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肠内与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11681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肠内与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临床肠内与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肠内与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肠内与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doc(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 (草案) 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 2004.3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吴肇汉) 1 第二章 营养评价(曹伟新) 4 第三章 成人的正常营养需要(徐鹏远) 8 第四章 肠内及肠外营养12 第一节 肠内营养(李宁)12 第二节 肠外营养(于健春)14 第三节 肠内及肠外营养并发症(林锋)17 第五章 药物及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吴国豪)19 第六章 各种疾病的营养支持22 第一节 老年人(王为忠)22 第二节 心脏病(林锋)23 第三节 肺部疾病(许媛)25 第四节 糖尿病(徐鹏远)26 第五节 肾衰竭(刘敦贵)28 第六节 肝硬化(迟强)30 第七节 脑损伤(朱维铭

2、)31 第八节 烧伤(伍晓汀)33 第九节 危重病人(许媛)34 第十节 胃肠功能衰竭(彭俊生)35 第十一节 短肠综合征(吴肇汉)37 第十二节 胰腺炎(伍晓汀)39 第十三节 炎性肠道疾病(王为忠)40 第十四节 消化道瘘(李宁)42 第十五节 癌症(曹伟新)44 第十六节 器官移植(刘敦贵)45 第十七节 围手术期(周岩冰)46 第七章 常用及制剂(朱维铭)47 第一章 概述 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实施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曾宪九、黎介寿,吴肇光等前辈就深切意识到营养支持在外科的重要意义。尽管当时药品和器材都极为匮乏,仍然带领我们开展了这项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3、临床营养支持的理念不仅被广大医学界所接受,而且它已经成为救治各种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相当多的优质产品和器材,而且逐步已在国内生根、开花,这又为我们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国各大教学医院里,特别是某些领先的单位,临床营养治疗的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所难免。在边远地区,受条件的限制而发展较慢。由于疾病谱的关系,各地区、各单位所能积累到的经验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国内大多数的肠瘘病人都集中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原发性肝癌和肝移植也是集中在国内几家大医院里。这些医院很容易积累治

4、疗这类病人的经验,而其他医院则很缺乏这种临床体验。另外,虽然临床营养支持治疗首先是从普外科“起家”,但显然这项措施是适合整个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外科。但从目前情况看,其他学科对营养代谢的认识还显得不足,营养支持的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有时在同一个单位内,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识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别。纵观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感到及时总结并交流经验对于推广这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比较完善。营养支持的正确实施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也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但相反,不恰当的营养支持则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并发症很

5、多。其差别是很明显的。为缩小这种差距,我们深感制订操作指南的重要性。操作指南将成为临床医师们实施营养支持的规范。这必将使我国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更广泛、更健康地发展。为此,我们“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制订了这份“临床肠内肠外营养操作指南(草案)”。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15章是总论的内容,包括营养评价、营养物质需要量、肠内外营养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方法、临床效果监测和并发症防治、以及营养素及药物的相关性等。第6章是对17种不同代谢状态或疾病分别作较扼要的讲述,包括营养代谢变化的特点、营养支持原则、营养支持实施要点等。部分章节还附有原发病的治疗要点等。全书由“营养支持学组”全体成员负责撰写。尽管临

6、床工作十分繁忙,但各位作者都以主人翁的态度非常积极地承担了这项工作。 这是初稿,一定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由于国内在本领域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资料还较少,因此在撰写“指南”时主要是参考了国内外已被认可的观点及做法,其中不少是专家的经验总结,这就难免有欠妥之处。相信在今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经过数次的讨论和修改,将可能使这份“操作指南”在推广和完善临床营养支持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吴肇汉) 第二章 营养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营养评价和代谢评价。营养评价包括客观和主观指标的变化。前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获知,后者则主要通过病史、主诉等获

7、得。代谢评价包括对人体各脏器功能的检查和分析,及人体对营养干预后产生的代谢反应。营养评价也是对营养支持后临床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营养评价内容】 1体重:体重过度降低或增加均可视为营养不良,其评判标准为在6个月内因非主观原因比平时体重降低或增加10左右,或比过去一个月的体重降低或增加5,或体重为理想体重的20。其中体重增加可能系水潴留所致,而实际瘦组织群量仍减少,其次也可为肥胖所致。肥胖属营养不良的另一类型,在此不作详述。 2体质指数():体重()身高(m)2。亚洲人正常值为18.523,25为肥胖。 3肌力和握力:颞肌、三角肌、肩胛上和肩胛下肌、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的大小及肌力测试,可早

8、期提示肌肉强度和功能的衰退或变化情况。 4三头肌皮褶厚度():间接判断体内脂肪储备量。 正常值:男性11.3-13.7 ;女性14.918.1。 5上臂肌围():用于判断全身骨骼肌群量。 ()=上臂中点周径()-3.14()。 正常值:男性22.827.8 ;女性20.9-25.5 。 6生物电阻抗()测定:根据各类组织不同的传导性能,测算人体总液量、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利用所测体内液体量可算得脂肪和非脂肪组织(瘦组织群)含量。 7双能X线吸收法( ,):根据不同密度的组织衰减光子程度不同的原理,应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经横断面透过人体某一部位,记录能量的衰减程度计算出不同组织的含量。主要用于

9、骨密度测定、计算脂肪组织和骨骼外的非脂组织,是近年来人体测量学的一大发展。本仪器内的软件存有西方健康人群的参数,可作为病人测定值的对照(上述仪器也相同)。目前尚无国人的相关数据,临床应用时需同时测定健康对照者。 8肌酐身高指数():尿肌酐排泄量及体内骨骼肌量相关,可用于判断体内骨骼肌分解程度。 24h尿肌酐排出量() ()= 100 相应身高的理想24h尿肌肝() 理想24h尿肌酐排出量由标准量表查得。 9尿3-甲基组氨酸:测定24小时尿中的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可了解骨骼肌分解状况。 10血清蛋白:不同的血清蛋白质的半寿期各不相同,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半寿期分别为20天

10、、8天、2天和1520小时。半寿期短的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更有助于反映短期内营养状况的变化。 11细胞免疫功能;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 12主观症状:包括食欲、有无进食或吞咽困难、味觉和嗅觉的异常及腹胀、腹泻等。 【代谢评价内容】 1氮平衡和整体蛋白质更新串的测定:有助于判断体内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程度。氮平衡(gd)=24小时摄入氮量-24小时排出氮量,24小时排出氮量可经凯氏定氮法测定24小时排出物中的含氮量,也可按24小时尿尿素氮3计算。 2重要脏器功能:尤其肝、肾的代谢功能。 3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当营养干预后,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和脂肪

11、廓清情况。 【简易营养评价法】 简易营养评价法( ,)是一种简单、快速,适用于评价病人(特别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方法,由、和 于1994年提出。内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价、膳食问卷及主观评价等。各项评分相加即得总分。 微型营养评价问卷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家庭地址原有疾病体重( ) 身高(m) 血压 1筛选(按不同程度给予量化评分) 1)既往3个月内是否由于食欲下降、消化问题、咀嚼或吞咽困难而摄食减少? 0=食欲完全丧失 1=食欲中等度下降 2=食欲正常 2)既往3个月内体重下降 0=大于3 1=不知道 2=13 3=无体重下降 3)活动能力 0=需卧床或长期坐着 1=能不依赖床或椅子,但不能外

12、出 2=能独立外出 4)既往3个月内有无重大心理变化或急性疾病? 0=有 1=无 5)神经心理问题 0=严重智力减退或抑郁 1=轻度智力减退 2=无问题 6)(m2) 0=小于19 1=19小于21 2=21小于23 3=大于或等于23 筛选总分(14):12 正常,无需以下评价l1 可能营养不良,继续以下评价 2评价 7) 独立生活(无护理或不住院)? 0=否 1=是 8) 每日应用处方药超过三种? 0=是 1=否 9)褥疮或皮肤溃疡? 0=是 1=否 10)每日几次完成全部饭莱? 0=1餐 1=2餐 2=3餐 11)蛋白质摄入情况: * 每日至少一份奶制品? A)是 B)否 * 每周二份以

13、上荚果或蛋? A)是 B)否 * 每日肉、鱼或家禽? A)是 B)否 0.0=0或1个“是” 0.5=2个“是” 1.0=3个“是” 12)每日二份以上水果或蔬菜? 0二否 1二是 13)每日饮水量(水、果汁、咖啡、茶、奶等): 0.0=小于3杯 0.5=35杯 1.0=大于5杯 14)喂养方式: 0=无法独立进食 1=独立进食稍有困难 2=完全独立进食 15)自我评定营养状况: 0=营养不良 1=不能确定 2=营养良好 16)及同龄人相比,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0.0=不太好 0.5=不知道 1.0=好 2.0=较好 17)中臂围(): 0.0=小于21 05=2122 1.0=大于等

14、于22 18)腓肠肌围(): 0=小于31 1=大于等于31 评价总分(16): 筛选总分: 总分(30): 1723.5:有营养不良危险 17:营养不良 分级标准:总分24表示营养状况良好;总分1724为存在营养不良的危险,总分90 8090 6079 60 体质指数 18.523 1718.4 1616.9 90 8090 6080 90 8090 6079 95 8594 7084 30 3025 24.920 20 转铁蛋白() 2.04.0 1.52.0 1.01.5 2 1.62.0 1.21.5 1500 12001500 8001200 800 氮平衡() 1 -510 -10

15、15 -15 【营养不良的分类和特征】 1成人消瘦型营养不良( ):为能量缺乏型。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值下降,但血清蛋白水平可基本正常。 2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又称水肿型或恶性营养不良():为蛋白质缺乏型。主要表现为血清蛋白水平降低和组织水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人体测量指标值基本正常。 3混合型营养不良( ):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蛋白质-能量缺乏型。係一种重的营养不良,可伴有脏器功能障碍,预后较差。 【实施要点】 1营养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力度应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2病史应重视体重、饮食习惯和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基础疾病的性质、种类和严重程度,特殊的饮食习惯或限制。 3体格检查

16、除及疾病相关的临床检查外,应注意有无牙齿松动或脱落、口腔炎、舌炎、水肿、腹水、恶病质、皮肤粘膜和毛发的改变、伤口愈合的表现等。 4将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 5书面总结:包括所收集的评价营养状况的主、客观数据,明确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程度,设定营养支持计划或特殊建议(热氮量和微营养素的需求、营养支持途径、营养治疗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及监测指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曹伟新) 第三章 成人的正常营养需要 营养支持的目的是维持及改善机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代谢及功能,促进病人康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对机体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实施营养支持时,首先要明确人体的正常营

17、养需要。 【正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内环境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因素有: l、正常情况下主要是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体温及环境温度等。 2、饮食习惯和食物构成不同,各种营养物质被机体作为能量储存或转化为其它物质的量也有较大变化。 3、针对病人还要考虑疾病情况、营养状态及治疗措施等的影响。 【机体能量储备及消耗】 机体的能量储备主要是糖和脂肪,而蛋白质在体内无储备,它是各器官和组织的组成成分。若蛋白质作为能源被消耗必然会使器官功能受损,因此蛋白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18、来考虑。人体能量的需要常常以非蛋白热量来计算。 【正常人体能量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机体所需的能量来自体内能源物质的氧化,而这些能源物质一方面来自机体储备,另一方面来自摄入的外源性营养物质。 1能量的计算:公式至今一直作为临床上计算机体基础能量消耗()的经典公式: 男: (d)=66.473013.7513W 5.0033H-6.7750A 女: (d)=655.09559.5634W 1.8496H-4.6756A (W:体重; H:身高, A:年龄,年) 近年来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公式较我国正常成人实际测量值高出了10左右。因此在估计正常人体的能量消耗时需要注意。 2碳水化合物:对正常成人来说

19、,大多数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3570非蛋白质热量。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应超过7g(4.8 3脂肪: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构成身体组织、供给必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等。脂肪供能应占总能量的2030(应激状态可高达50)。每天脂肪摄入不应超过2g。其中亚油酸(6)和-亚麻酸(3)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12和0.5时,即可满足人体需要。 【正常成人蛋白质需求】 1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质的基础需要量为0.81.0g,相当于氮0.15g。但其需要量可能随代谢的变化而提高到2g(),甚至更高。 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外源性蛋白质必须先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而体内已有的蛋白质又不

20、断地分解进行更新。由此可见,氨基酸是提供机体最直接、最有效的氮源。静脉内给予的氮应由氨基酸提供,它比蛋白质供氮更合理,可直接参及合成代谢,快而有效,且无异性蛋白的副作用。 3在疾病状态下,机体对能量及氮的需求均有增加,但非蛋白质热量()及氮量(g)的比例一般应保持在100150:1。另外,不同疾病对氨基酸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创伤状态下谷氨酰胺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肝病则应增加支链氨基酸,肾功能不良则以提供必需氨基酸为主等。 【正常成人水的需求】 水份占成人体重的5070,分布于细胞内液、细胞间质、血浆、去脂组织和脂肪中。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一系列反应过程都离不开水,保持水份摄入及排出的平衡是维持内环境

21、稳定的根本条件。成人需水量可因气温、活动量及各种疾病而不同。一般工作量的成人每日需水量为3040。 【正常成人电解质的需求】 水和电解质平衡是人体代谢中最基本的问题,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电解质成分和含量均有差别,但其内外的渗透压经常是处于平衡状态,主要靠电解质的活动和交换来维持。 不同电解质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钠离子的主要功能是参及维持和调节渗透压,同时可加强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钾参及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肌功能。镁的主要作用是能激活酶和其它多种酶的金属辅酶,尤其在糖原分解过程中,镁起着重要作用。钙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液凝

22、固、细胞膜功能、许多酶的活性、一些多肽激素的分泌和活性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磷除及钙形成骨骼之外,还以有机磷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体内,它是磷脂、磷蛋白、葡萄糖中间代谢产物和核酸的组成部分,并参及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氧在体内参及胃酸的合成,并可激活唾液淀粉酶,帮助淀粉的消化。它还参及酸碱平衡的调节。正常成人每日电解质的参考需要量见表3-1。 【正常成人微量元素的需求】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虽含量很少,但分布广泛,且有重要生理功能。目前体内检出的微量元素达70余种,临床上常提及的必需微量元素有9种,即铁、铬、铜、氟、碘、锰、硒、钼和锌。它们及机体代谢中的酶和辅助因子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正

23、常成人每日微量元素参考需要量见表3-2。 【正常成人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组织功能所必需的一种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均由外源性供给。已知许多维生素参及机体代谢所需酶和辅助因子的组成,对物质的代谢调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成人每日的维生素参考需要量见表3-3。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病人对上述七大营养素的确切需要量应当作个体化的调整,既要考虑到权威机构的推荐量标准(如中国营养学会的参考值),又要根据不同机体组成和功能来进行调整。调整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妊娠和哺乳、气候条件、体型,身高、体重以及食物成分的不同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

24、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见表3-1、3-2、3-3。 表3-1 每日正常成人电解质的*或* 钙 25(1000) 磷 23.3(700) 钾 51(2000) 钠 95.6(2200) 镁 14.6(350)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 表3-2 每日正常成人微量元素的或 铁 15 磷 150 锌 11.5 硒 50 铜 2.0 氟 1.5 铬 50 锰 3.5 钼 60 表3-3 每日正常成人维生素的或 维生素A 750 维生素D 10 维生素E 14 * 维生素B1 1.3 维生素B2 1.4 维生素B6 1.5 维生素B12 2.4 维生素C 100 泛酸 5.0 叶酸 400

25、 * 烟酸 13 * 胆碱 500 生物素 30 *为生育酚当量 *为膳食叶酸当量 *为叶酸当量 关于每日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至今尚无完整的国内资料。2002年美国肠内外营养学会()在肠内外营养杂志2002,26(1)上颁布了正常成人营养素摄入量,详细而具体,现予分列如下(表3-4、3-5、3-6)。尽管有种族、饮食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别,但这些数据对我们仍有临床参考之价值。 表3-4 每日电解质需要量 电解质 肠内给予量 肠外给予量 钠 500(22) 12 钾 2g(51) 12 氯 750(21) 满足维持酸碱平衡的量 钙 1200(30) 57.5 镁 420(17) 4

26、10 磷 700(23) 2040 表3-5 每日微量元素需要量 微量元素 肠内给予量 肠外给予量 铬 30 1015 铜 0.9 0.30.5 氟 4 无确切标准 碘 150 无确切标准 铁 18 不需常规添加 锰 2.3 60100 钼 45 不需常规添加 硒 55 2060 锌 11 2.55 表3-6 每日维生素需要量 维生素 肠内给予量 肠外给予量 维生素B1 1.2 3 维生素B2 1.3 3.6 烟酸 16 40 叶酸 400 400 泛酸 5 15 维生素B6 1.7 4 维生素B12 2.4 5 生物素 30 60 胆硷 550 无标准 维生素C 90 100 维生素A 90

27、0 1000 维生素D 15 5 维生素E 15 10 维生素K 120 1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徐鹏远) 第四章 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 第一节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其优点】 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可以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2要努力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即使暂时不成功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去反复尝试肠内营养,因为临床病人一旦耐受了肠内营养,将受益无穷。 3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4长期持续应用全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

28、菌易位的作用。 5肠外营养导致内脏血流及心搏出量增加,使代谢营养物质消耗的能量增加。 6在同样热卡及氮量的条件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的体重增长、氮潴留均优于全肠外营养,而且人体组成的改善也较明显。 7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1可供临床选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很多,成分及营养价值差别很大,选择配方时主要考虑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来源及比例,各配方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可能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发展迅速,配方常有改变,因此要注意所用产品的具体配方。 2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

29、限制水分摄入的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1.5m1),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 3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 4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 5根据病

30、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定肠内营养配方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形式。消化功能受损(如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胆道梗阻)或吸收功能障碍(广泛肠切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者,需要简单、易吸收的配方(如水解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单糖、低脂等);如消化道功能完好,则可选择完整蛋白质、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脂肪的天然食物制成的肠道营养制剂;如结肠功能障碍,可选择含有高浓度膳食纤维的配方。 6根据输注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配方,直接输入小肠的营养液应尽可能选用等渗配方。由于胃具有缓冲作用,因此通过鼻胃管输注的营养液对配方浓度的要求不高(及经小肠输注的营养液相比)。 7若病人对某些营养成分有过敏或不能耐受,出现恶心、呕

31、吐、肠痉挛、腹胀或腹痛等症状,轻者可调整速度及浓度,重者则可改用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1肠内营养输入途径主要取决于病人胃肠道解剖的连续性、功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常用的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多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和空肠造口。 2口服及管饲的区别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口服对胃肠道功能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 3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此法也可作为长

32、期病人的临时措施。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天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 4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缺点是有反流及误吸的危险。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聚氨酯或硅胶树酯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再进30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 5鼻十二指肠管

33、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病人。此法可基本避免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 6置管操作可以在病人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 7经胃造口管喂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监测、给药等。胃造口可采取手术(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手术)或非手术方式。经

34、皮胃镜下胃造口术无需全麻,创伤小,术后可立即灌食,可置管数月至数年,满足长期喂养的需求。 8空肠造口可以在剖腹手术时实施,包括空肠穿刺插管造口或空肠切开插管造口,也可以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优点在于可避免反流及误吸,并可同时实行胃肠减压,因此尤其适用于十二指肠或胰腺疾病者,以及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病人。为充分利用小肠功能并减少腹泻,插管部位以距屈氏韧带1520为宜。如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配套的穿刺设备。胃肠道切开置管因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局部感染、肠梗阻、肠壁坏死及肠瘘等,现已不推荐使用。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 1应从低浓度、低容量开始,滴注速率及总用量应逐日增加,不足的热量及氮量由静脉补充。通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设计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