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之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 1、欣赏小说采用“人物有限叙述视角”写人物、写场景的妙处。 2、透过“人物有限叙述视角”的叙事艺术,深刻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其中1是教学重点,2是教学难点。 确定1是重点,是因为教材的“单元提示”明确提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也就是说,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欣赏小说。而具体的文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读法。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这样一篇具有鲜明叙述特点的课文,老师要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教会学生欣赏,欣赏什么呢?当然是欣赏这篇小说最大的叙事特点“随黛玉的行踪,借黛玉的视角观察贾府,聆听人物心声”的表达效果。 确定2为难
2、点,出自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到人物性格本身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因而我们在把握人物形象时,需要倾听文本来体会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有时还要借助某种生活还原以达到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差距的目的,更好地多角度地透视人物性格。二考虑到学生透过林黛玉的视角把握贾府的众人形象可能不太难,但是学生难于发现在林黛玉观察贾府的人物场景的同时凸显了林黛玉自身的个性特征。为什么林黛玉能看出他人之所不能见,听出他人之所不能听,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林黛玉的视角反观林黛玉的独特的身份立场、文化修养和个性特征。用这种方法来欣赏小说的叙事艺术,从而把握人物形象,能够更好地接近小说艺术的本质内涵。而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方法和视
3、角,在具体的学习中可能会受以往欣赏小说的惯用思维定势的影响和干扰,因而我把这一点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按“一理二看三听”的思路,紧紧抓住“林黛玉的视角”展开教学。 1、导入课题 师:有人说,“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哪些同学读过或听说过红楼梦?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红楼梦,一点即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 学生发言后,教师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介绍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是:一,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有表现的机会;二,让不了解或了解不多的同学对红楼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三,通过师生互动、生
4、生互动,营造一个和谐共享的对话氛围,凸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补充可以弥补学生发言的不足,让学生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黛玉的行踪,走进富贵奢华的贾府,感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喜怒悲欢。(板书课题)我们在学习前一篇课文项链的时候,我们看到作者仿佛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知道了发生的一切事情。我们把这种叙述叫做“全知视角”叙述。这一个知识点,我们上项链的时候已经掌握了。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又是如何叙述的呢?还是采用作者的“全知视角”吗?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初读课文) 设计意图 在教项链时,已向学生介绍过关于叙事视角的知识。这里通过将林
5、黛玉进贾府与项链的叙事角度进行对比,一是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引出教学主题,二是激发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2、明确视角,理清行踪 师:请结合“正定荣国府的示意图”,简要说说林黛玉去了哪几处,见了哪些人?请你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学生边浏览课文边讨论,寻找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并画行程图)(二读课文) 老师巡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林 黛玉 进 贾 府 林黛玉 扬州-金陵贾府 贾母处(史、王邢李-三姐妹王熙凤)-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宝玉) 设计意图1、明确本文叙述的独特之处,形成新的关注点。2、整体感知,以线串珠,化繁为简。让学生学会抓过渡句理清思路的方法,“读短小说”
6、。3、借助于板书,让学生体会小说“移步换形”的叙事特点。 3、品“看”和“听” 师:让我们再度跟随黛玉的行踪,重入荣国府。但是,这次要求大家睁大你的眼睛,想一想,林黛玉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针对林黛玉的所看到的、所看出的你有什么想法?下面请大家细心品读,“慢慢欣赏”。(学生聚焦于“看”,三读课文) 补充说明 这里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利用较多的时间,紧紧抓住“看” (谁看、看到什么,看出什么,读者看出什么,看与被看)加以定点爆破、深入赏析,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 重点品读完“看”后,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听”:谁听、听见什么、听出什么、读者
7、听出什么的方法自己品读课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一般人读林黛玉进贾府只停留在了解林黛玉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是非常浅表的阅读。实际上,小说中存在复杂的“看/被看”的关系。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解开这个“看/被看”关节的,还是“林黛玉的视角”。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读 者 看 听 林黛玉(客、有身份的客,个性: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看 看 听 听 看 看 听 听 看 扬州-金陵贾府:贾母处(史、王邢李-三姐妹熙凤)-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 (宝玉) 品读“看”: 谁 看 看到什么 看出什么 读者看出什么 林黛玉 互看 外观:大(两大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匾上五个大字)
8、 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两兄弟性情追求相异、家庭实际地位并不以长幼为序,为日后的矛盾冲突开启了祸端 林黛玉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所以介绍贾府的布局之巧、陈设之精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可以看出林黛玉的个性:细心、敏感、聪颖、善于察言观色,事事留心,时时在意。所以能发现贾府许多“与别家不同之处”。之所以能够如此详尽地近乎面面俱到地展现贾府风貌是因为林黛玉的客人身份,而且是一个有身份的客人,才可以登堂入室,充分介绍贾府的里里外外,为以后人物的活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宝黛相会,心生感应,既照应了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更重要的以此表现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两人
9、的爱情的发展张本。 贾赦处:小巧别致,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 贾政处:轩昂壮丽,”荣禧堂”华贵的陈设、小正房用品的高雅朴素) 吃饭(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位次)饮茶 王熙凤(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与众不同、奢华至极,美容颜,不露威,隐含煞气,有心计善做作 贾宝玉(两处写服饰外貌-外出华丽衣裳改为“半旧”银红袄、“一笑”、摔玉) 形容标致、天生多情、华丽的衣裳(荣华富贵)非他所求,“何等眼熟”,似曾相识、痴狂 众人看黛玉 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怯弱不胜,自然的风流态度 体弱,有不足之症。与众不同,体弱多病、敏感自尊, 初步勾勒,众
10、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极有朦胧美,又有清晰的美感。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凤姐看黛玉 标致 突出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是奉迎贾母心态下的赞美。凤姐见多识广,“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知,宜做史笔看”(脂砚斋) 宝玉看黛玉 气韵神情:两弯似蹙非蹙病如西子胜三分 。相见时的一“惊”一“笑“ 弱不禁风,多愁善感,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一风流俊逸美人图 浓墨重彩、工笔描画“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足见宝玉之脱俗,“若非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一“惊”一“笑”,一存于中,依发于外,各显人物性情。 表二:(品
11、读“听”) 谁听 听到什么 听出什么 读者听出什么 林黛玉 凤姐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只管 只管“找缎子 没见太太昨日说的那样的”王夫人:“有没有,什么要紧” 放诞无礼 惊叹、恭维、同情 关切,能干 想传达王夫人对林的关心,可惜露馅了。 凭什么来迟?王的地位性格尽在其中 一石数鸟-八面玲珑,善于言辞凤姐见多识广,“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知,宜做史笔看”(脂砚斋) 能干,管家地位刻意奉迎王夫人-机关算尽太聪
12、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此处已略显端倪 可以听出林黛玉的个性:细心、敏感、聪颖、善于察言观色,事事留心,时时在意。所以能听听出人之所不能听的。 王夫人:我有一个孽根祸种,是家里的混世魔王“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细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西江月两首 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写尽宝玉之不合时宜,尽显其真性情。欲扬先抑 宝玉与黛玉相见时的对话、探春的打趣 有才华 众人 黛玉提及癞头和尚说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料此一生。” 不经之谈 预示了黛玉的悲剧结局,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邢夫人 黛
13、玉:“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尊敬,事出有因,知书达理 黛玉接人待物“时时留心,步步在意。” 贾母 黛玉:“只刚读了四书” 读过书,有一定文化修养 不卑不亢,恰到好处尽显黛玉之个性。 宝玉 黛玉:“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根据贾母的回答作了调整,事事留心,时时在意。 4、解读采用“林黛玉叙述视角”之意义 师:通过文本细读,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可谓“写人写景高人一等,绘声绘色入骨三分”。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作者为什么采用“林黛玉视角”而不像项链那样采用“全知视角”,如果我们给课文换一
14、种叙述视角,结果会怎样呢?(学生讨论,在老师指导下试着进行换视角的文本改写,并比较表达效果) 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深入讨论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师可以提供“刘姥姥进大观园”和“冷子兴言说荣国府”两个互文本,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认识,体悟“林黛玉视角”的无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任选一个片断,改为“全知视角”或“刘姥姥”的视角来叙事,比较一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这两种叙述视角的运用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的,必须服务于特定的叙述需要。选择这样而不选择那样的“叙述视角”主要受制于你想表达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通
15、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对两种叙述视角的掌握就更深入了。 总的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是本文教学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在对话中学会小说欣赏的要点:聚焦精彩,解读意义。对话教学往往有这么两个优点:其一,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有利于头脑风暴的形成。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认为“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其二,有助于学生养成相互协作、乐于交流的良好品质。语文新课标就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聚焦精彩,品读“看”、“听”环节教师起的作用是 “引学生鉴赏”、“帮学生鉴赏”、“教学生鉴赏”。 在学生发
16、现不了的地方,创设情境“引学生鉴赏”,在学生的品读流于浅表的时候,教师“帮学生鉴赏”,让学生借助教师或他人的眼睛,借助教师或他人的讲解、引导看到文中的妙处。(对红楼梦的评点、解读比比皆是,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把握叙述视角,倾听人物心声,这是“教学生鉴赏”。 5、布置作业 要求课外阅读红楼梦,任选片段,归纳出几种叙述视角,并利用叙事视角的知识来鉴赏人物形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或搜索有关红楼梦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如下书籍:刘心武的红楼三钗之谜、王蒙的红楼启示录、叶朗的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周汝昌的曹雪芹小传、红楼小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17、设计意图:巴赫金说:“世上还没有过任何终结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 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只在前头。”对小说的阅读,尤其是名著的节选部分的赏读只是阅读的开始,老师的作业旨在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途径。同时,学以致用,在课外练笔中巩固阅读小说、欣赏小说的新方法“把握叙述视角,倾听人物心声”。 三、教学反思 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宜的阅读态度。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所写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
18、”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二是要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读诗歌有读诗歌的方法,读散文有读散文的方法,读小说有读小说的方法,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讲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 小说教学的这两个目的,都需要“知识”的支持。过去,我们反对语文教学中过多的知识教学,这种主张在“知识陈旧”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语文教学本身并非不需要知识,恰好相反,我们的许多教学目的,都需要通过知识教学这个载体,以知识教学为渠道来实现。我们不需要陈旧的知识,但我们却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这新旧之别就在于,旧知识是客观陈述教学对象的特征,知识学习就成为一个带领学生走向客体、认识客体对象的过程;新知识是从学生出发,帮助学生“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实践”的知识。有人称这种知识为“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或者叫“实践性知识”,反正是帮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管用”的知识,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知识。在小说教学中,“叙事视角”知识,就是这样的知识。它教学生如何看小说。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