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社会属性(11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4718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社会属性(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的社会属性(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社会属性(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社会属性(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2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性态,特征3继承性。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4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应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他服务。它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甚至教育方法上5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是从一个教育活动完成的,还是从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的角度,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6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

2、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7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的活动,它跟其他生产活动相比,在对象,过程约结果方面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8民族性。教育的民族性指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制度上,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放法手段方面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特别表现在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等方面二20世纪后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哪些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所谓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

3、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的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应遵循量力性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都是违背该原则的。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最近发展区。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

4、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把握施教的关键时期或是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而教4互补性。包括生理和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别差异性。性别差异,不同个体统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因材施教四简诉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五我国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

5、,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审美的能力5劳动技术方面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具有目的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

6、段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七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

7、教育的规模的扩展.大众化及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7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八简诉学制确立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发展和历史的影响九简诉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

8、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教师的专业人格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5专业态度与动机的完善6专业自我的形成十一学生具有可塑性的原因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第一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

9、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具有发展的需要,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十二简诉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十三简诉现代学生观的内容1学生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十四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

10、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促进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十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1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3体现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4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此外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从学校周围的研究所.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十六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他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没有

11、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目标.任务将无法实现,没有教师的教,只有学生的学,这种活动只能称为“自学”而非教学,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十七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十八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间接性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二)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12、(双边性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从参与主体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三)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十九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十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1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2要求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3注

13、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性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二十一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二十二简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的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二十三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多

14、方面发展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3不能很好滴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班级制授课中,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合部分学生4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6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二十四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联系:品德形成属于

15、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守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二十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

16、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主义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二十六简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二十七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试诉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1问题: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

17、的办学思想仍未得到落实;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2趋势: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二十八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办法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18、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二十九简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十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怎样解决1问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2要解决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具体表现: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

19、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三十一简诉课外校外的教育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三十二简诉教育发展的趋势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2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的移植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三十三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个案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质的研究法4叙事研究5观察法6调查法7实验法三十四试诉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

20、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2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3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教师是研究者;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为主要的表现形式4行动研究的优点: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对行动研究的批评: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三十五简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般把它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3

21、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三十六试诉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辨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三十七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三十八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与教

22、育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发展智力的好时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交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并积极启发儿童思维,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三十九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四十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

23、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四十一试述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四十二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提高记忆效果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四十三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1挫折时个体在从

24、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2对挫折的反应方式,存在着积极型和消极型。四十四良好情绪的标准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恰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映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四十四帮助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四十五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

25、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四十六需要的概念和种类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2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四十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于爱的需要,也称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 5求知需要又称认识与理解的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四十八简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26、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区别: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况,能力是热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2在一个人的身上,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四十九个性的一般特点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4个性的积极性5个性的稳定性6个性的完整性7个性的发展性8个性的社会性五十气质与性格的关系联系:1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2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

27、互影响。表现在: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是性格上带有某种气质的色彩喝酒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第三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区别: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是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的含义有优劣之分五十一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生物影响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五十二简诉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1对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2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28、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五十三试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1主要内容: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分别是语文,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自知以及认识自然的智力2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为我国新课堂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对教学改革的影响表现在提出了乐观积极的学生观,提出了科学的智力观,提出了因材施教

29、的教学观,提出了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五十四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1认识者本身的特点:认识者的经验,认识这的性格,认识者的需要2认识对象本身的特点五十五初中生的人际交往1友谊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2小团体现象突出。个体需要同班的认同和肯定,中学生需要优越感和被尊重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存在“初二”“高二”现象4易于父母产生隔阂如感情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5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五十六简要说明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3情境压力五十七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

30、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五十八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论(一) 感知运动阶段(0-2岁):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客体永久性的形成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4延迟模仿的产生(二) 前运算阶段(2-7岁):1早期的信号功能2自我中心性3不可逆运算4不能够推断事实5泛灵论6转换推理(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去自我中心性2可逆性3守恒4分类5序列化(四) 形式运算阶段(11-承认):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4抽象逻辑推理5可逆与补偿6反思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五十九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31、,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六十简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 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六十一学生的学习1. 学习形式:

32、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六十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映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六十三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1. 学习时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 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

33、力起主要作用 3.学习是渗透性的,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 4.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六十四奥苏贝尔的动机分类1. 认知内驱力: 是指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获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六十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

34、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曲线六十六成败归因理论1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2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对因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六十七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六十八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

35、取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六十九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2有效地运用注意规律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七十技能的分类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1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七十一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

36、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七十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提高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七十三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创造性与智力并非成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智商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七十四试述态度的

37、结构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队某对象做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七十五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七十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七十七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七十八简述如何在教学中训练学习策略1注意对元认

38、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七十九简述常用的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并联系客观实际八十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就的归因观八十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八十二程序教学的原理,遵循的原则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原则:1小步子原则2积极反应原

39、则3自定步调原则4及时反馈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八十三简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八十四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课堂问题行为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进行心理辅导八十五试诉如何维持课堂纪律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八十六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能正确评价接纳自己2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交往,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处理矛盾的能力3性别角色分化,能够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方式和相应的性别角色规范一致4社会适应良好,能够面对,接受,适应现实,能够

40、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5情绪积极稳定,情绪乐观稳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烦恼能自行解脱6人格结构完整,具有较高的能力,完善的性格,良好的气质,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八十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八十八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八十九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1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疗法3肯定性训练4合理情绪疗法九十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外事热情:1工作的责任心强2具

41、有浓厚的兴趣3精神饱满的进行工作,使学生受到教室情绪上的感染热爱学生:1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真心实意的关心2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还表现为对所有学生的爱,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是偏爱优秀的学生3尊重学生九十一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1课前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4其他差异九十二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九十三简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生理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学校因素5心理因素九十四简诉教师的几个成长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九十五试诉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2组织的有效干预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九十六简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地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3热爱教师职业4具有稳定而积极地教育心境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