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设备管理制度[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纸设备管理制度[终稿].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管理制度造纸设备管理制度终稿目 录1. 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 2. 设备、选型、购置、更新、改造管理制度 3. 设备检查评级管理制度 4.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5. 设备维修保养综合管理制度 6.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7.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8. 起重机械管理制度 9.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10. 工具管理制度 11.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12. 备品配件管理制度 13. 设备防腐管理制度 14. 修旧利废管理制度 15. 重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16. 设备抢修制度 17. 设备技改管理制度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制度 为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向设备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 第一条 本制度的设备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管理、设备技术档案和设备技术台账管理。 第二条 设备的标准化 1 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查和报废,应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2 设备管理技术标准,应根据设备制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等。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规程,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制定工作标准时,应认真总结公司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与吸收同类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后,经公司领导批准颁发实施。 第三条 设备技术档案 1 设备技术档案包括: (1)设备履历卡:设备编
3、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2)设备结构及零部件图纸。 (3)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4)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5)设备检修、试验与技术鉴定记录。 (6)设备ABC分级记录。 (7)设备润滑档案。 第四条 设备技术台账 1 生产各车间应建立本车间的设备技术台账,设备技术档案是车间设备综合技术资料,设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技术善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2)主要设备运转善汇总表:设备(装置)运行时间、停机(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备用停机)时间。 (3)设备检修善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
4、外项目、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时间、停机损失等)。(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2 生产部门设专人负责技术台账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照公司有关规定上报设备动力的工作情况。 设备选型、购置、技术发行管理制度 第一条 设备管理实行修理、技改、更新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利用设备大修进行陈旧设备的履行更新,同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第二条 设备选型、购置、更新改造的原则,符合三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四性(先进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并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有下毒情况的一律不准选用。 国家已公布的淘汰设备 预测即将淘汰的设备 经过企业生产实际使
5、用状况不良的设备。 第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设备报废更新: 1 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2 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3 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 4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5 其他应淘汰的。 第四条 设备技术发行按规定审批程序有计划进行,现有赞许设备未经生产技术部、主管设备经理批准,不得随意改动的。 设备检查评级管理制度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评级,是正确了解和掌握设备状况、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正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使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设
6、备的评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凡属于在用的(包括备用的)生产、辅助生产的机械、电气、仪表等动力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等应参加评级。正在检修的设备按检修前的技术状况定级,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检查评级。 第二条 设备检查工作必须定期进行,车间主任、设备负责人每周应组织车间设备评级,并严格按照评级规则进行评级,并将检查结果填写设备档案,按时上报,并制定设备检修计划。 第三条 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系统不停中可消除的,车间应组织消除,系统不停中不能消除的,由车间列入设备检修计划消除。设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应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及主管副总汇报。 第四条 每季度主管设备经理应组织
7、生产技术部、车间主任、专业技术人员对完好配电室、仪表、完好设备及无泄漏车间(岗位)进行检查确认。 第五条 在进行设备检查的同时,对静动密封点的泄漏情况要进行严格检查,对不停车可消除的泄漏点,由车间及时组织消除,不停车不能消除的泄漏点,车间应及时挂牌以示警告,待机处理。 第六条 完好设备标准 1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1)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 仪器、仪表、信号连锁和各种安全装置的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3) 基础机座可靠,各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识分明、符合要求。 (5)
8、 防腐、保温、保冷、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2 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标定能力: (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设备润滑的五定是指:定人(定人加油):定时(定时换油);定点(定点给油),定质(定质进油),定量(定量用油)。三级过滤是指:液体润滑剂在进入企业总油库要经过过滤,放入润滑容器要过滤,加到设备中时也要过滤。 (2) 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3) 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铭牌要求。(4)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标定能力或查定能力。 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1) 设备档案、检修记录齐全。 (2) 设备运转
9、时间和运转时间有统计、有记录。 (3) 设备易损件有图纸。 (4) 设备操作规程、检修及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4 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发生。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是保持设备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防止设备事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计划完成的主要手段。搞好设备检修量各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执行检修质量标准,缩短检修时间,真正做到质优、高效、安全、文明、节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车间要经常与物资采购部门沟通,每月要定期核实库存,核实后与设备部门结合,分清争购和必须库存的部件,第一时间打报告向公司领导申报购买。 第二条 设备检修计划由各生产
10、车间前三天提交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设备部门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对于设备检修分类(大修、中修、小修),车间结合生产安排编制设备检修计划,生产部门负责质量检查考核。 第三条 各车间提交检修计划时,就同时提出配件、备品、材料、器具计划,并且要有检修后达到什么效果的预测,生产部门对检修计划进行审核。 第四条 生产按程序将检修计划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执行。第五条 装置(系统)停工大检修要做到: 1 由车间主任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要成立大检修领导小组。2 装置(系统)停工检修前,检修准备工作要达到“八落实”(即思想组织工作落实、计划项目落实、图纸资料落实、器材物资供应落实、施工力量落实、施工机具落实、质
11、量安全落实、 3 装置(系统)停工应做好管路、设备内部的吹扫、隔离措施,生产单位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 4 实行文明施工,根绝野蛮拆装,采用先进的专用工具,做到“三条线”(工具摆放一条线、零件摆放一条线、材料摆放一条线),“三不见天”(润滑油脂不见天、清洁过的机件不见天、精密量具不见天),“三净”(停工场地净、检修场地净、开工场地净)“五不乱”(不乱用大锤、管钳、扁铲,不乱拆、拉、卸、顶,不乱动设备,不乱打破保温层,不乱用材料和其他设备零、部件。) 5 大检修要做到“三个方面”(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五到现场”(思想工作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技术人员到现场、生产服
12、务到现场。) 6 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成立质量验收小组,负责质量监督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达到一次开车成功。 7 做好安全工作,成立专门安全小组,杜绝事故发生。 8 所有检修项目都要坚持“三不交工”(不符合质量标准不交工、没有检修记录不交工、卫生不合格不交工)。 9 检修完毕应按照技术标准验收,主要设备由设备部门会同车间相关专业人员共同验收,一般设备要车间会同使用单位验收。10 检修完车间负责对检修工作进行总结,并以书面形式上报领导。设备维修保养综合管理制度 设备是公司生产力三要素之一,是进行公司生产的物质手段,设备管理的好坏,对公司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3、,因此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转规律,抓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保养、科学维护,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使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达到高的综合效率,保证生产。为此,特建议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第一章 设备ABC分级制度 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ABC分类、分级管理,使A类关键设备受到全面监控,B类主要设备受到必须监控,C类一般设备得到基本管理。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 一 管理措施: 1 A类设备实行充分预防维修、点检定修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可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设备动态数据库,对运行动态、技术状况进行跟踪,按照设备的保养规程进行分级保养,并结合效能检测进行计划检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高效运行状态。 2
14、对B类设备的管理重点推行优质润滑和日常维护保养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设备长寿机活动,根据实际状况,适时延长修理周期,降低维修费用。 3 对C类设备采取按生产实际需要进行事后维修,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二 设备ABC分类管理评价原则 1 设备原值金额评价标准,设备原值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评为20分,7万元20万元以下的评为5分,7万元以下的评为1分。 2 设备率一应俱全标准,设备利用率规定在75%以上的评为10分,75%以下50%以上的评为5分,50%以下的评为1分。 3 设备发生故障后又无替代评价标准 设备发生故障后无备用设备替代评为5分,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1分。 4 设备维修难易程度评价标准:公
15、司内无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维修非常困难的评为10分,有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的评为5分。5 在生产中设备所处地位评价标准;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设备评为30分,无直接影响、属一般生产设备评为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1分。 6 配件供应评价标准;配件供应渠道不畅、购买困难的评为10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评为5分,应能满足生产的评为1分。 7 设备检修评价标准:设备维修频繁、费用高的评为20分,一般的评为5分,设备很少维修、费用较低的评为1分。 三 设备ABC分类标准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各类设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总评价分,并按各类设备综合评价的总分分值划定A、B、C类别。A类为
16、总评价分值在75分(含15分)以上的设备,B类为2075分以内,C类为20分以下的设备。 第二章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 设备的维护保养 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及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1) 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杆、齿轮箱、联轴器、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安全附件、名牌齐全、管道、线路要有条理。(3) 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磨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清洁。(4) 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
17、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检查,检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按定期检查标准执行,定期检查有时也称定期点检,对机械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查,以确定设备实际精度的优劣程度。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保养规程进行,设备纵何足道哉规程是对设备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坚持执行设备纵规
18、程,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2) 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部位、方法和标准。(3) 检查和评定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程度的内容和方法等。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即日保
19、养、又称日例保。 日例保有由设备维护及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检查交接班记录。 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检查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运转声音。 设备温度、压力液位。 电气、液压、气压系统。 仪表信号。 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3) 班后四件事: 清除脏物,擦净设备面上的油污并加油。 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 办理交接班手续。 (二) 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由维修工人完成,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
20、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48周,一保完成后应做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车间组织验收。 一保的范围应是全部的在用设备,对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保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车间验收,验收单交生产技术部存档。二保的
21、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三、A类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一)四定工作 (1)定使用人员 按定人定机制度,A类设备操作工人应选择本专业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2)定检修人员 A类设备可组织精、大、稀设备专业维修或修理组,专门负责对精、大、稀设备的检查、精度调整、维护、修理。 (3)定操作规程 A类设备应分机型逐台编制操作规程,加以显示并严格执行。(4) 定备品配件 根据各种A类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备件来源情况,确定储备定额,并优先解决。 (二)A类设备使用维护要求 (1)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安装设备
22、(2)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恒温、恒湿、防震、防尘)车间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精度性能。 (3)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不许拆卸零部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 (4)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置,保持清洁,防止研伤,不得外借。 第三章 设备点检定修制度 点检定修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字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了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 一、 设备点检定修的主要内容 (2) 定人;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员。(3) 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23、4) 定量: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5) 定周期: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6) 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7) 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又称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8) 定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二、 设备的点检分类 1、 日常点检 由维修人员负责,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行前,点检人员靠四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看:运转异状、裂缝、腐蚀、本体损伤、液体泄露等。听:倾听异音。摸:振动、温度、连接部位松弛。闻:闻味差别存在的缺陷。通过日常点检以防止和避免设备在不正常状态下工作。 2、 定期点检 由车间设备管理人
24、员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预测。3、 精密点检 使用特殊食品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诊断分析,掌握变化程度,由生产技术部或外协专职点检人员负责。 三、对点检员工作质量的要求: 1、定点记录,通过不断积累(量化管理),找出设备状态的内在规律。2、定标处理,坚持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 3、定期分析,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4、定期设计,查出问题,需要改进的规定计划项目,定项进行,重大问题则需提出课题,开展自主管理,发动员工提出革新、创造建议予以解决,其余的列入正常维修处理。 5、定人改进。改进项目,从设计、改进、评价、再改进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保持系统性、连续
25、性。 6、系统总结,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不断推进点检管理。四、设备定修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设备的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在确保检修间隔内的设备能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做到使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停修时间最短,物流、能源和劳动力消耗最少,是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修方式。 设备定修按检修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1)年度检修(简称年修) 年修是指检修周期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检修日期较长(一般为十几天)的停机检修。 2)点检基础上的检修(简称定修) 对主要生产流程中的设备,按点检结果或轮换检修的计划安排所进行的检修称
26、为定修。定修一般用于不影响连续生产系统停用或出力降低的附属设备和系统上,其检修时间也较短,检修内容包括更换备品配件、解体进行定期精密点检,定期维护、预防性检查和测试、技术诊断和技术监督的需要所安排的解体检修、圈套的缺陷转为定修项目等。3)平日小修理(一般称为日修) 日修是对设备进行小修理的项目,这种修理项目有的是月度计划中已列入的项目,字的计划一般以周计划的形式下达,字的检修内容包括:定期维护项目(如加油脂、定期清洗等)、必须的定期点检、必须定期试验、备品配件修复、小缺陷处理等。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为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不安全因素,使公司有
27、关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按照“车间人员分片查,科室人员分线查、生产领导全面查,公司领导重点查”的原则认真加强巡回检查,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多层次”的巡回检查是要求各类人员对生产装置的现场从各自分工的角度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第二条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上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关及时联系处理,全力保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 第三条 所有人员都要按照各种要不做好巡检记录。 第四条 各车间应对各岗位制定巡检内容和路线。 第五条 各车间负责在巡检处设立巡检牌。 第六条 岗位操作人员按照岗位巡回检查制度和内容、路线按时巡检。 第七条 操作班长每班要求进行两次巡回检查,除检查现场主要工艺指标和设备运转等情况进行监督
28、检查。 第八条 电仪人员(包括值班人员)第2小时要对所管的电器、电机、配电室运行情况、仪表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巡回检查。第九条 车间领导及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每天进行两次(上、下午各一次)巡回检查,主要检查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工艺纪律及指标执行情况和以岗位责任缸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十条 生产部门按照本单位的职责和规定的巡检内容、频率进行巡回检查,且每天不应少于一次。 第十一条 公司领导对重点部位地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或者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须条件,为减缓磨损,提高设备效益,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
29、备安全运行和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设备保障部必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负责日常业务工作,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组织操作及维修人员学习润滑知识,组织定期检查,制定润滑油品的使用定额和储存保管、发放、废油回收利用及润滑器具管理规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条 车间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领导责任,设备管理部门应负责提出车间年、季、月的使用计划,具体执行设备润滑制度,认真做到: 1、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是:五定: (1)定点:按日常的润滑部位注油,不得遗漏。 (2)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定期加油由设备包机人员负责。(3)定质:按设备
30、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质量要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 (4)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换新油。 (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选定的润滑油(脂)。三级过滤: (1) 领油大桶到固定贮油箱、贮油箱到油壶、油壶至润滑部位。(2) 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执行。 2、 自动装置,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3、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
31、应保持在规定的指标内。 4、 常用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封死。 第三条 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器具和管理。第四条 关键设备在用润滑油时必须定时取样分析,一般设备至少每三个月取样分析一次,分析结果应记录润滑档案,在用油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第五条 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合理的选用润滑油(脂),不得滥用或混用。改变油品,必须经过设备部门批准。在不影响润滑性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润滑油(脂)的品种,以利于管理。 第六条 设备(装置)系统各部件应齐全完好,管道畅通、不漏、不渗。 起重机械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保
32、证起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梁式起重机、电动葫芦、铲车、叉车、装载机等。 第二条 公司根据起重机械的各类、数量和复杂程度,在生产技术部门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管理工作。第三条 使用单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检修维护,保证使用安全,建立必要的起重机械的检修维护、定期检验、操作、安全规程和交接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第四条 使用单凭和生产技术部门、设备部门都要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及安全附件完好,并取得技术监督使用许可证。档案包括产品的合格证、质量证明、图纸等原始资料,以及运行记录、历次检验报告、大修理、改变原设计性能和重大事
33、故记录。 第五条 各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TSG-Q0002-2008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的规定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各种钢丝绳的使用和报废必须符合各种要求。第六条 超重机械的工作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的电器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第七条 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每台起重机械都要有专人负责使用与管理。 第八条 操作人员对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做到“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懂”(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安全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 第九条 新购置起重机械时必须选择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
34、生产的产品,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并有完整的合格证书。第十条 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根据起重机械设计规范拿出改造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并经生产技术部门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报技术监督局备案。 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验和检查的周期与内容按TSG-Q0002-2008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新安装、经过大修或改变原设计性能的起重机械,使用前必须进行静载荷试验,并经技术监督局批准后方可使用。第十三条 严禁使用起重机械超负荷起吊重物。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生产单
35、位”活动是公司减少“跑、冒、滴、漏”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密封点分类各统计范围: 1 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启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台压缩机轴、泵轴、各类转轴等的密封,均属于动密封. 2 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公司内采暖设备)及管线和附件,在运动过程中,两个无相互运动和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上的油标、附属设备、冷却器、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设备的孔板、调节阀、附属管线以及
36、其他设备本体结合部位、均属于静密封。 第二条 密封点计算方法 1 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对连续运动(或往复、旋转)的两个耦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 静密封点结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连通的,除了结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3 泄漏点的计算方法 有一处漏点算一个泄漏点,否认是密封点或因焊接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 泄漏率计算公式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0
37、封点总数 第三条 静密封点检测标准 1 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无污垢。 2 仪表、设备及工艺管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3 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 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mm宽、长100mm长薄纸试漏,无吹气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汽泡。 5 煤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或静密封试纸试漏,无气泡或不变色。 6 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汽、无水垢。 7 各种机床的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轨、导轨等不进
38、行统计和考核。 第四条 动密封点检验标准 2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渗,但要经常擦净。 3 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4 水泵填实密封允许渗漏范围,初每分钟不超过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 5 搅拌器填料密封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超过60滴,末期不多于20滴。 第五条 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1 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的管线、阀门的静密封管理,同装置所在的单位负责。 2 生产装置的仪表工艺管路上密封管理,原则上由电工班负责。压力表下的螺母归生产车间。 3 供排水密封管理,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第六条 管理措施 1
39、凡投入运行生产装置的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账,密封档案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总表。台账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 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要职责分明,公司车间定期检查、考核、评比。 3 开展创建保持“无泄漏生产单位”活动,消漏、堵漏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泄漏率保持在2%。00暂时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好消除规划。 4 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上报工作。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工具管理制度 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减
40、少工具费用,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 个人工具,公用工具的使用按公司工具配备标准、工具使用年限标准执行,做到工人用中有领用手册,车间有工具账,生产技术部门有工具账,三账统一相符。第二条 单价在200元以上的工具可以配到公司工具库,费用由公司承担,如车间需要配备时,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并计入该车间费用。 第三条 日常织工配备的工具,按规定发放,费用计入该车间材料费。 第四条 个人、公用工具使用损坏的,又不到领用年限,因工作需要配备新工具的,由生产部门核实,主管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填单领取,并计入该车间费用。 第五条 参照工具使用年限规定,到了领用年限,工段、车间、公用工具库办理交旧换新,旧工具闪旧后方可
41、领取。如超出领用年限的,按超出时间的长短提出费用,半价折合后奖励个人或车间。 第六条 因管理不善被盗丢失的工具,按折旧后的价格,从使用人工资中扣除,并进行补发。 第七条 已配发工具的职工在车间内部根据工作需要调换岗位时,车间旅途根据新任岗位的补发或收交超过标准的工具,收回的工具由车间统一保管,并补发给其他人员,车间与车间(科室之间的职工调动),调动前必须到生产技术部门办理有关工具补退手续。对于调离本公司的职工,须到生产技术部门办理退库转账手续,方可办理调离手续,对于不听从调换和收回工具指令的职工,按工具领用年限折旧后从工资中扣除。 第八条 需要再修复的手拉葫芦、千斤顶等大型工具,由各单位申请,
42、由生产技术部门报采购部门统一修复。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第一条 设备事故的范围与分类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时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下列数额的为设备事故。 1、特大设备事故 修复费用达5万元以上,或由于事故造成全公司停产1天以上,车间停产3天(含3天)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2、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量日损失50%100%,或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1万元以上(含1万元),关键设备及精、大、稀设备达2万元(含2万元)以上,或因事故而使全公司电力供应中断1小时以上者为重大事故。3、较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质量日作业计划损失10%50%,或修复费用一般设备在5001000元,精、大、稀及打浆造纸
43、关键设备在10002000元,或因事故而使公司电力供应中3060分钟为较大事故。 4、一般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日作业计划产量和修复费用低于较大设备事故的均为一般设备事故。 第二条 设备事故损失计算 1、修复费用的计算 修复费(元),材料费(元)+备件费(元)+工具辅材费(元)+工时费(元) 2、停产损失费用的计算 停产损失费(元),停机小时*每小时生产成本费用(元)3、事故损失费用的计算 事故损失费(元),停产损失费(元)+修复费(元) 4、停产和修理时间的计算 停产时间;从设备发生事故时起,到修复后投入使用时止 修理时间;从动工修理起到全部修完交付生产使用时止。 第三条 设备事故的调查
44、处理 1、设备事故调查要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1)一般设备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副总备案。 (2)较大设备事故由公司负责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调查事故原因并签署处理意见并备案。 (3)发生特大、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上事故扩大,并由公司领导和安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调查。 2、设备事故性质及原因的划分 (1)设备事故性质可分为: A、责任事故 B、质量事故 C、自然事故 (2)设备事故原因可分为: A、设备不合理 B、安装
45、调试有缺陷 C、制造质量差 D、违章指挥 E、违章操作 F、维护保养不周 G、检修技术方案失误 H、野蛮维修作业 I、检修质量差 J、超期检修、检验 K、安全附件、仪表失灵 L、其他。 3 、事故处理 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事故原因,进出防范措施,检修方案,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后及时提出书面报告,报送生产副总,经研究同意后,报公司领导审查。对事故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处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4、事故报告 (1)特、重大设备事故,事故所在车间在30分钟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领导,隐瞒事故或逾期不报者,就严肃处理。 (2)较大设备事故应填报“重大设备事故报告单”,在1小时内报公司领导,逾期不报
46、者,要严肃处理。 (3)一般设备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单位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在2小时内交生产副总,逾期不报者,要严肃处理。 5、预防措施 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应经常督促检查预防设备事故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督促车间经常对职工进行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工作。备品配件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备品配件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好备品配件的储备、供应工作,抓好用、管、修、供四个环节,以保证设备正常维修和计划检修的进行,特定本制度。 第一条 基础管理,必须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备品配件加工订货制度,备品配件质量检测验收制度,备件图纸修改审批制度以及备件管理工作程序。 第二条 定期管理,生产车间根据设备运行部位磨损、腐蚀规律,合理编制备品配件的消耗定额。生产部门、设备部门根据需要和同行业先进消耗水平,编制公司备品配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每年修改补充一次。 第三条 计划管理及加工订货、入库验收管理。 生产车间按检修计划和储备定额制定现年、季、月备品件需要计划。设备部门负责审查汇总,经平衡库存后,提出订货、外协、修旧等意见,制定详细的备品配件计划。 供应部门备品配件的加工、订货要严格按合同管理规定执行,要保证生产需要,同时防止积压。 入库备件要符合质量要求,并有合格证,备品配件入库前须经设备部门检验,验收合格后,出具质量验收报告,仓储部门可以办理入库手续。设备部门应对备品配件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