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人教版高一上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21608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人教版高一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人教版高一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人教版高一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人教版高一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文言文课内字词语段 人教版高一上册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活用不属同类的一组是() A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夫晋,何厌之有?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有的晒干了,却不再挺直,这是人工把它弯曲成这样的。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任用您,是我的过错。 D、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俗语有这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我也这样认为。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zhu)秦军氾南(s)杞子(q) B.共其乏困(gng)秦伯说(yu)佚之狐(y) C.失其所与(y)若不厥秦(ju)贰心(r) D.微夫人之力(f)夫战,勇气也(f)逢孙(png) 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3、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4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5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君知其难也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 6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7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8.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公从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许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A./B./ C./D./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1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

5、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基础知识训练】 1、下面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后乎:没有你的后代吧。 B成而去之:达成协议以后离开。 C纳宦其子:由公家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D庙礼之: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2下列字词释义全部错误的一组是() A丈夫二十不取(妇女的配偶)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缺乏知耻雪耻的精神) 果行(果决地这样做)与大国执仇(结仇

6、) B寡人请更(改变)越四封之内(四境) 父勉其子(劝)谋臣与爪牙之士(帮凶) C卑事夫差(卑鄙)当室者死(管家的人)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一亿)旅进旅退(军队) D广运百里(东西为运)非其夫人之所织(那人) 请姑无庸战(暂且)匹夫之勇(个人)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何后之有? A此则寡人之罪也B无乃后乎 C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D又何求焉 4对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文:(勾践表示)今后对待人民要葬死、问伤、养生;凡有丧事者则前往吊唁,凡有喜事者则前往庆贺;他国之人来往于越国者,都要

7、有专人接送,以尽地主之宜,去掉那些为人民所厌恶的作法,弥补人民感到不满足的地方。 B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译文:吴王夫差手下穿着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但是他不考虑军队的志向行动是否知耻,只追求兵多装备好。 C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文:谁是国君啊,难道可以不为他效力卖命吗? D又郊败之。 译文:又在吴国都城的近郊把吴军打败。 5、下面带点词的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C吾不能居其地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D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既呼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8、。 6、下列括号里补出的词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勾践)遂使行成于吴。 B(吴)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 C(勾践)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D(民)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7.从各句中选出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 A.其有取不尽力者乎。B.勾践既许之,乃至其众而誓之。 C.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D.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8、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三项:()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结仇)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原野之中) C寡人请更。(变革) D然后卑事夫差。(卑视,瞧不起) 9选出解释划线词有误的一项() 寡人请更请更:请求改过 广运百里广运:土地面

9、积的长宽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前马:前面的马 国之孺子之游者孺子:年轻人. 10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勾践屈节事敌,亲自充当夫差的马前卒,以行动表示甘心臣服,使吴国改变看法,放松警惕。 勾践引咎自责,坦率向老百姓承认由于不自量力与吴国交战而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并采取埋葬死者、慰问伤者等一系列抚慰的措施。 为复仇,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充土地,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复仇的条件完全具备。 文段有选择的叙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基础知识训练】 1.划线词的用法与其

10、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登泰山而小天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且庸人尚羞之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下列各句与“地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下列划线词与“朝服衣冠”的“服”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B.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 C.闻寡人之耳者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妾打扮得比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C.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11、D.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遂使之行成于吴(讲和)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隐蔽)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上书谏寡人者 是寡人之过也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C能谤讥于市朝D虽欲言而无可进者 朝服衣冠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忌不自信 .D何以知之 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B秦

12、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9.选出“若”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门庭若市B.若无其事 C.若有所思D.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宋公及楚人战于泓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基础知识训练】 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疾走曾:曾经B妇人异甚异:不同 C约车百乘约:大约D恣君之所使恣:任凭 下列句中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太后明谓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近者祸及身 C不若长安君之甚君美甚 D必以长安君为质约

13、车百乘,质于齐 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至于赵之为赵 媪之送燕后恣君之所使之 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 与“没死以闻”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赵氏求救于齐B封之以膏腴之地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定要用长安君当人质,援兵才出。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 C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难道减少了一些。 D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6.下列划线词解释均正确的一项是() 今三世以来(三代) 其继有在者乎?(在位

14、者) 奉厚而无劳(俸禄) 而挟重器多也(拥有珍贵的器物)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贫瘠) 一旦山陵崩(山崩地裂,指重大灾害) A、B、C、D、 7.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 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译:不仅赵国,其它诸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嗣有在的吗? B、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译:却不趁现在让(他)为国建立功勋。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一旦您不在人世,长安君凭借什么使自己在赵国立身?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译: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君替自己准备了大量的马车,到齐国去。 8、若将“太后不肯,大臣强谏”的内容写得具体些,有何不可?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

15、的重点不是写赵太后,所以不必详写。 B、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要突出触龙的进谏艺术,所以略写其它。 C、这个内容写得简略,才能突出紧张气氛。 D、作者并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只能略写。 9、分析“诺,恣君之所使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触龙的一席话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太后。 B、触龙的进谏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C、赵太后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作出让步,送长安君质于齐。 D、赵太后明白触龙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10、把“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改为“并非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区别在哪里? 11、对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而除趋趋:小步快走 B、至而自谢谢:道歉 C、持其踵为之泣泣:放声大

16、哭 D、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微独:不仅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春秋编写的。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 C、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都选自这本书。 D、我国古代有二十四部记传体、国别体史书,号称“二十四史”。左传、国语都在其中之列。 10、下列各句中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A、如寡人者,安知耻与?请姑无用战 B、令初下,群臣进见,门庭若市 C、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D、此

17、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11下列带点的词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三、四联作者直抒胸臆。 B、我是这样想的,不知道他的意思怎样? C、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D、艺术教育无论在智育、德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当室者死,二年释其政当:掌管 C、以乱易整,不武易:代替,改变

18、D、国人皆劝劝:劝说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B、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因人之力而敝之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若水之归下也 D、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9、下列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南至于句无。B、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C、十年不收于国。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按历史时期划分诗歌,可将诗歌分为旧体诗和新诗。旧体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B、徐志摩,笔名南湖,是新月诗社成员。被称为“浪漫潇洒的资产阶级诗人”。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共21

19、卷,记述西周到东周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 D、“春秋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传文,分别是春秋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7.比较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行李之往来媪之送燕后何后之有 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以大易小,甚善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栖于会稽之上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失其所与,不知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C(作助词“的”讲,项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8、C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

20、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置办,配备)遂使之行成于吴(成功)失其所与,不知(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聪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渐渐)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作为边邑) A.B. C.D. 答案:B 解析:第句中的“成”应解释为“达成协议,讲和”;第句中的“与”应解释为“结交,亲附”;第句中的“贤”应解释为“胜过,超过”。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

21、有在者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A./B./ C./D./ 答案:C 解析:第句中的“军”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有“驻军”的意思;第句中的“封”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使成为疆界”的意思;第句中的“阙”字,属于使动用法,有“侵损、削减”的意思;第句中的“奇”字,属于意动用法,有“对感到惊奇”的意思;第句中的“闻”字,属于使动用法,有“让听到”的意思;第句中的“继”字,属于动词活用为名词,有“继承人、后嗣”的意思;第句中的“面”字,属于名词作状语,有“当面”的意思;第句中的“质”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做人质”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

22、的一项是() A.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恣君之所使之 失其所与,不知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乃流亡于彘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夜缒而出,见秦伯 答案:A 解析:A项,“耆”通“嗜”,喜爱;“孰”通“熟”,仔细;“共”通“供”,供给。B项,“奉”通“俸”,俸禄;“知”通“智”,明智。C项,“已”通“矣”,句末语气词;“帅”通“率”,率领。D项,“说”通“悦”,高兴。 4.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吾其还也其有不敢尽力者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此则寡人之过也 A.与相同,与不相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 C.与不相同,与相同。&n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