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3944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程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52007-第 5 页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力学1.求图示均质图形的重心(XC,YC),图中小方格边长为1单位。2.求图示均质图形的重心(XC,YC),图中小方格边长为1单位。3.作图示圆盘O的受力图。4.作图示L形折杆AB的受力图。5.已知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在铰链H处作用了一个20kN的水平力,在铰链D处作用了一个60kN的垂直力。求A、E的约束反力和FH杆的内力。6.已知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在铰链D、F两处分别作用了14kN和20kN的水平力。求A、B的约束反力和AC杆的内力。7.如图所示的超静定对程结构,在D点处作用有一个铅垂方向的集

2、中力P。3根杆的材料、横截面形状均完全相同。已知AB和BC的长度l=500mm,a=35,P=40kN。请计算各杆的内力N1和N2。8.如图示意,长度为L的刚性梁AB的两端通过垂直的圆截面拉杆AC、BD悬挂,在梁距离A端长度为a的E点处作用有一个铅垂方向的集中力P。已知拉杆AC、BD的材料相同。结构中,AB的长度L=240mm,AE的长度a=100mm,AC杆的直径d1=24mm,BD杆的直径d2=17mm,长度l2=170mm。问为使AB梁保持水平位置,AC杆的长度l1应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mm。9.简支梁AB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梁的长度L=,mo=30kNm,q=20kN/m,材料抗弯刚度

3、EI=410 9Ncm2。试用叠加法求A截面的转角qA及跨中C截面的挠度yC。要求计算精确度为qA精确到0.01rad,yC精确到1mm。10.悬臂梁AB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梁的长度L=,mo=30kNm,q=20kN/m,材料抗弯刚度EI=4109Ncm2。试用叠加法求A截面的转角qA及梁中C截面的挠度yC。要求计算精确度为qA精确到0.01rad,yC精确到1mm。11.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q=10kN/m,m=20kNm,试求梁的支座反力,并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2.如图所示悬臂梁,已知q=10kN/m,m=20kNm,试求梁的支座反力,并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3.图示单元体,已知sx

4、=30MPa,sy=20MPa,tx=20MPa,求此单元体最大正应力smax、最小正应力smin和最大剪应力tmax,方法不限。计算结果精确至0.1MPa。14.图示单元体,已知sx=30MPa,sy=20MPa,tx=20MPa,求此单元体最大正应力smax、最小正应力smin和最大剪应力tmax,方法不限。计算结果精确至0.1MPa。15.图示单元体,已知sx=30MPa,sy=20MPa,tx=20MPa,求此单元体a=45截面上的正应力sa和剪应力ta,方法不限。计算结果精确至0.1MPa。16.图示单元体,已知sx=30MPa,sy=20MPa,tx=30MPa,求此单元体a=45

5、截面上的正应力sa和剪应力ta,方法不限。计算结果精确至0.1MPa。17.如图所示的轮轴AD,A轮直径为d1=200mm,其正前部作用一个垂直向下的力P1,其大小为30kN。D轮直径为d2=300mm,其顶部则作用有一个一个水平方向的力P2,轴的各段长度a=200mm,b=300mm,c=300mm。轴的材料许用应力s=60MPa。请完成下列计算:计算P2的大小;计算B、C两处的约束反力;计算AD轴承受的最大弯矩Mmax;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轮轴AD的直径d。18.如图所示的轮轴AD,A轮直径为d1=200mm,其正前部作用一个垂直向下的力P1,其大小为30kN。C轮直径为d2=300mm,其

6、顶部则作用有一个一个水平方向的力P2,轴的各段长度a=200mm,b=300mm,c=300mm。轴的材料许用应力s=60MPa。请完成下列计算:计算P2的大小;计算B、D两处的约束反力;计算AD轴承受的最大弯矩Mmax;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轮轴AD的直径d。19.图示悬臂梁AB,已知梁长l=,截面宽b=,高h=,集中力P=40kN,Q=10kN。试求固定端A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sl,max,并说明sl,max作用的位置。20.图示偏心受力柱AB,已知柱高h=,截面宽a=,长b=,顶部长度c=。集中力P=20kN。试求基部A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sy,max,并说明sy,max作用的位置。参考答案1.

7、XC=1.8,YC2.XC=1.75,YC3.4 5.YA=7.5kN XE=2.kN YE NFH6.YA=24kN XB=34kN YB=24kN NAC7.变形协调方程:D l2=D l1sina 8.变形协调方程:D l2=D l1 9. 10. 11.RA=5.83kN RB12.RA=15kN MA13.smax=37MPa smin=-27MPa tmax=32MPa14.smax=27MPa smin=-37MPa tmax=32MPa15.sa=-45MPa ta=-5MPa16.sa=-5MPa ta=5MPa17.P2=20kNXB=20kN,ZB=50kN;XC=40kN,ZC=20kNMmax=6kNm Mn=3kNmm18.P2=20kNXB=10kN,ZB=40kN;XD=10kN,ZD=10kNMmax=6kNm Mn=3kNmm19.P产生的拉应力sP,l=2MPaQ产生的最大拉应力sQ,l,max=12MPaA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sl,max=14MPa,作用在A截面上边缘20.P压缩作用产生的压应力sP,y=1MPaP弯曲作用产生的最大压应力sw,y,max=6MPaA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sy,max=7MPa,作用在A截面后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