资料、阅读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至于种植,其实属于另一个知行合一的范畴,那个范畴,你没有触及,并不能否定你之前的行动,知行不合一。王阳明则在传习录里则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感觉的一部分,是意识层面的,“行”是物理层面的,想法的产生其实已经包涵了“行”的意义,所以知行是合一的。大学里说:如好好色,如恶恶
18、臭。好色是一种感觉,好好色则是喜欢美好事物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美好的事物(好色)就不会产生美好的感觉,所以“好色”这种知与“好好色”这种行是共存共亡的。反之,有臭豆腐在我们面前,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正好鼻塞,“恶臭”就不能被我们感知到,那么恶臭的感觉和对恶臭的反应我们都不会产生。类似关于这种言论的故事充斥在王阳明的文集当中,比如孝与悌,比如食(食之美恶)与行(行之险夷)。比如我们要去杭州,我们必须知道存在“杭州”这个地方,这个“知”是意念,是行动的第一步,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处级概念,“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答顾东桥书)。通过一段时间对王阳明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已经有实力提出自己的学术理论了
19、,这个理论呢,暂时我把它命名为“不知与不行合一”。不知道和不行动也是一体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有杭州有西湖,不管是从读书,交流,看电视等等何种途径得知的,那就能说明我们就真的知道西湖了吗,能身临其境的感觉到西湖了吗?显然是不能的。我们要去游一遍西湖才能知道,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去游玩,便是不行,不行又怎么知道西湖的美呢,当然也是不知的,所以“不知”与“不行”也是一体而二相的。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另一重意思。相对于第一层意思又进了一层。说到这里很惭愧,本人现有的极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和网络,身体力行的事情少得可怜,当然了这读书也是行的另一种形式,只是比较粗浅。知行合其实一种纯理论的概念,没有任何
20、可操作性,但是如果想把知行合一引导到“善”的方向,则需要长时间的修心,这也是王阳明后期提出“致良知”的原因,只有我们修好了这颗心,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将引导我们成为“圣贤”,而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是圣贤。王学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路上走的每一个人都是圣贤。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是因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糊里糊涂的,虽然他们也是一种知行合一,但是因为知的不到位,导致了出现了各种荒唐的行径。传习录卷上:“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传习录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为了让世人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关于如何培养明确的“知”,来指导正确的“行”,就需要
21、引入“致良知”这个概念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的正心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你做到了致良知,那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了。本人初学王阳明心学,多有不足之处,欢迎多多指教批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篇六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
22、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23、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篇七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
24、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
25、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
26、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篇八自从习 总 书 记在2013年 党的 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知行合一”这个词后,社会好像一下就风靡起来。然后,提出这个概念的明朝王阳明不知不觉间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连毛 主 席他老人家都非常佩服,甚至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
27、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
28、意义。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
29、行合一”了。因此,习 总 书 记多次在中 央 重要会议、场合谈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全 党 全 国 人 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 。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篇九终于读完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作者是一位爱王阳明爱到骨头里的
30、人,文笔干练,惜字如金,感觉很多地方都没说透,或者是意犹未尽,也说不好是要出续集、再续集的考量,不知是度阴山的诡计还是编辑者的狡诈,总之,读完了,就更困惑了,或者说对王阳明的心学更加无知了,想了解更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
31、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
32、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节奏感是我读完本书的一个强烈的感觉,每一段故事的讲述都在最精彩的时候适可而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想必作者是个老江湖写手,不过这一点拿捏的恰到好处,我虽然没有看过几本书,但这手法必须点赞。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思绪混乱,明日再理。晚安
33、,王阳明。篇十王阳明,一个明朝历史上的显赫人物,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却又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率领一班文官弱卒,在短时间内荡平了盘踞江西多年的众多巨寇;他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仅用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宁王之乱;无论是在血腥的沙场还是险恶的朝堂,他始终能宁静以内、无敌于外。何以造就王阳明如此传奇的一生?我想,就是他悟出的四个字: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知”为人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知识,“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践行动,“知”和“行”统一起来,即以认识指导行动,以实践磨练智慧。这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更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君不见,无论是师承阳明、一生践行“知行合一”的稳重
34、阁老徐阶,还是提倡“明察物伦”与“躬行践履”相结合的统领全才曾国藩,他们种种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他们把道理付诸实践,并借助实践升华自己所悟的道理。相反,赵括“纸上谈兵”却无将才,王安石“不周知社会”而变法失败,都是由于知行分裂,给国家利益带来了损失,也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代青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先行者,是“中国梦”的力量所在、命运所系。要想在人生舞台上施展拳脚,干出一番作为,关键就在于“知行合一”。一方面,要学“知”,向书本学习,向前人的先进经验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掌握新知识、汲取新经验。另一方面,要践“行”,将对真理的认识运用要实践中去,使之发挥现实的效用,并使认识在实践中得到再检验和再发展,使之变为真正行之有效的“真知”。在工作中,我们的成长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知”与“行”过程中完成的,必须立志笃学,树立远大理想;躬身自查,反省错误观念;立知立改,及时根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病灶,螺旋式地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