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新课标高一地理同步测试人口的变化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 )A50亿人口日B60亿人口日C70亿人口日D80亿人口日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45题。4(图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 况,其中01
2、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 A93% B23% C13% D60%5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根据图2回答下列67题6(图2)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B C D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
3、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原始型B传统型 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10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迁移造成的1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 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
4、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1213题。12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13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3”,回答1415题14图中与曲线排序相应的一组国家是 ( )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
5、国、墨西哥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1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瑞典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B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加剧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目前我国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D 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16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土壤的肥力状况 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17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C随着科
6、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1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1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资源20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21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C
7、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22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一般用 来表示 ( )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C人口合理容量D适度人口2004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选择性别中止妊娠法规的提案。其中人口的性别结构是这一提案中涉及的关键词,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图为四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4判断2324题:23在这四条曲线中,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ABC D24若图中的曲线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
8、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C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D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2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A城市化的表现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C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D城乡差别过大造成的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27将下列因素的代号按因果关系填入图6相应的空格。(8分)A科技水平 B获取资源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生活消费水平 28图7,分别表示美国、日本、俄罗斯人口迁移情况,读图7和图8回答:(13分) (1)A、B、C三图同时反映了国内移民的目的是 。 (2)A、B、C哪
9、一幅图表示的是图8的国家? 。 (3)在图8中画出该国老年人口迁移的具体路线,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人们形象地把迁入地叫做“ ”。 (4)图8中你画的迁出地是该国的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主要是 。 (5)在资本主义早期,该国人口向 部聚集;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是 因素。 (6)目前,该国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29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3分)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
10、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
11、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ABCD(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10分)30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人口司用妇女总和生育率预测人口发展。假定全球每个妇女总和生育率在2个小孩的补充水平上,每年人均粮食400千克,则2050年、2140年全球人民 需粮食如图9所示。据此回答:(10分)(1)总和生育率即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中国的人口发展是否应该与联
12、合国人口司预测的总和生育率持平? 。原因是 .(2)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措施(至少写三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B 2D 3A 4B 5B 6A 7A 8B 9C 10D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D 18C 19D 20A21B 22B 23C 24B 25B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40分)27(8分)一A 一C 一B 一D28(13分)(1)国土开发(2分) (2)A(2分) (3)图略(1分) 气候(1分) 阳光地带 (1分)(4)东北部(1分) 这里纬度教
13、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2分) (5)东北 (1分) 矿产资源 (1分) (6)城市到农村(1分)29共13分1)人口老龄化(2分) B(2分) 2)B(2分)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2分)(合理即给分)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合理即给分)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10分)30(10分)(1)短期内不行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而目前已将近13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2)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 加大粮食流通,调配膳食结构。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