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姓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 “合作” 、 “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 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 当 5 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
3、、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 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 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3. 继续注重体现
4、数学背景知识。4. 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 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6. 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2.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
5、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
6、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五、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提供丰富的、现实
7、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共 2 课时)1 1 数据收集整理(1 课时)1 2练习一( 1 课时 )2 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共 6 课时 )2 1 除法的初步认识(2 课时)3 2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4 3整理和复习(1 课时)5 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共 4 课时)6 7 第四单元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共 5 课时 )8 9 第五单元混
8、合运算(共 7 课时 ) 10 11 12 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共 7 课时 )13 14 15 第七单元 1000以内数的认识(共 10 课时 ) 16 17 第八单元认识克(共 4 课时)18 第九单元猜一猜(2 课时)19 20 第十单元总复习(共 4 课时)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3 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
9、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过程与方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表格 小黑板课时安排2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 个学
10、生说一说)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
11、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
12、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13、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 题。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
14、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第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二、
15、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
16、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
17、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新
18、-课 - 标 -第 -一 -网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 题。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这节课, 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
19、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 3 课时 练习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过程与方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 整理、 分析、 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
20、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具准备表格 小黑板课时安排1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 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 题表格内。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 “收集整理数据” 。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
21、一”的第4 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 分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 8 33 12 (3)回答问题。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如果再观察1
22、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 说出理由。)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 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 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图中 1 格代表()份。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 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
23、示多少。四、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
24、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2 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 1 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 10 张正方形卡片、 15 个卡片、 20 根小棒。课时安排2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一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新课 1 教学例 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 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
25、。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 页“做一做”。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 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 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3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科书第14 页例 2 提出: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26、(3)交流。(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 个橘子平均分成5 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独立进行平均分。(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 份的任务。(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练习 1 练习三的第1 题。(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 3 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 个花瓶里。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
27、均分的含义。2练习三的第2 题。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3练习三的第3 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 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知识
28、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小黑板,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课时安排3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探究新知,感
29、受对称()引导观察,感知对称。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9 页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
30、一试)教师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剪“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想: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将自
31、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认识对称轴。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生讨论交流。教师演示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互相交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32、 - - - - - - -第 14 页,共 29 页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显身手。(辨对称)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猜图形、画图形。 (猜对称)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找对称轴。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
33、对称轴。 重点指导圆的折法。 )四、全课总结(赏对称)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感受。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平移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平移的特点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移现象,培
34、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小黑板,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课时安排1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1、交流预习内容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2、举生活中的例子。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先在四人小组里做, 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
35、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3、 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 (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 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平移的本质: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精选
36、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9 页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1、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xkb1.co m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 格(对)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 格(错)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 (让学生发表意见, 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5、练习:动手完成p43 第 1 题。三
37、、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旋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感知旋转教学难点感知旋转教具准备图形卡课时安排1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
38、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 1 、完成 43 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39、8 页,共 29 页4、动手完成课本42 页做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数平移距离1、观察 43 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2、动手涂颜色。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二、画平移后的图形。1、先让学生给43 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 、问学生,图形移动3 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
40、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 、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4、学生汇报方法。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 题的两个要求。 7 、独立完成44 页第 5题。三、判断练习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四、动手操作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 页的做一做。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9 页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用
41、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 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6 课时预设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复习 7、8、9 的乘法口诀。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二、新授(一)教学例 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2、 (1)
42、有 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板书: 568=()讨论:怎样计算?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2)如果挂成 7 行呢?平均每行几面?板书: 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完成“做一做”1、出示 74 口诀:(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 14题。四、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43、- - -第 20 页,共 29 页板书设计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例 1、 7 8=56 56 8=(7)口诀: (七)八五十六56 7=(8)口诀:七(八)五十六第 2 课时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 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 19的乘法口诀。2、视算63 12 4 35 7 4 4 5 5 1 7 14 2 1 1 6 3 426 2 6 8 2 3 3 6 4 7 4 1 2 30 5 49 7 61 213 4 2 4 4 7 7 3 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 6=
44、? 15 5=?二、练习:做练习十一 512题第 5 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第 6 题:理解题意, 分析解题步骤, 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 7 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第 9、11 题: (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3)列式计算。第 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三、总结第 3 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
45、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1)把 6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9 页(2)6 里面有几个 2?3、导入新课二、新授(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 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 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 倍 3根的 6 倍就是 6 个 3 根,也就是 18 根。3 倍 ? (5个的
46、3 倍就是 3 个 5 根,也就是 15 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 (1)18 和 3 比,18 里面有几个 3?18是 3 的几倍?( 2)15 和 5 比,15里面有几个 5?15 是 5 的几倍?学生独立思考后, 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问: “3 根的 6 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 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47、提问: “18根是 3 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 3 的几倍就是求 18里面有几个 3,所以用除法计算。4、做例 2 后面的“做一做”。(1)例 2 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1)摆好两行三角形。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3)用一句话说出 “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 倍” ,并用符号表示出来。(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用学具摆一摆: 1)12 是 3 的 4 倍;2)12 是 4 的 3
48、 倍。学生操作时, 提醒他们思考: 在第一题中, 是 12 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 12 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三、总结板书设计6 倍 3 根的 6倍就是 6 个 3 根,也就是 18 根。3 倍 5 根的 3 倍就是 3 个 5 根,也就是 15 根。18 是 3 的几倍? 183=6 15 是 5 的几倍? 155=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9 页第 4 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
49、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15里有几个 3? 14是 7 的几倍?15 是 3 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 7?2、有 12 个苹果,每盘放 4 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新授(一)教学例 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有 35 人唱歌, 7 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3、说明:我们把 35 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 把几人当
50、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 人作什么数?板书: 357=5 (二)完成“做一做”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二四、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板书设计例 3 唱歌的有 35 人,跳舞的有 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35=5 第 5 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