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的誓言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地的誓言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写。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整整十年。对于作者来说,那片土地是他内心失去的美好家园。这篇几近散文诗的文章,成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烙印着时代深刻的过往,悲泣着无比沉重的国殇。它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充溢着众多鲜明的意象,激扬着饱满、热烈、深沉的爱国之情。文章精彩之处在于,其中热烈的语言、美好的想象与回忆,表达出作者内心不可遏制的、如浪潮一样澎湃的激情。 学情分析 国运多难,家园沦陷,痛彻心扉的思念和耻辱,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们来说,显得遥远
2、而陌生。如果再加上历史知识的匮乏,有些孩子可能连“九一八”事变都不知晓。可是,学生们那份潜藏在心底的爱国情怀,是深沉而炽烈的。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一次情感饱满的诵读,读出作者的深情,通过文章再现历史,引起学生共鸣,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设计(设计者:刘宏业本教学设计荣获江苏南京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女子课赛一等奖。有改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东北土地的美丽,领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运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语言技巧的表达效果。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 2朗读过程的评价和指导。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
3、与东北国土沦陷及作者端木蕻良有关的资料。 2制作带有重点问题、重点语句和课文插图等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 (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富饶的关东平原遭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无数东北同胞背井离乡,四处流亡;“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为此,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
4、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设计意图:以经典的爱国诗句导入,再辅以写作背景的介绍,目的是在上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走进文本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炽痛(ch)嗥鸣(ho)谰语(ln)怪诞(dn)亘古(gn)默契(q)污秽(hu)斑斓(ln)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炽痛:热烈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斑斓:灿烂多彩。 亘古:远古。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懂词义,为进一步感知文本内容做好准备。) 三、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提出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请注意老师朗读的语气、
5、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很震撼,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挡,似乎是作者一口气写完的 (设计意图:老师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受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难以遏制的激情,渲染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朗读课文,感知情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同学们用“这是一方_的土地,表现在_”的句式,把握作者笔下故乡的特征。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在文章中勾画出两处描写作者故乡土地的文字。 【提出问题】请男生读第1段中的“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
6、狂风”,女生读第2段中的“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交流。 【学生回答】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作者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提出问题】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故乡的土地五彩斑斓,跳跃的鲜艳的色彩昭显她的活力。 【学生回答】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提出问题】哪一个字特别能体现这种富饶? 【学生回答】 【明确答案】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了粮食的富
7、足,鸟儿不仅是吃饱了,而且已经吃得厌烦了。 【教师点拨】 预设一: 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预设二: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预设三: 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预设四: 这是一方幸福的土地,表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快乐地劳动,快乐地收获。“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
8、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特别是“欢喜”“香气”“辘辘”等词都能体现出人在劳动时那种愉快的心情,连蛛、牛、麻雀都是那样的悠闲自在。 预设五: 这是一方有着作者美好回忆的土地,表现在“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曾在这片土地上嬉戏,劳动,收获。 【教师小结】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自然会浮现出作者那美丽、丰饶、神秘而幸福的故乡。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印着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着关于欢乐、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提出问题】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一颗诚挚的心灵,我们该用
9、怎样的语气朗读才能为这颗诚挚的心道出心底的千言万语呢?请同学们选择课文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自己所选语段,同桌交流理解与体会。 【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将“无时无刻不”改为“每时每刻都”效果如何?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答案】“无时无刻不”用了双重否定,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强烈。“必须”“不可阻止”“不能选择”等词语表达的
10、语气坚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以及要回故乡的决心。 【学生活动】学生继续朗读并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咱们大家用自豪的语气读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用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面对作者不可遏制的想念,朗读要一气呵成;面对无比深沉的悲伤,语调又要深沉舒缓。 【提出问题】大家在动情的朗读中感受着作者对家乡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沉热烈,充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种情感的特点如果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学生回答】泛滥。 【提出问题】“泛滥”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含有贬义的色彩,用在这里是否恰当呢? 【学生回答】 【明确答案】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如同江河湖
11、水决堤一样不可遏制,四下放纵奔流。 【提出问题】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学生回答】对家乡的思念; 对故乡的热爱、赞美; 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这是一方_的土地,表现在_”,引导学生迅速地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在对优美语段的朗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情感,为下一个环节中体会文中抒情意味做好铺垫。) 五、品析语言,体会写法 【提出问题】作者的感情就这样如同松花江的江水一般汩汩流淌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胸膛里翻江倒海。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有着强烈抒情意味的语段在句式、修辞及表现手法上有着一些共同
12、点?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句式一:“当我,当我,当我” 句式二:“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句式三:“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田垄里;在那稻棵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 大量的排比句式,让文章有了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是将土地比作了母亲。后又将第三人称改为了第二人称,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情感更加强烈酣畅。 (设计意图:在对文章语言蕴含的情感有了感性的认识后,让学生在沸腾的情感中冷静下来,回看文章,品析语言文字,理性地思考
13、承载如此强烈情感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如此,引导学生从读文章产生的情感共鸣中走向对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分析,品味到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师生互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身为东北人,写自己的家乡,炽烈的感情就必须通过排比、比喻、拟人、反复、呼告、人称变化、感叹句等表现形式传递出来,就如同广袤丰饶的东北大地一般多彩热烈。 (学生反复诵读这几段,体会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六、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提出问题】回家乡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作者既然如此热爱与思念着家乡,为何不回去呢? 【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作者难回家乡。凡是经历过那
14、段悲惨岁月的人,对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会刻骨铭心。那么,东北三省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那片美丽丰饶的黑土地上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课件展示】“九一八”事变历史背景资料,并在哀婉的背景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战争图片。 【提出问题】美丽丰饶的故土,在作者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更深深嵌在作者的心坎上。然而从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开始,这块土地就被烙上了灾难和屈辱的印记。面对同胞被杀,家园被毁,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流离失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人,作者义愤填膺,面对着家乡的土地他究竟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誓言,朗读并说说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学生活动
15、】学生找誓言,读誓言,悟誓言。 【学生回答】“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表达了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学生回答】“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表达作者为了解放故乡,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提出问题】原来这篇文章是端木蕻良面对美丽丰饶的家园发出的誓言,那么既然这誓言是作者发出的,那为什么不把课题改成“我的誓言”,而要用“土地的誓言”呢? 【学生回答】 【师生
16、互动】这誓言不仅仅是端木蕻良一人发出的,而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都会发出的铮铮誓言。 读这几句誓言,我们不仅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更要读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故乡的热爱、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读出坚定的信念,读出誓死为家园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让我们怀着这些情感一起来齐读誓言。 (设计意图:在前面环节的情感理解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及图片、音乐,让学生了解到那段沉痛历史和身处历史中的人民的悲惨遭遇,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誓言中包含的情感,也能在反复的朗读中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 七、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提出问题】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
17、的感情”。请同学们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整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师生互动】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我们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最后老师把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部分语句送给同学们,愿你们铭记于心! 生齐读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18、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设计意图:在品读完文本之后,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爱国诗句,思考自己在和平年代肩负的历史责任。齐读中,将爱国情怀沉淀为少年为强国而奋斗的使命感。) 八、作业设计 1积累本课字词,反复朗读课文,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运用课文表现情感的手法(人称、修辞、句式),仿照课文的第1段或者第2段,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美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设计意图:积累好词好句,同时进行习作练笔,让课堂上对语言的分析内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文章情感充溢、语言优美的特
19、点,以朗读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在听读、朗读、品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品析语言魅力。紧紧扣住语言文字特色,指导学生朗读,披文入情,让课堂既没有流于情感的直白宣泄,又没有掉入语言的单调品析,既感受到作者不可遏制的爱国热情,又能品味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备课资料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 土地的誓言解读 颜浩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
20、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抗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他们还怀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回忆起那片魂牵梦绕的破碎家园,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因此怀乡的主题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不太可能有牧歌式的悠然和童话般的静谧。东北的长白山和黑土地,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土地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怀乡作品,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
21、的一曲大地之歌。 在中国现代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端木蕻良这样,将土地看成自己的命脉和根基。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宣称的那样:“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东北本来就是满族的发源和聚居之地,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端木对于养育了祖辈的土地,始终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感和宗教意识。在他看来,“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因此,我们阅读端木的小说或散文,常常感觉似乎直接触摸到了雄浑而广袤的东北大地,在聆听着昂扬而悲壮的呐喊,感受着每一个地之子心灵忧伤的悸动,因而往往能够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似乎与作家一起来到他生长的地方,回首那些悲喜交织的“关于土
22、地的故事”。 在端木的笔下,故土的山水风光都以诗化的语言得到了充分展示。他如数家珍地描绘着著名的兴安岭上“摇曳着银光的白桦”“性情刚烈的落叶松”“通体漆黑的棒棒鸡”和令人垂涎的山珍之首“飞龙肉”。那里还有他念兹在兹的万里草原,“草原上的野花随着星辰转换,室女座当令的时候,粉蒸玉琢的大朵的山芍药到处开;天琴星当令的时候,野罂粟花开了;狮子座当令的时候,金针花开了”。我们还看见了冰雪初融的早春开河的盛况,“郁闷的河水,迸出砰然的碎响,像烧红的滚动着的玻璃熔液似的,翻花向前地滚去”。湿润的春风一下子把什么都招呼了出来,“初生的柳叶儿像刚剥开的豆瓣似的挂在梢枝上”,在墙头岩缝上窜出的草芽“娇嫩得像刚洗
23、过澡的少女皮肤似的”。韭菜冒嘴了,小白菜分瓣了,“给春风爆干了的树枝,有时发出干裂的声音倒落下来,冰化成的涧水渐渐地从悬崖上流下来,冻裂的土崖子坍塌了,盘错的老树根子在半空里悬着。风从东方传来,树枝向西方摇晃,银色春天的声音在空中袅袅地互相磕碰”。在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旷野上,有着细嫩腰肢和温柔笑脸的金枝姐在愉快认真地摘着野菜。好一幅典型的东北初春图!不过,在这样让人醉然的景致中,作家也没有忘了加上了一句:“田里到处都是人,土匪不能活动了,这时我们怕给绑票绑去的阴影,在我母亲的眼前消散开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味深长,沉重的忧虑就随之迅速地弥漫开来,提醒着每一个阅读者,这是一片丰饶美丽然而饱经
24、忧患的土地。 端木蕻良是一个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宽度、深度和强度”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有着对故土永恒的赞颂和眷恋,他还以土地为重要参照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充分展示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的社会状况和民风民俗的变动。在他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中,他描写了关东大草原上的首富丁家二百年的兴衰史,并借以概括了自清朝中叶以来东北土地被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丁家的祖先不择手段地疯狂掠夺了大量土地,自己的财富也迅速膨胀,成为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但日俄战争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东北的渗透和扩张,丁家日渐势微,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直至陷于破产的境地。比这个故事本身更值得我们
25、注意的是,在端木的笔下,无论是占有土地的富户,还是辛苦耕耘的农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以土地为根基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意识。他们所有的爱与恨、喜与悲、开拓与挣扎、幸福与失意都与这片土地密切相关。这里既是他们降生之地,也是他们埋骨之所。无论他们在何处漂泊,他们的血脉与精神都留在了这里,并且最终要回归到这里,与花草山川、寒冰冬雪融为一体。这种“落叶归根”的观念,其实正是端木自己的土地意识的折射。 早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端木就发表了论文力的文学宣言,倡导“力的文学”,其中就包括“土地的力”。在他的观念中,这种“力”是美的张扬,是健全人性和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反映。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他在作品中对故乡纤细而精
26、致的怀念,另一方面他又憧憬着用泪水洗去强加给故乡的“一切的污秽和屈辱”,大声疾呼“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对于端木作品中的“两副笔墨”,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粗、重、大”和“轻、细、小”两种迥异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来源于端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一方面,“大草原的空旷与寂寞、母亲的郁悒、走向没落的士大夫的大家族生活”熏陶了他“细腻与善感的本性”和“彻骨的忧郁”;另一方面,父辈传下来的“莽原子民的奔放、剽悍”又赋予了他堂吉诃德式的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梦。很长时间以来,东北由于地理的偏远和气候的寒冷,形成了豪放粗野的民风。同是东北作家的萧军就曾说
27、过,“我家乡那地方,民风是很闭塞、剽悍的。一般并不崇尚读书。当军官或红胡子(土匪别称)是一般怀有野心的青年所向往的理想。”在几乎所有的东北作家的笔下,我们都能看见那些有着顽强求生意志和冒险精神的“土匪”,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被迫铤而走险,但依旧与土地保持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特殊的群体,作家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不过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以他们为主力的抗日联军成为了捍卫故土、保护家园最坚定、最无畏的力量,也就自然成为了作家们笔下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端木的小说遥远的风沙中的“煤黑子”,从烧杀抢掠的土匪变成了抗日的战士,成为作家讴歌的力与美的化身。此外,在科尔沁旗草原中,端木还塑造了一个满身野性的女子水水,这一形象也可以作为这种狂放之美的另一种象征。这些不屈服于命运和自然、富于抗争和活力的健全生命,为我们理解东北的人物和文化提供了别样的参照。 端木曾经自称“性格的本质上有一种繁华的热情”,自己与故乡人民双重的奴隶地位“形成一种心灵的重压和性情的奔流”。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表白的那样,“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他热爱那里参天的白桦和金黄的豆粒,他怀念那里高远的夜空和清亮的空气。这片土地养育了端木蕻良,他也永远属于这片土地,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也必然会横亘他的生命。即使在远离家园的异乡,相信在他的梦中,依旧会有萦绕不去的东北土壤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