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2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12044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22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有机化学1要点及反应总结-第 21 页Chap 1绪论一、构造、构型、构象二、共价键 轨道杂化: C:sp、sp2、sp3杂化方式、空间构型(键角)、未参与杂化p轨道与杂化轨道位置、电负性比较 基本属性: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键能大于键能 键角:取代基越大键角越大 极性和极化性:偶极矩(会判断偶极矩大小:矢量和) 键断裂方式和反应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亲电、亲核)、周环反应Lewis酸、碱 氢键、电负性三、官能团、优先次序(ppt)Chap 2饱和烃烷烃一、烃分类 烃:开链烃和环状烃 开链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环状烃:脂环烃和芳香烃二、烷烃通式和构造异构、构象异构(

2、乙烷和丁烷构象) 烷烃通式:CnH2n+2 构造异构体:分子内原子链接顺序不同 键形成及特性: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大,不易断;可绕轴自由旋转;两核间不能有两个或以上键。 乙烷构象:Newman投影式、重叠式(不稳定,因为非键张力大)、交叉式(稳定,各个氢距离远,非键张力小) 丁烷构象:Newman投影式;稳定性(大到小):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部重叠式 甲烷结构和sp3杂化构型:正四面体型三、命名普通命名法(简单化合物):正、异、新衍生物命名法:以甲烷为母体,选取取代基最多的C为母体C。系统命名法: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C标号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标。 多取代基时,合并

3、相同取代基,尽量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书写时按照官能团大小(小在前)命名 含多个相同长度碳链时,选取取代基最多的为主链四、物理性质 沸点(b.p.):直链烷烃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分子间色散力与分子中原子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分子量增大,色散力增大,沸点增大)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支链多,烷烃体积松散,分子间距离大,色散力小) 熔点(m.p.):总趋势:分子量增大,m.p.增大 m.p.曲线(书P48) 相对密度:分子量增大,相对密度增大,接近于 溶解度: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似相溶,烷烃极性小) 折射率(分子中电子被光极化的程度):正构烷烃,碳链越长,折射率越大五、化学性质(C-H键极性小,键

4、能大,所以烷烃比较稳定)卤化反应:1、例子:笔记和书 反应条件:高温、光、催化剂等 2、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 反应阶段:链引发只产生自由基不消耗链增长消耗一个自由基同时产生另一个自由基链终止只消耗不产生自由基 反应条件:光、热、过氧化物(书P51);一般在气相和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3、反应取向:烷烃中H活泼型顺序:叔H仲H伯H(C-H键离解能越小,均裂吸收能量越小,易取代) 形成自由基需能量:CH3123自由基 自由基稳定性:CH312氯溴碘 卤素与烷烃反应选择性:氟氯溴碘氧化反应:燃烧(完全氧化)、部分氧化反应(笔记、书P56)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自由基型反应):分类、特性、用途六、烷烃的主要

5、来源和制法 来源:石油、天然气 实验室制法:烯烃加氢、Corey-House合成Chap3 脂环烃一、命名 单环:与烷烃类似;次序规则;环上C数小于与环相连碳链或碳链连有多个环时,常以碳链为母体,环作为取代基。 二环:联环、螺环、稠环、桥环 桥环:双环【】某烃 螺环:螺【】某烃二、构象 环稳定性:三元四元H(绪论时ppt或笔记) C(C,C,C)C(C,C,H)C(C,H,H)C(H,H,H) -CCH -CH=CH2Chap 3(1)烯烃 一、结构乙烯中六个原子共平面;键特性:不能自由旋转;键能小;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二、同分异构体C4以上的烯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

6、异构三、物理性质状态:C4以下气体,C5-18液体,C19以上固体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大;正构异构;内端烯末端烯同碳数烷烃;顺式反式熔点:分子对称性大,熔点大;内端烯末端烯;反式烯顺式烯四、化学性质:烯烃的反应都是围绕着键进行(键电子云流动,可作为一电子源,起lewis碱的作用,亲电加成反应;H,受C=C影响,可发生取代反应。) 催化加氢:生成烷烃 催化剂:Pt、Pd、Rh、Ni;Raney Ni 立体化学:顺式加成 反应意义:制备纯烷烃;据吸收氢气体积。测定分子中双键或三键数目 氢化热与烯烃稳定性:氢化热越大,稳定性越小(取代基越多,越稳定) 稳定性:R2CCR2R2CCHRRCHCH

7、R,R2CCH2RCHCH2CH2=CH2 反-RCHCHR顺-RCHCHR五、化学性质:亲电加成 (一)与卤素加成: 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反应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制备连二卤化物常用方法 2、反应机理: Br+首先进攻 离子型反应、需极性条件(微量水) 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与双键上取代基吸电子或斥电子有关) 3、立体化学:反式加成(负离子从背面进攻) (二)与卤化氢加成:有C+中间体生成,会出现重排 1、反应意义:生成卤代烃 2、反应速度:HIHBrHCl(因为酸性HIHBrHCl,酸性强易失去质子) 3、反应机理:马氏规则:因为C+中间体稳定性(烯丙型,苄基型321甲基

8、型)。 注意重排现象 4、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马 只能与HBr反应 反应机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看笔记) (三)与硫酸加成(再与水反应相当于间接水合) 1、硫酸构造:有两个活泼氢 2、反应意义:间接水合制备醇;分离、提纯、鉴别烯烃 3、遵循马氏规则 (四)与次卤酸加成(次卤酸酸性弱,不断氢,而是HO-|X+) 1、反应意义:生成-卤代醇(X-C-C-OH) 2、实际操作:烯烃与氯+水反应。 (五)与水加成 控制条件、改变催化剂(磷酸或硫酸),直接水合 直接水合意义:制备醇 (六)硼氢化反应:顺式加成、反马、不重排 1、反应机理:BH3 BH2+ (亲电基团)+ H 2、简单记忆

9、: 3、反应意义:制备伯醇 (七)羟汞化脱汞反应(ppt及笔记)六、化学性质:亲核加成 三键比双键易亲核加成,详见炔烃。七、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一)环氧化 1、烯烃+有机过酸=环氧化合物(保持双键构型) 2、 3、可能用过氧化氢来代替过酸 (二)高锰酸钾氧化 1、反应意义:烯烃鉴别(溶液颜色变化)和结构推导 2、碱性/中性高锰酸钾:生成邻二醇,顺式 3、酸性:(三)臭氧化 1、反应意义:推导烯烃结构 2、(四)催化氧化(书上反应:制备环氧乙烷)八、化学性质:聚合反应(书上反应)九、化学性质:-氢原子的反应(一)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 1、特别:NBS(专门溴代-氢原子) 烯丙位重排:(二)氧

10、化反应十、烯烃制备:-消除反应1、醇脱水 2、卤代烃脱卤化氢Chap 3(2)炔烃一、结构四个原子共直线;CC中有一个键、2个相互的键;sp杂化轨道中的S成份多。(S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比双键易发生亲核加成二、同分异构炔烃:C4以上的炔烃只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三、物理性质1、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大;正构异构;内端末端;2、熔点:分子对称性大,炔熔点大;内端末端;四、化学性质:键:与烯烃类似的性质 2个相互的键:有不同于烯烃的性质:如炔氢酸性 (一)催化加氢:与烯烃类似1、使用特殊催化剂,使炔烃部分加氢得到烯烃 常用催化剂:lindlar: Pd-CaCO3/HOAc( P

11、d沉淀于CaCO3上,再经HOAc处理) Cram催化剂:Pd/BaSO4-喹啉 (Pd/BaSO4中加入喹啉);P-2催化剂: Ni2B (乙醇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醋酸镍得到)。 P-2催化剂又称为Brown催化剂。2、同时双键和三键,三键优先加氢(除杂烯烃中混有炔烃) (二)还原加氢 得到反式烯烃得到顺式烯烃(三)氢化热与稳定性:与烯烃类似,取代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稳定性越高五、化学性质:亲电加成 (一)与卤素加成:与烯烃类似1、检验三键(溶液颜色变化);制备连二卤代物2、反应活性:烯烃炔烃 (二)与卤化氢加成:与烯烃类似 (三)与水加成:出现烯醇式会重排成为醛或者酮 (四)硼氢化反应(

12、看ppt,考前再看一下)六、化学性质:亲核加成1、CC的电子云更靠近碳核,炔烃较易与ROH、RCOOH、HCN等进行亲核加成反应。 2、制备乙烯基醚:七、氧化反应: (一)高锰酸钾氧化:生成羧酸或二氧化碳 1、 2、反应意义:检验三键并推导结构(二)臭氧化:生成-二酮和过氧化氢,随后过氧化氢将-二酮氧化成羧酸八、聚合反应(书上反应)九、炔烃活泼氢 (一)炔氢酸性 1、酸性:水乙醇乙炔氨乙烷2、碱金属炔化物:反应物:钠、钾或氨基钠(不能用氢氧化钠)3、反应意义:生成炔钠,再与伯卤代烃制备延长碳链的炔烃。 (二)过渡金属炔化物1、2、反应意义:鉴别炔烃【内端炔(不发生这个反应)和末端炔】十、炔烃制

13、备 1、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常用试剂:氨基钠、KOH-CH3CH2OH 2、伯卤代烷与炔钠亲核取代,形成延长碳链的炔烃。Chap 4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1、通式:CnH2n-2 2、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相对位置分类 3、命名:与烯烃类似; 用阿拉伯数字表明两个双键位次,用“Z/E”或“顺反”表明双键构型。构象异构:S-顺- 两个双键位于单键同侧 S-反- 两个双键位于单键异侧二、结构 (一)丙二烯(书上P120):线性非平面分子 (二)1,3-丁二烯:所有原子共平面;键长平均化趋向;除去双键C的键,还有离域的键三、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三个会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

14、道形成大键。 参与共轭体系的p轨道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分子所处平面;相邻p轨道之间从侧面肩并肩重叠,发生键的离域 电子离域:共轭体系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运动范围扩大现象。 也称为键的离域,是共轭体系能量降低。 (一)-共轭(典型:1,3-丁二烯) 1、共轭效应:由于电子离域使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区域平均化的现象 2、离域能:由于共轭效应中键的离域而导致分子更稳定的能量。 离域能越大,体系越稳定。 3、-共轭体系特征:单双键交替(或三键) 组成共轭原子不仅限于碳原子,O、N都可以。 共轭效应不随碳链增长而减弱 4、共轭体系表示方法:弯箭头表示由共轭效应引起的电子流动方向; 共轭碳链产生极

15、性交替现象 (二)p-共轭体系 1、p-共轭:双键(三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上有p轨道,且p轨道与键p轨道平行,则从侧面重叠形成p-共轭 2、p-共轭体系特征:能形成p-共轭的除去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还可以是正、负离子、自由基 (三)超共轭(-、-p) 1、通常表示方法: 2、用超共轭解释碳正离子稳定性(书上或ppt) 四、离域体系共振论表述法 (一)共振论基本概念 1、不能用经典结构式圆满表示的分子,其真实结构是由多种可能的经典极限式叠加(共振杂化)而成的。 烯丙基正离子可表示为 (二)书写极限结构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1、符合经典结构式的书写规则 2、各共振极限结构式中原子核的相对位置必须

16、是相同的 3、所有的极限结构式中,配对的或不配对的电子数目应保持一致。 (三)共振极限结构式能量标准 1、两个或两个以上能量最低而结构又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式子,它们参与共振最多,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最大,真实分子的能量也更低,更稳定 2、各共振极限结构式中,共价键的数目越多,其能量越低 3、电荷没有分离的共振极限结构式稳定 4、电荷分布符合元素电负性预计的共振极限结构式更稳定 5、满足八隅体电子构型的要求者,能量低,稳定。反之则能量高,不稳定 6、相邻原子带相同电荷的共振极限结构式不稳定 总结:合理的结构是稳定的;共价键多的结构是稳定的;共振结构式越多,真实分子越稳定。 (四)共振论应用(ppt)

17、五、共轭二烯烃化学性质 (一)加成 一般以1,4-加成为主1、反应条件影响产物:高温有利于1,4-加成,低温有利于1,2-加成;极性溶剂有利于1,4-加成,非极性溶剂有利于1,2-加成。 2、反应机理:电子离域、共轭效应(二)电环化反应:开链共轭烯烃关环生成环烯烃及其逆反应(三)双烯合成(D-A反应) 1、 2、反应机理:旧键断裂与新键生成同时进行,途经一个环状过渡态3、亲双烯体上有吸电子基团(CHO、COR、CN、NO2)时,反应更易进行。 双烯体上有供电子基团时,也有利于反应。4、反应意义:鉴别共轭二烯烃 5、周环反应特点:一步完成,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同时进行,途经环状过渡态;反应受光

18、照或加热条件的影响,不受试剂的极性、酸碱性、催化剂和引发剂的影响;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一定构型的反应物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只能得到特定构型的产物。 (四)聚合反应和合成橡胶(书或ppt上反应)六、环戊二烯(书上反应)Chap 5 芳烃和芳香性芳香性:环流效应、Hckel 4n+2规则、易进行离子型取代反应,不易加成、氧化,并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一、分类 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书P150)二、构造异构 1、苯环上6个C和6个H都是等同的,一元取代无异构 2、二、三、四元取代有三个异构体三、命名(书P151) 1、单环芳烃:以苯环为母体,当苯环上连有多个取代基时,用数字表明相对位次 2、苯

19、环上烃基较长、复杂烃链上有多个苯环或不饱和烃基 此时以烃链为母体,苯环做取代基(有例外) 例外:对二乙烯基苯 3、C6H5 苯基(Ph) C6H5CH2 苄基 Ar 芳基(芳环上去掉一个氢后,所剩下的原子团)四、苯结构 1、12个原子共平面,各键角均为120五、单环芳烃物理性质(书P155) 1、无色、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特殊气味,有毒。 2、沸点:分子量增大,沸点增大 3、稳定性:烷基取代时,烷基越多,稳定性越大。 对邻 4、熔点:对邻(对位对称性好) 5、红外谱图:C-H:3100-3010 苯环:1600,1580,1500,1450 核磁共振:六、单环芳烃化学性质:易亲电取代(

20、F-C烷基化、酰基化)、侧链上的反应 (一)亲电取代反应(环上取代) 当苯环连有斥电子基团时,反应活性升高(活化);第二个取代基进入邻对位连有吸电子基团,反应活性降低(钝化),第二个取代基进入间位【亲电取代反应机理】1、卤化: 卤素:邻对位定位基催化剂:三卤化铁 反应物:苯或烷基苯(比苯易发生) 反应机理: 2、硝化:硝基:吸电子基团,间位定位基 反应条件:硝酸和硫酸(混酸),50-60 反应机理:(书P162) 垟盐 3、磺化:磺酸基:吸电子基团,间位定位基 反应条件:浓硫酸;发烟硫酸(H2SO4 ,SO3);氯磺酸ClSO3H,; SO3 磺化反应可逆,磺化反应应用:合成中占位;除杂苯 占

21、位举例: 反应机理:进攻试剂:三氧化硫 4、F-C烷基化 反应条件:催化剂,常用:无水AlCl3(Liews酸)或H2SO4(Brsted酸),氯化铁,氯化锌,氯化硼 反应物:烷基化试剂:卤代烷、烯烃、醇、环醚 卤代烷反应活性:当烷基相同:RFRClRBrRI;卤原子相同时,3卤代烷21 反应缺点:重排(中间体C+);可以多取代 反应应用:苯环上引入烷基 反应机理:(异构化书P164)5、F-C酰基化 反应条件:同烷基化 反应物:酰基化试剂:酰卤,酸酐,酸(酰化能力:酰卤酸酐酸) 反应特点:不异构、不多元取代反应应用:合成芳酮 得到正某苯: 【F-C反应讨论】:可由F-C反应制备芳酮和苯同系物

22、 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团NO2、SO3H、COOH,不发生F-C反应 硝基苯做为F-C反应溶剂(不与试剂反应) 6、氯甲基化 反应条件:无水氯化锌 反应物:甲醛和氯化氢 生成:苯环上加上氯甲基 反应意义:有机合成上重要。因为-CH2Cl(氯甲基)易于转化为 (二)加成反应:加氢(Ni催化;制备环己烷),加氯(紫外线照射) (三)氧化反应: 顺丁烯二酸酐(双烯合成中应用): 脱氢氧化: (四)侧链反应 1、自由基取代:主要发生-取代,因为苄基型稳定 2、氧化: 无-H不氧化。两个烷基处于邻位,氧化的最后产物是酸酐七、苯环取代定位规则 1、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负电荷、孤对电子、饱和键) 大多

23、致活苯环(斥电子),但卤素例外(卤素吸电子) O、NR2、NHR、OH、OCH3、NHCOCH3、OCOR、C6H5、RCH3、C2H5、H、X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正电荷、不饱和键) 致钝苯环(吸电子) N+R3、NO2、CN、COOH、SO3H、CHO、COR 2、定位规则理论解释(ppt) 3、空间效应:已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时,苯环上原有取代基体积越大,二取代产物对位异构体比例越大;新引入基团体积越大,对位异构体比例越大 4、二取代苯定位规则:原有两个取代基 原有两个取代基定位方向一致,新引入基团位置在共同位置方向 原有两个取代基定位方向不一致时:两个取代基为同类,按照较强的基团定

24、位 不同类,以第一类为主(因为是亲电取代) 5、在有机合成上应用:书P178 、ppt上例子八、稠环芳烃 (一)萘 1、结构:18个原子共平面 位:与两个共用碳直接相连 2、性质:白色结晶,易升华;萘比苯活泼,萘位更活泼。 3、亲电取代:(与苯类似) 卤化:主要得到-取代硝化:主要产物-取代磺化: -萘磺酸稳定性小(因为磺酸基体积大,位阻大)高温时主要-取代 F-C反应:酰基化极性溶剂:-取代非极性溶剂:主要-取代,也有-取代 烷基化: 4、氧化反应(书P184)氧化反应总是使电子云密度较大的环破裂(与取代基的吸电子、给电子有关) 5、还原反应(书P185) Birch还原:用Na在液氨和乙醇

25、混合物中还原 6、二元取代定位规则:首先看原有取代基将某一个环是活化还是钝化(吸或斥电子) 在看、位 考虑空间位阻 (二)其他稠环芳烃 1、蒽和菲 2、芳香性:苯萘菲蒽 3、反应:书P188;ppt九、芳香性(书P191、ppt) 芳香性:易亲电取代;不易加成、氧化;特殊稳定性;氢化热或燃烧热表明有离域能 核磁共振事环流效应 1、Hckel规则:具有平面的离域体系的单环化合物,其电子数若为4n+2(n=0,1,2,整数),就具有芳香性。十、多官能团化合物命名 遵循规则:官能团优先次序(P197表5-7)、最低系列、大小顺序规则(P73表3-1) 最低系列:选含主官能团、取代基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

26、链,靠近主官能团一段编号,使位次和最小Chap 7卤代烃Chap 7(1)卤代烷一、命名 1、普通命名:烷基名+卤素 2、系统命名:与烷烃类似,把卤素和支链作为取代基。 先使位次和最小;位次和一样时,给大基团以大的编号二、卤代烃制备 1、脂肪烃卤化 烷烃:自由基取代 环烷烃:自由基取代;小环环烷烃开环加成反应(与卤素单质及卤化氢) 烯烃:与卤素亲电加成(生成邻二卤化物);与卤化氢亲电加成(马氏规则、C+中间体、重排);与卤化氢过氧化物下自由基加成(反马,只有HBr可以反应);-H自由基取代(NBS) 炔烃:卤素(2分子)亲电加成;与卤化氢(2分子)亲电加成; 醇: 卤原子交换:三、卤代烷物理性

27、质 1、熔点:分子对称性越好,熔点越大 沸点:RIRBrRClRFRH;C4H9F、C3H7Cl、C2H5Br、CH3I以上为液体或固体 2、相对密度:卤原子越多,相对密度越大; 3、光谱性质:见第八章总结四、卤代烃化学性质 (一)亲核取代 :溶剂极性越大,越利于亲核取代亲核试剂:含未共用电子对、负电荷(OR、OH、CN、NH3、H2O)1、水解 亲核试剂:H2O(O上有孤对电子) 生成:醇 反应条件:H2O或H2OOH ; 加碱原因:亲核性:OHH2O;OH可中和反应生成的HX 反应活性:RIRBrRClRF(难) 2、醇钠 亲核试剂:RO-Na+ (强碱) 生成:醚(特别是制备不对称醚)

28、反应条件:相应醇溶液中反应 卤代烃不能用叔卤烷(易消除),最好用伯卤烷 3、氰化钠 亲核试剂:Na+CN- 生成:R-CN(用于延长碳链) 反应条件:醇 不能为叔卤(消除) 4、氨 亲核试剂:氨(N上有孤对电子) 生成:伯胺 伯胺仍有亲核性且亲核性NH3;会继续亲核取代,直至R4NH2才无亲核性 5、卤离子交换 亲核试剂:I- 生成:碘代烷 反应活性:伯卤仲卤叔卤 反应意义:检验溴代烷或氯代烷(生成的NaBr或NaCl不溶于丙酮) 【补充】卤离子亲核性:极性质子溶剂(水、醇、酸):碘溴氯氟 极性非质子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氟氯溴碘 6、硝酸银 生成卤化银沉淀和硝酸酯 反应条件:醇溶

29、液 反应意义:鉴别卤代烃;区别叔、仲、伯 反应活性:RIRBrRCl 叔(快速沉淀)仲(较慢沉淀)伯(加热后沉淀) (二)消除反应:-H在强碱性试剂中离去 1、脱卤化氢:生成烯烃或炔烃 反应条件:碱性的醇溶液 反应活性:叔卤烷仲卤烷伯卤烷 消除方向:脱去含氢较少C上H 2、脱卤素: 反应条件:乙酸或乙醇(碘化钠的丙酮溶液) 反应物:邻二卤代烷+锌粉 (三)与金属反应 1、Li反应 生成烷基锂 反应条件:惰性溶剂(戊烷、石油醚、乙醚),用氮气保护,防止烷基锂与空气氧化 反应意义:烷基锂与卤化亚铜生成二烷基铜锂,再与卤烃制备烷烃(Corey-house) 2、Mg反应 生成格式试剂(忌水,忌活泼氢

30、) 反应条件:无水乙醚(干醚或纯醚)、四氢呋喃 反应意义:定量测定活泼氢,制备烷烃、醇等五、亲核取代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SN2 1、立体化学:Walden转化(构型翻转) 2、反应特征:一步完成;有过渡态;手性分子发生构型翻转 (二)单分子亲核取代SN1 1、分步进行;中间体有C+,考虑重排 2、构型:产物外消旋化 (三)邻基效应 (四)影响亲核取代因素 SN2:过渡态越稳定,反应越快; SN1:中间体C+的稳定性 1、烷基结构: 对于SN2:-C取代基越多、越大,反应活性越低 CH3X1RX2RX3RX 对于SN1:3RX 2RX 1RX CH3X 【总结】:3RX主要进行S

31、N1反应;1RX主要进行SN2反应 2、卤原子:对SN1和SN2影响相似,对SN1影响更为突出 【总结】R-IR-BrR-ClR-F (共轭酸酸性越大,离去能力越强) 3、亲核试剂:对于SN1影响较小 亲核性越大,有利于SN2 亲核性由两个因素决定:碱性、极化度(书P261)C2H5OHOC6H5OCH3COOC2H5OHH2OC6H5OHCH3COOH NH2HOF NH3H2O IBrClF,HSHO,H2SH2O 4、溶剂极性: 溶剂极性大,利于SN1(要求稳定的C+中间体) 溶剂极性小,利于SN2(亲核试剂极性溶剂中溶剂化,是亲核试剂稳定性降低)六、消除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双分子

32、消除反应E2 1、一步完成;有过渡态 (二)单分子消除反应E1 1、分步进行;活性中间体C+;可能重排 (三)影响消除的因素 1、烷烃结构:叔卤仲卤伯卤(E1和E2均这样) 2、卤原子:离去能力好,反应活性好(断C-X键) 3、进攻试剂:对E1无影响;E2:碱性越强,越利于E2 4、溶剂极性:溶剂极性大利于E1七、影响消除和亲核取代的因素 1、烷基结构:叔卤易消除,伯卤易取代 2、亲核试剂:亲核性强利于取代;碱性强利于消除 增加实际用量利于SN2、E2;减少利于SN1,E1 3、溶剂影响:溶剂极性大利于取代(电荷相对集中) 溶剂极性小利于消除 4、温度:温度低利于取代(断C-X) 温度高利于消

33、除(断C-H和C-X)Chap7(2)卤代烯烃和氟代烃一、卤代烯烃分类及命名 命名:按照烯烃命名法则,把卤素看成取代基二、乙烯型、苯基型卤代烃 1、结构:多电子p-共轭; 2、乙烯型卤代物:C-X键不易断(一定条件也可以反应,条件苛刻);保留双键的性质(亲电加成但亲电反应活性降低;聚合) 3、卤苯型卤代物:与乙烯型类似,不易发生卤原子的亲核取代,不能作为F-C烃基化试剂;保留苯环的部分性质(亲电取代) 4、化学性质:(1)亲核取代:强烈条件下,苯基型可以与NaOH,RONa,CuCN,NH3等亲核取代(反应见书P276) 当苯环-X的邻对位连有强吸电子基时,反应活性提高(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好

34、) (2)消除反应:乙烯型在强烈条件下能消除 (3)与金属反应:格式试剂生成,乙烯型和苯基型均可以,反应活性:IBrCl 与锂反应: (4)Wurtz-Fittig反应:制备延长碳链 卤代芳烃+卤代烷生产烷基芳烃 (5)Ulmann反应:生成联芳基化合物 当卤素原子邻、对位有吸电子基时促进反应三、烯丙型、苄基型卤代烃 1、烯丙基或苄基型C-X键有特殊活泼型,易发生亲核取代(SN1中间体稳定,SN2过渡态稳定);与金属反应;消除反应 2、烯丙基重排:SN1反应四、隔离性卤代烃:双键对C-X键性质影响不大【总结三种】卤原子活泼性顺序:烯丙型隔离型乙烯型(用于鉴别)五、氟代烃(书P288)Chap

35、9醇和酚一、命名 1、几种特殊醇、酚(书P320) 2、衍生物命名:看走甲醇衍生物 3、普通命名法:烷基习惯名称+醇 4、系统命名法: 饱和醇,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靠近羟基一端开始;取代基位次、数目及名称写法同之前;最终称为“某醇” 多元醇:编号使羟基位次和较小不饱和醇,选取含不饱和键和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先叫不饱和键,再叫醇;若有顺反异构则需标出构型脂环醇,羟基与环直接相连,则以环为母体,从羟基链接的碳开始编号;若羟基与支链连接,以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为母体,脂环为取代基酚:一般以芳环名称+酚为母体;取代基位次按次序规则标明若醇、酚上出去羟基还有其他可作为母体的官能团,按照多官能团命名规则命名(书P197)二、结构 1、醇:O:不等性sp3杂化。ROH为极性分子 2、酚O-H比醇O-H易解离,酚酸性大于醇三、醇制备 1、烯烃间接水合 亲电加成 遵循马氏规则 反应试剂:浓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