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6115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第 7 页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2、幼儿教学特殊性。幼儿教学非正规性;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3、幼儿的教材更广。4、幼儿学习即活动。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

2、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学习的分类: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 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

3、戏活动。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

4、学习形式。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 ;3. 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罗杰斯的学习观: 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

5、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3、学习原则: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4、如何促进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 (4)从做中学。评价人本主义:贡献: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局

6、限: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三、认知学习理论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发现法学习的优点: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

7、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的技巧。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发现法学习的局限: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极少数学生;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式获得概念。、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1、逐渐分化原则,即强调从一般到具体;2、整合协调原则;3、

8、先行组织者策略。评价贡献:1、立足教学实际,将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2、倡导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局限:1、偏重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2、教学思想不符合技能的掌握。3、没有给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知识是生成的(建构的)2、学生观(学习者是主体)3、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的类型: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动机的起源分);2、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按照动机的起因不同分)。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方法:1、设

9、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4、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5运用适宜的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迁移: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策略: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社会性: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依恋: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

10、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类型:安全性;回避性;放抗性。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安全型依恋:(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反抗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

11、做出反应;(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早期依恋与儿童日后发展的关系: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2、依恋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 ;3、早年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对他人观点的推断。3-6岁的幼儿: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移 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生相同的情绪反应

12、,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2、同伴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3、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4、文化差异与幼儿的社会能力。促进:教师应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师应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3、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4、教师还要给予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同伴发展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1)是个体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后盾,归属的需要;(2)对社交能力、行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3)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3、对儿童的认知、学校适应、学

13、习等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略型幼儿社会性教育原则:1、情感支持原则;2、行为实践原则;3、榜样性作用原则;4、一致性原则;5、随机教育原则。第八章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包括: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发现新问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适应性;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不同寻常的思想的能力;5.再确定性,即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和机制的能力;6.洞察力,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并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

14、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幼儿创造性的影响因素:1、过于重视模仿和知识的灌输;2、限定幼儿的思路;3、过分苛求秩序幼儿创造性的教育与培养: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读写萌发理论读写萌发:是指幼儿读写能力的获得是一个自然萌发的过程,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的。主要观点: 1.语言发展包括听、说、读、写,是自然的发展历程,始于婴儿期,重点在生活情境中了解文字的使用的意义。2.根据研究,幼儿不需指导,只要有文字的刺激就能学习。故而环境中的学习远重于课堂教学。3.口说和书写都是采用相似的学习策

15、略。4.尚未接受书写训练的幼儿,平时早已出现涂写乱画的行为。 二、全语言教育全语言教学观是一种逐渐发展、自然累积的教学观念,而不是单纯根据某一家的学说形成的,它是综合各相关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学观。主要观点:第一,全语言教学观。第二,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课程。第三,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第四,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 第五,教师的态度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启示:4.儿童犯读写上的错误时,应温和指导,持鼓励的平常心5.统整性的语言教学,将听说读写相互配合6.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真实、自然、完整、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幼儿自发的发展读写能力。 7.勿太早进行读写训

16、练,当幼儿握笔能力尚未发展时,过早的教导不但达不到效果,还会影响感官的发展,顺利的握笔写字约在5岁半开始。8.写字的动机诱发比会写字更重要。3岁前婴儿语言学习的途径:模仿 强化促进婴儿语言处理的有效策略:1.积极回应;2.运用非语言交流;3.使用儿化语4.帮助婴儿拓展语言;5.适应每个婴儿的发展与需要;6.运用图画书和讲故事;7.使用语言游戏;8.创设良好环境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促进:1、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2、帮助幼儿进行阅读准备;3、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防止幼儿养成使用不良阅读方式的习惯;5、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强化:强化并不

17、一定都与令人愉快的刺激相联系;强化具有个体差异与情境性。正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个体的某种反应概率率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当在某种反应减弱或消退时个体反应概率增加的刺激程序教学: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学习进程。幼儿对每个框架作出反应,如果回答正确,作出积极强化,进入下一进度的学习,如果回答不正确,程序就提供若干有利于找出正确答案的信息,帮助幼儿重新解决问题。观察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只凭借观察所见就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或替代强化。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放映实现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的。需要: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18、,而动机又由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各种需要之间偶高低层次之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从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罗杰斯)意义学习:涉及个人特性的学习,即对个人产生重要价值与意义的学习。让幼儿直接面对问题情境,包括日常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个人问题、研究问题等,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形成研究小组,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即在做中学。三种记忆:情景记忆是有关个体经历的记忆,是个体对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事情的心理再现。语义记忆称述性记忆,主要包括已知事实和概括性的信息,包括原理、概念及应用原则,伪命题解决技能和学习策略等。程序记忆有关事情进行过

19、程的记忆,这在身体活动任务中表现最明显。(奥苏贝尔)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即发生意义联系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的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联系。这也是区分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的重要标准。布鲁纳发现学习:所谓发现,不是让儿童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头脑探索过程获得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儿童进行发现学习。支架教学: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辅助发展的观点。教师为幼儿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幼儿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平台。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学习: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是刺

20、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认知主义的学习观是认知结构的变化人本主义的学习观系我概念的转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学习是学习者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行为的改变,它源于在这一情景中的反复练习与实践经验。这种改变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因成熟或某种因素所导致的个体的暂时的改变。幼儿学习: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等导致的暂时性改变。大脑功能单侧化: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思维、形象

21、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两个半脑都有其本身的专门化,而且两半脑在正常情况下不仅有分工而且相互补充。习惯化:个体不断或重复的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种刺激逐渐减弱的现象。去习惯化:对熟悉刺激的反应增加,就是去习惯化。动机: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易引发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幼儿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是激励和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需要。迁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的学习必须以来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结构,而新的学习又会对原有的知识经验、态度技能,认知结构产生影响,中文中心就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

22、的迁移。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即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后即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正向积极的影响)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消极的影响);知识技能迁移(学习领域)和情感态度迁移(态度情感领域)个别差异:普通心理学上的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幼儿教育心理学所指的个别差异,着重分析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只要有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性别差异等。班级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是指教师鼓励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和活动,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而有

23、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取某些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学习评价:教师收集有关幼儿的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幼儿的学习评价为有效的指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供依据。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心理学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涉及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三大变量。行为主义取向(专注于教学控制和结果表现)认知主义取向(教学控制到结果表现这一过程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关联系)建构主义取向(重视自我建构在幼儿学习与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他强调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

24、自身经验过程而不是外部教学空的影响下被动消极的改变认知结构)发展历程:重要思想萌芽期18世纪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卢梭-法)自然教育思想、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论述;(福禄培尔-德)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统一性,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础,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快乐成长,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蒙台梭利-意)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其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认为这一时期是感知运动能力敏感期,也是感受活动与智能互相关联形成的时期初创期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直接教学方案、认知主义教学方案、建构主义教学方案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幼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条件

25、、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个体差异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个体从事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在学习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如果在一种操作反应后无论事前是否有引起这一行为的刺激伴随着环境与教育的强化,这种反应的频率增加,幼儿逐渐习得某种被强化了的行为。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在反应后的强化物而不是反应前的刺激物。其学习方式是R-S而不是S-R。罗杰斯意义学习:在罗杰斯看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幼儿直接面对问题情境,包括日常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个人问题、研究问题等,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形成研究小组,合作研究解决问题。他的意义学习包括四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学习应成为自我发起的行为;学习是全方位

26、的;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即在高度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以幼儿为中心,最大程度的允许幼儿作出自我选择,涉及到个人特性,对个人产生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学习。奥苏贝尔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即发生意义联系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的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联系。这也是区分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的重要标准。他有两条标准:新知识必须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发生非临时性联系,即实质性联系;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必须形成非随意性联系,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在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形成联系。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如何看待知识知识是生成的,指出生成建构性是知识的本质特征,将知识视为动态的开放的自我

27、调节系统,儿童并非站在知识之外旁观他而是在系统中通过实践把握它;如何看待学习者幼儿是有主体性的。儿童不是消极、被动有待教师填补的知识的客体,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者;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学习是主动建构的。儿童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是在不断进化的经验世界中主动活动的主体。学习不是简单的将信息从外界输入,二是新旧经验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03岁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婴儿: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作用、模仿、学习图示、因果关系、使工具、理解空间36岁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方式: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综合性学习、交往中习、游戏活动。特点: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从兴

28、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个别差异性。幼儿学习动机极其有效的激发: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学习、维持学习并使学习活动趋向于教师已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历程,动机强度适中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成效,动机过高易使儿童产生焦虑,动机过低则难以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动动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主要表现在好奇、兴趣、诱因等三方面。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外在动机逐渐增长,较稳定的成败归因形成,是幼儿学习的动机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动机的有效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重视儿童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为儿童学习设置开放安

29、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与成功,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个别差异适宜性教学方法:教师要为每个孩子创造机会,使用它们所偏好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优势,帮助他们发展相对较弱的学习领域。个体差异主要包括能力差异、兴趣差异、文化差异、发展差异;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有资源利用模式、补偿模式、治疗模式、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个别化教育方案(调整儿童的学习速度、提供多样性材料、调整教师角色等)幼儿创造性学习特征: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幼儿是探索者与追求者)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创造性学习追求有创意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自我表现性再创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有意识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展开联想,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培养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培养幼儿好奇心与想象力;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对幼儿的创造力有促进作用。区角环境创设:原则:注意动静分开;注意环境设计时的流动线;教师物理环境设计(声音、光线、色彩、温度等);学习区的数量种类及人数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