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第三章答案学与问科学探究习题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第三章答案学与问科学探究习题复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选修3第三章答案(学与问、科学探究、习题、复习题)化学选修3第三章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习题、复习题答案第一节(P-61)【实验3-1】1. 先观察碘的颜色、光泽和晶体形状。2. 现象:烧杯内有紫色蒸气产生,表面皿底部有紫黑色晶体生成)。3. 结合该实验,可以展示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的晶体和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总结出得到晶体的三种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凝华;(3)结晶。(P-62)【学与问1】1.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构成固体中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观察教科书中的图3-5玻璃的结构示意图,构成玻璃的粒子无周期性的排列,是无序的,
2、所以玻璃是非晶体。2. 利用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差异来鉴别玻璃和宝石。宝石是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可用硬度、熔点、折光率等性质来鉴别宝石。(1)可观察宝石的形状,具有多面体的外形;实验它的硬度,可在玻璃上划出痕迹,初步确定它是晶体。(2)可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3)可利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P-64)【学与问2】问题给出了金属钠、金属锌、碘、金刚石的晶胞示意图,要求确定每个晶胞中平均所含原子的个数,这是学习有关晶体常识的一个难点,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空间想象力。开始可借助于模型分析,慢慢再建立模型想象。(1)所有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可以看作是晶胞在三维空间里共面堆积而成。每个晶胞
3、的上、下、左、右、前、后共有六个与之共面的晶胞。处于晶胞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8属于晶胞;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4属于晶胞;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两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2属于晶胞;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2)应用以上方法,便可确定四种晶胞中平均所含原子(或分子)个数。金属钠:81/81=2金属锌:81/81=2碘:所含碘原子为281/861/2=8金刚石:一个晶胞平均所含碳原子数为81/8+61/2+48(P-64)习题参考答案1.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固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4、。2. 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3. (1)顶点:81/8=1面心:61/2=3所含原子数为134(2)顶点:81/8=1面心:61/2=3体内:4所含原子数为1348(3)顶点:81/8=1面心:61/2=3所含原子数为31+3=124. 2种第二节(P-69)【学与问】1. 由于金刚石、硅和锗的晶体都是原子晶体,形成晶体的粒子均为原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所以熔、沸点和硬度的大小由共价键的强弱决定。由于碳、硅、锗三种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各个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大,键的强度依次减弱,所以金刚石、硅和锗的熔点和硬度依次下降。2. 此说法不对。“
5、具有共价键”并不是原子晶体判定的唯一条件,分子晶体的分子内部也有共价键,如冰和干冰晶体都是分子晶体,但H2O和CO2中存在共价键。对原子晶体的认识除了要求“具有共价键”外,还要求形成晶体的粒子是原子(P-72)习题参考答案1.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2.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3. 4. 只认识到冰中含有共价键(即氢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共价键),而没有认识冰晶体中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不是化学键,所以误认为冰是原子晶体。5.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干冰、冰、硫磺、C60、碘、白磷、苯甲酸、稀有气体的晶体、氧的晶体、氮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的有:金刚石、石英、金刚砂。6. 参照教科书图
6、3-14制作。7. 要数出一个CO2周围紧邻多少个CO2,可以以教科书图312中的任一顶点为体心在其周围“无隙并置”八个CO2晶胞,周围紧邻的CO2分子数为12个。或利用晶胞进行数学计算:与任意顶点CO2紧邻的CO2是该顶点所处面的面心,共有三个分子。若以该顶点形成立方体,则需要八个与此相同的晶胞,则由38=24个紧邻CO2,但每一个CO2都属于两个晶胞,所以总数应为242=12个。第三节(P-77)【实践活动】(1)取26个实物球体,按密置层方式排列,把7个球体粘在一起(做2个),称为B;把3个球体粘在一起(做4个),称为A(其中一个称为C)。(2)参照教科书中图325,把三层球体按ABA的
7、方式堆积,把上层球体放入下层球体的凹穴中,这种堆积方式称为镁型;把三层球体按ABC 方式堆积,同样把上层球体放入下层球体的凹穴中,这种堆积方式称为铜型。(3)镁型和铜型都是金属晶体的最紧密堆积,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率为74。但所得晶胞的形式不同。镁型每个晶胞含有2个原子,铜型每个晶胞含有4个原子。(-P74)【学与问1】(1)取16个直径相等的球体(可用容易得到的一些代用品,如泥球、玻璃球或药丸等),在平面上排成一正方形,每排都有4个球体。在这种放置方式中,每个球体周围都有4个球体与其紧密接触,得到配位数为4的放置方式,称为非密置层放置。(2)同样取16个球体,在平面上也排成4排,第二排球
8、体排在第一排球体的间隙中,每排均照此方式排列。在这种放置方式中,每个球体周围都有6个球体与其紧密接触,得到配位数为6 的放置方式,称为密置层放置。除上述两种紧密接触的放置方式外,没有第三种方式。(P-75)【学与问2】(1)取8个直径相等的球体,每4个球体按非密置层放置并粘在一起;在三维空间里,把两层球体按球体在同一直线上堆积,形成一立方体,这种堆积称为简单立方堆积。每个晶胞含有1个原子。(2)取12个直径相等的球体,每4个球体按非密置层放置并粘在一起,把上层球体放在下层球体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方式堆积,这种堆积方式称为钾型。形成的晶胞也是一立方体,每个晶胞含有2个原子。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
9、里的紧密接触除上述两种方式外,没有第三种方式。(P-77)习题参考答案1. D 2. C 3. B4. 电子气理论认为金属键是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有,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了金属键。金属晶体里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金属具有导电性;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该区域的电子运动加剧,通过碰撞,电子将能量传递给金属原子或离子,这样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因此金属具有导热性;当金属受到外力时,晶体中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并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所以虽然发生了外形的变化,但不会断裂,
10、具有延展性。5. (1)Ne(2)Cu(3)Si6.第四节(P-78)【科学探究】1. 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2. NaCl、CsCl中正、负离子半径比和配位数(P-82)习题参考答案1. B 2. C 3. D4. 利用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解释,参见活动建议中的【科学探究】。5. 分子晶体:水、苯酚;原子晶体:石英、金刚砂;金属晶体:铁;离子晶体:氯化铯、氯酸钾、高锰酸钾。6.7. 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不同,使它们的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在离子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相互作用;而在原子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是原子,原子间以较强的
11、共价键相互作用,而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属于离子晶体的食盐的摩氏硬度和属于原子晶体的石英的摩氏硬度存在很大差异。8. 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带电量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P-84)复习题参考答案1. A 2. A 3. C 4. C 5. A 6. D 7. C(提示:X是原子序数为8的O,Y是原子序数为14的Si)8. D9. HF晶体中有氢键存在,所以HF的熔点反常。10. 硫粉为分子晶体。11. 干冰融化时只破坏CO2 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并不破坏CO2 分子内的共价键,即C=O键。12. 在冰的晶体中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当超过4 时,由于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离加大,密度又渐渐减小,因此,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对于生命的存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地球上的所有水体在冬天结冰时,会把所有水生生物冻死。13. 原因在于钠的卤化物均为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硅的卤化物均为分子晶体,具有低熔点。*14. (略)6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