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 一词多义 中心 文化常识 词类活用 通假字 整理(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蛇者说 一词多义 中心 文化常识 词类活用 通假字 整理(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捕蛇者说 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 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 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 呼而转徙,饥渴而,触风
2、雨,犯寒暑,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者得焉。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文学家
3、,唐宋八大家之一。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中心文章通过一个捕蛇者祖孙三代宁愿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赋税之害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段意第一层:(第一节)交代捕蛇的缘由。第二层:(第二、三、四节)具体描述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第二节:概述捕蛇的不幸,有永州捕蛇者引出蒋氏,并自述三代捕蛇遭遇第三节:作者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第三节:蒋氏的哭诉第三层:(第五节)点明文章主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通假字1、 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通“饲”:喂养2、 非死则徙尔 尔:通“耳”:罢了古今异
4、义1、 若毒之乎 毒:古义:怨恨 今义:对生物体有危害的东西2、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3、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齿:古义:岁月 今义:牙齿一词多义1、 毒:(1)若毒之乎(怨恨)(2)呼嘘毒疠(有毒的)(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2、 赋:(1)岁赋其二(征收)(2)更若役,复若赋(赋税)3、 食:(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2)谨食之(通“饲”喂养)4、 生:(1)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2)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5、 已:(1)可以已大风(治愈)(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6、 观:(1)今以蒋氏观之(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词类活用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腊: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2、 岁赋其二 赋:名词作状语,征收3、 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使动用法,使活4、 而乡邻之生日蹙 生:名词作状语,生活5、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形容词作状语,尽6、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动词作名词,出产,收入-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