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测量方案(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测量方案(20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政道路测量方案-第 16 页xx(xxxx)和xx(东君路xx)道路提升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xx工程项目部二一五年十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配备5三、施工测量技术要求5四、施工控制测量6平面控制测量6高程控制测量8五、基坑施工测量8基坑边线放样8基坑标高点的引测9土方开挖标高控制9六、顶管施工测量9工作井联系测量9高程传递10轴线放样10高程测量10顶进纠偏措施11七、路基施工测量11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11填方路段12挖方路段12八、路面施工测量12路面基层施工测量12路面面层施工测量13九、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
2、施13十、施工监测方案14监测项目14测点布置15监测数据处理16监测预警值16监测注意事项18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施工范围共分两部分,即xx(xxxx)和xx(东盐路xx),具体划分如下:1、xxxx(东盐路xx)施工共分为四个部分,即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1)道路工程1)施工范围为现状东盐路xx,桩号范围K0+048.747K0+588.164,全长约539.417m。本次施工内容包括道路路面结构,路基处理、侧、缘石和人行道铺装等。2)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路面轴载标准:BZZ100(标准荷载);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
3、年;横坡:车行道1.5%,人行、非机动车混合道横坡1%;车道宽度:内侧机动车道宽度为3.25m,外侧行车道宽度为4.5m;车道数量:双向4车道;停车视距:40m。3)横断面布置如下:振国路规划红线宽度30.0m,4.0m(人行道)+3.0m(设施带)+16.0m(内侧机动车道宽度为3.25m,外侧行车道宽度为4.5m)+3.0m(设施带)+4.0m(人行道)。(2)排水工程1)施工内容为该范围内的雨、污水管道施工。2)雨水系统属于东沽雨水系统,东沽区域规划范围北起海河,南至津沽路,西起中央大道,东至海滨大道。雨水主干管分别位于xx和于新道上,规划雨水主干管自西向东铺设,最终接入位于于新道和滨海
4、大道交口处的规划雨水泵站,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海河,在道路车行道下铺设d600d1200mm的雨水管道,自西向东铺设接入xx的d2000mm雨水主干管。3)污水系统属于东沽污水系统,东沽区域污水属于南排河污水处理厂系统。规划污水主干管位于xx上,污水管道自北向南铺设接入规划大东雨、污水合建泵站,最终接入南排河污水处理厂。在道路车行道下铺设d400d500mm的污水管道,自西向东铺设接入xx上的d1200mm污水主干管。(3)绿化工程1)绿化范围为人行道绿化带施工,总绿化面积约2556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绿化竖向施工、种植施工和排盐施工。2)绿化采用相对高程,以人行道侧石顶标高为0.000,人行道绿
5、带换土深度为1.4m。3)人行道绿化:人行道绿带宽度为3m,行道树为白蜡,间距4m,下间隔种植大叶黄杨篱和金叶女贞篱。4)本工程设排盐设计隔淋层,采用粒径为1cm左右的净碎石,上覆种植土。隔淋层下设排盐盲管。排盐盲管采用DN60双臂波纹PVC盲管,管道弯曲半径不小于600mm,以0.2%坡度坡向排盐检查井。排盐盲管起始端需用UPVC管堵封口。末端入井处管口伸出壁面50mm,并用无纺布包扎。排水管采用DN110UPVC螺纹排水管,以0.3%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4)交通工程1)本次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内容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灯。2)本工程在德胜路与东君路、东君路、xx共三个交叉口处设置
6、信号灯。2、xxxx(xxxx)施工共分为六个部分,即道路工程、基坑工程、排水工程、景观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1)道路工程xx(xxxx)提升工程起点为xx,桩号为K2+220.933,终点为规划xx(现状振国南道),桩号为K3+097.936,全长877.003m。本工程按照机动车双向六车道标准进行修建,平面、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设计均按规划实施,由现状约17m24m车行道加宽到50m红线宽度。1)xx(xxxx)提升工程北起xx,南至规划xx,路线全长约877.003m,车行道面积为27150,辅道面积为9910,人行道面积为7251。本工程改造按照机动车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进行修建,平面、
7、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设计均按规划实施,由现状约17m24m车行道加宽到50m红线宽度。在现状车行道两侧各新建2.5m侧分带+6.5m辅道+4m人行道。2)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50km/h(主线),30km/h(辅道);荷载等级:路面设计荷载标准:BZZ100;红线宽度:50m;横坡:行车道:1.5%(双向),辅道:1.5%(向外),人行道:1%(向内)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2)基坑工程根据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2012)及工程沿线现有结构物分布情况,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本工程地勘资料、基坑规模及周边环
8、境特点,本工程基坑深度约5.5m-8.5m,故采用钢板桩或SMW工法桩进行支护。为保证降水效果及防止桩间土外流,同时起到加固桩后土体的作用,钢板桩支护基坑外侧设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同时对顶管工作井进出水管侧增加两排加强土体,对顶管接收井进出水管侧增加一排加强土体。基坑内采用大口井降水,井径800mm,采用400mm无砂水泥管,管壁、管底包多层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800mm。井深从现状地面算起至坑底以下4m,基坑内侧及坡顶设400mmx400mm盲沟集水井明排水,排水沟应随挖随填碎石。降水井需提前做成并注意保护以免淤塞,保证开挖土面无明水作业。(3)排水工程本工程xx(xxxx)
9、提升工程中排水工程,北起xx,南至xx,道路全长877.445m,本工程将随道路工程的修建而铺设雨污水管道:1)保留xx东侧(闸薇北道闸薇南道)现状d1200d1800mm雨水管道、xx东侧(xx闸薇南道)现状d700d800)污水管道。2)xx东侧(xx闸薇北道)、xx东侧(闸薇南道xx)、xx西侧(xxxx)沿道路铺设污水管道。3)xx(xxxx)道路两侧铺设收水井。4)本工程拟建道路下的雨、污水管线的位置如下;a xx闸薇南道雨水管道:西侧雨水管线位于规划中线以西5米处(机动车道下);东侧雨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东15.5米处(非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西侧污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西8.
10、5米处(机动车道下);东侧污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东18米处(非机动车道下);b 闸薇南道xx:雨水管道:西侧雨水管线位于规划中线以西5米处(机动车道下);东侧雨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东3.5米处(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西侧污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西8.5米处(机动车道下);东侧污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线以东7米处(机动车道下);(4)景观工程本工程包括:土方、种植、排盐、给水、土建工程等。其中绿化种植面积为2992。(5)照明工程1)此道路等级为主干路,总长度为877m。2)在两侧侧分带中间设置双挑臂双火400W+100W钠灯光源路灯,灯具采用半截光型灯具,灯杆高度12m,挑臂为1.5m,机动
11、车道侧灯具仰角5度,辅路侧灯具仰角5度,采用双侧对称布置。灯杆安装标准间距为42m。灯具出光效率不应小于70%,光源发光效率应不小于1101m/W。3)由于xx红线宽度为50m,单幅路宽为15.5m,因此xx与xx交口处,设置16m高2400W高压钠灯;xx系现状小路提升改造,现状无照明设施,结合xx预期规划断面,故此交口处设置12m高2400W高压钠灯。(6)交通工程1)本工程修筑起点与现状xx顺接,起点桩号K2+220.933,终点与规划xx(现状振国南道)罩面顺接,桩号为K3+097.936,全长877.003m。2)本次施工范围为工程全线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二、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
12、具配备1、现场设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技术员3人,以满足场施工测量及放样的需要。2、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配备有以下测量仪器及工具:测量仪器及设备数量型号全站仪1台徕卡TC802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索佳DS3双面木尺2把3m钢卷尺2把50米三、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方向、测设坡度和放样构筑物的准绳,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市政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1、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及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
13、7)的有关规定执行。2、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3、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和施工场地条件布设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精度施测。4、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应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工程闭合差应在20Lmm(L为线路长度,以千米计)之内。施工前应对工程控制网进行复核。四、施工控制测量4.1平面控制测量该道路工程划分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业主只提供两个控制点,不能满足本标段的测量放线任务,所以我部只有在施工场区按一级导线网的精度独立建立平面控制网,用以满
14、足施工放样任务及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地形,将导线点交错布设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可靠,而且能与附近的已知点通视的线路两侧,形成闭合导线网。具体过程如下:利用已知导线点K03,K01,两个点作为独立控制导线网的已知点和已知方向点,在顶管工作井附近新加设K04,K05点,组成导线平面控制网。具体布设如图:造标:新建导线加密点2个,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顶面镶有直径12cm的钢筋划十字制点,混凝土桩长度,。底面埋于冻土层下,顶面钢筋头露出顶面1cm,混凝土桩尺寸见下图 观测:导线测量小组分为3组,分别是全站仪架设操作和两个基座棱镜架设操作。首先架设仪器于K01点,在K03点与K04点分别架
15、设基座棱镜,以K03为后视点,K04为前视点。测角按两测回进行,第一测回以盘左、盘右分别对后视、前视测量左角,第二测回以盘左、盘右分别对后视、前视,测量右角, 一测回内2C互差小于18,且两测回的方向值较差小于12,取其平均值作为左角值。边长测量采用对向观测,每方向观测2测回,每测回读数4次,每测回4次读数的较差小于10mm,每方向测回间较差小于15mm,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边长。测边与测角同时进行,然后以K01K04K05顺序,逐站测量,共计架设3站。坐标计算用记录的角值和边长进行内业计算,在符合技术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过程、结果制作标准表格作为成果交付。一级导线精度要求如下:导线等级导线长度平
16、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515mm10n1/14000表中n为测站数目。4.2高程控制测量地面高程控制网是在城市四等水准点下布设的水准网。水准网等级采用四等水准控制,水准点点位布设在我部自己新建导线点K01,K04,K05点的12钢筋顶部,沿本工程施工线路布设成闭合路线,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水准测量的每一测段应采用往返观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也可在夜间观测,当往测和返测两次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如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水准仪的型号DS3视线长度(m)100前后视较差(m)3每
17、公里高差全中误差(mm)10前后视累积差(m)10标尺类型双面尺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附合或环线往一次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成环线闭合差(mm)20L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施工时的高程测量控制利用增设的水准点,按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引测到基坑内,并在基坑内设置水准基点,且不能少于两个,当采用悬挂钢尺向基坑内传递高程时,每次应错动钢尺35cm,施测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使用,通过基坑内和地面上的水准基点对施工进行高程测量控制。五、基坑施工测量放样基坑施工中的基坑边线采用全站仪坐
18、标实测方法施测,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的理论坐标与检测X、Y值相差均在2mm以内,方可指导施工。对于本工程明开槽法施工的管线及顶管工作井基坑,首先放样出围护桩中心线以及管线中心线,以便检核;为保证基坑宽度,围护桩外放3cm。 基坑标高点的引测 以基坑附近水准点为依据,用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标高点引测示意图: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水准仪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六、顶管施工测量6.1工作井联系测量联系测量的目的是
19、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方位角,通过工作井传递到井下,为顶管施工测量提供依据。因为所有工作井深度都在10米以内,可以直接用通过在井口架设全站仪将地面坐标及方向传递到工作井中。再用全站仪测定出后背墙,轨道及顶管设计轴线位置。6.2高程传递以基坑附近水准点为依据,用鉴定后的钢尺,挂重锤10KG用两台水准仪在井上井下同步观测,将高程传至工作井下固定点,最大高差误差不大于3mm整个管段施工过程中,高程传递至少进行三次。高程传递示意图如下:6.3轴线放样根据本工程的四周场地条件,本工程的管道轴线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设的方法。事先计算出各部位坐标及放线数据,打印成书面表格形式。内业计算校核无误后,在现场将全站
20、仪置于控制点上,进行测放。放线完毕立即进行校核,不合格者立即复查并重放直至合格。所有放线数据以书面形式留存。6.4高程测量高程测设由一施工水准点测量出各点高程,再核验各点的相对高差是否同设计高程差值相符,最后以另一施工水准点验测桩点中任意两个。以上每一步骤如有不合格或差值过大者,立即查明原因并重测直至合格。每一步放线数据、验测值均以书面形式留存。6.5顶进纠偏措施1、利用在顶管工作坑内设置2个稳固的临时水准点,每次高程测量都要进行闭合检验。在第一节管入土时,高程测量间隔为30cm/次。特别注意第一管节的末端高程的测量,以掌握首节管坡度。在以后的正常顶进中,测量间隔放大至100cm/次。每顶完一
21、程后,对前端进行水平测量,若发现“扎头”或“抬头”问题,认真作记录,为下一程顶进时纠正提供依据。2、中心偏差测量采用全站仪。在顶管的前端及最后端管内顶部标注顶进中心轴标尺,用仪器测量每顶一程的左右偏差变化,认真作顶进测量记录,为下一程顶进时纠偏调整提供依据。3、误差校正应逐步进行,测量密度增加到10cm20cm/次测量发现管位偏差达1cm,应考虑校正,但对高程偏差的校正,应根据管道的设计坡度和头一节管子的走向,来确定校正方法。当根据头一节管子的定向预计可能自行恢复到设计位置时,不必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效果。七、路基施工测量7.1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22、1、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线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线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2、路基施工期间每季度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季节冻融地区,在冻融以后也应进行复测。3、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4、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7.2填方路段1、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
23、的坡脚线,每20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2、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两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高度。3、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7.3挖方路段1、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2、施工过程中,当挖方段落开挖至第一级平台位置时,根据坐标放样法,放样出第一级平台内侧宽度,根据平台宽度再刷坡。其他平台依次采用同样的方法放样,直至到达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标高。八、路面施工测量 1、路面施工测量的重点是控制各层的厚度和宽度。路面基层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
24、放样时应比该层的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2、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的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的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的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间距不大于10米。在摊铺机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 3、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米,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 4、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1、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但是应在摊铺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
25、厚度。 2、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保证摊铺厚度。九、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由于受工程工期和施工环境的限制,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1、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工程情况、技术要求、测量规范、测量操作规程、测量方案、测量基本知识、测量重要意义的培训。2、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报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3、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
26、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4、建立测量复核制度,严格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5、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6、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有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8、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
27、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9、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针对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10、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值班技术人员交底,测量交底应简单明了以方便施工。11、施工作业队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说
28、明,经常对地面导线点、地面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和基坑内导线点、水准点联测,保证在测量过程中,随时发现点的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万无一失。12、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13、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工序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14、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重要部位的测量,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
29、,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十、施工监测方案10.1监测项目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工程的重要及难易程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围护结构形式、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经济情况、工程周边环境等综合而定。监测项目见下表:序号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方法1周边管线沉降变形精密水准仪、铟钢尺2现状建筑物竖向位移精密水准仪、铟钢尺3水平位移全站仪4倾斜全站仪、钢尺5建筑裂缝、地表裂缝游标卡尺6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全站仪7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铟钢尺8地下水地下水位尺量10.2测点布置1、周边管线沉降变形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
30、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无检查井的直埋管线有开挖条件的应开挖暴露管线,将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无法开挖时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观测点。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基点的埋设与地表沉降监测的基点同。2、建筑物竖向位移沿外墙每10m或建筑角点。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3、建筑物水平位移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少于3点。4、建筑倾斜监测点布置在建筑角点,变形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置,上下监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5、建筑裂缝、地表裂
31、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至少应设置2个,且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6、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测孔,分别布设于基坑维护结构角点、墙体中点位置。7、地表沉降在基坑或边坡外50m范围内,边坡背面地表平行于围护结构12m处按220m间距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同时,根据横向开挖宽度和地质情况,选定5个监测主断面布设地表横向沉陷槽测点。地表沉降监则布点应使测点桩顶部突出地面5mm以内。8、地下水位在附近有现状管线及现状建构筑物的基坑止水帷幕外侧,靠近现状管线、建(构)筑物侧距止水帷幕1m处设置地下水位
32、观测井,观测井深度至坑底以下1m。10.3监测数据处理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采用的回归函数有:U=Alg(1+t)+B;U=t/(A+Bt);U=Ae-B/tU=A(e-Bt-e-Bt0);U=Alg(B+t)/(B+t0)式中:U变形值;A、B回归系数;t、t0测点的观测时间(day)。10.4监测预警值在监测的数值达到一定阈值,将产生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时,需发出预警,采取相应的处置
33、措施,防范事故发生。预警值根据监测设计说明及有关其他规范、规程执行。管道及现状建筑监测预警值见下表:序号监测对象监测项目预警值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1周边管线沉降变形2422现状建筑物倾斜2/10003建筑裂缝、地表裂缝持续发展中4地下水地下水位1000500基坑监测预警值见下表:基坑编号围护桩水平位移报警值地表沉降报警值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W0、Y0303254W1、Y1253254W2、Y2253254W3、Y3253254W5、Y4253254W6、Y5253254W7、Y6303304W9、Y7303304W10、Y83033
34、04W11、Y9303304W12、Y10306304Y1203204Y2206206Y旧1256256Y旧2306306W旧2306306W2、Y4406356W3、Y5356306W4、Y635635610.5监测注意事项1、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两点且应设在两倍基坑深度以外。2、密切注意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挖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3、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4、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监测数据达到检测报警值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出现过大变形的迹象。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警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