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21924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拿来主义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课标导航 学习基本目标 1了解杂文的基本特点。 2分析文章结构,列出文章的提纲。 3把握词语的语境义,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4理解“大宅子”这一段比喻论证,感受杂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形象说理的特点。 学习进步目标 1结合以前学过的鲁迅散文,对鲁迅生动、犀利的语言作一点修辞梳理。 2和同学讨论先占有再挑选好还是先挑选再占有好,感悟鲁迅非凡的气魄与胸襟。 3阅读更多的鲁迅杂文,思考鲁迅杂文的具体针对性与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是如何紧密结合在一起,追索它超越现实的意义。 4探讨:我们如何做鲁迅期望的“新人”? 5尝试运用一个整体比喻的方式阐释自己的看法。 建议课

2、时:1.5课时 基础整合 词汇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 自诩给予冠冕吝啬脑髓譬如孱头蹩进 1自诩(x)给(j)与吝啬(s)脑髓(su)譬(p)如孱(cn)头蹩(bi)进 2比一比,查一查,用下列各组字组成词语 诩()栩()粹()萃() 炙()灸()磕()嗑() 2诩(自诩)栩(栩栩如生)粹(国粹)萃(出类拔萃)炙(残羹冷炙)灸(针灸)磕(磕头)嗑(嗑牙) 3解释下列词语或加点的字。 一向礼尚往来大度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堂皇摩登 孱头故弄玄虚国粹 3一向: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礼尚往来:尚,崇尚,重视。大度:大方,气量宽宏。自诩:诩,夸耀。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冠冕堂皇:很体面,很有气派

3、。摩登:音译词,“现代的”“时髦的”的意思。孱头:懦弱无能的人。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国粹:粹,精华。 修辞积累 杂文的语言以幽默讽刺为总体特点。这种幽默讽刺效果,常通过临时改变语词的感情色彩产生,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反语相刺;或大词小用,小词大用,举重若轻;或庄词俚用,俚词庄用,亦庄亦谐。看看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

4、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我在这里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褒词贬用有:_贬词褒用有:_ 大词小用有:_小词大用有:_ 庄词俚用有:_俚词庄用有:_ 褒词贬用有:大师、发扬国光、进步、大度、国粹,

5、贬词褒用有:鼓吹、吝啬;大词小用有:彻底革命,小词大用有:碰钉子、礼品、残羹冷炙;庄词俚用有:摩登,俚词庄用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不管三七二十一 语料积累 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动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穷人小引)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革命文学) 瓦砾场上还不足悲,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是可悲的。我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再论雷蜂塔的倒掉) 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

6、,其实何尝有力,而且一群老头子,还是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裤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马褂。(未有天才之前) 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觔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随感录四十一) 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

7、万万不要动!(这个与那个)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娜拉走后怎样)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助读资料 一、鲁迅与杂文 在生命历程中最后一个岁末岁初之交,一个寒冷的深夜,鲁

8、迅对自己的杂文创作做了认真的自我总结:“今天我自己查勘了一下: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这种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明示着随时间的推移,鲁迅越来越把创作的重点放在杂文一边,明示着鲁迅自己确实是偏重偏爱于杂文创作的。 鲁迅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的15本杂文集,就

9、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鲁迅曾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在人类文化长河中,鲁迅的杂文无疑已经成为无可比拟的独特存在了。单是那些杂文集子的取名,就显出独特的意趣“坟”的埋葬、眷恋、纪念;“热风”的与冷社会的对抗;“南腔北调”的不入流不入调的独异之声;“且介亭”的半租界式的被分割的愤慨;“三闲”与“二心”、“准风月谈”与“伪自由书”的配对;“而已”、“三闲”的以别人的嘲讽为自个命名的自信与洒脱自然,永具魅力的还是一本本集子中一篇篇散珠碎玉般的文字。 事实已经证明,鲁迅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杂文。他的杂文创作成为20世

10、纪中国文学领域中突然崛起的高峰。事实必将继续证明,文明社会的发展与杂文的发展肯定会同步进行,鲁迅杂文的永恒意义将体现在他的杂文精神不断现实化的进程之中。 二、课文背景 拿来主义一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是鲁迅一直非常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他的观点最早偏重于对某些顽固派吹捧“国粹”的批判,接着也批判过一味崇洋、西化的论调。反对全盘继承和全盘否定这两个极端,自然就该寻找批判继承的新路,但由于缺乏“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精神和态度,不少人反而彷徨,甚至害怕起来了,对文学遗产采取了虚无主义态度,不敢接触,不敢择取,其中有一些还是主张革新、要求创新的进步人物。在他们看

11、来,不继承文学遗产,照样可以创造出新文化、新文艺,仿佛革新可以凭空来的。正是针对着这种新现象、新问题,鲁迅先生写了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表现形式不同,或表现为民族自大、保守,或表现为民族虚无、自卑,实质都是弱国心态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对洋人、洋文化一直是弱国心态,根本在于缺乏民族自信。没有民族自信也就没有民族尊严。 拿来主义是鲁迅最著名的、影响最深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杂文之一。鲁迅期望“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一种强势、开放、自信的心态,这是“拿来”的前提。鲁迅期望“拿来”能促使新人、新文艺的诞生,而核心应该是新人。 三、文体知识 鲁迅杂文之“理”往往不是理论之“理”,

12、而是文学之“理”。首先吸引人的总是具体、生动的形象,而这些形象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又必然触发理性思考。“具象”与“抽象”相互生发,可感,可思,你思引我思,读者被吸引进来,参与其中,与作者一起从“具象”活动中寻求“抽象”结论。这是鲁迅杂文独特的思想表达方式,也是鲁迅杂文饶有意趣的阅读方式。鲁迅杂文被称为诗化哲学的原因,也正在此。 四、名家评述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林语堂 历史人物

13、之所以伟大,正在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花。林贤治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 思考空间 卡拉OK.跳舞机.拿来主义、姨太太、烟枪与中国足球的“拿来主义”、现代中国需要拿来主义这三篇文章的题目都用到了“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自创的词语,为什么会被人们像通用词语一样频繁使用呢?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你在阅读中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疑惑?请简要地

14、写在下面。 _ 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吝啬(s)玄(xin)虚国粹(cu)譬(p)如 B蹩(bi)脚孱(cn)头自诩(x)犀(x)利 C脑髓(su)糟(co)粕冠冕(min)残羹(gng) D针砭(bin)给(ge)与徘徊(hui)剔除(t) 1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古董摩登礼上往来 B羡慕磕头残羹冷灸 C辨别堂皇栩栩如声 D荟萃倘使勃然大怒 2D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_连清醒的青年们,_对于

15、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_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A因此就因为B因此也由于 C于是也因为D于是就由于 3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个在话筒前冠冕堂皇大讲反腐败、背地里贪污受贿的家伙,终于被揭穿了。 B他写了一篇文章批驳我的观点,礼尚往来,我也打算再写一篇文章回敬回敬他。 C有了微波炉,那些残羹冷炙热起来就非常方便了,只要轻轻一按就行。 D邪教头目为了达到其罪恶目的,故弄玄虚,欺世诳人。 4C 5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总之,我们要拿来。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没有拿来的,人

16、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BCD 5A 6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另用一种比喻;句式与画线句子相同。 如果坚持所谓“零度风格”,说话人装着对自己的话毫无感情,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_,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怎能感动人,说服人呢? 6示例:也只能如飘过身边的一团不辨东西南北的迷雾,所谓“梦中花” 课堂研讨 1文中与“拿来”相对的概念有哪些?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与“拿来”相对的概念有“送去”“抛给”“送来”。“送来”只是“抛给”的冠冕说法

17、,在文中内涵完全一致。“送去”与“送来”虽然有一“去”一“来”的差别,但“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没变。“闭关”既闭不了,只有“送去”“送来”“拿来”三种选择,文章正是在揭破“送去”“送来”的真实面目、点明它的严重危害过程中,确立“拿来”的主张的。 2文章第八、九段关于“大宅子”的讨论,究竟在谈什么问题?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你能辨明这里的“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称什么吗? 2这两段运用比喻论证,正面阐述“拿来主义”。 第七段提出了“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中心主张,第八段开头的“譬如吧”说明以下是打比方来阐述这一主张;

18、第十段开头用“总之,我们要拿来”来概括上文;八、九两段中还有“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的话,也都说明是在谈“拿来主义”。 “大宅子”比喻中外一切文化遗产。“孱头”“昏蛋”“废物”分别比喻面对文化遗产手足无措、一概拒绝、全盘接受这三种错误态度。“鱼翅”与“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三类成分。(“鱼翅”与“鸦片”都可使用,“鱼翅”有益无害,“鸦片”带有毒素,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 3鲁迅先生的杂文被称为“匕首、投枪”,拿来主义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匕首、投枪”的力量?请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感悟。 3(这类句子很多,不

19、宜由教师提出。重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杂文语言特色,感受鲁迅先生的言词锋芒。) 阅读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

20、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

21、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解释文中两处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管三七二十一:_ 没有不能:_ 1三七是二十一也好,不是二十一也好,反正是做定了。强调不犹豫,不畏缩,义无反顾去做的态度。强调“拿来”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2鲁迅先生的文章,谨严厚重,即使一个标点的使用,也常蕴含深意。“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本是并列的“占有,挑选”的对象,为什么在“鱼翅”和“鸦片”间,使用分号,其余则全用句号呢?你还能在选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答:_ _ _ 2句号表明了“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层次关系。而“鱼翅”和“鸦

22、片”是在“使用”一面的更小层级划分。“鱼翅”是有益无害的精华;“鸦片”有用也有毒,使用不当就有害,只能用于特定领域。 3杂文以形象表达思想,杂文的形象刻画既不能用大段的叙述也不宜精细的描绘,要只用一两笔勾勒,便活画出某种神情姿态,让读者由此感悟到一类人的心态。鲁迅先生的杂文就是这样的典范。试从文中画线处选择二例,分析这里的形象特征。 _ _ 3示例:“欣欣然”可见“废物”沾沾自喜之态。“蹩”字决不能换成“走”和“踱”,“蹩”是走路不稳的样子,勾画出“废物”的病弱相、猥琐相和见了鸦片之后的情急相、贪婪相。“当众”显现其故作姿态。“摔”,看似坚决,实则虚弱恐惧。 4照我们通常的理解,应该先“挑选”

23、再“占有”,这样就不会拿来无用之物、腐败之物。鲁迅先生却把“占有”放在“挑选”之前,这是为什么?两种顺序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_ _ _ _ 4鲁迅先生所提的“占有”和“挑选”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挑选”和“占有”,对象是不相同的。鲁迅先生“占有”的对象是好坏兼陈的“大宅子”,然后对那里面的东西加以区分,进行取舍;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则是将好与坏的东西分清楚之后,只“占有”好的东西,而抛弃无用之物、腐败之物。 我们为什么要先“挑选”再“占有”?因为我们在“占有”的时候有担心,担心被坏东西玷污,所以事先一定要把好坏区分开来再“占有”。这其实是缺乏底气和自信的表现,不相信自身具备免疫力。 鲁迅先生提

24、倡先“占有”再“挑选”,因为“拿来主义”是原则,是先“拿来”再“挑选”,还是先“挑选”再“拿来”,都是以“占有”为前提的。这里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底气和开阔的文化视野,他相信我们拿来之后是有能力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分清楚的。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气魄,一种开放和宽容的心态,一种雍容的气度。 5选文最后一段,作者一连提出了“新主人”“新宅子”“新人”“新文艺”四个“新”,哪一个“新”是作者期望的核心呢?为什么? 答:_ _ _ 5“新主人”“新宅子”是承接上文的比喻说法,“新人”“新文艺”是直说,含义与“新主人”“新宅子”相近。从“新主人”“新人”与“新宅子”“新文艺”的关系看,显然“新人”是鲁迅先

25、生期望的核心,因为实行“拿来主义”的首要条件是“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怎样的人有怎样的行为,二者是统一的。因此,可以说,只有这样的“新人”才能真正实行“拿来主义”,也只有实行“拿来主义”,才能培育出这样的“新人”。 二、用“学习如爬山”开头,写一段文字,要求整体运用比喻论证,包含“在山脚”“到半山腰”“攀上山顶”这一完整过程。 二、(略) 拓展空间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兽.人.鬼 闻一多 刽子手们的这次杰作注,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

26、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之间便发生了这样一串分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

27、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像。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注1945年12月1日上午,国民党云南当局指派大批军警、特务分头闯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对反内战运动中罢课的师生大打出手,并向校内投掷手榴弹,被炸死和打死的有4人,被殴打成重伤的有25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1第一自然段中的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 _ 1“杰作”指刽子手的兽行。“杰作”是反语,使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2文中“兽”“人”“鬼”分别指什么? 答:_ 2“兽”反

28、动派;“人”人民群众;“鬼”反动派的帮凶。 3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每种态度的概括限用46个字)。 答:_ 3起来斗争明哲保身是非不分是非颠倒 4闻一多先生说“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这“可笑”指的是什么? 答:_ 4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事,有些人偏偏是非不分,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人间鲁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

29、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

30、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注。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

31、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奥林匹斯,希腊东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 1解释文中两处加点词语的含义。 横站着:_ 赋予形体:_ 1病重在床,他的身体已不能站起,但他的精神仍然

32、站立着。按照某种需要扭曲或遮掩,抬高或修饰,造出一个神化了的形象。 2第一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 答:_ _ 2化用。化用孟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话,意即需要每一个人作出如何生如何死的抉择的时代。 3作者说“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结合全文看,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私敌”? 答:_ _ 3“私敌”加上引号,表示反语。因为鲁迅先生“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要带领“大群年轻的奴隶”反抗;他的反抗无所不在,“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又“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

33、地单身鏖战”,所以鲁迅先生才会招致对他个人的“密集的刀箭”。 4请阐述你对第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 _ 4“黄金世界”指古希腊神话中神祇创造的第一代人类生活的世界。这代人生活得如同神祇一样,大地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硕果,丰盛的草地上牛羊成群,他们无忧无虑,没有繁重的劳动,也没有苦恼和贫困,几乎不会衰老。作者这样说的意思是,鲁迅先生没有给我们勾画一个美好而又虚幻的“理想世界”,但他反抗黑暗的精神却给了千千万万人追求光明、追求理想的勇气。 5下列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所有对鲁迅的纪念中,作者只赞成那能够激发对真理的渴求、激发对生活的勇气与变革的热情的纪念。 B题目“人间鲁迅”,是说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不应该在他身上加上“铺垫与厚饰”,只有把鲁迅看做人,才能更显出他的伟大。 C作者不主张为鲁迅做石的、铜的等任何形式的雕像,因为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纪念物,都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 D正因为鲁迅获得了辉煌的战绩、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所以他赢来了众多的私敌、密集的刀箭。 E鲁迅的文章平易、新鲜、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写进了恶人的凶狂,弱者的辛酸、悲惨和反抗。 5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