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2.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630339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59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2.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物质一般以三种不同状态存在, 即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固态: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有流动性。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2、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4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第二节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 t ,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变化而改变,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4测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电子秤、台秤、杆

3、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十四个字: 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 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4、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第三节 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读作 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同种材料, 同种物质,不变,m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

5、体的质量、 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 V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 m成正比。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5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的密度1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 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2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3测液体密度:原理:

6、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方法: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V 9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 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重点题型:“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

7、有 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 当乌鸦投入 25 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解析:瓶内的水体积不变,乌鸦将石块投入瓶内后,水被石块“挤占”后,水面会升高,当水面升到瓶口时,瓶内石块的体积为V石=V容-V水,石块的密度为 . 解:由得,(1) 石块的总体积为 V石=V容-V水=310-4m3-210-4m3=10-4m3(2) 石块的总质量 m石=nm1石=250.01kg=0.25kg. 石块的密度=m石/V石=25103kg/ m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定义:物

8、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 判断是否属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说明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 二、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3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 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4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参照物一旦被选定, 我们不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所以

9、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练习: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或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竹排。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乙汽车向西运动。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

10、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乙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2、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

1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 km/h;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 秒中运动 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精选学习资料

12、-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例:某人上山速度为V1,后又沿原路下山,速度为V2,那么这个人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设路程为 s, 那么上山时间为s/V1, 下山时间为 s/V2, 总路程为 2s, 总时间为 (s/V1+s/V2) ,那么平均为 2s/ (s/V1+s/V2)2/ (1/V1+1/V2)2v1v2/v1+v2常识:人步行速度 1.1m/s ;自行车速度 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 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

13、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练习: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 ,小红同学跑 800m ,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4 分 10 秒和三分 20 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解:表格设计如下跑步路程时 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 4 分 10 秒4m/s 小红800m 3 分 20 秒4m/s 第三节长度、时间及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

14、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m ;1m=106m ;1m=109nm ;1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 0.7m;篮球直径 24cm ;指甲宽度 1cm ;铅笔芯的直径 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 1dm ;墨水瓶高度 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

15、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 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 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 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

16、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 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 L 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 、

17、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

18、”: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 甲测得结果 12.82cm, 乙测得结果为 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mm ,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1)定义: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本身的精密程度,测量环境的客观因素和测量者主观因素。(3) 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用更精密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

19、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秒( s)。其他单位: min h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第四节力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的推、拉、提、压、打击、排斥、吸引等叫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3

20、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运动的物体停止,静止的物体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一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0.5N, 一个成人对地面的压力大约600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

21、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五、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

22、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

23、种属性。它不是力,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24、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第六节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

25、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有两个方面:形状的改变,指受力时物体的外观发生变化。拉紧皮筋,撑杆跳高。体积的改变, 指受力时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力压排球,挤压海绵。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2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3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26、。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2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伸长了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伸长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D、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

27、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第二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

28、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第三节、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两接触面不光滑。四个条件缺一不可。5在相同条件(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下,滚动摩擦比

29、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

30、浮)。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 (A、密度计; B、温度计; C 、水银气压计; D 、天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第四节、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3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找支点 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力臂(大括号)。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结论:

32、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 F1 /F2=L2 /L1。4应用:名 称结 构 特 征特点应 用 举 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33、 - - - - - -第 10 页,共 22 页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 vF)=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速度 vG)2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 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动滑轮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 vF)=

34、2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 vG)3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 )(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 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4. 确定绳子的段数 n: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只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5当承重的绳子段数n 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

35、拴在定滑轮上(即偶定)。当承重绳子的段数 n 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即奇动)。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第一节压强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特点:与物体表面接触与物体表面垂直。两者必须同时满足。重为 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2 页G G F+G G F F-G F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A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是压力并不都由重力产生;B压力和重力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C压力的方向垂直被压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36、。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有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3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2 页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 36 分)1. 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 300N的重

37、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 ,则杠杆()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D. 无法确定2在图1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图 13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 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C 杠杆 D斜面4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匀速上升时,关于旗杆顶端的滑轮及其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定滑轮,省力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5.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

38、阻力 D.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6 如图 2 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 G ,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处加一个力 F 使杠杆平衡,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则这个力()A.应沿 MQ 方向 B. 应沿 MP方向 C. 应沿 MN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2 页图 2 图 3 图 4 7 如 3 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 B,力 F在这个过程中()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8如图 4 所示,杠杆 AOB

39、 的 A端挂重为 GA的物体, B端挂重 G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 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 AGA=GB BGAGB D无法判断9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锁生锈了不好打开,可以向锁孔中滴入润滑油B当夹克衫的拉链不能流畅地拉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上一点石蜡C 胶鞋的鞋底上刻有花纹D 自行车的车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10 一个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实际质量()A 小. B 大C 相等 D 无法判定11如图 5 所示,在水平拉力 F作用下,使重 40N的物体 A匀速移动,物体 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5N ,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拉力F的

40、大小是( ) ABC D图 5 图 6 1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量时,结果把弹簧测力计拉反了,如图6 所示,其测量结果与实际相比()A重量偏大 B重量偏小 C 重量相等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6 分)13.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总是作用点叫,重力的大小与质量。G B A O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2 页14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铁锥,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原理制成的。1

41、5 如图 7 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 用它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精确到 N,图中所挂物体的重力为。图10 16. 如图8 所示,当电风扇工作时, 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 _ _;同时小车将向 _ _运动(填“左”或“右”) ,原因是 _ _ _;小车的底部装有轮子,这是用的方法摩擦。17如图 9 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甲=F乙=F丙=50N 。则: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 G甲=_N ,G乙=_N , G丙=_N 。若动滑轮重 3N ,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G丙为_ _N 。18力的作用效

42、果跟力的、和作用点三要素有关。 如图 10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 A处比推在 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19张老师的质量大约为60 ,他用 1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以较慢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他推着小车以较快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用的推力应该 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 定 滑 轮 的 实 质 是, 使 用 它 的 好 处是;动 滑 轮 的 实 质 是, 使 用 它 的 好 处是;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三作图题(每图3 分,共 6 分)20. 一位同学在地上要用如图11 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已知物重

43、为1 000 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 400 N 的拉力,请你帮他画出绳子的绕法21. 图 12 是安装在安全文明小区进出口的栏杆( 栏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杆) 示意图,当在 A处施加一个压力F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所示位置, 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压力F的力臂 L1,和重力 G的力臂 L2。图 9 图 8 图 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2 页图 11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2 分,共 20分)22如图13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

44、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 4 个钩码,在 B点处挂 6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4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

45、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23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做了以下三次实验(如图15 所示)。(1)本实验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作运动。本实验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2)根据 _ 知识可知,可以得到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图 15 五综合应用题( 24 题 4 分,25 题 6 分,共 12 分)图 12 图 14 O 图 13 O B 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2 页24如图所示的水

46、平地面上,一个底面积为0.16m2、重为 4000N的物体,在 20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 8s 内匀速前进了 m 求:( 1)推物体前进的速度是多大?(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图25. 在一些建设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见各种大型的起重机. 如图 11 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易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 现测得重物的质量为4t , =10m , =3m , =2m. (取 10N )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_的物理量。公式 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 P:_( );F:_()S;_( )

47、。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 关键是找出 _(一般 F=_=_ )和(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P=。压强单位 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 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 N。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等。也可通过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

48、式P=)。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_且具有 _性。2测量工具: _计用途: _ 。3液体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 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_都有压强。10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2 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液体的压强随 _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_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4压强公式:P=_ 推导过程:液柱体积 V=_ ;质量 m=_=_ 。液片受到的压力: F=_=_=_ 。液片受到的压强: p=_=_ 。液体压强公式 p=gh

49、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 _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_;g:_;h:_。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_和液体的 _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与重力关系F_G F_G F_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其次确定压力。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 p=F/S 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F=。7连通器:定义:开口,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保持。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的原理

50、来工作的。第三节、大气压强1概念: _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_,一般有 _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_并且具有 _性。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_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_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_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