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较为特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收集了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参与度 建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界一直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何谓“参与”,该词语出自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意思是表现人卷入群体活动的状态。最初的内涵比较浅显即个体在群体活动中是否“在场”,这只是一种外显的行为。随着对
2、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参与”的内涵扩展开来,涵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卷入。就学生而言,在现代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核心思想是“做中学”)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深度方面来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选取某小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抽取成绩较好以及成绩不理想班级的学生以及该校所有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广度、效度以及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调查结果如下。 其一,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见表1。 表1:单位(%) 从表中可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比
3、例分布比较一致,但从表中可明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确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说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 其二,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较多的学生三年级占比11.42%、四年级占比23.07%、五年级占比26.31%、六年级最高占比36.66%。认为机会和时间较少的学生占比分别是65.71%、43.58%、44.73%、23.33%。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学生,总体可知低年级有大部分学生认为独立思考的机会是时间不多,高年级相对较好,但依然有待改进。 其三,与教师互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年级大约只有2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会积极与教师互动,但不一定与教师互
4、动学生占比分别是54.28%、46.15%、76.31%、63.33%。由此可见,“满堂灌”或“满堂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四,合作探究情况。调查显示,各年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教师的设问,总体情况相对乐观。但在合作探究中的体验情况来看,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在合作探究中没有获得特别的体验,只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独特体验。 其五,课堂趣味性。平均占比接近60%的学生认为课堂趣味性较差,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活动没有吸引力,趣味性差。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年龄较低,在认知水平、思维
5、能力等方面较低的情况下,教师一旦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从小学生年龄特点看,通常比较活泼,且容易受外界干扰而转移,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课堂参与度。 二、建议 (一)情感策略 情感目标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在现代教育理论框架下,情感是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态度、自信心、意志、性格等。利用情感策略就是将不利的情感因素减少,排除其干扰,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首先,把握住师生间互动的核心内容。从小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对于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就是希望成为一名发现者、探索者以及研究者,这是一
6、种认知心理。遵循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当中需要把握的情感策略核心内容应该是“问题”(数学教学当中的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成性问题)。问题可以说是推动思维能力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础。在教案设计时就需要预设问题,并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样就会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境,使课堂氛围充满生气,十分有助于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地位,把问题设计得精巧,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抓住关键点(即关键知识点),难度适中,并且要具备趣味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适合设计太过科学性的问题,而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学生参
7、与,效果显著。 最后,创建和谐民主的互动氛围。从上文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在教学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问,学生回答,学生很少参与提问,而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这种情况表明师生间的互动并不民主,且学生课堂参与效度不高。基于此,教师要走近学生,改变自身的权威性地位,让学生将教师当作一名学习中的合作者、朋友,可以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时常鼓励学生、安抚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脚步参与的课堂教学当中。 (二)激发兴趣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游戏、故事均为其感兴趣的因素,在教学时采用这些方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同时科学的设问也能使数学活
8、动具备科学性。比如二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如42-27,出示小棒演示减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建立算式。单根不够减则拆整捆,让学生操作这一过程,体验个位数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从而使学生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要注意的是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增加其探索的兴趣。此时就需要教师把握住教材知识点,并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设问引导,然后要在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使其从活动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三)预留时空 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力保障。只有预留下充足的时空,学生才能针对教师的设问,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交流彼此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情将一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与思考掌握的内容列出,采用活动的方式替代讲解,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才能真正掌握解法。此时教师就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解决问题,既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