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试卷类型: A武昌区 2015 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语 文 试 卷本试卷共 8页,六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或B 后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 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2、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 分,共5小题,每小题 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采撷( xi )毗邻( p)趿拉( t )战战兢兢( j ng)B混沌( h n)雪橇(qi o)狞笑( n ng)模棱两可( l ng)C门槛( k n)狩猎( sh u)古冢(zh ng)余音袅袅( ni o)D驯服( x n)侈谈( ch)俨然( y n)阒无一人( q)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痉挛翌年击浊扬清图穷匕见B葳蕤切磋纷繁芜杂坚如
3、磬石 C篝火榫头雕粱画栋百无聊赖 D鬈发飓风卷帙浩繁乌烟瘴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仁” 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 由孟子所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突出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我们首先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要明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的阵营之间的分裂,而是作为传
4、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A解释又能弱小旗鼓相当 B阐释 又能狭窄旗鼓相当 C解释且能弱小势均力敌 D 阐释且能狭窄势均力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动手劳动,不但能够让青少年增长经验,锻炼头脑,还能够体验生活的美好,实现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彼此促进。B普通流感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 多喝水, 体温高时可按医嘱服用一些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可在一周以内减少。C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贡献给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D 李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
5、而高超的授课艺术,为不少聆听过他讲课的师生所折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 中论宋词时说: “婉约以易安为宗, 豪放惟幼安称首。 ” 这 “二安”(“易安”和“幼安” )分别指的是柳永和辛弃疾,颇受王国维先生推崇。B雷雨 中的故事背景、 情节都和雷雨有关,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C药 有两条线索: 明线写华家悲剧,暗线写夏家悲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错,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落后、麻木,进而揭示了夏瑜不被群众理解的悲哀。D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他广泛采用民间语言,还大量运用比喻、 隐
6、喻、双关语。如在哈姆莱特中,有掘墓人的粗野交谈,也有讲述奥菲莉娅之死的优美诗句。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 3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由民间学派上升为官方指定学说,由一家之学完善为社会主流思想,后又经“五四”时期以来的西化思潮与批孔运动冲击,渐渐式微直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腐朽旧说。其实,儒家思想长久以来被认作中国社会的官方正统学说,是有其充分必要性的,也经过了历史的严苛检验。首先,从个人层面看, 儒家学术理论, 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儒家提出的理想虽高远,但实践方法十分朴素,所谓“道不远人”是也。比如对于“爱”的践行,墨家的“兼爱” 观认为爱无等差, 这种
7、理想虽然高尚,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相比之下,儒家告诉人们“泛爱众,而亲仁” ,使人能够照着入手去做。儒家的爱有等差,正说明了一种美好理论要有可操作性。而儒家的 “八条目” 更具体,从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步步地设定出了内修己身、外治家国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说,儒家学说真正实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了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是中国培养君子的成功学理论。其次, 从社会层面看, 儒家学说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 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
8、清静无为、 佛家的看破红尘相比,儒家提倡 “学而优则仕”, 鼓励莘莘学子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贡献自我。可以说,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种人才,是“常以天下为己任”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就拿中国本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儒道两家对照来说:道家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而儒家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 道家崇尚个体意志、追求超脱世外, 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 儒 家知识分子是为构建仁爱社会、和谐社会、 礼乐社会、 大同社会而奔走呼号的行者。他们践行着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 !再次,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 是一种适于
9、治世的、成就盛世的、 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连那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如元朝、清朝,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它是一种进取型的、维稳型的、 秩序型的、 中和型的文化, 特别适用于个人的平稳上升、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世界的和合万邦。当今, 我们的国家经过政
10、权稳定、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文化繁荣的时代命题。此时,儒家文化中的优秀、 精华部分, 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也随历史规律又一次苏醒在我们的社会中。比如, 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 前启后的价值导向, 也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选自论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有删改)6下列关于“儒家学
11、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方正统学说。 B儒家提出的理想虽然高远,但实践方法很朴素,容易去践行。 C儒家学说是中国培养君子的成功学理论,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D儒家学说提倡入世、有为,鼓励莘莘学子积极投身社会、报效国家。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的“爱有等差”观比墨家的“兼爱”观更加高远,也更具可操作性,因此更能使人照着入手去做。B 儒家从创立之初就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它培养的人才 “常以天下为己任”, 服务社会,贡献自我。C回顾中国历史, 可以发现一条规律: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盛世时期, 国家一定
12、会重新强调用儒家思想治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D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也会自觉地去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来 加强或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曾是社会主流思想,自从受到“五四”时期西化思潮和批孔运动的冲击后,其在国人心目中就成了一种腐朽的学说。B儒家的“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讲“内修己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讲“外治家国”的。C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 道家崇尚个体意志、追求超脱世外,
13、因此儒家比道家在哲学上境界更高、影响力更大。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具 有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 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韦)应物,京兆人也。 尚侠,初以三卫郎事玄宗。 及崩,始悔,折节读书。 为性高洁, 鲜食寡欲, 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 天宝时, 扈从游幸。 永泰中, 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 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归, 寓善福寺精舍。 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居顷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或媢其进,媒孽之。贞元初
14、, 又出为苏州刺史。 大和中, 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罢居永定,斋心屏除人事。初,公豪纵不羁,晚岁逢杨开府,赠诗言事曰: “少事武皇帝, 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 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 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 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 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足见古人
15、真率之妙也。论云:诗律自沈、 宋之下, 日益靡嫚,锼章刻句,揣合浮切, 音韵婉谐, 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清深雅丽,虽诗人之盛, 亦罕其伦, 甚为时论所右。 而风情不能自已,如赠米嘉荣、 杜韦娘等作, 皆杯酒之间,见少年故态,无足怪矣。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有删改)【注】媢:嫉妒。媒孽:媒蘖。媒,酒母;蘖,酒曲。媒蘖,意为酝酿,比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樗蒱(ch p): 古代的一种博戏,以掷骰决胜负。墀:(ch)台阶上 的空地,亦指台阶。茕嫠(qi ng)没有兄弟,孤独,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嫠( l ):寡妇
16、,如“嫠妇” 。嫠节(指封建社会寡妇的节操,夫死不再改嫁)靡曼(m m n):华美,华丽。锼( s u): 用钢丝锯挖刻木头等,如“把这块板上的花纹出来”。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鲜食寡欲鲜:少B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除:罢免C无赖恃恩私恃:倚仗D锼章刻句刻:雕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韦应物的“豪纵不羁”的一组是(3 分)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以疾辞归,寓善福寺精舍身作里中横, 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而风情不能自已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建中二年, 韦应物凭借先前的资历被授予比部员
17、外郎,后又出朝担任滁州刺史。 B韦应物被追召入朝改任左司郎中后,有人嫉妒他升职,就栽赃陷害他。 C韦应物赠给杨开府的诗,叙述了自己年轻时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他率真坦诚的性格。D 唐诗普遍追求形式美,过分讲究音律词藻, 只有韦应物能继承建安诗风,自成一家。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及崩, 始悔,折节读书。 (3 分) (2) 罢居永定, 斋心屏除人事。 (2 分) (3) 虽诗人之盛,亦罕其伦,甚为时论所右。(4 分)13请用斜线 (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 6处)(3 分 ) 贞元初, 韦应物为苏州牧,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
18、房嗜酒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或曰韦房为诗酒仙。1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选自白居易吴郡诗石记 )花下醉(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1)第一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诗人的“醉”?请简要概括。(3 分) (2)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 (5 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19、 5 个小题,如超过5 个,按所答的前5 个 小题计分)(5 分)(1)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 (2)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 (3)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 (4)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 (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 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 题。你从鸟声中醒来羊令野听说你也是每天从鸟声中醒来
20、的人,那一带苍郁的山坡上丛生的杂树,把你的初夏渲染得更绿了。而你的琴韵就拍醒了每一枝叶,展示着自己生命的成长。你说喜欢落雨的日子,雨的逗点落向屋檐或者碧绿的草叶,你都能谛听到那种别有的韵致。有人在黄冈竹楼上听雨,有人在陋室之中弹琴,而你却拥有了最美好的庭园,在这喧哗的尘市边缘,鸟语对答里,你莫非也是其中一种韵律,一种色彩? 去年冬天, 为朋友题了一幅山水小品,诗是五言绝句:一庐临水曲,野树抱山来。仿佛幽人意,琴声几度回? 这幅小品, 只画了山和树林, 拥有一庐, 却没有补上人物。 我想树丛中的小屋,必 是幽人居处,静观之余,仿佛有琴声回绕其间,就画题句,分享了毫端余韵。一条美溪远远地依向你的山
21、脚来,那不就是画中的幽境,心上的净土?这份清福赋予你的乃是慧根的滋长,灵性的焕发。古人买山退隐,耽于林泉的淡泊自甘,你不是曾经听见诗人的警语, “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今天许多深幽可隐的山林,已不是我们可以独享其美的地方,哪里有“深林人不知”的化外,让“明月来相照”呢?王维在竹馆里,幽篁深掩,想是最清闲无为的情境,而我们现代人不也正想飞出摘星的大厦,去拥抱残山剩水间的一幢独立别墅吗?你每天走向尘烟,踏碎市声, 待到深夜归来, 享受那片宁静的时间之海,自己就成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
22、迎下载一叶无桨无帆的小舟,航于如梦如醒的玄思里,那真是静坐无牵挂,多么干净的世界! 这般夜对孤灯、晨读鸟声的生涯,不是富敌天下贵傲诸侯的人所能领略的情趣! 最近在偶然的兴味中,缀得一联:日耕九百亩,夜读五千年。我循例每日晨起必写九百字,九百字即九百个方格子,亦九百亩也; 人如老圃, 乐 在其中,入夜则孤灯人影与五千年相对耳。这五言联读来似乎遣词夸张,其实那就是把生命握在手里看个仔细,摩挲不辍,如此的自我观照一个跳跃的灵魂。在九百亩中,我只想根植且灌溉将芜的心园,不希冀一朵蓓蕾的绽放,或者一枚果实的撷取,也许生命就从其中成长不息。在五千年中,想是浩瀚无涯的放浪,纵然是契合的片刻,也是许多发光的灵
23、魂偶然相遇的顷间电击的神话。夜与晨曦之间, 你总是逡巡于这段时光隧道,守望着你窗外的树和园中的草叶,你 不忍遗弃于梦的边缘。或者也有一二只不眠的禽鸟,惊飞于高高的寒枝。如果这是秋日,想必“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 人毋须苦于悟禅参佛,能把一颗洗涤过的心,置于这般透明清澈的晨光里,我想那即净土一方,不是武陵人暂游桃源,更非刘阮上天台了。泥巷之中也有大智的人, 东篱之下一样见到悠悠的南山。只看你的心境能否容纳下这宇宙! 这人间! 不过景美溪的水仍然流向汪洋,不留涓滴在沟壑之中, 昼夜不息的正是逝者如斯! 这自然间所有样相,无不是人的一面可鉴的妆镜,也是我们摹临的一本万古不废的碑帖。趁着你还未入
24、梦,夜色与晨曦还遥遥衔接的时分,你和那山岗醒着来听我的夜话,亦如我听那弦音般的溪水,蜿蜒而过彼此的枕畔,那是自然为夜话铺叠的背景音乐,而话语依稀是写在水上,写在云上,那样的节奏和色调! ( 选自散文精品 ,有删改 )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两项都选对给 4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 ,有选错的给 O分)(4 分) A 文章的标题诗意盎然,让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仿佛鸟声婉转响在耳旁,带领我们走进诗情画意的世界。B文章多处引用诗句和化用典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意味。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在传统文化和古诗词方面的造诣。C景美溪的水 “昼夜不息” 地奔向汪
25、洋, 不在沟壑中停留,暗示着生命在自我奋斗中延伸张扬,蕴藉隽永,耐人寻味。D 文章以理服人, 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说理紧紧抓住读者,使读者沉醉在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中,引起心灵震颤和感应,从而获得美感和启迪。E这是一篇文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语言秀逸, 风格柔和、 温婉、 含蓄,读来给人以清丽、柔婉、沉郁的感觉。17“ 这自然间所有样相,无不是人的一面可鉴的妆镜,也是我们摹临的一本万古不废的碑帖。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 分 ) 18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19本文标题为 “你从鸟声中醒来”,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6 分) 五
26、、语言文字运用(共12 分,共3小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0请你从边城祝福半张纸等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为其写一个内容概要。要求语言简洁,句子连贯,不超过80 字。(4 分)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归纳出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步骤,每空4个字。(4 分) 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通过观察、 实验来收集事实,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对先前的假设
27、进行验证,如此反复,最终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2. 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 个字。 (4 分) 六、写作(共 60 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 ) 生活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武昌区高三5 月调考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A(Bl ngl ng; Csh ushu; Dxn x n。 )2D(A激浊扬清;B,坚如磐石
28、; C雕梁画栋。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3B(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解释的一般是问题。阐释:阐明陈述并解释;阐释的一般是理论。且能:且,还,表示进一层;尚且,况且。又能: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常与“既”构成并列关系。弱小:力量单薄,地域狭小;亦指弱小者。狭窄:一般指地域狭小、窄小。旗鼓相当: “旗鼓”本意为古代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相当:差不多,不相上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优秀
29、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均”,平;“敌” ,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常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4C (A项,中途易辙,后面的分句主语应是“青少年”,不是“动手劳动” ,应将“动手劳动,不但能够让青少年”改为“通过动手劳动,青少年不但能够”。B项,搭配不当, “减少”应改为“缓解”或“减轻”。D项,主客体颠倒, “为不少聆听过他讲课的师生所折服”应为“折服了不少聆听过他讲课的师生”。 )5A( “易安”指的是李清照,而辛弃疾受到王国维先生的极力推崇。)6A(A项“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方正统学说”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儒家思想长久以来被认作中国社会的官方正统学说”。 )
30、7C(A项, “儒家的爱有等差观比墨家的兼爱观更加高远”于文无据;B项, “儒家从创立之初就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无依据,原文为“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 “培养人才”是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标;D项中“自觉”说法错误,原文为“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 )8D(A项,表述武断,原文说的是儒学“渐渐式微直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腐朽旧说”; B项,“修身”是讲“内修己身”的;C 项, “儒家比道家在哲学上境界更高、影响力更大”的说法没有依据。)9B( “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陈情表中的“除臣洗马”。 )10D (句是说韦应物高
31、洁寡欲,句是说韦应物以病辞归的经历,句是说韦应物的诗风,均可排除。)11D( “唐时的诗歌普遍追求形式美”言过其实,作者说的是“自沈、宋之下”。另外,韦应物诗风自成一家,但并非“继承建安诗风”,文中是说他驰骋在建安以来的诗坛上,“清深雅丽”也不是建安诗风的特点。建安诗风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慷慨激昂。)12(1) 等到(玄宗)去世,他才后悔,改变平素志行,转而读书求学。(关键词:“及”“崩”“折节”各1 分) (2) (韦应物)罢官后在永定寺闲居,清心寡欲,回避一切俗事。(关键词:“罢”“屏除”各1 分) (3) 虽然(唐代)诗人众多,也少有能和他相比的人,很被当时舆论推崇。(关键词:“盛
32、” “伦” “为所” “右”各 1 分)13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每处0.5 分,共 3 分) 【参考译文】贞元初年,韦应物担任苏州刺史,房孺复担任杭州刺史,都是位尊而才高(狂放不羁)之人。韦应物爱好作诗,房孺复爱好饮酒,每次与宾客朋友一起饮酒作诗,他们的风流雅韵,在吴中多有传播,有人称韦应物、房孺复为诗酒仙。【参考译文】韦应物是京兆府人,崇尚侠气,当初他凭三卫郎的身份侍奉唐玄宗。等到(玄宗)去世,他才后悔,改变平素志行,转而读书求学。他品性高洁,少食寡欲。居住的地方一定要点燃香料,扫净地面, (然后)静坐,泯灭俗念,超然物外。天宝年间,曾跟随
33、玄宗出游。永泰年间,担任洛阳县丞,又升任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韦应物在鄠县令任上被授予栎阳令,因病辞官回家,寓居在善福寺精舍。建中二年,他凭借先前的资历被授予比部员外郎,又出朝担任滁州刺史。不久,改任江州刺史。后来又被追召入朝,改任左司郎中。有人嫉妒他升官,就栽赃陷害他。贞元初年,韦应物又出朝担任苏州刺史。大和年间,他凭着太仆少卿的身份兼任御史中丞,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江淮留后。罢官后在永定寺闲居,清心寡欲,回避一切俗事。早年时,韦应物性情豪放,不受拘束,晚年时遇见杨开府,就赠给他一首诗,写到了(年轻时的)事: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
34、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 (诗歌大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年轻时侍奉玄宗,倚仗皇帝的恩宠,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司隶校尉看见我,不敢逮捕,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骊山上的风雪之夜,皇帝在长杨
35、宫打猎的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只会饮酒放浪的顽痴青年。自从玄宗皇帝死后,我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再要改行读书,这已经太晚了,只好抓起笔来学作诗。作诗有了些成就,居然被两府收留,也被南宫官推举。但是,毕竟我的才干不够,朝中不能容留我,把我派出去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遇到杨开府,谈起旧事不胜感慨。满座的客人都不会知道这些事,现在能知道的只有老朋友了。) (从这件事中)完全可以看出古人率真坦诚的美德。我评论道:诗从沈俭期、宋之问之后,一天比一天华丽,(诗人们)雕琢字句,揣摩效仿以符合浮文切响(浮文,华而不实的文章;切响,原指重浊的字音,此谓讲求音节和谐),音韵婉转和谐,对仗华美精密,而闲
36、静典雅平淡自然的诗风却不存在了。只有韦应物驰骋在建安以来的诗坛上, (他的诗作)各有风格,自成一家,(他的诗作)清新深沉,雅正华丽,虽然(唐代)诗人众多,也少有能和他相比的人,很被当时舆论推崇。不过他在风月之情上不能自我控制,例如他赠给米嘉荣、杜韦娘等人的诗作,都是在酒席间(写的),显露出年轻时(放纵)的情态,也就不足为怪了。韦应物有诗集十卷,现今在世上流传。14 【答案示例】 (1)酒酣寻芳;倚树沉眠;持烛赏花。(每点 1 分) (2) 第一首诗的首句,运用比喻,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通过诗人寻芳沉醉的过程,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流露出酣醉满足之意。第二首诗的首句运用叠词,以“
37、东风袅袅”写出了春意的暖融,以“东风袅袅”崇光”写出了春意的暖融,“崇光”又指出了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 “泛”字将景物活化,为海棠的盛开造势,表达了诗人赏花愉悦心情。(每点2 分,答全给满分)【诗歌鉴赏】花下醉首句写出诗人从“寻”到“醉”的过程。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殷切的心情,特地去“寻芳”,竟不知不觉地“醉”了。“不觉”二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的情态,笔意极为高妙。次句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处处紧扣“醉”字。三、四两句忽又柳暗花明,转出新境。酒阑客散,正可静中细赏;酒醒神清,与醉眼蒙眬中赏花相比,自别有一番
38、风味;深夜之中,才能看到人所未见的花之情态。海棠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海棠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也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 “香雾空蒙”写海棠的幽香在氤氩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 ,月亮已转到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只恐夜深花睡去” ,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一个“恐”写出了诗人的担忧、惊怯之情。末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前面的“只恐”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烧高烛”遥承前面的“月转廊” ,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这怒放
39、的海棠的明艳了,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15.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 倚南窗以寄傲; (5) 响穷彭蠡之滨;(6) 沧海月明珠有泪;(7) 赢得仓皇北顾;(8) 濯清涟而不妖。 (每小题 1 分,共5 分,如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小题不给分。)16DE (D项, “以理服人”和“深入浅出的说理”错,应是“以情动人”;E项, “写景美文”错,应是“抒情散文” , “沉郁的感觉”也不对。)17 【答案示例】作者把“自然间所有样相”比喻为“可鉴的妆镜”“万古不废的碑帖” ,
40、是指我们可借自然万物进行自我观照,充分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思。(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8 【答案示例】文章以第二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一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其中的“你”,既可以是特指、泛指,也可以理解为“你”“我”的统一体。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法,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 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每点 3 分,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酌情给分。
41、)19 【答案示例】“鸟声”,暗指优美的、恬静的自然环境,是山林生活的代称;“在鸟声中醒来”是作者耽于山林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作者虽然“每天走向尘烟,踏碎市声”,但心中的想象却如诗般美好。在如今功利的社会里,很多人处于浮躁不安中,但作者把淡泊、宁静、清高的生活看作是一种精神的满足,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或把“自然间所有样相”比喻为“可鉴的妆镜”“万古不废的碑帖” ,更充分体现了作者赞赏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思和追求大自然的美,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作者自己在阅读、写作、静思中增长慧根,焕发灵性,获得生命的成
42、长。 (6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20. 【答案示例】在半张纸中,斯特林堡写出了主人公两年里经历了从恋爱到新婚燕尔,从孩子出世到妻子、婴儿突然相继病亡的痛苦遭际,凸现了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 (意思对即可,4 分)21【答案示例】分析问题(推理分析);收集资料;验证问题;讨论交流。(每点1分)22. 【答案示例1】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以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除了购书以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答案示例2】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
43、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23 【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生活”是现代社会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话题。对于“如何生活”问题,我们应该将其放在当前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朝四个方向思考立意:一是赞同“生活智慧”(站得高,看得远)理念,主张过“智慧生活”;二是赞同“辛勤生活” (任劳任怨)理念,主张过“勤奋生活”;三是赞同“站在书籍上生活”(学习的智慧就是让书籍知识为人服务,不能被书籍知识所累)理念,主张“生活需智慧”;四是赞同学习生活应是“巧妙学习”(驾驭知识) ,主张“善于学习的生活”。四者都可以结合时代、社会、生活体验感悟等来写作。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出于效率与经济的考虑,追逐智慧的生活;在经济领域,时间就是金钱,机会稍纵即逝,知识可以抢占发展先机。当然,人们也有追求“善于学习的生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