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小段(三)译文1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察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怜惜他有功绩,没有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赏赐他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如果)他是有
2、人性的,获得丝绢对他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
3、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皇帝闲暇时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 ,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3、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
4、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禺页认为他不同常人。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会大乱,不是身负天命的人才不能救世,能够平定天下的人,一定就是你呀。”4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y割草或谷类)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
5、”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善”。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家里,种
6、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爱的人。贵族有了过错,责任在纣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好。”5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喏。”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弹弓)者,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之状如弹,则喻乎?”王曰:“未喻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有人对说:“说事情爱用比喻,大王如果让他不用比喻,他就不能说事情了。”说:“好。”第二天梁王见到惠子,对惠子说:“希
7、望先生说事情就直接说,不要用比喻。”惠子说:“要是现在有人在这里不知道什么是弹弓,告诉他弹弓的形状就像弹弓,他明白么?”梁王说:“不明白。”“于是更正说弹弓的形状就像弓,但用竹子做弦,这样他理解了么?”梁王说:“能理解了。”惠子说:“告诉别人事情,本来就是要用他们知道的,比喻他们不知道的,来让人明白。如今大王说不要用比喻,便不能说了。”梁王说:“好。”6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
8、利,人何故为之也?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百姓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凡是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带来名声,就是可以获得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超过法度,就屠戮那个死者的尸体,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尸体被屠戮就失去了名声,发丧的人被治罪就失去了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就停止了。7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烤
9、肉厨师)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8晋平公与群臣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rn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
10、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感慨地说:“没有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事情了,(惟: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妙肖)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散开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你撞谁呀?”师旷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我身边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师旷说:“这可不是做国君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警告。”9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眼,察其眉
11、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一虚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焉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郗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郗雍也。”遂共盗而残之。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郗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益之为?”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晋国小偷很多,有个叫郄(qi)雍的人,能从人的面目表情判断其是否是小偷。晋侯便叫他去查看小偷。郄雍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晋侯大为高兴,对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
12、全国的小偷都抓没了,还有必要用那么多人吗?”赵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小偷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会死于非命。”晋侯不悦。不久一群小偷商量说:“我们走投无路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晋侯听后大惊,立刻召见文子并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但收拾小偷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朝有谚语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况且您要想没有小偷,不如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朝廷)的政教清明,下面(民间)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做小偷又有什么好处呢?(何益为之)”于是,晋侯任用一代贤良、杰出的政治家随会主持政事,余下小偷都跑到秦国去了。10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重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游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聪慧灵敏,每天都谦逊勤奋,整日盘腿正坐,军中府中的重要事情,检查管理,从不遗漏,没有一点闲暇。他常对人说:“是圣人,还如此珍惜很短的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更应当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想着安逸舒适、醉生梦死的生活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死了以后不能被后人传颂,这是自己遗弃了自己啊。”-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